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寵物鳥的放飛、空中叼物以及提吊桶的訓練方法
文/寵物曉時光
除了說唱訓練以外,鳥還可以進行多種技能的訓練。如放飛、空中叼物、提吊桶、開「鎖」取食、拉抽屜找食、戴假面具、叼物換吃、鶴舞、狩獵等。但不是所有的鳥都具備掌握技藝的先天條仵,只有選準受馴的對象,馴鳥才能事半功倍。易於訓練並善於表演技藝的多為小巧玲瓏、輕捷靈巧、機敏活潑的鳥。主要包括黑頭蠟嘴雀、黃尾蠟嘴雀、錫嘴雀、黃雀、大山雀、麻雀、文鳥、芙蓉鳥、太平鳥、畫眉、相思鳥、八哥、金翅等;而善於表演爭鬥的鳥主要有畫眉棕頭鴉雀、鵲鴝、鵪鶉和鬥雞等。適宜放飛的鳥有黃雀、朱頂雀、蠟嘴雀、灰文鳥、芙蓉鳥、八哥等。訓練鳥放飛有多種方法,如上架飼養放飛、鳥籠飼養放飛和室外放飛等。上架飼養放飛法,鳥主人在手心中放些飼料,讓鳥啄食。經多次訓練後,使鳥形成「人手中有食」的條件反射。
在此基礎上,讓鳥啄食幾粒後,將手握成拳。反覆多次以後,鳥兒又形成了「人握拳就吃不到食」的第二種條件反射。重複訓練下去,鳥見食又得不到食,在飢餓狀態下,就會大膽地飛到手上來啄食。讓鳥啄了幾粒後馴者再握掌。這時鳥啄不到食,就會飛回鳥架上。採取這種方法,訓練之前鳥頸項上需用線栓住。經多次訓練後,鳥與籠距離超過lm時,解除鳥的頸項線,鳥就可自由的來去飛行。鳥籠飼養放飛法,這種方法也很簡單。首先籠內食缸不放詞料,使鳥飢餓,然後在竹片上放鳥愛吃的麻子、蘇子等,從鳥籠縫中伸入給鳥啄食。當鳥習慣後,將竹片上的飼料轉移到籠門口餵食。
學會以後可以打開籠門讓鳥站在門上啄食,接著將竹片從籠背後伸人,讓鳥轉頭向裡。鞏固幾天後,再讓鳥在關閉的房間內飛翔,停止飛翔後,將鳥籠靠近鳥,打開籠門(注意房間門窗關好),竹片上的飼料從籠背伸入,引誘鳥進人籠內。反覆訓練24d,鳥兒就會飛進籠內琢食。但鳥籠的位置不要輕易調換,否則鳥不會飛進籠內。室外放飛訓練,選擇室外草地、廣場等場所,把握在手中的鳥扔向天空,鳥飛翔一圈再回到主人的手中即為成功。準備室外訓練放飛的鳥,最初宜用鳥架單獨飼養,用軟索系住脖子,軟索另一端繫於鳥架上。訓練主要也是利用食物的誘惑。白天使鳥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狀態。
但是,在傍晚要餵給足夠的食物,使鳥晚上能正常休息。這樣,第二天的早晨鳥才能精神飽滿地接受訓練。訓練時,第一步是主人手中託著鳥愛吃的食物,同時給鳥信號或呼喚鳥的「藝名」,誘使它下架來琢食,隨著訓練時間延長,逐漸將系脖的軟索加長;第二步是室內訓練鳥出籠琢食。這種訓練脖子上不用套繩索,鳥飛翔的遠端與籠的距離逐漸增加;第三步是在鳥能聽從命令,自由上架或進出籠的前提下,在院內進行短距離試飛。在鳥飛出一定距離後,及時發信號令其回到手上琢食和進籠,以後逐漸增加飛行的距離和高度。經過這樣的訓練,鳥會形成每飛一回就有一頓美餐的條件反射。
這時,室外放飛訓練就已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馴熟以後的鳥,放飛時都不能吃飽,每次放飛的時間也不能太長(約15min),否則在外界環境的誘惑下,容易使鳥樂而忘返。另外,避免放飛的鳥被家中的貓犬等嚇著,否則會因對「家」產生恐懼而不願回來。 將放飛成功並處於半飢餓狀態的鳥放出籠來,主人手中託著食物在鳥面前來回晃動,誘其前來琢食。經過幾次訓練後,當鳥飛起前來琢食時,可將食物拋向鳥頭上方,誘它在空中接食。當鳥能在空中接食時,可減少正常飼餵方式,改以拋餵為主。而後用大小和重量適當的玻璃球或牛骨制的光滑彈丸等其他物品代替食物。當鳥接住空中的球彈因吞咽不下(設計時就讓鳥吞不下)而吐出時,即獎勵一點食物。反覆訓練多次後,鳥能熟練準確地接住球彈並送回到主人手中換食,這時可將球彈拋得更高更遠,最後可用彈弓射入空中。
馴熟的蠟嘴雀,最多一次可接取球彈34顆。黃雀和錫嘴雀等還可訓練其「提吊桶」的技藝。因這一技術要嘴、爪兼用,訓練難度比其他技藝要大。吊桶不能太大和太重,可用輕質材料製成,並用粗細合適的粗糙麻繩或棉線吊於鳥架或鳥籠的棲木上。訓練鳥提吊桶時,在吊桶內放少量鳥只愛吃的食物,讓它學會從吊桶中琢食。經過多次反覆訓練後,可將吊桶的繩子放長,使鳥不能輕易啄取到桶內的食物;這時鳥就會在繩索上東啄西琢,當它銜住繩索並把桶提起發現了桶內的食物時,就會想辦法用爪將繩子踩在棲木上,再啄取桶內的食物。而後逐漸放長系桶的繩子,讓鳥慢慢學會一段一段地反覆銜起吊桶並踩住繩子。訓熟的鳥,嘴爪配合協調,動作利索,能很快將桶提到所需的位置琢取食物。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