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一個雞蛋一點一點地破殼而出的時候,會感到驚喜嗎?相信你肯定會期待著一個可愛的小生命從其中出現。然而,當它的頭先破殼而出時,一張酷似恐龍的臉出現在你面前,肯定會感到驚訝。
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2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一直到現在,我們人類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活恐龍,因此就更沒有辦法從他們身上挖掘更多的秘密了。
但是困難總會被我們的偉大的科學家克服,阿貓也是聽到了越來越多關於恐龍研究的好消息。就在最近,有一位科學家宣布了一個消息,他告訴我們,儘管恐龍已經不在了,但有一種生物與它們關係密切,但是這是一種,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內在都和恐龍八竿子打不著的生物,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就是鳥類。看到這不論你多麼驚訝,都不得不信,大自然的生物就是如此神奇。如果你實在還是不相信,阿貓覺得可以看看這隻長著恐龍臉的小雞,一定會驚嘆的,是的,我們的大自然太神奇了。
當然這種想法並不是最近才提出,早在十九世紀,在一種有翅膀和羽毛的化石被發現時生物學家就想到了這種可能性。這個化石看起來像一隻鳥,許多部分非常類似於恐龍,因此這導致生物學家認為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那麼這個兼具恐龍和鳥類特徵的化石是什麼情況呢?其實它是鳥類祖先,也就是恐龍傳人--始祖鳥。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了很多這種兼具兩者特徵的化石,最終證明這個始祖鳥其實不是鳥,而是一種恐龍。就目前來看,鳥類和恐龍起源相同的理論已經被廣泛接受,並且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這一點。
在鳥類特殊的進化成就中,喙是很重要的。在目前已知的一萬種鳥類中,阿貓沒有發現哪種鳥類是沒有喙的,這個喙是鳥類極重要的一項生存要素,因此鳥類研究者就從這一點下手,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研究鳥喙。
美國兩所高校組成的研究團隊為了更明確地研究出鳥和恐龍的過渡期是怎樣完成的,而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實驗,並在《進化》雜誌上發表了這個驚人的結果。
&34;團隊主要負責人說,&34;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尋求真相,他們用其他動物和雞相比較,包括小鼠、恐鶉、鱷魚、蜥蜴和烏龜等,因為它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的動物,主要是分析他們的基因表達。結果表明,鳥類基因中存在一個特殊的片段,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後發現,你們猜是和什麼有關?不出阿貓所料,果然和面目表徵有關。
接下來,他們又做了一個進一步的實驗,讓基因來說話。他們從基因中找到了關鍵的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是控制喙的關鍵因素,他們採取了抑制蛋白質的方法來形成對照試驗,但是結果是出人意料的,這種在抑制蛋白質情況下形成的喙變得又短又圓,而不是像鳥的骨骼那樣長喙融合在臉上。然後,一個令阿貓驚奇的場景上演了:所有的幼鳥都沒有現代鳥類的喙,而是變成了&34;的鼻子,接下來發生的情況就成了文章開頭所說的了。
其實通過這個實驗,阿貓想要的答案已經浮出水面了。這種關鍵要素喙作為鳥類的&34;是一種極特殊的結構,在被應用於抑制劑後的蛋白質中,雞還是可以正常孵化,但是喙有什麼變化呢?鳥類的祖先擴大並拉長了它們的上頜骨,最終變成了它們的喙。
以上所說的是出於對鳥類進化機制的理解,雖然科研人員並沒有想要把這種方法應用到新品種雞的研究中,但是一些倫理上的問題還是擺在了我們面前。布拉爾認為倫理學家認為不必太擔心,因為他們絕對無意繼續培養這種奇怪的動物。此外,即使這樣的動物被培育出來,它也會活得很好,因為它&34;這是布拉爾說的。
最後,他還說倫理學家沒有必要擔心這個實驗產生的突變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