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跟嫦五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專家:無價之寶

2021-01-10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12月17日,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這標誌著我國水稻航天育種首次完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的搭載,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12月28日,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媒體見面會,記者見到了這批經過太空之旅才回到廣州不久的水稻種子,它們中有的已經發芽!

華農提供的40克水稻種子經歷太空之旅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始了探月之旅。

隨著嫦娥五號升空的還有一批作物資源。在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探測器系統的支持下,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獲得了極其珍貴的空間誘變試驗載荷資源。

作為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的發起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組織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優勢科研院所,精心遴選了水稻、甜玉米、南藥、微生物等31份材料參加搭載試驗。其中,華南農業大學提供的40克約2500粒「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就在其中。

12月17日,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這批水稻種子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返回地球。

12月23日,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舉辦了嫦娥五號搭載種子交接儀式。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竹藤中心、大連海事大學、中國農科院、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等搭載實驗單位共同見證了種子交接。

交接儀式上,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說:「種子是『農業晶片』,確保種子安全是國家確定的重大戰略。探月工程經過慎重考慮,選擇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開展種子深空搭載工作,希望能將航天重大工程與現代農業發展緊密結合,共同提升中國的糧食安全水平。」

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將搭載種子及證書分別交付給各搭載單位,並高度肯定了農業科研工作者利用空間誘變開展的育種創新工作,希望未來我國的深空探測與生物育種更緊密結合,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種子安全」的戰略部署,並祝此次深空搭載試驗後期科研取得豐碩成果。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繞月深空誘變研究

華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強教授表示,此次搭載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繞月深空誘變研究,實現了水稻種子深空搭載的首次突破,希望通過此次深空搭載創新自主智慧財產權「種子晶片」,服務於國家種子安全戰略。

「這40克種子是無價之寶。」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濤說,這次水稻種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搭載,將為科研工作者深入研究航天育種變異規律提供重要的實驗樣本和數據。

為什麼這麼說?

郭濤解釋,變異是物種進化的基礎,也是新品種選育的基礎。深空極端環境是誘發變異極為特殊的因素。嫦娥五號地月往返過程中,將經歷完全不同的宇宙高能輻射、微重力、交變磁場等空間環境因素,可能對實驗材料的變異率和變異幅度帶來重大影響。

此次深空空間誘變試驗搭載,還與以往的航天育種有所不同。「此前開展的航天育種主要依靠返回式衛星和空間飛船,屬於近地軌道搭載。但此次的水稻種子在地月之間經過了近23天飛行,並且在近月軌道長期接受深空獨特極端環境的輻射影響,深空更接近真實空間極端環境在返回地球過程中,它們還遭遇了『範艾倫輻射帶』和太陽黑子爆發,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預期將產生更強烈的遺傳效應。」

兩年左右將會推出第一批產品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晶片,一粒種子關係著中國人的飯碗。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突破種業卡脖子關鍵問題,對確保「米袋子」、「菜籃子」安全供給具有重要意義。

郭濤介紹,航天育種技術是航天工程與現代育種技術的創新結合,是我國科學家開創的重要科研領域。航天育種在提供原創、安全、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育種材料和種質基因源,獲得罕見的具有突破性的優異新種質,較快培育出優質高產抗病的新品種具有獨特優勢。

據悉,此次「嫦娥五號」空間搭載試驗,是繼2020年4月新一代載人飛船空間搭載試驗後,華農參與的又一次空間科學重要科研活動。

自1996年起,華農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進行了24次植物空間誘變試驗,已先後培育出57個水稻新品種通過各級品種審定,其中農業部認定超級稻品種4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天」的40克水稻種子的「祖輩」也是經過太空之旅的「華航31號」。

郭濤介紹,經過空間誘變後,水稻種子可能會產生「好的性狀」和「壞的性狀」,科學家通過自交或雜交,可以將產量更高、更抗病蟲害等「好的性狀」固定下來,從而提高水稻產量、口感等。

不過,要實現上述的目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郭濤說,這批經過太空之旅的種子,將會自交兩次,然後再開始考慮雜交,大約兩年左右,才會推出第一批產品。他預估,要完成全部理論及實踐的系統研究,需要8-10年。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陳芃辰

