恐龍和雞真的有親緣關係?科學家讓雞長出恐龍臉,倫理學家擔憂了

2020-09-03 古史愛蓮


如果看到一個雞蛋一點一點地破殼而出的時候,會感到驚喜嗎?相信你肯定會期待著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從其中出現。然而,當它的頭先破殼而出時,一張酷似恐龍的臉出現在你面前,肯定會感到驚訝。

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2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一直到現在,我們人類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活恐龍,因此就更沒有辦法從他們身上挖掘更多的秘密了。

但是困難總會被我們的偉大的科學家克服,阿貓也是聽到了越來越多關於恐龍研究的好消息。就在最近,有一位科學家宣布了一個消息,他告訴我們,儘管恐龍已經不在了,但有一種生物與它們關係密切,但是這是一種,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內在都和恐龍八竿子打不著的生物,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就是鳥類。看到這不論你多麼驚訝,都不得不信,大自然的生物就是如此神奇。如果你實在還是不相信,阿貓覺得可以看看這隻長著恐龍臉的小雞,一定會驚嘆的,是的,我們的大自然太神奇了。

當然這種想法並不是最近才提出,早在十九世紀,在一種有翅膀和羽毛的化石被發現時生物學家就想到了這種可能性。這個化石看起來像一隻鳥,許多部分非常類似於恐龍,因此這導致生物學家認為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那麼這個兼具恐龍和鳥類特徵的化石是什麼情況呢?其實它是鳥類祖先,也就是恐龍傳人--始祖鳥。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了很多這種兼具兩者特徵的化石,最終證明這個始祖鳥其實不是鳥,而是一種恐龍。就目前來看,鳥類和恐龍起源相同的理論已經被廣泛接受,並且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這一點。

在鳥類特殊的進化成就中,喙是很重要的。在目前已知的一萬種鳥類中,阿貓沒有發現哪種鳥類是沒有喙的,這個喙是鳥類極重要的一項生存要素,因此鳥類研究者就從這一點下手,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研究鳥喙。

美國兩所高校組成的研究團隊為了更明確地研究出鳥和恐龍的過渡期是怎樣完成的,而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實驗,並在《進化》雜誌上發表了這個驚人的結果。

&34;團隊主要負責人說,&34;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尋求真相,他們用其他動物和雞相比較,包括小鼠、恐鶉、鱷魚、蜥蜴和烏龜等,因為它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的動物,主要是分析他們的基因表達。結果表明,鳥類基因中存在一個特殊的片段,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後發現,你們猜是和什麼有關?不出阿貓所料,果然和面目表徵有關。

接下來,他們又做了一個進一步的實驗,讓基因來說話。他們從基因中找到了關鍵的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是控制喙的關鍵因素,他們採取了抑制蛋白質的方法來形成對照試驗,但是結果是出人意料的,這種在抑制蛋白質情況下形成的喙變得又短又圓,而不是像鳥的骨骼那樣長喙融合在臉上。然後,一個令阿貓驚奇的場景上演了:所有的幼鳥都沒有現代鳥類的喙,而是變成了&34;的鼻子,接下來發生的情況就成了文章開頭所說的了。

其實通過這個實驗,阿貓想要的答案已經浮出水面了。這種關鍵要素喙作為鳥類的&34;是一種極特殊的結構,在被應用於抑制劑後的蛋白質中,雞還是可以正常孵化,但是喙有什麼變化呢?鳥類的祖先擴大並拉長了它們的上頜骨,最終變成了它們的喙。


以上所說的是出於對鳥類進化機制的理解,雖然科研人員並沒有想要把這種方法應用到新品種雞的研究中,但是一些倫理上的問題還是擺在了我們面前。布拉爾認為倫理學家認為不必太擔心,因為他們絕對無意繼續培養這種奇怪的動物。此外,即使這樣的動物被培育出來,它也會活得很好,因為它&34;這是布拉爾說的。

最後,他還說倫理學家沒有必要擔心這個實驗產生的突變雞,&34;

