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2020-11-30 環球網

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選,助力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廣應用。

今年11月2日,袁隆平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取得了雙季畝產1530.76公斤的成績,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但推廣背後有個難題。在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將繁殖系種子中遺傳工程核不育系種子和工程保持系種子精準區分,才能進行雜交制種。過去,都是靠人拿著手電筒,一粒一粒地進行區分,一天最多區分幾公斤種子。歷經兩年,該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研製出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螢光檢測分選儀,每小時可對20公斤種子精準分選,解決了制約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廣應用的瓶頸。

該成果於11月18日通過了由湖南省農學會組織邀請的專家組現場驗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等9名專家組成員稱,該技術成果為第三代雜交水稻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成果水平達到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推動產業化進程。

相關焦點

  • 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漲知識啦,什麼是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雄性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物質基礎,保持系用於繁殖不育系,恢復系用於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種子。中國三系法雜交水稻於1973年成功實現「三系」配套,是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經典方法。「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於1981年獲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 央媒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進展
    歲末年初,《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媒體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情況及項目進展。《人民日報》2020年12月31日刊發該報社評選的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配圖及文字說明介紹了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項目成果:5月,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迎來豐收。中國帶來的先進水稻種植技術幫助當地緩解糧食問題,以早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讓雜交水稻在非洲本地化 經過11年摸索首次在馬達加斯加實現雜交...
    ,這批種子將於今年7月在馬達加斯加播種。5月20日,「中非『湘』約企業行」採訪團來到袁氏種業,見證湖南雜交水稻在非洲的本地化過程。    早在2008年,袁氏種業便開始在非洲進行雜交水稻的試驗示範和品種選育。2010年在馬達加斯加投資註冊了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了非洲第一家由企業運營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 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獲袁隆平院士點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2020年11月26日,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此高產攻關典型經驗很好」的高度評價。
  • 雜交育種可一步成功 中國科學家研發突破性育種技術
    該研究利用基因編輯研發出「一步法」創製核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技術,為第三代作物雜交育種技術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方案。研發團隊。中國農科院供圖歷史:從依靠運氣到精準設計人類栽培農作物的歷史有8000到1萬年。雜交水稻技術的突破在於,它使用不育系水稻來組配雜交種,使自交物種的水稻實現可控雜交,從而實現了水稻的雜種優勢利用。不育系雜交打開了育種的新世界。至今為止,大部分雜交作物都在使用這一技術。同時,在過去數十年中,這一技術也在不斷更新。
  • 和嫦娥五號一起「上天」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於12月17日1時59分隨同返回器順利著陸,標誌著我國水稻航天育種首次完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的搭載,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這次搭載的水稻種子歷經近23天的飛行,在近月軌道長期接受深空獨特極端環境的輻射影響,而且遭遇了範艾倫輻射帶,太陽黑子爆發。其空間航行距離之長、遭遇空間環境之複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嫦娥五號搭載的全部種子,部分已安排發芽。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他表示,目前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此前有媒體報導,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高產紀錄!中國農業技術專家在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鎮種植了5公頃雜交水稻,最近完成了抽樣測產,得出的數據達到每公頃10.8噸,在當地,這是非常驚人的高產量。遠遠高於當地一般每公頃3噸左右的產量。
  • 上海科學家破譯水稻雜交育種「黃金組合」密碼
