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眼看就要過半,微信小程序的發展已經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繼O2O、付費內容以及社交電商等領域獲得巨大成功,吸引到巨大的投資金額並獲得不同程度的回報之後,小遊戲被認為下一個也是最為適合小程序發揮的場景,也就是說,下一個風口已經明確,而小遊戲已經飛了起來。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小程序被披露的投資額為7億元,這個數字在今年前四個月已經翻了10倍,來到了70億元,按照這個增速,那麼2018年微信小程序全年所能夠吸引的投資數額將達到數百億的規模,而對於上述幾個領域而言,小遊戲尚處於起步階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將賦予投資者和開發者們更大的想像空間。
另據權威小程序市場研究機構阿拉丁發布的信息顯示,在去年九月在其排出的TOP100榜單中,微信遊戲類小程序僅有4%,而到今年三月,這個數字變為33%,而到四月份,小程序榜單中,小遊戲所佔據的比例已經到了90%,小遊戲已經成為了這份榜單的霸主,除了傳統網際網路巨頭的爭奪之外,大量企業個人開發者也得到了進駐機遇,紛紛加入這場擴張戰役之中,迅速的將小遊戲的形式和生態進行了有效豐富,使得小遊戲產品的質和量均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那麼,小遊戲看似「異軍突起」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殺手鐧呢?回顧手機遊戲的發展不難看出,無論是最早的手遊,還是14年的H5遊戲,再到2017年底才正式登上舞臺的微信小遊戲,這些形式都不再簡單的追求遊戲的樂趣,而是更為注重用戶體驗,為用戶營造一種「想玩就玩,不玩也不會落後」的新型遊戲主張,這是區別於傳統的網路遊戲需要玩家長時間進行操作的重要特點。
這種對於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使得小遊戲變得更加「理直氣壯」,用戶利用手機可以在上下班乘車、午休午飯或者其他休息時間來玩一下,不會造成大塊的時間消耗,比如消消樂、跳一跳這種具有競技性的比拼類遊戲能夠長久不斷的流行,就是迎合了現代手機用戶對於碎片化時間的使用特點。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是,現階段比較流行的小遊戲無一不是可以豎屏操作的,這一點對於用戶來說,更加「舒適」,操作的「成本」更低,那麼照著這個趨勢的發展,未來的小遊戲如果繼續在用戶體驗以及遊戲創意上進行深挖,那麼一種新興的遊戲次元將由其開啟,這個能夠站在風口之上的「豬」,無疑將6的飛起,收穫更為廣闊的光明未來。
當你打造一款爆款小遊戲,那麼躺著賺錢都不是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