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全球經濟都經濟了「衰退」的局面,在這一背景下,各國央行以及投資者為了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也適當增加了外匯儲備。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可以說是全球「硬通貨」,加上近期美元走勢比較強勁,增持美元也成為了眾多國家的首選。
正是因為在短期內對於美元的需求出現了大漲,導致美元出現了稀缺的情況。有些國家因為缺乏美元甚至出現了「美元荒」,這一現象在阿根廷、土耳其、烏克蘭以及奈及利亞等國家尤為明顯。
隨著投資者和機構紛紛清算資產開始獲取現金,不少人表示,難道國際支付市場要「變天」了?根據數據顯示,3月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從2月的2.11%回落至1.85%,不過在國際支付市場排名依舊是第五的位置。
份額回落的同時,支付價值卻出現了上漲,3月人民幣支付價值與2月相比上升了21.48%。從國際支付市場排名前列的國家來看,歐元僅次於美元,3月歐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份額下降至30.84%,已經創下了新低。
而英鎊則繼續保持第三的位置,份額相比2月也出現了輕微下滑的局面。有業內人士表示,英鎊目前處於較低的水平,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英國經濟預計會出現走弱的情況。因此英鎊會出現「疲軟」,其實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令人意外的是,日元的表現居然要比歐元和英鎊出色,3月份日元佔比達到3.98%,比起2月出現了微漲的局面。排在第五位的就是人民幣了,3月份額達到1.85%。整體來看的話,美元依舊在全球市場佔據領先地位,3月份額達到44.10%,其他貨幣想要趕超,短期來看是不現實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元和歐元依舊是主要支付貨幣,不過人民幣在支付市場的份額也是不容小覷的。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壯大,人民幣的地位也受到了國際市場重視。按照當下的支付條件來看,單一貨幣支付的方式已經不再流行了。
美元的「霸權」地位未來可能會受到更多的挑戰,一直以來國內都熱衷於人民幣國際化。隨著國內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幣也逐漸具備了成為世界貨幣的潛力。如果人民幣真的能夠國際化,可以給市場和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呢?
規避風險
如果人民幣真的能夠國際化,那麼在交割的時候就沒有了換匯的風險,也可以避免因為外匯匯率波動,導致資金受損的情況出現。
增加投資
人民幣國際化對於企業走出去是有利好的,同時也可以擴大中國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旅遊、購物便宜
如果人民幣國際化,那麼在匯率這方面也會有優勢,對於想要出國旅遊或者購物的老百姓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資金。
總的來說人民幣國際化的好處還是有很多的,不過這一進程需要循序漸進,相信不久的將來,是可以實現這一願望的。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SWIFT《2020年3月份國際支付市場份額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