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樣大小的蝙蝠真的存在嗎?

2020-11-21 瓜聊科學

長期以來,地球一直是巨型動物的家園。

只要看看曾經在紐西蘭遊蕩的巨型企鵝,或者在南美洲漫步的巨型樹懶就知道了。

在現代,這種大型動物已經很稀少了,但它們仍然存在。

最近一張疑似巨型蝙蝠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在照片裡一隻蝙蝠倒掛著棲息在人類的房屋上,看起來體型很大,和人類差不多。

一時之間,「人類大小」的蝙蝠走紅網絡,很多人驚嘆自然的神奇,也有很多人質疑照片的真實性:世界上真的存在人類大小的蝙蝠嗎?

首先,照片裡的蝙蝠是真的,世界上真的存在體型很大的蝙蝠。

經過仔細辨認,科學家認為,照片裡的蝙蝠是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種類,原產於亞洲、東非和澳大利亞等熱帶地區。

狐蝠體型可以變得難以置信的大,尤其是一種鬃毛利齒狐蝠,翼展可達1.7米,然而翼展大歸大,但它們的身體卻很小,體長几乎沒有超過30cm的。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已知的狐蝠能長得像成年人類那麼大。

由此可見,蝙蝠是真,但大小尺寸存在疑點的。

拍攝者運用了強迫透視的拍攝手法。

在照片中看到的蝙蝠如此之大,這是由於運用了強迫透視技巧,這是一種利用光學和視覺錯覺的攝影技巧,可以使照片中的物體看起來比它的真實大小更大或更小。

典型的例子:人們手扶著比薩斜塔的照片。

照片之所以如此真實,多虧了強迫性的視角。

最後

狐蝠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它們相當溫順,它們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叫做「果蝠」。

狐蝠是食果動物,主要吃由花粉、花蜜、水果和其他植物組成的素食。只有在罕見的情況下,一隻狐蝠碰巧在飛行中遇到或意外抓住一隻昆蟲,它們才會開葷。

狐蝠和和我們常聽到「蝙蝠」也有很大的區別,它們沒有回聲定位的能力,靠出色的視覺和嗅覺來尋找食物。

總的來說,狐蝠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溫順安全的,它對人類最大的威脅,可能就是它們身上攜帶的疾病和病毒。

