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來客」賊鷗首訪申城 今年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北極來客」賊鷗首訪申城 今年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圖說:賊鷗。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新民網·最新報導】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已經抵滬。近日,自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何鑫來到本市沿海灘涂觀鳥時,還發現了上海鳥類新紀錄——賊鷗。這種大鳥平時生活在北極地區,很少到南方來,在上海開埠一百多年的鳥類觀察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被記錄到。相關專家推測,賊鷗造訪上海很可能和近期的颱風天氣有關。

上海就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作為候鳥遷徙的主幹道,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都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通常9-10月是鴴鷸類的遷徙高峰,雁鴨類和鶴類則在10月-11月左右。今年,野鴨等遷徙候鳥已經陸續到浦東、崇明等區域。預計到11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和銀鷗也將陸續到達。申城已經進入水鳥觀賞的最佳季節,市民不妨帶上觀鳥設備去崇明東灘和北湖、寶山寶鋼水庫、南匯東灘、陸家嘴濱江公園等處見證候鳥遷徙盛況。

圖說:黑臉琵鷺。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同時,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下一步,本市野保部門還將繼續組織力量加強對候鳥越冬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等重點區域的野外巡護和看守,嚴防使用網捕、毒藥等違法工具亂捕濫獵候鳥等野生動物的活動;並聯合公安、工商、海關、交通等部門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餐館飯店、花鳥市場、交通運輸等環節的檢查、整治力度。同時,管理和執法部門還將加強與志願者、民間團體的聯繫與合作,收集並摸清各類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違法信息,共同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及非法交易的保護網絡。市野保部門也呼籲市民,愛鳥護鳥,保護上海生態環境。如發現有非法捕獵野鳥或買賣野鳥等情況,請及時向本市市區兩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舉報,舉報電話如下:

圖說:

上海五大推薦野鳥觀賞地

1、崇明東灘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上海最佳水鳥觀賞地

近年在本區域區記錄鳥類250種。常見鳥種為雁鴨類、鴴鷸類、猛禽、鷗類、鷺類和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一次觀鳥以2天為宜,可見鳥種約為50-80種。

2、崇明北湖:新的水鳥觀賞地

近年來共記錄到鳥類110種。常見鳥種和崇明東灘地區相似,以鴴鷸類、鴨類、鷗類、鷺類為主。常見鳥種有野鴨、鴴鷸類、鷗類、鷺類和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半天能見約20-40種。

3、寶山寶鋼水庫:冬季水鳥觀賞地

近年來共記錄鳥類120種。以雁鴨類、鴴鷸類、鷗類等水鳥為主,常見鳥種有:潛鴨類、鴨類、鴴鷸類、黑水雞、骨頂雞、藍磯鶇、鶚;冬季觀鳥最為適宜,一天能見鳥類約20-40種。

4、南匯東灘:大陸上水鳥最佳觀賞地

上海地區劃建的第一個野生動物禁獵區,近年來共記錄到203種鳥。常見鳥種為鴴鷸類、雁鴨類、鷗類、鷺類、小型雀鳥;全年適合觀鳥,一天約20-50種。

5、陸家嘴濱江公園:鷗類最佳觀賞地

黃浦江陸家嘴段的江面上,每年冬季都有黃腳銀鷗等鷗類覓食、停歇。最多時達到400隻。

圖說:綠頭鴨。來源:市綠化市容局

觀鳥小貼士

1、建議使用雙筒望遠鏡,放大倍數在7-10倍,如果到灘涂等開闊地觀察,需要單筒望遠鏡,放大倍數約在20倍以上,方便遠距離觀察。

2、筆記本和筆:方便進行觀鳥記錄,記錄日期、地點、鳥種、數量等。

3、服裝方面,儘可能選擇與環境相近的顏色,如灰、藍、綠、褐色等。

4、拍攝野生鳥類,應採用自然光,避免使用閃光燈造成驚嚇。

5、不要亂扔垃圾,注意環境保護。

市民若在觀鳥期間發現不認識的野鳥,可以通過「上海野鳥APP」查詢。(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相關焦點