相關焦點

  • 恐龍和雞真的有親緣關係?科學家幹擾雞的基因,讓小雞長了恐龍臉
    可是,就在它的頭破殼而出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張恐龍的臉,你會有什麼感受?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一具具死氣沉沉的化石,了解這些古老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雖然恐龍不在了,但是有一種生物和它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那就是鳥類。
  • 雞變恐龍,真的可以嗎?
    但其實,這個大膽的想法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雞與恐龍之間有著很不一般的關係:很多科學家認為,雞的祖先就是恐龍。 更確切地說,是恐龍中的某些種類躲過了大災難,慢慢長出胸骨、翅膀和羽毛,演化成了現代鳥類。而雞,就是現代鳥類中最常見的一種。
  • 雞和恐龍可能是同一物種,恐龍是雞的祖先?
    雞和恐龍可能是同一物種,恐龍是雞的祖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雞肉在餐桌上出現的頻率普遍較高,你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雞的祖先是誰?到底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雞蛋?這些問題或許都曾在你的腦海中浮現過。然而,面對這些既深奧又俗套的問題時,多數人都感到很難找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 鳥類和雞由恐龍進化而來,吃雞等於吃恐龍肉?
    恐龍和鳥類已經是不同的物種,鳥肉和恐龍肉應該會有口感上的差別,具體怎樣的差別難以知道,畢竟現在沒有吃恐龍的機會,都死絕了。關於鳥類和恐龍的關係,目前多認為前者由後者演化而來。基於一些帶有羽毛的恐龍的特徵,和它們與鳥類不管是外形還是內部骨骼構造的相似等證據上,科學家認為鳥類是恐龍中獸腳目的一支演變而來。它們產生的歷史十分久遠,且經歷過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逐漸演化為現代多樣性的鳥類,它們和恐龍的血緣關係已經相當遙遠。
  • 雞的祖先真的是霸王龍嗎?科學家給出了證據,網友:DNA不會說謊
    早在19世紀,科學家已經證實了雞的祖先是始祖鳥類,這種始祖鳥類的祖先是恐龍 恐龍體型開始慢慢變小,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長出了羽毛和喙逐演變成了始祖鳥類,科學家發現恐龍和雞的DNA序列契合度高達80%,這足以證明恐龍是雞的祖先。
  • 科學家培育恐龍雞 讓雞「退化」成恐龍(圖)
    傑克霍納準備打造出「恐龍雞」  據英國媒體3月1日報導,62歲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正斥巨資展開一項驚人計劃,利用一種「逆向基因工程」技術,復甦現代家禽雞體內沉睡的「恐龍基因」,從而讓雞「退化」成一半像恐龍、一半像雞的——「恐龍雞
  • 雞的祖先是恐龍(圖)
    據本報綜合消息霸王龍(tyrannosaurusrex)是一種非常致命的兇殘恐龍,它在恐龍世界中的「暴君行徑」是名不虛傳的。美國科學家又找到新證據證明,現在的雞是體形龐大的恐龍霸王龍的後代。他們還證實,乳齒象和大象是近親,這一發現並未出乎科學家的意料。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來源:央視網巴西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和卡裡裡大學的考古學家10日在裡約熱內盧發布了他們最新的考古發現。科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Araripe Basin)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考古學家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
  • 吃上恐龍?!科學家在雞體內培育出恐龍骨骼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智利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再現恐龍特徵的方法。在一個「逆向演化」實驗中,研究者操縱雞的基因誘導生成了類似恐龍腿骨的結構。作為鳥類的祖先,恐龍下肢具有一根管狀的腓骨,一直延伸到腳踝處。經過漫長的演化,今天鳥類體內的這根腓骨已經退化變短,形態變得尖細。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巴西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伯南布哥聯邦大學和卡裡裡大學的考古學家10日在裡約熱內盧發布了他們最新的考古發現。科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Araripe Basin)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考古學家為其取名為「阿拉塔龍」。 據考古學家介紹,這次發現並被命名為「阿拉塔龍」的是一種食肉類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化石身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恐龍死時尚未發育完全。
