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遊泳運動員在越來越多的國際比賽中取得優良的成績,遊泳培訓市場也異常火爆。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的遊泳場館和遊泳培訓班都只教授競技泳姿中的蛙泳,以獨立在深水區前遊15-25米作為結業的標準。但是作為一名遊泳愛好者我認為這一點距離完全不夠,尤其是野外或者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反而會有更大的危險。所以我要在這裡推廣實用遊泳。
首先我要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實用遊泳,實用遊泳是我國千百年來來勞動人民總結出來遊泳方式,它包括爬泳、側泳、反蛙泳、潛泳、踩水等。我們應該要掌握實用遊泳的技術特點,使遊泳者掌握好自救、互救、赴救及其他水中作業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減少溺水等事故的發生。今天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踩水。
在很多規範的大型泳池,一般不會讓不能夠踩水的泳客進入深水區,從這一點就能夠充分的解釋會踩水的重要性。其二,踩水技術動作較多,身體位於水面角度很大,接近直立。動作簡單,方便,省力且呼吸不受遊泳技術動作的限制,頭露出水面可以觀察四周的環境。也提現了踩水的實用價值。
踩水我們分為四個部分來練習。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姿勢:踩水時,身體直立水中稍微前傾。頭在水面上,收髖兩腿微曲勾腳。兩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與蛙泳臂類似。

其次就是腿的動作。在任何遊泳技術動作中,腿都是動力的來源,踩水的腿部動作有兩種,一種是兩腿交替蹬腿,其身體在水中起伏不大,大腿動作幅度小。腿蹬水路線及回收路線基本上是一個橢圓形。另一種方法就是兩腿同時蹬夾水,技術動作類似於蛙泳腿,兩腿未完全蹬直就要收腿,動作務必連貫流暢。第三點就是手臂的技術。兩臂彎曲,手和前臂在胸前做向內、向外的摸水動作。手臂動作不宜過大,手掌要感受到對水的壓力,摸水路線呈弧形。最後就是手和腿的完整配合。同蛙泳一樣,手腳完美配合才能達到最大、最好的效果。踩水時腿和臂的動作配合要連貫,一般是兩腿各蹬夾一次或兩腿同時蹬夾一次,兩手做一次摸水動作。呼吸要自然。踩水的呼吸不受動作技術的限制,可以不用憋氣。只要隨著腿和手臂動作的節奏自然的呼吸。需要前進是身體向前,蹬水稍微向後,向後前進時動作與向前相反。
這就是實用遊泳—踩水的技術動作。我們在練習競技遊泳的同時也要相應的練習實用遊泳。因為這些技術動作雖然沒有競技動作好看。但是他是非常實用的。可以讓你在水中遇到危險時把自己救出去。也希望我們的遊泳培訓機構能夠在培訓競技遊泳的同時對學員的實用遊泳加以指導。
我是何老師,今天我要推廣實用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