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的更替總是伴隨著殺戮和無盡的鮮血,讓那些痴迷者赴死前往,這條不歸路承載了太多人的命運。
相信看過燕雲臺的人都對電視劇裡喜隱的醜陋嘴臉深惡痛絕,為了皇權陷害蕭燕燕險至墜胎,為了皇權陷害韓德讓。這種不擇手段,只在乎家族命運,蠢到家的行為也註定了喜隱父子謀反被萬箭穿心的結局。
雖然深深同情那個單純,為了愛夫變得沒有原則了的烏骨裡。但是萬法歸一,愛是無畏對錯。
蕭燕燕的狠辣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了,雖然最終傷害了姐妹情。比起朝局的穩定,親情算得了什麼。
還有耶律賢的弟弟,年輕氣盛的只末大王,也是政權鬥爭中的犧牲者。只末或者有一顆重奪皇位的抱負,但是成事不是只有意氣用事,想當然就可以的。
當只末和遼穆宗耶律景對峙的時候,勝負早有論斷,槍打出頭鳥,只末被施以宮刑,不能人道,全是自己咎由自取。被戳瞎的眼睛,這些慘痛就是熱血衝動的後果。
橫帳三方還有一位實力最出眾,也最有能力也資格繼承遼穆宗皇位的罨撒葛。他對胡輦的深情讓我們看的動容,這樣的男人也是需要溫情的。可是身為遼太宗的後代就背負了爭權奪勢的命運。直到最後兵敗身死,還不忘看胡輦最後一眼。面對權力愛情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最聰明的還是耶律賢,得人心者得天下。他最聰明的地方還是娶了蕭燕燕,而且是堅持娶了蕭燕燕,不惜和呵護自己長大的韓德讓反目成仇。
眾所周知遼景宗耶律賢是個病秧子,還被蕭燕燕戲稱咳嗽公子。虛弱的病體並不代表整個人的不堪一擊,反而耶律賢的內心有著強大的力量和非比常人的隱忍。
耶律賢的城府之深和他的經歷分不開,四歲還是個孩子的景宗經歷了祥古山之變,看過了親人的血,將是一生無法抹去的夢魘。
耶律賢在遼穆宗身邊多年,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對權力的貪慾。而是暗中培植勢力,一但起事就要萬無一失。這樣的心思縝密註定是會成功。事實上黑山之變他確實得償所願,成功登上皇位,成為遼朝第五代君主。
人人都在覬覦的位置,怎樣才能坐穩江山,將漢化改革承襲下去,成了耶律賢頭疼的問題。尤其他自幼身體孱弱,被人下毒,傷及根本,藥石罔替。蕭燕燕的政治才華和獨到的政治見解都甚和耶律賢心意。而此時蕭燕燕和韓德讓已經訂下婚約。
橫刀奪愛縱然非君子所為 ,可是為了大遼,為了漢化改革的延續,為了那些自己未必看得見的遠景。耶律賢實在是深謀遠慮,拋開這些,他也是深愛燕燕的,並不勉強蕭燕燕接受自己。
是耶律賢成全了蕭燕燕,在政治舞臺上大放光芒,成為了後來最著名的遼太后。同樣也是蕭燕燕一心輔佐耶律賢,成就了最強盛的大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