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遊體育:遊泳技術中的冷門小知識(蛙泳篇)

2021-01-09 中遊體育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自由式以及仰泳中存在的一些技術要點,本文我們闡述蛙泳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識。

一、蛙泳的手臂在前伸時不要離開水面

很多人看到運動員在遊蛙泳時手臂好像是在水面上前伸,所以他們也會在前伸手臂時將手抬出水面,的確,手臂在水面以上前伸看似不會引起阻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蛙泳的競賽規則裡不允許運動員的肘關節離開水面,所以當手在水面以上前伸時反而會使小臂傾斜在水裡前移,這樣做會產生推壓阻力。正確的做法是讓手臂完全貼著水面前伸。

二、波浪式蛙泳的上身不是起得越高越好

初學波浪式蛙泳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為上身起得越高越好,很多愛好者看到運動員的上身離水面很多,就認為上身起的高的就是波浪式蛙泳,但是盲目模仿的結果就是:波蛙遊的反而還不如平蛙快。因為如果波蛙的前衝動作沒有做出來,起得再高也沒用,反而會因為上身起得太高引起更多的阻力,因為起得越高髖部下降的也就越深。平蛙與波蛙最大的區別就是:平蛙的動作結構是劃手——蹬腿,波蛙的動作結構是劃手——前衝——蹬腿。

三、判斷遊的是平蛙還是波蛙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臀部

能否做出前衝動作,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看上身在入水後臀部有沒有像蝶泳一樣上抬,如果有上抬動作則證明有前衝的效果出現。但是臀部上浮不能過度,很多人為了讓波浪動作更加明顯就會將上身起得非常高並且在手臂入水時過度下潛,雖然波浪式蛙泳技術允許手臂在前伸時輕微向下,但是過度的向下伸手反而會使正面的阻力增大,這就是起伏過度。

四、平蛙的收腿與波蛙的收腿收的順序不一樣

雖然都是收腿,但是平蛙的收腿動作是大小腿一起摺疊前收,而波浪式蛙泳在收腿時是先收小腿再收大腿,因為波浪式蛙泳上身起的高,髖部會有所下降,直接收大腿會導致正面的阻力比平蛙還大,正確的做法是:當手臂內划動作結束時藉助波浪推進力立即開始收小腿,當手臂前伸至3/4或者伸直時在略微屈髖(收大腿)翻腳開始蹬夾動作。

五、蛙泳的蹬腿動作不是越寬越好

很多人認為蛙泳蹬腿時蹬得越寬,推進力越大,因為可以夾到更多的水,實際上著名教練康希爾曼在1968年就通過染色水實驗證明了夾水動作不會產生推進力,因為向內夾水會將水導向腿部兩側,並且當蛙泳的雙腳蹬夾到肩線以內時就沒有推進力產生了。某音上有個點讚超過170萬的蛙泳慢動作腿部技術是個明顯的錯誤示範,我很奇怪為什麼會有幾千萬甚至更多的推薦量,可能是我太眼紅。

六、蛙泳比賽時最快的連接方式是重疊式

蛙泳遊進時的連接方式分為三種:滑行式、連接式、重疊式。

滑行式就是一個動作周期做完後停一下再做下一個動作周期,這種連接方式是遊進速度最慢的,但也是初學者最好的學習方法。

連接式就是一個動作周期腿部夾完水後馬上開始下一個動作周期的手臂外划動作,很多人認為這是最快的連接方式,但是其實在比賽中最快的連接方式是重疊式。

重疊式就是當第一個動作周期雙腳到達肩線以內沒有完全併攏時就開始下一個動作周期手臂的外划動作,原因是基於第五條的闡述,等到雙腳完全併攏時再開始下一個動作周期,兩個動作周期間就會產生掉速。當然,如果雙腳沒到達肩線以內還在產生動力時下一個動作周期的手臂就開始做外划動作,其產生的推壓阻力就會抵消掉部分上一動作周期腿部的推進力。

以上就是今天所要說的蛙泳的一些冷門技術點,下一章我們闡述蝶泳以及出發轉身的知識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發布,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或者異議歡迎留言討論甚至開噴,本人「他強由他強,明月照大江」。

