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啦,什麼是雜交水稻?

2021-01-08 中國農林科技網

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後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袁隆平1971年2月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為加強和協調雜交水稻的科學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國性的雜交水稻專門研究機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後又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現象,主要表現在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一直是育種家夢寐以求的願望。

雜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區別

1、性質不同:雜交水稻是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常規水稻是可以留種且後代不分離的水稻品種。

2、特點不同:常規稻不像雜交稻通過雜交或變異而來,而是通過選育、提純、保持本品種的特徵特性不變。

3、優勢不同:雜種優勢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常規稻是通過若干代自交達到基因純合的品種,個體遺傳型相同,從外觀上看,群體整齊一致,上下代的長相也一樣,在保證品種純度情況下產量也不會下降。

怎麼辨別雜交水稻與常規稻種子

(一)看飽滿度。所有雜交稻種子都是由生活力較弱的不育系(母本)和恢復系(父本)雜交而成加之多種因素的影響,種子的飽滿度不如常規稻種子。

(二)著谷尖顏色。雜交稻種子的谷尖多程紫色,而常規稻種子谷尖無色。

(三)看柱頭痕跡。一般雜交稻種子柱頭外露,而常規稻種子不外露。

(四)看外稃痕跡。雜交稻種子的外稃和內稃交界處有一個小黑圓點而常規稻種子則無黑點。

(五)看稻種顏色。雜交稻種子稃殼略帶黃褐不均勻的生物性雜色,而常規稻種子較為單一

(六)看種子形狀。一般雜交種子細長,粳稻種子較圓。雜交稻種子的腹部呈凹形,而常規稻種子腹部呈直線。

(七)看種子內外稃吻合度。一般雜交稻種子的內外稃吻合度差,還有部分種尖開裂,而常規稻種子內外稃吻合度好,種尖無開裂現象。

(八)看穀殼厚度。剝開穀殼觀察,一般雜交稻種子的穀殼輕薄,常規稻種子殼較厚。

(九)看稃內顏色。將稻種剝開外稃,稻殼內有1-4枚瘦小幹秕的黃色花葯殘跡的是雜交稻種子。沒有的則是常規稻的種子。

相關焦點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雜交水稻》,系統全面地回顧並解讀了雜交水稻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為一部雜交水稻發展簡史呈現給讀者。文章指出,雜交水稻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朝著應用方法由繁到簡、效率越來越高、優勢水平由品種間到亞種間,甚至遠緣雜種優勢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
  • 讓雜交水稻在非洲本地化 經過11年摸索首次在馬達加斯加實現雜交...
    湖南日報5月23日訊(記者 周月桂)經過11年的摸索,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日前首次在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實現雜交水稻規模化制種成功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他表示,目前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此前有媒體報導,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高產紀錄!中國農業技術專家在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鎮種植了5公頃雜交水稻,最近完成了抽樣測產,得出的數據達到每公頃10.8噸,在當地,這是非常驚人的高產量。遠遠高於當地一般每公頃3噸左右的產量。
  • 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選,助力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廣應用。
  • 央媒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進展
    歲末年初,《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媒體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情況及項目進展。《人民日報》2020年12月31日刊發該報社評選的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配圖及文字說明介紹了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項目成果:5月,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迎來豐收。中國帶來的先進水稻種植技術幫助當地緩解糧食問題,以早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上海科學家破譯水稻雜交育種「黃金組合」密碼
    上海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藉助遺傳大數據的分析計算方法,在浩瀚的水稻基因「天書」中找到了一系列雜交育種的「黃金組合」,並破譯了其分子「密碼」。這些新發現好比為水稻雜交育種設計配備了「導航儀」,有助於推動雜交稻和常規稻的精準分子設計育種,更高效地選育高產、優質、抗病的水稻種質資源,從而滿足全球糧食安全的需求。「我們期待能儘快與育種學家合作,顯著提高育種效率。比如,原來雜交出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10年,以後可能只需要五六年。」
