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百靈鳥的馴養、調教、鑑別方式以及常用的訓練方法
文/寵物大曉記
百靈鳥是以鳴唱為飼養目的的觀賞鳥。在5月底至8月份購買,或從捕獲的雛鳥開始馴養。從雛鳥開始馴養的百靈鳥,容易飼養、不怕人,易馴、性情溫順,適應能力強、易上口,學其他鳥叫或壓口比成鳥要容易的多。馴養與調教百靈鳥很費功夫。幼鳥絨羽一掉完,雄鳥喉部就常鼓動,發出細小的嘀咕聲(俗稱「拉鎖」),此時就讓它學叫。用馴成功的老鳥「帶」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請「教師鳥」,還可以用放錄音的方法。百靈鳥的叫口我國講究「十三套」,即會學十三種鳥、獸、蟲鳴叫的聲音。但這「十三套」的內容和先後排列順序卻因地而異。南方籠養百靈鳥允許有畫眉的叫口,而北方卻忌諱。北方籠養百靈鳥的基本叫口要有沼澤山雀(吱吱紅)的鳴叫聲,南方則不要求。北方的百靈鳥「十三套」叫口的順序是:麻雀噪林,喜鵲迎春,家燕細語,母雞報蛋,貓叫,犬吠,黃雀喜鳴,小車軸聲,雄鷹威鳴,蟈蟈、油葫蘆的鳴聲,水梢鈴,最後是吱吱紅的叫聲。
南方的「十三套」叫口順序是:麻雀噪林,家燕迎春,喜報三元,紅殿金榜樂,吹哨列隊,山喜鵲叫,小車軸聲,母雞抱蛋,貓叫,鳶鳴,畫眉叫,煙蝠叫,最後是黃雀兒叫。口巧的百靈鳥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陶醉,而且決不只限於「十三套」。馴養百靈鳥的目的是為了聆聽美妙動聽的歌聲和欣賞優美的舞姿,但不是任何一隻百靈鳥都能輕易做到的。要調教好一隻百靈鳥,除它本身具備的體型大、健壯、胸寬頭大、脖頸粗、腿粗、爪趾有力等條件外,還需要經過嚴格仔細地挑選、精心的飼養管理和調教方能達到。在馴養百靈鳥的過程中,確定鳥的雌雄最為重要。從幼鳥中挑選雄鳥是比較困難的,需要仔細觀察、綜合判斷。如在第一次換羽時期可選擇嘴粗壯、尖端稍鉤、嘴裂(角)深、頭大額寬、眼睛大有神、翅上鱗狀斑大而清晰、叫聲尖的鳥。第二次換羽時期已近似成鳥,要著重選擇上胸黑色帶斑發達、頭及身體羽色鮮豔、斑紋清楚、後趾爪長而平直的鳥。一旦選出雄鳥,即單籠個別調教。
根據養鳥的目的和要求,馴養百靈鳥有3種類型。普通型,不要求套口,叫口越多越好,只要能鳴叫,叫聲模仿得越逼真越好,這種方式養鳥主要是精神的寄託。早起遛鳥,鍛鍊筋骨,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項內容,適合一般飼養者的心理要求。非專業訓練型,要求套口,但不絕對。邊養邊摸索養鳥技能,調教出的百靈鳥能邊鳴邊舞,而且從鳥的舞蹈和鳴叫中獲得樂趣。專業型,按規矩馴養,嚴格對鳥進行篩選調教,使之成為能夠鳴叫成套的套口百靈鳥。這是最高水平的馴養。要求鳥除具有套口鳴叫技藝外,還能舞蹈、舞鳴、籠內託手叫等,這種百靈鳥的價值最大。上品百靈鳥主要具備以下條件。體型,應該是體大健壯,頭大、頂平,腿粗、趾短,全身勻稱,體呈流線形。羽色,羽色應通體鮮豔富有光澤。眼睛,眼球明亮、突出,顏色烏黑。膽量,首先是不怕人和活動的物體,不怕任何顏色,不怕噪聲,不擇環境,入群、單亮都能鳴叫。
叫口,上品百靈鳥叫口應具備以下特點:優秀的百靈鳥首先應具備能單獨鳴唱,也能人群鳴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能鳴唱。鳴唱時膛音寬、洪亮。每個套口之間要有353的間歇,句後有蹲腔。叫口多而不雜,始鳴、終鳴有規律,不丟口。鳴唱多輪不亂章法,套與套之間清晰不亂,並能反覆鳴唱。每年34月間是鳥的發情期,這時鳴叫最頻繁,鳴聲最優美,此時稱「大性期」。「大性期」即使在晚上掌燈後也鳴叫不斷,可延續到6月底。七八月份開始換羽,囀鳴減弱。10月份百靈鳥換羽完成,又開始囀鳴,稱「小性期」。小性期可一直囀鳴至「大性期」而不間斷。上品的百靈鳥套叫3輪就要罩籠衣,再打開籠衣又可連套叫3輪。但是,第三個3輪套叫後就一定要讓鳥歇息,不然就會使鳥神經質地不斷鳴叫而傷其身、失其語,因而有「三套一罩,三罩一歇」的說法。百靈鳥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和展示優美的舞姿,這與飼養者的飼養經驗密切相關。