相關焦點

  • 蛙泳體育遊泳 在自遊泳比賽中,運動員使用蛙泳等其他泳姿算犯規不?
    蛙泳體育遊泳 在自遊泳比賽中,運動員使用蛙泳等其他泳姿算犯規不? 這要從自由式的規則說起,之所以稱之為自由式是因為在自由式比賽中可以採用任何一種泳姿,蝶泳,仰泳,蛙泳,爬泳四種泳姿任何一種都可以。而由於爬泳在所有泳姿中是速度最快的泳姿,所以在現在的自由式比賽中我們看到絕大多數人採用的是爬泳。所以在自由式比賽中採用蛙泳姿勢遊進並不犯規。
  • 中遊體育:遊蛙泳時轉身容易犯的幾個細節錯誤
    一個漂亮的蛙泳轉身著實會給泳姿增色不少,雖然說蛙泳的轉身動作並不是很難,但是有幾個小細節需要特別留意,如果不留意的話那麼參加稍微正規一些的遊泳比賽因此而被判違規或者降低遊速可能得不償失。首先:我們的蛙泳在觸壁轉身時需要雙手同時觸壁,一前一後進行觸壁會被判違規。
  • 中遊體育:如何區分你的泳姿是競技遊泳還是大眾遊泳
    有時候我們很難說出競技遊泳和大眾遊泳有什麼區別,兩者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又覺得兩者是不一樣的。運動員遊的就是競技遊泳?愛好者遊的就是大眾遊泳?波浪式蛙泳就是競技遊泳?競技比賽的前交叉雖然競技比賽中也使用前交叉,但是拿前交叉技術的代表人物樸泰桓來舉例,他的前交叉是在一隻手推水結束出水時,前伸手立即進行抓水動作,儘量避免滑行,因為這樣可以使身體時刻都有推進力的產生,而又不會失去前交叉阻力小的優勢,樸泰桓從來不會等著移臂手移動到前1/4象限時才開始划水,因為只要一滑行就意味著速度降低
  • 中遊體育:冷門技術 側頭換氣的蝶泳
    抬頭換氣,跟蛙泳一樣的抬頭換氣,所以掌握蛙泳再進行蝶泳的學習比較好,蝶泳中練習蝶泳腿的一個重要練習就是蛙手蝶腿,不但對蝶泳呼吸配合節奏的掌握很有效,而且對波蛙的波浪感覺也有很大提高,一般競賽中抬頭換氣的蝶泳非常常見,但是側頭換氣的蝶泳你見過嗎?還真有!而且還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 中遊體育:為什麼除了蛙泳其它泳姿更宜採用多峰划水
    蛙泳的兩種划水軌跡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教練在教蛙泳劃臂時至少會出現兩種技術,分別為雙峰划水與單峰划水。蛙泳劃手單峰模式另一種划水方式是:當手臂外劃超過肩寬時繼續直臂向外划水,再向外划動到一定寬度時手臂直接開始內划動作,此時的高肘動作是在內划過程中自然形成,因為外劃沒有向後的動作,所以整個外劃路線幾乎沒有推進力產生,而推進力貫穿整個內劃路線,此時速度中間沒有掉速,只會出現一個速度高峰,我們稱這種划水方式為單峰划水
  • 中遊體育:為什麼所有的泳姿划水都需要做高肘
    遊泳划水技術中哪個技術動作最重要?相信絕大部分遊泳者都會說「高肘」,是的,雖然高肘的名詞最多出現在自由式中,但是其它三式泳姿在划水時保持高肘也是重中之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把遊泳的划水發力過程形容為「先慢後快」的其中一個原因。
  • 蛙泳手與換氣配合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體育達人小阿星,又一次跟大家見面了。昨天我初步跟大家詳細的講解了蛙泳手的動作以及蛙泳手每個分解步驟該注意的點有哪些,但完整的蛙泳是還要配合上換氣與蛙泳腿的,今天呢、我就跟大家聊一下蛙泳手該如何與換氣配合,也會想大家強調每個分解步驟該注意的點是哪些。
  • 蛙泳轉身漂移,老司機必備遊泳技巧!
    蛙泳轉身  相對於自由式轉身,蛙泳轉身就顯得簡單的多了
  • 蛙泳初學篇┃第一節:熟悉水性,入門漂浮!
    前言:相信大家對遊泳這項運動應該都不陌生,遊泳這項運動不像跑步這麼容易上手。因為想要參與遊泳這項運動的鍛鍊中去,必須先要學會遊泳!這就導致了大多數人在想遊泳的情況下,考慮到自己還不會遊泳,就只能望而卻步!那麼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呢,就給想學遊泳的新手小白分享一下,學遊泳到底應該怎麼入門。這篇文章呢只是開始,後面我會持續為大家帶來各種泳姿的教學文章。
  • 《遊泳的每一釐米》遊泳小技巧8.蛙泳的節奏(補充練習蛙泳手)
    蛙泳的節奏1.減少遊動時的阻力2.充分地利用好自己動作帶來的向前的推力3.讓自己遊的更舒適,提升遊泳的速度。剛開始在水裡練習1.戴好泳圈面朝下漂在水裡手合攏伸直手臂貼耳朵,憋氣2.想著怎麼登腳,然後慢慢登腳,做好沒一小個動作,收腳,勾腳掌,登腳,合攏伸直,前幾次慢點沒關係,只是要幾次適應,除了救生員沒人會注意你的,他沒空嘲笑你,要看救生。
  • 兒童遊泳中心線上課堂 | 遊泳技術規範(二)遊泳前熱身運動
    技術規則&遊泳前熱身運動自由式比賽規則/遊泳運動前熱身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開講第二階段線上遊泳課程的第二課,希望小朋友們始終保持遊泳學習的熱情,雖然暫時不能面對面傳授和學習遊泳專項知識與技能,但是老師們將會採用多種形式的組織和方法,有效應用音頻圖片,和實景影像等技術,進一步傳授身心與健康、遊泳技術與技能、訓練與競技等知識點,提高大家的認知水平,和學員們一起抗擊疫情,並行教與學,期待小朋友們快樂健康地成長,今天介紹自由式的比賽規則和遊泳前的熱身運動,通過我們的線上課堂教學