  • 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賊鷗首次訪問申城
    原標題: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賊鷗首次訪問申城  東方網10月21日消息:上海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已經抵滬。近日,科研人員在本市沿海灘涂觀鳥時,還發現了上海鳥類新紀錄——賊鷗。這種大鳥平時生活在北極地區,很少到南方來,在上海開埠一百多年的鳥類觀察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被記錄到。
  • 上海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林業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非法捕獵
    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隨著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陸續到達,上海已迎來候鳥遷徙高峰。10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據專家介紹,上海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候鳥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
  • 內蒙古烏拉蓋草原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候鳥群在烏拉蓋管理區內烏拉蓋湖、天鵝湖等大小湖泊上短暫休憩後將飛往南方。烏拉蓋管理區森林公安局局長劉亮說,每年9月上旬開始到11月中旬,每日有近萬隻候鳥從西伯利亞地區遷徙到烏拉蓋管理區準備南飛。近日,候鳥遷徙迎來高峰,為保護候鳥安全過境,執法民警全天24小時在湖泊周邊巡邏,同時發動群眾做好候鳥保護工作。森林公安警察在巡邏、觀察候鳥動態。
  • 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最近隨著氣溫下降,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成為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蘆花白,秋草黃,碧水藍天鳥翱翔。深秋時節,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梁素海溼地景色迷人,成為天鵝等大批南遷候鳥的「中轉站」。在舒適的生態環境中,它們自由自在地棲息,深深眷戀著這個「遷徙樂園」。同時,巴彥淖爾市多藍湖等溼地出現天鵝等大批候鳥,它們或在湖面遊弋,或在天空飛翔,吸引路過的市民駐足觀望,構成人與鳥類共享優美環境的和諧畫卷。
  • 天津溼地迎遷徙高峰:吃飽住美,候鳥變「留鳥」
    【天津溼地迎遷徙高峰:吃飽住美,候鳥變「留鳥」!】市容環境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作為一種遷徙候鳥,紅嘴鷗每年從貝加爾湖出發,飛越千山萬水,遷飛到南方越冬。揚州的觀鳥記錄顯示,紅嘴鷗抵達揚州最早的時間是11月上旬。錢治華分析,可能今年到來晚,所以數量也有點少。紅嘴鷗,冬季常見而好認的冬候鳥揚州眾多的冬候鳥種,紅嘴鷗是一種非常好認的鳥兒。
  • 在南匯發現一隻雨中的中賊鷗鳥 -何鑫,賊鷗,上海,鳥類,記錄,調查...
    八點多,隨著工作日早高峰上班的人流,他來到了錦江樂園。等了一會兒,他鑽進了約定的包車師傅的汽車。此行的目的地,是城市的最東角南匯東灘鳥類棲息地。  包車駕駛員是何鑫的老搭檔。這些鳥類監測志願者,要保持每月1-2次現場調查的頻率,尤其是在春秋兩季候鳥遷徙的時候,不管天氣條件如何,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就不會有下一次機會了。畢竟,鳥是穿著「羽絨服」的,它們不怕風雨。
  • 迷鳥中賊鷗現身
    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賊鷗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與湖泊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遷徙期間有時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深圳喜提北極「迷鳥」長尾賊鷗
    據深圳晚報報導,9月3日,深圳市觀鳥會會員「BG7PON」偶然間在我市發現了來自北極的長尾賊鷗。據悉,這是深圳乃至廣東有觀鳥記錄以來,第一個在深圳發現這個物種的觀鳥人士。這兩天,除了深圳本地的觀鳥愛好者,還有好多觀鳥人士從廣州、香港、臺灣趕來,為的就是親眼目睹長尾賊鷗的風採。據了解,這隻還是「亞成鳥」的長尾賊鷗此時節應該會從北極飛往南半球,或許是受上周那場颱風的影響,這隻長尾賊鷗誤打誤撞來到了香蜜湖,成了一隻「迷鳥」。目前,這隻長尾賊鷗已經在香蜜湖停留了好幾天。專家介紹,這隻長尾賊鷗還是會繼續踏上飛往南半球的徵程。
  • 藍山:迎來首批遷徙候鳥
