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種類科普 請不要再吃八分熟了

2021-01-14 騰訊網

初次約會 朋友聚會 公司聚餐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食用技巧:煎成三分熟、 五分熟和七分熟皆宜。

RIBEYE STEAK(肉眼牛排),是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三分熟最好。

SIRLOIN STEAK(西冷牛排或沙朗牛排),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五分熟最好。

T-BONE,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一半富有嚼勁一半柔嫩細膩。

食用技巧:三分或五分熟最好,推薦火候: 全熟。

相關焦點

  • 不要取笑點「八分熟牛排」的女孩 文明人從不點六分熟的水煮魚
    看一則新聞,一個女孩子在西餐廳點餐要「八分熟牛排」,引起現場所有人的取笑。這有什麼好笑的?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口味的菜品怎麼了?西餐才傳入中國多少年呢?每個取笑別人的人就好像自己是純正的西餐吃貨似的。就像一個外地人,去四川點了鴛鴦鍋,不是很正常嗎?
  • 初次跟女生吃牛排時,女生說要八分熟,應該說什麼來緩解尷尬
    是的,在我看到這個題目之前,大概一個月前,我和男朋友去吃牛排,我要了八分熟。  而我是因為看見這個問題才知道,要八分熟的牛排是土鱉是沒文化。正是因為如此,心裡才源源不斷的湧出來溫柔。  我從小家庭教育就嚴格,後來家庭經歷變故,條件不好,所以我第一次吃牛排是在大學。我大學開始就經濟獨立了,可是畢竟是學生,也賺不了多少錢,吃不起貴的牛排,所以人生第一次吃牛排,也沒有覺得好吃(現在想來是因為太便宜,怎麼可能是好牛排)。  因為沒覺得好吃,所以再也沒有去吃過。  後來我談了一個男朋友。  他愛吃牛肉,各種各樣的牛肉,鍾愛牛排。
  • 據悉,吃牛排有兩大「笑話」,但放在咱這裡,就要八分熟咋地?
    新鮮度指的是這個食物從南方到北方,很多北方的朋友第一次吃故而想要嘗試一番,接受度指的便是吃了之後能否留住食客的心,若是可以則這食物南方可以北方亦可以,算得上較為廣泛的美食了,就像很多洋快餐流入之後受到歡迎一樣,如肯德基和漢堡王,其漢堡炸雞總是讓人覺得吃不膩,這就是如上所講的兩點皆可。
  • 中國人難以理解的尷尬:西方牛排憑啥不能點八分熟?
    菲李的好朋友小美,  之前到西餐廳吃牛排時,  遇到了一件讓她尷尬的事,  當服務員問她牛排要幾分熟時,  第一次吃牛排的她脫口而出:    據說很多人初次吃牛排,  都有過這樣的尷尬,同時也非常疑惑:  為什麼吃牛排不能點八分熟或者全熟?  明明是自己吃,不是看自己的喜好嗎?
  • 吃牛排時,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不要傻傻說七分,這樣答專業
    01隨著人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吃飯不再是為了吃飽,還要吃得精緻,吃的有格調。我們國家是豬肉大國,以往吃豬肉是比較多的,而現在吃牛羊肉的人也越來越多。比如情侶第一次出去吃飯,總會找個有格調的地方,一般會選擇西餐廳,環境安逸、吃法新穎,兩人吃過一頓飯,成功概率或許能有提高呢。
  • 牛排七分熟好,還是全熟好?大廚:說這「三個字」,一看就是行家
    但是我們去西餐廳吃牛排時,服務員總會問你一個問題,到底要幾分熟的,這可就難道我們很多人了?那麼,牛排七分熟好,還是全熟好?西餐大廚說,說出這「三個字」的,一看就是吃貨行家!很多人第一次去吃牛排的時候,總是會鬧出笑話,覺得全熟的牛排太老了,剩下的熟度又會有血絲,所以就會說來一份八分熟的牛排,但總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 在西餐廳吃牛排時,千萬別跟服務員要8分熟,否則會鬧笑話
    在這裡告訴大家,去西餐店千萬不要說要八分熟的牛排,要不然會鬧笑話。牛排是用牛肉做成的一種食物,而且裡面不會添加任何其他的肉類,就是純種牛肉。牛排在製作的時候需要提前醃製,說實話醃製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只有醃製的調料弄的好吃,牛排才會比較美味,牛排醃製好之後,就要開始煎熟了,這個時候重點來了,煎牛排的時候就會涉及到熟度問題,那麼你了解牛排的熟度情況嗎?
  • 吃西餐,怎麼點牛排?牛排的種類
    對於不太常吃西餐的人來說,遇到吃西餐的機會,心理難免有些忐忑,因為對各種牛排傻傻分不清楚,擔心自己點到一個奇怪而有具難吃的牛排,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牛排都有哪些種類,怎麼給自己點一道牛排。咱們先來說說牛排的種類,常見的主要是:1)菲力牛排(FILLET),2)西冷牛排(SIRLOIN),3)肋眼牛排(RIBEYE),4)丁骨牛排(TBONE),5)牛小排。
  • 吃牛排時,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這樣回答才對千萬別鬧笑話了
    吃牛排時,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這樣回答才對千萬別鬧笑話了說到吃,相信在座的有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是個吃貨吧!那你最喜歡吃的美食是什麼呢?有沒有和小編一樣喜歡吃牛排的?如果小編沒有猜錯的話,想必很多人是喜歡吃的,肉質鮮嫩,柔軟多汁,口感又好,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 牛排不全熟吃了有事嗎?牛排不全熟吃了會不會有問題?