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

[ 編輯: 彭忠粵 ]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和嫦娥五號一起「上天」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12月23日,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舉行嫦娥五號搭載種子交接儀式。把時間撥回到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開始了歷時23天、行程近百萬公裡的地月往返徵程。華南農業大學(下稱「華農」)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此次空間搭載試驗的重要科研單位。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貴州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合作項目等方面籤署了合作協議,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金忠秀 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副校長鄧詣群;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昌鵬,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徐成高等出席籤約儀式。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選,助力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廣應用。
  • 在自家窗臺種出能吃的彩色水稻,浙大水稻專家把農業玩出了新花樣
    這課名叫農藝實踐課,主講人是浙江大學農學院應用科學系主任吳殿星教授。紅遍大江南北的彩色水稻,正是吳殿星研究團隊的神筆之作,把糧田繪成色彩斑斕的畫卷,讓水稻田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用創意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用科技創新助力農村農業大發展。
  • 直擊現場:華南地區第一家!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升級完畢!
    醫院還定期舉辦華南寵物醫師大講壇等行業培訓及交流會,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分享經驗,互相交流學習,開展病例討論、項目研究等研討交流活動。底蘊深厚:從茅草屋到現代化醫院作為全國最早開展小動物診療的機構,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已走過68個春秋。1952年華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組建成功,獸醫院應時而生。
  •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工作辦法 1、學院簡介學院辦學特色鮮明、學科實力強,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獸醫學一級學科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其中預防獸醫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 華中農業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華農」是哪一所?
    很多同學對於每所大學的簡稱非常的在意,也出現過很多學校的簡稱之爭,因為很多大學在簡稱之後的名字是一樣的,有很多大學的學校名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在其中有幾個字是一樣的,所以在學校的簡稱就有重複的,這種情況有很多。
  • 華南農業大學紫荊科技節堪比嘉年華
    【科學網 朱漢斌 蒙麗 劉雪 潘梓浩攝影報導】3月9日,熱鬧程度堪比嘉年華的華南農業大學紫荊校園開放日暨第二十四屆學生科技文化節盛大開幕。校園美景和各類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逾6萬名校內外師生以及社會人士遊園。
  • 華南農業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什麼區別?差距非常大,一目了然
    華南農業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什麼區別?差距非常大,一目了然,我們知道華南農業大學在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重點大學,學校是上世紀50年代大學和大學調整時期,原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廣西大學農學院牧畜獸醫系病蟲害學部合併成為華南農學院,1984年升級為華南農業大學。
  • 常見種子發芽方法大全!想在家裡種點蔬菜的農友必備!
    十字花科大白菜、蘿蔔、甘藍、菜花、油菜、芥菜、雪裡紅等這些蔬菜種子發芽溫度為15-30℃,溫度適宜範圍廣,由於種皮薄,不用浸種,直接播在小型培養皿中,採用紙上發芽,發芽期間種子不必淘洗。二.葫蘆科西葫蘆、南瓜、冬瓜、西瓜、黃瓜、絲瓜、苦瓜等發芽溫度以25-30℃恆溫條件或20-30℃變溫條件為好,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發芽,除黃瓜、西瓜種子不需浸泡外(因為,西瓜種子浸泡後發芽率不及未浸種的高),其餘種子發芽前最好用50℃的溫水浸泡15分鐘,然後至室溫下再浸泡8小時左右,採用中型培養皿,紙上或毛巾做發芽床,除黃瓜種子不用淘洗外,其它種子在未發芽前最好淘洗2-3
  • 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揭牌
    (廣東省僑聯網站)中國僑網1月8日電 據廣東省僑聯網站消息,日前,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正式揭牌。廣東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謝惠蓉,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少雄,華南農業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廣東省僑聯兼職副主席鍾仰進等領導和華南農業大學僑界代表40多人共同見證了廣東省高校首個「僑胞之家」的誕生。華南農業大學僑聯主席、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樂天主持揭牌儀式。謝惠蓉對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揭牌表示熱烈的祝賀。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馬達加斯加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長呂西安·拉那利維魯:使用雜交水稻種子,將極大地提高馬達加斯加的水稻產量。那個從小在課本裡讀到的名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又一次讓人們熱血沸騰。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由於水稻種植技術落後,每年需要進口數十萬噸大米。馬達加斯加擁有世界第二長的水稻種植歷史,僅次於亞洲國家。
  • 第六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
    近日,第六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順利舉行。本屆大賽由中國獸醫學院院長聯席會和中國獸醫協會主辦,華南農業大學和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共同承辦,深圳市瑞鵬公益基金會、各高等農林院校重點支持,全國臨床獸醫師及全國性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廣泛參與。
  • 農業學類你了解多少?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好的農業大學?
    開始我先講一下,關於農業科學類的專業都有什麼?一、植物生產類(農學、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科學與技術、種子科學與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茶學、菸草、應用生物科學)。二、自然保護環境生態類。三、動物生產類(動物科學、蠶學、蜂學)。四、動物醫學類。五、林學類。六、水產類。七、草學類。
  • 嘉傳*華南農業大學,寵物營養學家鄧百川
    嘉傳*華南農業大學,寵物營養學家鄧百川為寵物主量身訂製的課程開始了在我國寵物行業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為了更好的促進寵物營養技能人才培養,推動寵物行業從業者技能水平的提升,服務國內寵物產業的持續發展,華南農業大學特開展寵物營養師培訓班。
  •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裝修改造工程項目成交公告
    廣東省政府採購中心受華南農業大學的委託,於2018 年4月11 日就2017G010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裝修改造工程(440000-201801-156003-0146)採用競爭性磋商進行採購。
  • 向心懷大愛者|綠會感謝信之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篇
    一片冰心在玉壺 桃李芬芳香嶺南——綠會致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的感謝信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2019年是一個值得讓綠會穿山甲行動組永遠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綠會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司邀請參與「守護者2019」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專項行動中廣東省所接收活體爪哇穿山甲的救護工作。
  • 我校牧草種子實驗室通過ISTA專家評審
    陳英義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專家多提寶貴意見,通過本次評審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與技術能力。張蘊薇表示,學院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實驗室工作,實驗室現已發展成為集檢驗、科研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質檢機構,為提升我國草種業國際競爭力發揮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實驗室主任毛培勝教授向與會領導、專家介紹了實驗室概況。
  • 東漢古墓出土種子神奇發芽 發芽植物為馬唐草
    中國園林網12月4日消息:河間東漢古墓出土的種子神奇發芽,引起學者的密切關注。9月22日,出土的種子被移入生物實驗室。12月3日,河北省滄州市師專生物系副教授、東漢古墓出土發芽植物生物學研究小組負責人孟德榮告訴記者,從實驗室內已經秀穗開花的植物形態來看,東漢古墓中的發芽植物是馬唐草。     前不久,河間清理髮掘一座東漢古墓,從古墓中出土一彩繪陶奩,封存在河間市文保所庫房內。9月9日上午,當一名工作人員打開庫房大門時,竟然發現陶奩表層生出密密的一層嫩芽。
  • 華南農業大學2020考研複試考生名單在哪裡可以看?
    華南農業大學2020考研複試考生名單在哪裡可以看?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華南農業大學2020考研複試考生名單,2020考研複試名單,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