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姓氏是由遼太宗開始冊封的,這一點在《遼史·后妃傳》中也有著明確的記載:「太祖稱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嬪曰皇后……後族唯乙室、撥裡氏,而世任其國事。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撥裡氏比蕭相國,遂為蕭氏。」
這段記載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遼國皇后都是出自乙室和撥裡氏,二是解釋了遼國皇后之所以姓蕭的原因。原來是耶律阿保機自比漢高祖劉邦,因此除了「耶律」這一姓氏之外,遼國皇族還有一個姓氏:姓劉。同時,耶律阿保機認為皇后的重要性猶如西漢的相國蕭何,故此將乙室和撥裡氏這兩個後族都賜姓為「蕭」。
耶律氏和蕭氏的由來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政權以後,為了表示對自己結髮妻子述律平功勞的肯定,以及追念自己的母親、祖母一代,通過借鑑漢朝的開國經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覺得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不朽功業,開創大漢盛世疆域,丞相蕭何居功至偉,便將自己的母親、祖母一輩人全部賜予「蕭氏」,從此以後整個契丹族皇族以「耶律」為姓氏,後族以「蕭」為姓氏,並且規定後世子孫皇族耶律氏只能與後族蕭氏通婚,其他一概不許。
這也為什麼我們看《燕雲臺》中蕭氏三姐妹都是近親結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阿保機跟述律平也是近親結婚,而賜姓以後這個血脈還是一直流傳下去了,儘管姓氏不同,但血緣卻無法改變。
所以,《燕雲臺》中以蕭綽為原型的蕭燕燕是出身後族的,只要是有這個姓氏,就算不是皇后,那也肯定是皇家的子孫。蕭燕燕的母親身份也的確尊貴,她就是遼太宗的女兒燕國公主,當年遼太宗看中了蕭思溫,於是將女兒燕國公主許配給了他,因為蕭思溫成了駙馬都尉。這之後蕭思溫同燕國公主有了三個女兒,分別是《燕雲臺》中的蕭胡輦、烏骨裡和蕭燕燕。
說起燕國長公主的身份,她也是遼穆宗耶律璟的姐姐。燕國大長公主呂不古,她是第一位正式獲得公主封號的公主。
原標題:遼國皇后為什麼都姓蕭 這跟遼太宗的妻子述律平有關
責任編輯: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