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遊體育:蝶泳兩次打腿臀部都出水不是必要的

2021-01-09 中遊體育

大多數人衡量蝶泳的好壞就是看他在遊進時是否能將臀部露出水面,那麼是蝶泳的什麼動作使臀部露出水面呢?打腿,海豚式打腿的外觀體現就是「髖部在下時腳在下,髖部在下時腳在上」,所以如果你想將臀部露出水面,那麼使用較重的打腿就能很輕易的做到。

但是我們每個愛好者都是兩次較重的打腿嗎?當然不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運動員打腿時的臀部位置,你會發現並不是每一個運動員的每次打腿都會將臀部露出水面,有些運動員第一次打腿,也就是在手臂入水伸展時的那次打腿時,臀部露出水面比較常見。這種打腿方式在200米的運動員中比較常見。

原因是因為此時手臂正在水下伸展,所以臀部位置高點會有利於身體向前推進,以上的例子也說明了很多運動員的在入水的第一次打腿是較重的,那麼第二次打腿時臀部也應該露出水面嗎?實際上,如果第二次打腿臀部露出水面,就會導致臀部維持較高的位置,這會使你在空中移臂時頭部下沉,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造成你呼吸困難。

通常很多愛好者初學蝶泳時會遇到一個很難把握的地方,就是如果第二次腿,也就是讓身體出水面的那次腿,如果打輕了,手臂無法出水,如果打重了,手臂能出水,但是就會使你呼吸困難,對於技術結構與節奏掌握比較好的愛好者來說這其實很容易把握,但是初學者通常會因為此瓶頸而無法遊出暢快的蝶泳。

那麼第二次腿到底應該輕還是重呢?

目前蝶泳的打腿形式主要有三種

1、第一次重,第二次輕

2、第一次輕、第二次重

3、兩次均勻的打腿

首先看第一種:

第一次重腿是有必要的,因為上文說過,在第一次打腿時臀部露出水面有利於身體向前移動,因為手臂在伸展時,手臂動作實際上是喪失推進力的,這個時間段通過腿部重打來增加推進力是必要的,六次腿的自由式為什麼快?就是因為其在手臂喪失動力或者動力減弱的時候,都有打腿作為支援進行動力輸出切入。

但是,蝶泳是個不均勻的泳姿,空中移臂時手腳全部沒有動力輸出,我們應該在手臂伸展時重打腿,一是保持臀上手下的滑行姿勢,二就是減少失速增加推進力。

再看第三種打腿:

兩次均勻的打腿也是可行的,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出過,蝶泳之所以速度不如自由式,就是因為空中移臂的瞬間沒有動力輸出,只能靠手臂平擺的慣性,所以會造成掉速現象,所以第二次打腿可以在手臂出水時增加速度峰值,使出水移臂時即使掉速也沒有那麼嚴重。

兩次均勻的打腿可以充分減少掉速的時間,使蝶泳的速度瓶頸「掉速」的時間縮短。所以說兩次均勻的打腿也可行。

那麼第二種打腿呢?

第一次輕,我覺得是不可取的,因為蝶泳最長的距離是200米,對於短程泳姿來說,增加推進力十分必要,如果在手臂推進力喪失的情況下,打腿又提供不了相應的動力補充,那麼無疑遊進起來速度的不均勻性就會增加能量消耗,所以我覺得第一次輕,第二次重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第一次重、第二次輕或者兩次均勻打腿應該優於第一次輕、第二次重。而第一次打腿將臀部露出水面是必要的,當然,也有一些長遊蝶泳的愛好者為了節省體力,而使用兩次較輕的打腿,雖然他們每次臀部都接近水面而不露出水面,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遊的不是蝶泳,因為腿部離心臟較遠,回流血液的時間較長,打腿所消耗的能量巨大,想長遊蝶泳而使用兩次較輕的打腿也可行。

所以,在遊蝶泳時,第一次打腿和第二次打腿臀部均出水或者均不出水都可取,第一次打腿臀部出水,第二次不出水也可取,但是第一次打腿臀部不出水,第二次打腿臀部出水應該是最不可取的。