日常的嚴格管理、馴養調教是百靈鳥鳴叫出好成績的關鍵。目前馴養百靈鳥的方法各有千秋。宥沿襲舊規的飼養法,竭力追求歷史的老套;有新的大路貨(粗放)養法,只求其樂,不求其套法。馴養者可自行選擇。基礎訓練,首先,經常用活蟲引逗雛鳥,鍛鍊膽量,同時培養鳥和人的感情。對「拉鎖」期的雛鳥開始鍛鍊鳴叫的方法是:在清晨和傍晚,將鳥帶到幽靜的園林中或帶到村邊野外,讓它聆聽其他各種鳥的鳴叫或聽雞和犬的叫聲。也可經常放在有叫口百靈鳥的地方,讓它學口。其次,還可以訓練它做各種動作,由易到難。如開始先鍛鍊它站臺,站上臺就給一個蟲吃,久而久之便可站臺鳴叫。然後再鍛鍊它登臺起舞,即站在臺上扇動兩翅左右旋轉,或站在臺上頻頻點頭,或給手式即鳴叫等。壓口,喜鳴唱、好模仿是百靈鳥的特性,因此,在飼養中,人們利用這個特性對它進行壓口。所謂壓口,就是利用別的鳴禽和動物的叫聲訓練百靈鳥鳴唱。
壓口的方法有2種。一是使用師鳥(已具備很好鳴叫的套口百靈鳥)帶鳴,俗稱「靠口」。利用有叫口的百靈鳥來壓口效果不錯,但能叫出13套或多套的鳥很不容易找到。另一種辦法是用錄音磁帶壓口。把錄好有套口百靈鳥的磁帶反覆播放,循序漸進,一叫口一叫口地教鳴。這種辦法比較好,套路固定,隨時可以壓口,想壓多長時間都可以。但應注意磁帶的錄音必須清晰,無雜音,效果逼真。錄製壓口錄音帶,既可以採取把能叫13套百靈鳥的叫口直接錄下來,也可以對每種叫口進行零錄,最後編輯成13套。另外,也可以直接到田野、山林、池塘邊等處,錄下蟲、鳥或其他動物的叫聲,如喜鵲、麻雀、伯勞、雞、犬、蟋蟀等的叫聲及人的口技模擬聲,如水梢聲、小車軸聲、小孩哭等各種聲音,再作後期整理,效果非常理想。在錄製壓口磁帶時,叫口與叫口之間要有35s的間歇。壓口最好在清晨和傍晚,此時環境清靜,無雜音。
遛鳥,在訓練百靈鳥時還應注意經常遛鳥。百靈鳥不一定每天都要遛,有時遛有時可不遛,但遛總比不遛好,勤遛比少遛好。遛鳥可使百靈鳥多聽一些其他的鳥叫,呼吸新鮮的空氣。養鳥者在遛鳥時可將鳥籠來回晃動,能使鳥的腳、爪和肌肉也都得到鍛鍊。而且勤遛的鳥見多識廣,膽大不怕聲響,不怕陌生事物,比關在家的鳥要好得多。防止雜音(髒口),幼鳥初學時,耳聰腦靈,模仿外界聲音能力很強,很容易上口。但在調教的頭一年應特別注意防止外界雜音幹擾。如果長時間有一種音響不斷刺激,幼鳥會學叫出,如汽車發動機聲、吹口哨聲等。對大路貨(粗放)的鳥無關緊要,但對要獲得套口的百靈鳥則難以改正。所以為獲得套口的百靈鳥,需在早上沒有其他噪音之前遛鳥,還要注意迴避畫眉鳥的叫聲。馴養中,重要的一點是要培養百靈鳥膽大,這需要從小培養。可將百靈鳥置於鬧市街頭,使其對嘈雜的馬路行人司空見慣後,膽子就會漸漸大起來。
一個見任何顏色、任何東西都不怕,聽了任何聲音也不驚,且能上臺鳴唱表演無雜口的百靈鳥才是上品。登臺訓練,為馴養出上品百靈鳥,除需調教其叫口本領外,登臺鳴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隻好的百靈鳥,要求能上臺大聲鳴叫,在臺上能歌能舞,如張開兩翅像「蝴蝶開」,或邊飛邊叫地飛鳴,或佇立髙臺,左一下,右一下地拍打雙翅,伴著自己的歌唱翩翩起舞等。因此,在調教時必須一開始就著手教百靈鳥登臺。登臺訓練常用方法有2種:一是在鳴臺周圍放一圈硬紙板,比籠子底圈略高,可用夾糞棍捅腳,迫使它上臺,每次上臺後餵它喜食的活蟲,使之逐漸形成登臺有食的條件反射,養成登臺習慣;二是抬高食罐,在食罐下放一塊木頭,必須讓鳥登上木頭才能吃到食,待其習慣登臺吃食後,再將木塊移至臺中央,它就會不斷地登臺。過一段時間後,將木塊撤去,換上鳴臺。訓練百靈鳥登臺是個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鳴臺要逐漸增高,每次增加高度以10cm左右為最好。每個高度讓其熟練一段時間後,再增加一個新的高度。並注意觀察百靈鳥的適應程度,如跳不上亦飛不上,可以把高度降下來,否則幾次上臺不成可能會使百靈鳥從此「廢臺」。另外,鳴臺要牢固,有足夠的強度支持百靈鳥的登臺動作。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