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熱播的48集電視劇《燕雲臺》,但是翻開廣電總局《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燕雲臺》電視劇早在2016年1月已經公示,製片方:浙江省東陽福添影視有限公司,後來已撤銷。過了三年後——廣電總局關於2019年2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上海/燕雲臺/古代傳奇/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第一集的片頭裡,沒有看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本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只見五個字:編劇蔣勝男。更令人奇怪的是連出品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不見了蹤影?
從蔣勝男編劇的電視劇《燕雲臺》來看,在很多劇情設計的分鏡頭,還是遵循了遼國的歷史。比如在蕭燕燕和韓德讓有無婚約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多分歧,但是元朝史官脫脫修正史《遼史》上沒有記載。只有北宋年間的野史——《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蕭綽曾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白話文解釋是蕭綽曾說:「我曾經與你有過婚約,現願和你再續前緣。而當今幼主,自然也是你的兒子了!」
但是古代封建社會講究血統論,蕭燕燕系出身於自契丹的貴族,其父蕭思溫乃是四朝(遼太宗、遼世宗、遼穆宗、遼景宗)元老,母親耶律呂不穀是燕國大長公主也是遼穆宗的姐姐。韓德讓出身於帳下奴,其祖父韓知古,薊州玉田人,善謀有識量。太祖平薊時,知古六歲,為淳欽皇后兄欲穩所得。後來嬪,知古從焉,未得省見。久之,負其有,怏怏不得志,挺身逃庸保,以供資用。其子韓匡嗣的親近太祖,因間言。太祖召見與語,賢之,命參謀議。神冊初,遙授彰武軍節度使。久之,信任益篤,總知漢兒司事,兼主諸國禮儀。時儀法疏闊,知古援據故典,參酌國俗,與漢儀雜就之,使國人易知而行。頃之,拜左僕射,與康默記將漢軍徵渤海有功,遷中書令。天顯中卒,為佐命功臣之一。
儘管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在契丹王朝官拜中書令,但是依舊不能改變其奴隸的身份,所以蕭思溫不可能和韓家定下娃娃親婚約?在蔣勝男寫的《燕雲臺》小說裡這樣描寫:去年偷聽到族兄蕭達凜勸胡輦考慮婚配對象時,燕燕甚至還天真地勸胡輦:「嫁給德讓哥哥吧,這樣我們就可以和德讓哥哥成一家人了。」
可是從何時起,這種感覺,就不一樣了呢?
從小她就喜歡追著德讓哥哥玩,然後就不知不覺,成為一種習慣,那時候,她以為這樣的關係,會到永遠永遠。可是人都會變,人會長大,小姑娘會長成大姑娘,不知從何時起,她漸漸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胡輦告訴她,這是她長大了。
但是在48集電視劇《燕雲臺》的第一集裡,蕭燕燕和韓德讓出場時,他們倆人屬於不打不相識。這一情節的分鏡頭設計,符合了正史的說法。
但是有一些歷史學家裡把蕭燕燕捧得很高——「蕭綽(953年6月18日—1009年12月29日),小字燕燕,契丹族,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蕭綽為後族重臣蕭思溫之女,保寧元年(公元969年)遼景宗耶律賢繼位後,選為貴妃,五月冊立為皇后。保寧三年(971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遼景宗在位期間,蕭綽即參決軍國大事。」
一個從來沒有領過兵,打過一仗的蕭燕燕是如何天生成為軍事家的呢?在遼景宗在位期間,蕭綽即參決軍國大事呢?假如說父親蕭思溫是女兒蕭燕燕的軍事知識啟蒙老師?那麼蕭思溫其實和韓匡嗣一樣都是滿腹經綸的文官,帶兵打仗立馬就會輸到舅舅姥姥家了!請看:
穆宗時,蕭思溫授南京留守,深得寵任。應歷八年(958),後周攻易州,奉命領兵抗禦,畏縮不前,僅掠沿邊數城即歸。應歷九年四月,為抵禦後周世宗親兵北伐,受任兵馬都總管,未逾月,即失益津(今河北霸縣北)、瓦橋(今河北雄縣)、淤口(霸縣東)3關,固安受迫,面對嚴重形勢,束手無策。應歷五月,易、瀛、莫3州失陷,南京(今北京)告緊。恐朝廷罪己,表請穆宗親徵。後因周世宗病故,退兵,方解南京之危。應歷十年(960)六月,奉詔領3部兵增援石州(今山西離石),為宋兵所敗,城陷。經年屢敗兵,為時人所不屑。然官事亨通。應歷十九年(969),隨穆宗遊獵,穆宗被庖人所殺,即與南院樞密使高勳、飛龍使女裡等擁景宗賢即位,以功擢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尋加尚書令,封魏王。女蕭綽被冊為皇后。保寧二年(970)五月,隨景宗出獵醫巫閭山,被高勳等謀害,追封楚國王。
假如說名師出高徒,蕭思溫能有什麼能力培養自已的女兒蕭燕燕成為遼國歷史上的著名女軍事家呢?按南宋歷史學家李燾的話來說:「蕭氏有機謀,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先是,蕃人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沒其親屬為奴婢,蕭氏一以漢法治國。每戎馬入寇,親被甲督戰。及通好,亦出其謀。然天性殘忍,多殺戮。」