相關焦點

  • 中遊體育:蝶泳能長遊嗎 掌握偷懶的技巧一點都不難
    蝶泳的實質其實就是在遊波浪,但其實如果想將它遊長,我們偷懶的方式有很多種,波浪更多的是由整個軀幹去完成,而有很多朋友總覺得打小腿是產生波浪最主要的來源,雖然肢體遠端的身體部位甩動所引起的動力傳輸是遊泳動力的很大來源,蝶泳小腿的彎曲程度也確實應該大於自由式,但是我見過很多泳池裡的初學者上身看起來是蝶泳但下肢僅僅是在用小腿向後推水,這並不是波浪動作。
  • 中遊體育:冷門技術 側頭換氣的蝶泳
    蝶泳怎麼換氣?抬頭換氣,跟蛙泳一樣的抬頭換氣,所以掌握蛙泳再進行蝶泳的學習比較好,蝶泳中練習蝶泳腿的一個重要練習就是蛙手蝶腿,不但對蝶泳呼吸配合節奏的掌握很有效,而且對波蛙的波浪感覺也有很大提高,一般競賽中抬頭換氣的蝶泳非常常見,但是側頭換氣的蝶泳你見過嗎?還真有!
  • 看德魯塞爾是如何做到水下蝶泳腿銜接自由式出水
    這次,我將介紹美國怪獸德魯塞爾(Caeleb Dressel),他在去年的2019年世界遊泳大賽上獲得了獎牌,德魯塞爾(Caeleb Dressel)具有自由式的出發和轉身後水下蝶泳腿銜接自由式手臂快出水的特徵。
  • 蛙泳體育遊泳 在自遊泳比賽中,運動員使用蛙泳等其他泳姿算犯規不?
    蛙泳體育遊泳 在自遊泳比賽中,運動員使用蛙泳等其他泳姿算犯規不?那為啥大家在自由式比賽項目當中都有爬泳呢?因為呀,體現的是自由,但大家追求的就是快,比賽嘛,那可能有同學會問了,老薩啊,最快的就是爬泳了,那這自由式項目還有啥意思?恩...是,爬泳看上去像是十幾年沒有變動做,一直是那個樣子,但在一些小細節上,是不斷有著變動的,比如說混合交叉,比如說兩次劃手打一次腿,比如說兩次劃手打一次自由式腿打一次蝶泳腿等等。
  • 中遊體育:為什麼除了蛙泳其它泳姿更宜採用多峰划水
    好吧,筆者可能需要用筆墨再大致解釋一下什麼是「多峰划水」,實際上蛙泳、自由式、蝶泳的划水軌跡基本都可以分為單峰划水與雙峰划水,而仰泳的划水軌跡則被分為雙峰划水和三峰划水。在推水時沒有選擇下劃推水到底後直接出水,而是增加了一個上划動作再出水。之所以能多做出一個上划動作主要是因為運動員在第一次下劃與上劃時路線較短,而在第二次下劃時下劃到離水面更深的位置。這使他們第二次下劃時的路線被延長,可以選擇不將手臂直接推到底再出水,而是再改變方向上劃一次後出水。
  • 中遊體育:遊蝶泳時到底應該幾次劃手一次換氣
    蝶泳的呼吸和自由式的呼吸一樣,如果進行呼吸動作勢必會引起速度的降低,蝶泳的呼吸動作會引起運動員臀部和腿部的下沉,並且縮短推水的距離,所以所有的教練員都認為蝶泳的換氣動作會影響遊進速度,那麼蝶泳到底應該劃幾次手換一次氣呢?
  • 蛙泳在出發或轉身後可以打蝶泳腿嗎?
    蛙泳在出發或轉身後可以打蝶泳腿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關蛙泳規則的,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遊泳競賽規則中蛙泳比賽的一些細則。
  • 中遊體育:遊泳技術中的冷門小知識(蛙泳篇)
    二、波浪式蛙泳的上身不是起得越高越好初學波浪式蛙泳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為上身起得越高越好,很多愛好者看到運動員的上身離水面很多,就認為上身起的高的就是波浪式蛙泳,但是盲目模仿的結果就是:波蛙遊的反而還不如平蛙快。因為如果波蛙的前衝動作沒有做出來,起得再高也沒用,反而會因為上身起得太高引起更多的阻力,因為起得越高髖部下降的也就越深。
  • 蝶泳多難?陸上模仿幫您解析蝶泳技術難題
    我就是「傳統」的蝶泳腿,簡單又有效蝶泳腿陸上單腿模仿練習了解蝶泳要知道蝶泳是四種泳姿裡年紀「最小最年輕」的泳姿,蝶泳是從蛙泳技術演變出來的。最早的蝶泳為手臂空中移臂,腿部蹬蛙泳腿動作,後到1952年,蛙泳與蝶泳分開比賽,才有了真正的蝶泳泳姿。1953年,董貝克(匈牙利運動員)採用了模仿海豚的姿勢,蝶泳技術進行了進一步的演變,由蛙泳腿部動作改為海豚式打腿。
  • 央視曝日本蛙泳名將犯規 入水打兩次蝶泳腿奪金牌
    不過這場比賽前,央視爆料昨天在200蛙比賽中,小關也朱篤有明顯犯規行為,他入水的時候打了兩次蝶泳腿,但因為沒有裁判注意到而躲過了處罰。昨天的男子200蛙決賽,小關也朱篤以2分07秒81奪冠,渡邊一平以0.01秒之差獲得亞軍,中國的覃海洋以2分08秒07獲得銅牌,閆子貝獲得第四。
  • 蝶泳技術分享,對你肯定有幫助!