  • 遊泳愛好者必看最正確的蛙泳姿勢!讓你輕鬆學會遊泳
    蛙泳。顧名思義,是一種模仿青蛙的遊泳動作的泳姿。在四大泳姿中也是最適合新手學習的泳姿,它的呼吸技巧容易掌握,每一個周期動作結束後都有一個放鬆滑行的過程十分省力。當你足夠掌握動作要領之後可以使用較少的能力遊進較長的距離。遊進時還便於觀察前方動向。那麼怎樣才是最正確的蛙泳泳姿呢?
  • 體育總局遊泳中心關於2018年全國青少年遊泳U系列比賽(梧州站)有關...
    體育總局遊泳中心關於2018年全國青少年遊泳U系列比賽(梧州站)有關事項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7-30 來源:遊泳運動管理中心 字體: 大 中
  • 如何避免蛙泳傷膝蓋
    大家好,我是體育達人小阿星,很高興又一次與大家見面了,前幾期我一直都在很詳細的講解蛙泳,大家對蛙泳應該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很多人都知道,遊泳在所有鍛鍊方式中是對關節損害最小的,對,我這裡強調的是損害最小的,但不代表沒有損害,比如說蛙泳在四種泳姿當中是對膝蓋傷害最大的,有膝蓋半月板損傷的小夥伴建議不要採用蛙泳的姿勢,接下來我會講一下蛙泳為什麼會傷害膝蓋,以及在有蛙泳當中如何保護膝蓋。
  • 遊泳轉身技術圖文介紹
    按遊泳方法來劃分,可分為蝶泳轉身、仰泳轉身、蛙泳轉身、爬泳轉身一、蛙泳轉身競賽規則規定,蛙泳轉身時,兩手應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時觸壁,觸壁前兩肩應與水面平行。同時限制運動員在轉身後只能在水中做一次類似於蝶泳手的長劃臂和一次蛙泳腿的潛泳動作。由於規則要求嚴格,所以蛙泳轉身動作速度要比其它泳式稍慢些。
  • 遊泳課堂筆記,蛙泳女生三級運動員潛質,自由式女生兩例男生一例
    3、爆發力:良好,蛙泳蹬腿的效果真的很不錯,除了遊泳專業運動員,很少有女生蛙泳腿蹬得這麼有勁。 4、柔韌性:良好,練習瑜伽,踝關節和肩關節的柔韌性不錯,適合遊自由式和蝶泳。 5、穩定性:較好,無論自由式還是蛙泳,水中姿態都比較平穩,核心穩定性不錯。
  • 蛙泳冠軍從混合泳轉項 自爆不識「亞洲蛙王」
    [摘要]2016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裡約奧運會選拔賽蛙泳冠軍王立卓賽後竟然透露自己不知道中國蛙泳代表人物曾啟亮。蛙泳冠軍王立卓羊城晚報佛山訊 記者蘇荇報導:2016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裡約奧運會選拔賽昨天在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繼續進行,廣東隊在男子4×100米自由式接力決賽中拼盡全力仍不敵北京隊
  • 遊泳的正確打開方式,小編在線教你,還不快行動起來
    導語:遊泳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需要全身所有的肌肉參與其中,是唯一一項燃燒全身脂肪的輕鬆的運動。這不僅可以學會一項求生技能,還可以鍛鍊全身肌肉線條。許多小夥伴們聽說遊泳可以輕鬆減肥,紛紛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知道遊泳必須知道的小知識嗎?你知道遊泳應注意的事嗎?今天小編就在線答疑,解決小夥伴們的疑惑。
  • 實用遊泳基礎:踩水
    隨著我國遊泳運動員在越來越多的國際比賽中取得優良的成績,遊泳培訓市場也異常火爆。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遊泳場館和遊泳培訓班都只教授競技泳姿中的蛙泳,以獨立在深水區前遊15-25米作為結業的標準。但是作為一名遊泳愛好者我認為這一點距離完全不夠,尤其是野外或者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反而會有更大的危險。所以我要在這裡推廣實用遊泳。首先我要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實用遊泳,實用遊泳是我國千百年來來勞動人民總結出來遊泳方式,它包括爬泳、側泳、反蛙泳、潛泳、踩水等。我們應該要掌握實用遊泳的技術特點,使遊泳者掌握好自救、互救、赴救及其他水中作業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減少溺水等事故的發生。
  • 遊泳的主要分類和常見泳姿
    實用遊泳軍事上、生產上、生活服務上使用價值較大的遊泳方式稱為實用遊泳。如爬泳(自由式)、蛙泳、側泳、潛泳、踩水(立泳)、水上救護、武裝泅渡、反蛙泳(仰泳)狗刨。但也有各式各樣的花樣遊泳,這對人的肺活量挑戰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