有人評論指出「宋人的記載未免有道聽途說,渲染誇張之嫌。」這是有依據的,我們從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的話來說:「母專其政,人不畏主。」(文摘自徐松《宋會要輯稿》)遼景宗遺詔說:「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耶律隆緒於靈前繼位,年僅十二歲。蕭綽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國疑,宗室親王二百餘人擁兵自重勢力雄厚,局勢易變。她在大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面前流著眼淚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軫和韓德讓上前跪奏並發下重誓:「信任臣等,何慮之有!」
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去世時,蕭燕燕29歲開始輔佐12歲的小皇帝耶律隆緒臨朝攝政生涯,蕭燕燕經過27年的臨朝攝政,把一個12歲的小皇帝耶律隆緒終於熬成了37歲的中年人。假如蕭燕燕依然感到自已精力充沛,我想她不會在統和二十七年的十一月初一(1009年11月20日)為耶律隆緒舉行了契丹傳統的「柴冊禮」,將皇權交還給耶律隆緒,結束了她在遼聖宗年間27年的攝政生涯。蕭燕燕出發去南京安享晚年,十二月初五(12月23日),蕭燕燕病重。十二月初八(12月26日),耶律隆緒宣布大赦天下以為蕭燕燕祈福。統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009年12月29日),蕭燕燕逝於行宮,終年五十六歲。
從蕭燕燕把皇權交還給耶律隆緒後,短短的39天後蕭燕燕就去世了。我記得蕭燕燕的大姐胡輦在《燕雲臺》電視劇裡說過一句名言:「權力是人人嚮往的黑洞」。從蕭燕燕的兩位姐姐的身上也驗證了,遼國的整部歷史——皇親國戚爭權奪利的進程。二姐蕭伊勒蘭嫁宋王耶律喜隱,曾被封為宋王妃,宋王叛亂後,被其夫牽連而遭廢黜,稱為蕭夫人。將二姐蕭伊勒蘭軟禁於南京,叛亂者皆活埋之!
二姐蕭伊勒蘭軟禁在南京時,想以舉辦生日家庭宴會的名義,請來大姐蕭胡輦和妹妹蕭燕燕,然後用鴛鴦轉香壺以鴆酒毒殺妹妹蕭燕燕,以報殺夫之仇。不料被身邊的婢女告發,在家宴上蕭燕燕揭穿二姐蕭伊勒蘭鴛鴦轉香壺的陰謀,並以鴆酒賜死二姐蕭伊勒蘭。
大姐蕭胡輦嫁耶律庵撒葛,被封為齊王妃,耶律庵撒葛死後,西北生亂,蕭胡輦領兵三萬出師西北屯兵西鄙驢駒兒河,在巡視馬場時,見番奴撻覽阿缽姿貌甚美,因召侍宮中,蕭燕燕聞之後,以撻覽阿缽勾引皇姐為名,施鞭刑後送流放地。過了不久,齊王妃胡輦把撻覽阿缽從流放地解救出來後,向蕭太后請求讓撻覽阿缽當自己的丈夫,蕭燕燕同意了。但是齊王妃胡輦不願意寄人籬下,聯合骨力札國舉兵謀反,以自已手中的三萬兵力,裡應外合舉行叛亂。蕭燕燕知道後,設計粉碎了齊王妃蕭胡輦的叛亂陰謀,將蕭胡輦囚禁在幽州。統和二十五(1007年)六月,蕭燕燕下旨用鴆酒賜死齊王妃蕭胡輦於幽所。
這些故事遼國正史裡面都沒有記載的,這些故事都是出自於北宋年間文人的筆下,或者官員的口中,還有南宋人所著關於遼朝的紀傳體史書,二十七卷的《契丹國志》比如:「保寧元年。遼大赦境內。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皇后決之,帝臥床榻間,拱手而已。」既然遼景宗長期臥病在床,但是遼景宗和蕭燕燕共生了四子三女,還有一女是和渤海妃所生的,蕭燕燕為什麼沒有授予其公主封號呢?
耶律隆緒生於保寧三年(972年)十二月,假如從遼聖宗的生年開始推測,景宗在位共十四年的時間內,乾亨四年(982年)遼景宗去世,減去保寧三年(972年),10年時間,蕭燕燕還要生三子三女,120個月,懷孕十個月,說白了每隔10個月就有一名孩子出生。這樣生孩子的頻率,是很難證明皇帝遼景宗是長期臥病在床,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吧?這也反證了《契丹國志》是不能全信的!
二十七卷的《契丹國志》貶低和抹黑遼國太后蕭燕燕是不惜筆墨的——「後天性忮忍(嫉妒殘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比如「延壽奴出獵,為鹿所觸死,後即縊殺肯頭以殉葬。」公主延壽奴出去打獵,不料被鹿用鹿角頂死,遼國太后蕭燕燕命人活活勒死駙馬肯頭殉葬(陪葬)。
北宋年間的野史記載——韓德讓無所避諱,隨意出入遼國太后蕭燕燕的帳幕之中。出外遊獵和處理政務,兩個同案而食,並排而坐。《契丹國志》卷之十三《后妃傳》:自南北通和後,契丹多在中京。武功殿,聖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好華儀而性無檢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惟後願固盟好而年齒漸衰,宰相耶律隆運專權,有闢陽侯之幸,寵榮終始,朝臣莫及焉。其後歸政於帝,未踰月而崩。臨朝二十七年,年五十七,諡曰宣獻。(文:夏金根/筆名:六盤水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