    上海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藉助遺傳大數據的分析計算方法,在浩瀚的水稻基因「天書」中找到了一系列雜交育種的「黃金組合」,並破譯了其分子「密碼」。這些新發現好比為水稻雜交育種設計配備了「導航儀」,有助於推動雜交稻和常規稻的精準分子設計育種,更高效地選育高產、優質、抗病的水稻種質資源,從而滿足全球糧食安全的需求。「我們期待能儘快與育種學家合作,顯著提高育種效率。比如,原來雜交出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10年,以後可能只需要五六年。」
  • 袁隆平不僅培育出雜交水稻,還領養「美短虎斑貓」,這隻貓幸福了
    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很多人都對他的成就感到佩服,卻忘記了袁隆平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在生活中也有養「寵物」的需要。所以袁隆平在培養出雜交水稻後,還領養了一隻「美短虎斑貓」。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華南農業大學跟嫦五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專家:無價之寶
    大洋網訊 12月17日,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這標誌著我國水稻航天育種首次完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的搭載,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12月28日,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媒體見面會,記者見到了這批經過太空之旅才回到廣州不久的水稻種子,它們中有的已經發芽!
  •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助力非洲 雜交水稻產量是當地三倍多
    說到種地,中國人民不僅喜歡高產土地,還要開闢新的領域,去年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海水稻的發展目標,指出全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要通過8-10年的努力,將全國的耐鹽鹼品種發展到一億畝不僅是在國內種,中國的雜交水稻還要走向世界。今天央視報導稱中國的農業技術專家在馬達加斯加種植的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未來有望解決這個非洲貧困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
  • 農科院作物所研發出雜交制種新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出創製核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新技術,為第三代雜交制種提供了高效技術方案。這是記者9日從中國農科院了解到的。據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傳曉介紹,我國玉米年播種面積超過6億畝,幾乎全都是雜交品種,而創製和利用雄性不育系正是雜交制種的關鍵技術。作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雄蕊發育異常、不能產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發育正常、能夠結實的現象。作物雄性不育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對農業做出巨大貢獻,如基於細胞質不育系的「三系法」雜交稻、基於光溫敏感不育系的「兩系法」雜交稻都獲得了大面積應用。
  • 義商黃雲豐「牽手」袁隆平 共建安哥拉中國雜交水稻基地
    資料圖6月28日,義烏商人黃雲豐創辦的安哥拉幸運人集團與袁隆平的湖南袁氏種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非洲安哥拉建立中國雜交水稻生產育種基地,促進安哥拉當地糧食產業的發展,助力當地國家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 陪伴了袁老五十餘年的雜交水稻用英文怎麼說?
    上周,袁老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接受媒體採訪。袁老表示,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只要腦袋還行,就會一直工作下去。他還寄語年輕人:要有高雅理想,應該賺對社會、百姓有益的錢。因為中國幫助他們發展雜交水稻,非洲國家的明天將是光明的。「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不少網友驚呼「袁爺爺英語十級了吧?!」還紛紛表示要記住「雜交水稻」這個詞的英文,「今年要考的!」
  • 農業部關心河南水稻遠緣雜交育種技術
    謝華安院士主持諮詢調研(米格智 攝)1月20日,由「中國雜交稻之母」、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諮詢調研組在農業部科教司高新技術處處長張文帶領下來到河南師範大學,對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姬生棟教授主持的水稻遠緣分子雜交育種技術進行了諮詢調研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怎麼說?
    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視頻截圖,來源:紅星新聞戳視頻,聽在線教學來源:我們視頻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African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不是小白鼠」
    袁隆平的目標很清晰,「希望今年達到940公斤至950公斤,明年970公斤至980公斤,再有一年,力爭達到1000公斤,從科學上講,雜交水稻還是有這個潛力的。」「安徽省六安市很重視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現在已經選定了3個百畝千公斤攻關片。前兩天我派了幾個助手、也是專家選了幾個品種過去,幫他們策劃,肯定能搞出來。」袁隆平說。
  • BT種子搜索神器
    BT種子搜索神器下載安卓版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磁力內容搜索應用,內置幾十個搜尋引擎,而且可以進行引擎失效檢測,可以篩選和排序有效引擎,其實每一個都對應著網站,只要搜索這個引擎名字也能精準找到,相當於一次性為大家提供了多個引擎站點,用戶可以自行搜索並保存為書籤以備不時之需。BT種子搜索神器下載安卓版的強大之處在於可以直接預覽種子內容,更直觀的看到種子內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