  • 吃上恐龍不是夢!科學家在雞體內培育出恐龍骨骼!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智利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再現恐龍特徵的方法。在一個「逆向演化」實驗中,研究者操縱雞的基因誘導生成了類似恐龍腿骨的結構。 作為鳥類的祖先,恐龍下肢具有一根管狀的腓骨,一直延伸到腳踝處。經過漫長的演化,今天鳥類體內的這根腓骨已經退化變短,形態變得尖細。
  • 科學家在雞的身上找到恐龍遺留的痕跡,將能證實雞是恐龍的後代
    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在經歷了一場大爆炸之後就滅絕了,留下來的只有琥珀和化石。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講,未能親眼見到這一史前超大生物,實在是一大憾事。但最近科學家們的一些研究,似乎可以讓滅絕的恐龍再現。部分古生物學家計劃在恐龍的骨骼中提取出DNA來復活恐龍。
  • 美科學家根據軟組織鑑定恐龍性別
    新華網洛杉磯6月2日電(記者陳勇)曾從恐龍化石中成功提取軟組織的一個美國研究小組2日報告說,他們將恐龍化石中的軟組織與鴕鳥等鳥類身上的同類組織相比較,鑑定出恐龍的性別。  由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瑪麗亞·施韋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用這種方法判斷,從美國蒙大拿州發掘出的一具小型的霸王龍化石,屬於一頭年輕的雌性恐龍,而且「她」在6800萬年前死亡時,很可能正在產卵。  科學家研究的化石,是一段1米左右的大腿骨。
  • 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
    導語: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說起雞這個東西,相信我們對他是非常熟悉的了,它是我們經常自己飼養的家禽中的一種,做法也非常的多,都非常的美味,而且還可以為我們下蛋,它的這個產物也是讓我們發明出來了更多種類的菜餚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據考古學家介紹,「阿拉塔龍」是一種食肉類恐龍,大約生活在1億1500萬至1億11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具恐龍化石身長3.12米,體重約34.25公斤,經過對化石骨齡分析研究發現這隻恐龍死時尚未發育完全。
  • 有恐龍物種壽命可達300年 鱷魚或與之有親緣關係
    讓一部商業大片背負深沉的哲思是好笑的,開創經典的史匹柏在第一部中確立的故事結構大概延續在此後該系列每一部續集之中(所以他本人從第二部續集之後,就頗為識趣地不再執導這一類型片,僅僅作為監製來呵護自己開創的經典):失和的夫妻關係,好奇害死貓的青少年,利慾薰心的奸商與戰爭販子,人世間擁有獨門知識與技能且心底良善的白人男性救世主,聰明漂亮有點神經質的美人,嗜血如狂的恐龍……正所謂成敗蕭何
  • 雞是恐龍的後代嗎?有依據嗎?為什麼還有人說恐龍是雞的後代?
    恐龍在白堊紀末期可是史前巨獸啊,那身軀有多龐大,咬合力有多強,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的強大。而雞隻有那麼丁點大,它們簡直無法混為一談。但你們有發現嗎?乍一看的時候,雞和恐龍好像長得是有那麼一點相似,難道雞真的是恐龍的後代?19世紀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了始祖鳥的化石,所以人們就普遍認為雞是鳥類。
  • 俄科學家發現:科莫多巨蜥與雞可能是遠親!網友:霸王雞石錘了!
    近日,俄羅斯西伯利亞科學家與來自美國、義大利等科學家,在學術期刊《西伯利亞科學》發表:他們破譯了現存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的基因組,研究發現科莫多巨蜥的性染色體與雞的第28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這意味著科莫多巨蜥與雞的祖先可能存在親緣關係。科莫多巨蜥是印度尼西亞獨有物種,了解巨蜥的遺傳特徵有助於保護它們。
  • 恐龍是由什麼進化來的?科學家:這種生物只有10釐米高
    化石恐龍本身屬於爬行類動物,和蜥蜴是近親。但科學家們卻對恐龍的祖先知之甚少。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和恐龍血緣相近的生物的化石。在我們通常的認知裡,恐龍以身材高大著稱。但很快,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它們不同尋常的地方。在把它帶回實驗室,用各種高科技手段檢測之後,科學家們更加確信,這是一項偉大的發現。一項保存在巖石中的精彩記錄,正在科學家的探索下,逐漸向世人展開。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現和恐龍有親緣關係的小型生物,但是之前的發現大多被當做「個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一般來說,科學家認為,始祖恐龍的體型可能和鳥類的祖先類似,後來才發展出巨大的恐龍體型。
  • 恐龍是由什麼進化來的?科學家:這種生物只有10釐米高
    化石恐龍本身屬於爬行類動物,和蜥蜴是近親。但科學家們卻對恐龍的祖先知之甚少。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和恐龍血緣相近的生物的化石。在我們通常的認知裡,恐龍以身材高大著稱。這種新發現的生物和恐龍的進化方向非常類似,身高卻比恐龍小了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