然而,一般情況下,它們不會主動靠近,也不會突然襲擊人類,只要人類不主動去招惹,是不可能從它們身上沾染任何不好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真人大小蝙蝠的照片走紅網絡,欣賞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蝙蝠幾乎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們星球上只有少數地方有幸擁有飛狐(狐蝠)。所以,最近一張菲律賓巨型果蝠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也就不足為奇了。「還記得我告訴你們菲律賓有真人大小的蝙蝠嗎?」和許多突然翻紅的事物一樣,他們在推特上發布的照片實際上是幾年前在北美論壇Reddit上發布的一個帖子,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自稱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這張照片的視角讓蝙蝠看起來比它本身要大得多——「飛狐」肯定不是人的大小。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蝙蝠真的像網傳一樣可怕嗎?「最近好多人問我,遇到蝙蝠怎麼辦,他們都說很害怕。」石紅豔說,在成都平原,有幾類蝙蝠常見於瓦木結構的老房子和城市建築物的縫隙中,比如東亞伏翼、中華山蝠等,東亞伏翼體型較小,比拇指大一點。「在農村經常能看到,到了傍晚,它們就會從閣樓、梁柱這些地方飛出來覓食。」另外,在四川攀枝花、鹽源這些地方,還分布著一種果蝠,它們以林果為食,可以傳播種子。蝙蝠作為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在生產和育幼的過程會表現出格外溫情的一面。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達爾文蝙蝠和蟑螂演化概述蝙蝠,即哺乳綱的翼手目,它們演化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會了飛翔。目前發現的最早蝙蝠化石是距今5500萬年前的古蝠類。由於蝙蝠骨架纖細,不易保存,必定有很多早期蝙蝠種類沒有留下化石。從哺乳動物的遺傳譜系來看,翼手目應該有8000萬年的進化歷史了。
  • 蝙蝠和老鼠長得像,它們存在血緣關係嗎?
    在防控專家提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是蝙蝠之後,網絡上流傳著大量關於蝙蝠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裡蝙蝠竟然被人類做成了食物,看完讓人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因為蝙蝠的長相對很多人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如果沒有了翅膀,它們看起來就像是老鼠的同類,渾身都長著黑褐色的毛髮,一副猙獰的面孔,以至於有人認為蝙蝠和老鼠是從同一個物種進化而來的,那麼真是這樣的嗎?對於老鼠和蝙蝠之間的關係,中國民間一直以來就流傳著這樣的傳說,老鼠偷吃油之後才變成了蝙蝠。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種傳說是不靠譜的,但很多人還是會因為這兩種動物具有相似的長相而揣測它們之間的關係。
  • 如今蝙蝠人人喊打喊殺,而人類正常生活卻離不開蝙蝠,這是為啥?
    蝙蝠在近一段時間的中國國內,絕對是人人喊打喊殺的一種野生動物,在蝙蝠的身體表面和內部都存有的大量的毒源,類似於03年所爆發的SARS病毒,還要讓人聞風喪膽的伊波拉病毒,再加上最新的由蝙蝠所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擔憂和害怕。可是蝙蝠在人類的正常生活中扮演的非常重要的角色,人類離不開蝙蝠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萬年是與恐龍同時期的存在(爽子認為蝙蝠是活著的會飛翔的化石),蝙蝠以常年高燒為代價用自身封印了如伊波拉、狂犬病和SARS等100多種病毒,蝙蝠怕影響到其他生物的健康將作息時間改為晝伏夜出(和貓頭鷹等動物生活習慣相同)。
  • 菲律賓一張蝙蝠「假」圖片,引20萬人關注,蝙蝠倒掛房簷下好像...
    對於許多人來說,蝙蝠是恐怖電影或噩夢裡的東西,特別是懸掛在房屋外的人類大小的蝙蝠。近日,菲律賓網友拍攝的一張照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照片中一隻人類大小的蝙蝠倒掛在房簷下,相信對蝙蝠恐懼的人在看完這張照片後可能會徹夜難眠。但是不要害怕,這是實際上這是一個巧妙的攝影技巧。
  •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olivia chan • 2020-07-07 17:
  • 蝙蝠真的罪惡滔天嗎?若蝙蝠全部滅絕,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這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已經查出來了,是我們的「老朋友」蝙蝠,早在SARS病毒出現時,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蝙蝠是這種病毒的攜帶者。網絡上也曾出現過一張圖片,圖中畫了一隻蝙蝠,還配有一些文字解釋,闡釋了蝙蝠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竟然超過了一百多種。
  •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從圖片來看,這隻倒掛在屋簷下的巨型蝙蝠足有一個成人大小,而且長著一張狐狸臉。這張罕見的照片經曝光後立刻吸引了很多網友的圍觀。實際上,這張發布在Twitter上的照片是一張老照片,幾年前在Reddit上出現過。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據說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
  • 魯迅《談蝙蝠》:蝙蝠活在這世上,真的很無辜
    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一樣東西,僅僅是看到這樣東西的表面,但是魯迅卻能從細微之處分析這樣東西。他會在這樣事上面尋找突破口,然後帶著讀者去尋找答案。魯迅的作品《談蝙蝠》,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起初,大家看到這個題目,肯定會以為這僅僅是為了描述蝙蝠這一生物。但是,魯迅只是用蝙蝠來形容社會上所謂的第三種人,從中進行思想的糾正。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 蝙蝠是老鼠變的?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同時引發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出來,那就是「蝙蝠與老鼠的關係」,蝙蝠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兩者可能並沒「絕對」的關係,同時作為生物演變歷程之中的一部分,大家都是具有不一樣的特點。如果不少的科學愛好者非要知道「蝙蝠的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那我們從一個起源歷史的時間問題上,可能就會打消你們的想法。
  • 關於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
    最近很火的一個視頻[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作者周韶光。製作得很好,讓人看了潸然淚下。讓全國人民都在坐月子,得從蝙蝠說起…蝙蝠身上能寄生一千多種病毒,居住深山巖洞裡。它把眾多病毒寄生在自己身上,也是為人類作了貢獻。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毫無疑問,蝙蝠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因為在一些人眼中,蝙蝠是一種「野味」。可能蝙蝠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從1億多年前到今天,躲過了多次滅絕事件,躲過了大多數動物的捕殺,卻淪為了人的「盤中餐」。那麼,除了人類之外,蝙蝠在自然界裡還有沒有天敵呢?哪些動物是蝙蝠的天敵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人類必須重視蝙蝠
    蝙蝠又喜歡黑暗,因此人類對蝙蝠是有一定畏懼心理的。蝙蝠中的多數還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可以通過喉嚨發出超聲波然後再依據超聲波回應來辨別方向、探測目標的。它們的取食習性各異,或為掠食性,或有助於傳粉和散布果實,從而影響自然秩序。吸血蝙蝠對人類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食蟲蝙蝠的糞便一直在農業上用作肥料。
  • 美人魚真的存在嗎?美人魚曾經是人類的分支?
    美人魚的未解之謎:曾是人類的分支?  近日有美國研究者稱美人魚並不只是傳說,它在我們現實世界中真的存在。此語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  研究者認為,美人魚是在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過程中,一部分古猿進入海中生活,進化而成的類人猿,與人類同一祖先。只是在慢長的進化歲月裡,人類將其遺忘,成為傳說。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 徐斯佳 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 新冠肺炎疫情又讓蝙蝠刷了一波存在感。它們就不會生病嗎?得益於它們的超能力。 眾所周知,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在飛行中,蝙蝠的體溫可高達40℃。高體溫能減少體內病毒的複製和載量,也淘汰一批因此無法共生的病毒,餘下一些適應高體溫的病毒。
  • 南美捕獲恐怖巨型蝙蝠 常在夜裡襲擊人類
    巨型蝙蝠真實存在麼?在一些恐怖電影、小說中不乏巨型蝙蝠的身影,最近,有人在亞馬遜雨林抓到了一隻巨型蝙蝠,體積約人一樣大,看上去非常恐怖。舉行蝙蝠一直讓毗鄰秘魯亞馬遜叢林的當地人感到害怕,因為它經常襲擊穿越叢林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