    紅網時刻永州8月21日訊(通訊員 孟江兵 攝影 唐盛利)立秋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意味著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節又將到來,處在千年鳥道上的藍山縣這幾天迎來了入秋以來的首批北方遷徙候鳥,鳥兒們在藍山境內短暫做客後再接著下站旅行,飛越南風坳進入廣東廣西越冬。
  • 中賊鷗現身大理劍湖溼地
    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賊鷗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與湖泊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遷徙期間有時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真正的熱鬧時節還未到來,10月中下旬以後,大批量的候鳥將前赴後繼地抵達,屆時,我省又是一派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場面了。  【現狀】  冬候鳥已來、夏候鳥未走、過境鳥落腳補充能量  秋分時節,陰晴天氣,蕭瑟涼風,天高水低。
  • 夏秋交替遷徙季 來揚州看鳥兒們的飛行表演
    揚州,這個地處江淮交匯的地方,「空中來客」越來越多。眼下,夏候鳥還沒全離開,但冬候鳥的「先遣隊」已到了。夏秋交替候鳥北來南飛揚州的夏候鳥,就是春天從南方飛到揚州並繁衍的鳥兒。天氣,是影響候鳥遷徙的重要因素。通常,最早來到揚州的夏候鳥,3月就來到了揚州;而最早離開揚州南遷的夏候鳥,則於8月下旬就南飛了。
  • 我國第八大沙漠境內溼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9日電(記者李雲平)初冬時節,位於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境內的天鵝湖等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享有「百湖之鄉」美譽的磴口縣毗鄰黃河,境內有160多處天然湖泊,是內蒙古重要的候鳥棲息地。連日來,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沙金套海蘇木的天鵝湖附近巡查時發現,大批鴨類、雁類候鳥翩翩而至,在湖面上遊動覓食、振翅翱翔。
  • 北極狐在賊鷗窩邊窺探,被母賊鷗趕走,轉頭又去偷吃海鴉蛋
    夏季來臨,北極地區積雪融化,植物生長,長出了綠葉與花朵,為食草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這時賊鷗、海鴉、雪鵐等鳥類也成群結隊遷徙回來,在這裡築巢生蛋,繁衍後代,好不熱鬧。北極狐過了一個寒冷漫長的冬季,當夏季到來時,變得特別興奮、活躍。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已經落腳黃河之上
    真正的熱鬧時節還未到來,10月中下旬以後,大批量的候鳥將前赴後繼地抵達,屆時,我省又是一派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場面了。馬朝紅說,在這裡歇腳的大白鷺有十幾隻,它們都是從北方飛過來的,是這裡的冬候鳥,這便意味著,即將到來的秋冬時節,這裡便是它們的棲息地了。和其它鳥類比起來,體型較大的蒼鷺卻更為敏感。人還在遠處走著,它便撲騰一下飛起來,緩慢地扇動翅膀,向更遠處飛去。
  • 中國北疆鸛鶴類候鳥「南遷」高峰來臨 比去年晚半個月
    鶴類南遷的高峰期,因為今年氣溫比往年高3℃左右,候鳥遷徙比往年晚半個月左右。目前是鸛鶴類南遷高峰 魏波 攝「我昨天在興凱湖溼地拍候鳥時,看到一大群東方白鸛黑龍江省密山市的攝影愛好者魏波說,她在興凱湖拍了很多年候鳥,以前只能看到幾十隻的東方白鸛群。
  • 三明林區迎來今年第一批冬候鳥
    經過一夏酷熱的洗禮,剛剛入秋的三明迎來了第一批南遷候鳥,它們的到來為生態資源豐富的三明森林旅遊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9月3日和6日,明溪又陸續出現了灰鶺鴒、白腰草鷸、黑枕黃鸝等眾多冬候鳥。據明溪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郭利良工程師分析,這是今年三明境內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2日相比,提前了8天。據介紹,目前明溪附近還監測到家燕、金腰燕在大量集結。
  • 唯一在南極和北極都有的鳥,最愛偷蛋搶窩,企鵝恨死它了
    跨越南北極的鳥動物一般都有固定的活動範圍,就算是遷徙的候鳥,一般也不會跨越南北半球。但有一種鳥卻能在南北兩極都出現,活動範圍之廣,連人類也會驚嘆不已。南極和北極都有的賊鷗欺負弱小的竊賊賊鷗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懶鬼,無論吃的還是住的
  • 天津成立首個候鳥救助基地 遷徙季將24小時值守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本市首個公益候鳥救助基地成立。在北辰區雙口鎮距離津保高速400米的一片樹林裡,30多名來自農行和平支行的青年志願者和天津愛心聯盟生態保護普法隊的志願者一起見證了基地的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