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極來客」賊鷗首訪申城 今年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圖說:賊鷗。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新民網·最新報導】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已經抵滬。近日,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何鑫來到本市沿海灘涂觀鳥時,還發現了上海鳥類新紀錄——賊鷗。這種大鳥平時生活在北極地區,很少到南方來,在上海開埠一百多年的鳥類觀察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被記錄到。相關專家推測,賊鷗造訪上海很可能和近期的颱風天氣有關。
上海就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作為候鳥遷徙的主幹道,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都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通常9-10月是鴴鷸類的遷徙高峰,雁鴨類和鶴類則在10月-11月左右。今年,野鴨等遷徙候鳥已經陸續到浦東、崇明等區域。預計到11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和銀鷗也將陸續到達。申城已經進入水鳥觀賞的最佳季節,市民不妨帶上觀鳥設備去崇明東灘和北湖、寶山寶鋼水庫、南匯東灘、陸家嘴濱江公園等處見證候鳥遷徙盛況。
圖說:黑臉琵鷺。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同時,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下一步,本市野保部門還將繼續組織力量加強對候鳥越冬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等重點區域的野外巡護和看守,嚴防使用網捕、毒藥等違法工具亂捕濫獵候鳥等野生動物的活動;並聯合公安、工商、海關、交通等部門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餐館飯店、花鳥市場、交通運輸等環節的檢查、整治力度。同時,管理和執法部門還將加強與志願者、民間團體的聯繫與合作,收集並摸清各類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違法信息,共同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及非法交易的保護網絡。市野保部門也呼籲市民,愛鳥護鳥,保護上海生態環境。如發現有非法捕獵野鳥或買賣野鳥等情況,請及時向本市市區兩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舉報,舉報電話如下:
圖說:
上海五大推薦野鳥觀賞地
1、崇明東灘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上海最佳水鳥觀賞地
近年在本區域區記錄鳥類250種。常見鳥種為雁鴨類、鴴鷸類、猛禽、鷗類、鷺類和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一次觀鳥以2天為宜,可見鳥種約為50-80種。
2、崇明北湖:新的水鳥觀賞地
近年來共記錄到鳥類110種。常見鳥種和崇明東灘地區相似,以鴴鷸類、鴨類、鷗類、鷺類為主。常見鳥種有野鴨、鴴鷸類、鷗類、鷺類和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半天能見約20-40種。
3、寶山寶鋼水庫:冬季水鳥觀賞地
近年來共記錄鳥類120種。以雁鴨類、鴴鷸類、鷗類等水鳥為主,常見鳥種有:潛鴨類、鴨類、鴴鷸類、黑水雞、骨頂雞、藍磯鶇、鶚;冬季觀鳥最為適宜,一天能見鳥類約20-40種。
4、南匯東灘:大陸上水鳥最佳觀賞地
上海地區劃建的第一個野生動物禁獵區,近年來共記錄到203種鳥。常見鳥種為鴴鷸類、雁鴨類、鷗類、鷺類、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一天約20-50種。
5、陸家嘴濱江公園:鷗類最佳觀賞地
黃浦江陸家嘴段的江面上,每年冬季都有黃腳銀鷗等鷗類覓食、停歇。最多時達到400隻。
圖說:綠頭鴨。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觀鳥小貼士
1、建議使用雙筒望遠鏡,放大倍數在7-10倍,如果到灘涂等開闊地觀察,需要單筒望遠鏡,放大倍數約在20倍以上,方便遠距離觀察。
2、筆記本和筆:方便進行觀鳥記錄,記錄日期、地點、鳥種、數量等。
3、服裝方面,儘可能選擇與環境相近的顏色,如灰、藍、綠、褐色等。
4、拍攝野生鳥類,應採用自然光,避免使用閃光燈造成驚嚇。
5、不要亂扔垃圾,注意環境保護。
市民若在觀鳥期間發現不認識的野鳥,可以通過「上海野鳥APP」查詢。(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