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佛坪熊貓谷景區內拍到的秦嶺雨蛙。(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西安8月3日電(記者張斌)位於秦嶺南麓的陝西佛坪熊貓谷景區,工作人員蒲志勇近日拍攝到難得一見的秦嶺雨蛙,並上傳網絡。山水間、磐石上,周身翠綠、身姿小巧的雨蛙,鼓著腮幫子正大聲「吆喝」。
「遊戲裡的『旅行青蛙』居然在秦嶺現身了!」見到秦嶺雨蛙的真容,很多網友留言點讚。
蒲志勇說,秦嶺雨蛙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隨著當地生態環境不斷變好,昔日少見蹤影的秦嶺雨蛙正頻頻走進人們的視野。
不僅是秦嶺雨蛙這個「新朋友」,在森林覆蓋率超過90%的佛坪,村民們還時常迎來一些「老朋友」。
「我們經常見到野生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動物,它們已是我們的『老朋友』。」佛坪嶽壩鎮大古坪村村民何義文說,在嶽壩鎮,有村民曾半個月內4次偶遇野生大熊貓,「看見野生大熊貓已經不稀奇」。
「老友」來「串門」,相見甚歡樂,招待少不了。今年2月,幾隻「流浪」的金絲猴就成了何義文家的「座上賓」。他特地拿出玉米、胡蘿蔔、蘋果等,熱情地招待了好一陣。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教科科長李傑說,野生動物經常到村民家「串門」,與佛坪持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禁捕禁獵、小流域治理等生態保護措施密切相關。目前,佛坪境內齊聚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秦嶺四寶」。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說,秦嶺生態變好帶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加,此外民眾的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動物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在縮短,這種偶然相遇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陝西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建設了秦嶺國家植物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等,珍稀瀕危植物數量逐年上升,野生動物活動範圍不斷擴展。曾經瀕臨滅絕的「東方寶石」朱䴉,已從秦嶺腹地飛向黃土高原,從陝西洋縣飛向世界各地,成為全球鳥類保護的典範。
在秦嶺主峰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海拔2400米的地方,前不久一隻亞成體野生大熊貓現身。這是自2015年冰凌溝區域野生大熊貓蹤跡消失後,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
大熊貓國家公園太白山管理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先敏認為,野生大熊貓再次回歸冰凌溝,說明太白山大熊貓種群不斷增加擴散,受損棲息地恢復良好,生態廊道連通。
在自然保護區內,一些科技手段的應用也頻繁捕捉到珍貴的野生動物影像。陝西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廖贊鳳說,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對保護區內野生動物進行適時監測,以獲取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活動規律及棲息地狀態等數據資料,為保護區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管理決策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