    練習描述:運動員低頭憋氣進行蝶泳完整配合,連貫完成五至六次動作。技巧:目視池底,注意手腿配合節奏,按照雙手入水打水一次,雙手推水打水一次的節奏完成。蝶泳轉身練習動作1、5米處遊進轉身練習目的:找到遊進時到觸邊時的節奏,強化轉身以後蹬壁滑行,水下海豚式打腿和起遊技術。
  • 蝶泳換氣的技巧?你知道多少
    蝶泳的呼吸是藉助於兩臂划水後的推水動作和二次打腿後身體傾斜向前飛出,頭口露出水面時吸氣。吸氣的速度要快,頭必須在臂入水前回到原來的位置,慢呼氣或者稍憋氣後呼氣。蝶泳的呼吸要領:蝶泳呼吸一定是在腰腿及手的節奏都基本掌握後,再開始嘗試換氣。要點是頭不能太過高,頭入水要在手之前入水。熟練後要加快速度,也可兩次划水一次呼吸。
  • 蝶泳常見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一般學到蝶泳這個泳姿的朋友都是十分熱愛遊泳的朋友或者是遊泳長訓班的。到了這個階段一般都會兩種以上的泳姿了,水性、對動作的理解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會相對不錯,所以這個泳姿的學習,只要認真的做陸上模仿動作,勤加練習。錯誤動作一般都相對較少。
  • 最完整的蝶泳分解教程,想學蝶泳的,必看!
    ,再加上會遊的人少,能夠在泳池博得高回頭率…… 但蝶泳技術不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的,主要原因是學習蝶泳必須具備幾個條件,如果不能滿足相應的條件>9 蝶泳腿+單手+抬頭換氣 01 一隻手伸直在前 劃單側手 注意打腿和劃手的配合時機 一次劃手兩次打腿
  • 蝶泳快速入門理解三個字,原來蝶泳比自由式還要簡單
    因為遊泳運動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一項健身運動,而非為了打比賽爭排名,從健身的角度看,蝶泳是最消耗體力的泳姿,這決定了它具備最好的健身效果。1、第一個字——前蝶泳的遊進是波浪式的,這給許多人造成一種印象,蝶泳上下波動的幅度越大,則蝶泳的造波作用越明顯,相應的蝶泳的推進力就越大,蝶泳速度就越快。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認識。
  • 中遊體育:自由式打腿學什麼配合?一直打就行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在短距離中,運動員都會採用6次打腿配合,因為腿部的推進力在短距離自由式中非常重要,不但能讓你的身體位置高平,最大程度減少阻力,同時打腿所帶來的強大動力也會使你的速度更快,在一些50米甚至更短的25米短池比賽中,有些運動員因為呼吸的減少甚至能在一個動作周期內做到8次以上的打腿。那麼什麼是兩次交叉打腿?
  • 海豚跳躍——蝶泳腿的水下自然練習方法
    對於想學習蝶泳腿的初學者,今天我來推薦水下的練習方法。理論結合實踐,根據方法再下水實踐,一定會讓我們的蝶泳腿動作突飛猛進。我將分5步介紹如何學習蝶泳腿,這是基於海豚跳躍並從那裡發展而來的。問:我了解踢腿理論以及如何打腿,但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更好的練習掌握?
  • 蝶泳的兩種技術:小波浪和大波浪
    【動作要領】海豚泳和蹬腿蝶泳的臂部動作基本結構是一樣的,主要區別在於腿部動作。遊蹬腿蝶泳時,由於收腿產生阻力,影響動作的連貫性和前進速度。而海豚泳採用波浪式的上下打腿動作,動作連貫,前進速度比較均勻。由於海豚泳技術比較先進,已為廣大蝶泳運動員所採用。
  • 中遊體育:為什麼所有的泳姿划水都需要做高肘
    不做高肘會怎樣人在划水時手臂是在繞肩關節做圓周運動,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手臂划水方向並不是垂直向後,這使得水給我們提供的反作用力在劃臂某些階段會使我們的身體向著不同的方向移動。手臂向下划水時會使我們的身體抬高,而手臂向上划水時卻又使我們身體降低,我們消耗的能量與輸出的前進功率並不成正比。
  • 自由式基礎:打腿入門
    大家好,我是體育達人小阿星,之前的幾期我一直都在講蛙泳,對於易學難精的蛙泳,真的需要理解透徹每一個分解動作及完整動作的原理,然後再勤加練習,才可以把蛙泳練好。但我之前也強調過,蛙泳是會損傷膝蓋的,所以要適當練習,而且遊泳時不要一直只遊蛙泳,也可以遊一下其他的泳姿,比如說自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