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一場秋雨一場寒!」現在秋季若是下雨,就會一次比一次更冷了,溫度隨之下挫。那麼,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的龜龜即將結束一年的活動生長期,準備迎戰入冬的最後「衝刺」了。秋季養龜,龜的一些小變化我們還是要知道的哦。
秋季裡,龜變得不愛吃東西了,吃的時候也不那麼迅猛了,這是不是病了?秋季本就是龜疾病的多發季。先別緊張,這其實很正常,龜是變溫動物,自然一些生理活動會依賴外界的溫度而決定的。溫度在25-30℃時,龜的狀態最好了,低於25℃度後,龜的活動就減少了,低於20℃,龜就很少進食了或者不進食。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需要根據自己當地的氣溫變化,決定龜的吃食量與餵食頻率,配合龜的生理需求。不能看到它不吃東西了,就忙著下結論它病了。
秋季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那就是早晚涼,中午熱!這個時候,我們一不注意都會感冒的。那麼這種溫差大的環境下,龜自然也是很「危險」的了。如果白天在室外,陽光充沛,水曬的很溫暖,到了傍晚溫度下降厲害,這時水與環境的溫差會變大。
大家都知道,水的比熱容比較大,降溫是沒那麼快的。這時候不要一看到水髒了,就馬上換水。首先,換的新水與原水若是溫度不同,極易造成溫度變化大,除非是同環境下的水;其次,換水若是有將龜拿離水面,這樣就直接接觸外界環境,從溫暖的水中出來,就跟你在泳池裡遊泳後突然上岸一陣風過來的感覺差不多,很容易感冒。
若是換水還是等等吧,等到水溫逐漸回復正常環境溫度再動手。如果將龜置於環境中自然的溫度變化,它是可以接受的。龜也會判斷何種環境對於自身有力,所謂趨利避害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嘛。但是往往就是過多的認為幹預才造成它們的不適應。
還有,若是使用曬背燈的話,這個時候也不要一下開到最大檔位哦,怕過熱到關閉後的過冷形成斷崖式溫度差啊。可以逐漸調低或者一開始就不要最大檔位。總之這個時候溫差還是要留個心眼的。
秋季裡,更多的是圍繞溫度這個話題「做文章」的。既然溫度變化,那麼肯定是要調整自己的餵食量的,以免這個時候龜出現腸胃問題。夜裡室外放置的龜,也需要注意防風保暖哦。
同樣的,觀察不能少。觀察既是我們養龜的樂趣,看著它們長大,看著它們吃食,逗逗它們,讓它們追追手指,都是樂趣;也是我們作為飼主的職責,留心它們是否不適,有異常也需多關注,判斷是否屬正常現象。
龜的健康要觀察,陪伴一生直到老!養龜養的就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心情,慢慢去體會與龜相伴的整個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