    在國內,始終有部分朋友會擔心,認為吃不全熟的牛排,對身體不健康,還可能引起系列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特別提示,本文所提到的吃牛排,如非特別提示,均默認指吃原切牛排!整切牛排或膠水牛排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 碎肉+卡拉膠 這樣的牛排能不能放心吃?
    最近幾天,網上關於「重組牛排」「膠水牛排」的種種說法引起吃貨們的擔憂:碎肉重組的牛排是不是品質比較差?添加劑卡拉膠對人體有沒有危害?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南京部分超市發現,牛排的價格差距很大,其中添加了卡拉膠的「重組牛排」明顯便宜很多。
  • 為啥煎牛排只要5分鐘就熟了,而燉牛肉卻要1個多小時?可算知道了
    在西方國家很多外國朋友都是喜歡吃牛排的,而在國內大家平常喜歡吃的則是牛肉。雖然說在牛排傳到中國來之後,也有很多吃貨朋友是喜歡上吃牛排。但是有些朋友還是喜歡吃熟食的牛肉,比如說牛肉火鍋,水煮牛肉等等,不知道你們更喜歡吃哪種呢?不過為啥煎牛排只要5分鐘就熟了,而燉牛肉卻要1個多小時?可算知道了。
  • 如何快速分辨你吃的是哪種牛排?三大經典部位牛排一眼看穿!
    西冷是牛外脊,比起菲力和眼肉,更有嚼勁一些,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西冷牛排的邊上有一排肥油,請不要鄙視這圈肥油,因為有了這圈肥油,在煎西冷的時候可以不用放額外的油,因為可以把這個油邊朝下,高溫把油脂逼出來,牛油煎牛排,想想都香啊!由於西冷是這三個部位中最難嚼的部位(相對哦!),所以在選擇西冷的時候最好選擇谷飼的,因為草飼的西冷可能會更難嚼,如果想鍛鍊自己的咬合肌請自便哦!
  • 吃牛排時千萬別再鬧笑話了,當服務員問幾分熟,這樣回答才不丟人
    近幾年,人們對新鮮事物的追求越來越高,年輕男女相親,都會選擇在西餐廳進行,而吃牛排就成了主流,牛排屬於西餐,脖子上圍著布,手裡拿著刀叉,感覺檔次提升了不少,聽說吃牛排不要全熟,當服務員問時,應該怎樣回答呢?
  • 自己在家煎牛排,煎幾分熟最合適?怎樣才知道自己煎了幾分熟呢?
    牛排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我們也都知道,很多人在吃牛排的時候會選擇去西餐廳,但是因為西餐廳的價格比較昂貴,吃一份牛排就要花費100多塊錢,所以說很多人也捨不得經常去吃,那麼有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擇自己買一些生牛排在家製作,畢竟自己在家製作也是省了很多的錢,只是我們自己在家煎牛排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應該煎幾分熟才是最合適的,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煎出來的到底是幾分熟。
  • 卡拉膠「重組牛排」能吃嗎?
    卡拉膠「重組牛排」能吃嗎?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網上有消息稱,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的「重組牛排」 「膠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該消息經大量媒體轉載報導。那麼,何為卡拉膠?「重組牛排」究竟能吃嗎?
  • 朋友吃牛排,堅持要點十分熟,老闆卻悄悄詢問:難道是同行?
    朋友吃牛排,堅持要點十分熟,老闆卻悄悄詢問:難道是同行?牛排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西餐了,而且現在街上的西餐廳也是隨處可見,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西餐已經是走進了千家萬戶,可能再過幾年我們自己在家就能夠完美的製作各種各樣的西餐了,當然我們在吃西餐的時候也都知道這個牛排一般都是分為不同的成熟度,比如說一分熟的牛排,三分熟的牛排,五分熟的牛排,七分熟的牛排等等。
  • 香橙黑椒沙拉牛排
    香橙黑椒沙拉牛排By 風再起時~朋友網購了一些生牛排,給我們也拿了幾包,我家很少做牛排之類的西餐,感覺直接煎了吃有點太單調,無意看到丘比沙拉醬,眼前突然一亮,來個創意的沙拉黑椒牛排怎麼樣?牛排吃起來說法有很多,選料也很講究,牛排也分為三分熟、五分熟或全熟等等,考慮到這是冰鮮牛排,不能做得太生了,至少也要七、八分熟才能吃,於是就多煎了一會,吃起來感覺不老不嫩剛剛好,蘸上沙拉醬和黑椒汁,別提多美味了~~~~ 我擺盤很隨意,自己感覺好就行,現在天氣冷,擺好後也不敢怎麼拍照(要趁熱吃)就開吃了,擺得再好看也沒用,東西好吃才是硬道理哈原料:牛排、西蘭花、胡蘿蔔、香橙、黃油、橄欖油
  • 膠水牛排能吃嗎?添加劑卡拉膠效用及安全食用事項
    再重新切下,一堆成本相對較低的牛肉邊角料便搖身一變,成為肥瘦相間、口感細膩的「雪花牛排」。近日,這樣一條微博視頻引發網友熱議。一時間牛排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能吃的食物,晚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這種「膠水」不僅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在一些魚丸等製品中也很常見。食藥監總局專家表示,這種「膠水」學名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但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且最好烹飪至全熟。
  • 西坡:吃牛排
    新冠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建議市民多喝牛奶、多吃牛排。這下可把喜歡吃牛排的一族逗得樂不可支:終於找到大開「殺」戒的藉口了;那些由於各種原因不吃牛排或吃不上牛排的人,則一臉懵怔:幹嗎要吃牛排?對此,我的理解是:吃牛排只是攝入高蛋白的一個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