  • 農業部關心河南水稻遠緣雜交育種技術
    謝華安院士主持諮詢調研(米格智 攝)1月20日,由「中國雜交稻之母」、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諮詢調研組在農業部科教司高新技術處處長張文帶領下來到河南師範大學,對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姬生棟教授主持的水稻遠緣分子雜交育種技術進行了諮詢調研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怎麼說?
    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視頻截圖,來源:紅星新聞戳視頻,聽在線教學來源:我們視頻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African
  •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助力非洲 雜交水稻產量是當地三倍多
    中國人民的種族天賦是什麼?網絡上有調侃說是種地,只要有空閒的土地,中國人總是喜歡種上各種植物,蔬菜水果不行也要種上花花草草。說到種地,中國人民不僅喜歡高產土地,還要開闢新的領域,去年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海水稻的發展目標,指出全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要通過8-10年的努力,將全國的耐鹽鹼品種發展到一億畝
  • 袁隆平不僅培育出雜交水稻,還領養「美短虎斑貓」,這隻貓幸福了
    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很多人都對他的成就感到佩服,卻忘記了袁隆平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在生活中也有養「寵物」的需要。所以袁隆平在培養出雜交水稻後,還領養了一隻「美短虎斑貓」。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不是小白鼠」
    「所以大家都說糧價漲不得。」但另一方面,「糧價偏低則穀賤傷農,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因此,袁隆平建議,政府要以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大大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收入,保住農民的基本利益,保住耕地。」然後再以平價出售糧食,「保障民生,保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水平,保證國家糧食的安全和價格的平穩。」如果由政府來補貼其中的差價,就能「兩頭兼顧」了。
  • 袁隆平英文致辭: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袁隆平英文致辭: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視頻) 2019-07-01 14: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翻譯思路拆解|2020年CATTI三級筆譯實務: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在開始之前,老規矩,複習上一彈:翻譯思路拆解 | 2020年CATTI三級筆譯實務:今天你吃水稻了麼今天的原文是:中國在超級雜交水稻 (super hybrid rice)生產方面成就突出,關鍵人物便是袁隆平。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名字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袁隆平於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雜交水稻研究。
  • 斑鳩和鴿子雜交會產生的後代會怎麼樣?看完漲知識了
    斑鳩和鴿子雜交會產生的後代會怎麼樣?看完漲知識了金魚視頻 第 47 期還記得讀小學那會寫作文的時候總喜歡寫希望自己變成一隻小小鳥,自由地在藍天白雲間飛翔。說起小鳥呀,小編還是鍾意於白鴿。究竟斑鳩和鴿子能否雜交出更好鴿子的品類呢?小編經過了一番了解,得知這樣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斑鳩又叫野鴿,是一種野生的鳥類。而鴿子是一種很優秀的鳥,首先鴿子辨別方向的能力非常強,大家都知道古時候的信鴿,能從遙遠的地方通過自身的定向能力飛回來。之前就有數據顯示,世界上飛得最遠的鴿子就是英國皇家鴿會的一隻鴿子。這隻鴿子飛行了1萬多公裡。而鴿子在鳥類中基因也是非常優秀的,斑鳩比起鴿子就差很多了。
  • 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負責人袁隆平教授獲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用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 浙大育出6顆「金種子」
    用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 浙大育出6顆「金種子」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07日 06:35:17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如今,浙江大學現代農業研究示範中心的研究人員,像水稻育種一樣選育出6個優質高產的鐵皮石斛雜交新品系,即將投入產業化生產。  此前,我省一些研究機構和有關公司也已經掌握了鐵皮石斛的人工繁育和種植技術。但新繁育的鐵皮石斛存在品系複雜、品質低下、栽培困難等問題,導致人工種植技術難推廣,生產成本難下降。如何實現鐵皮石斛的大規模、高品質的人工繁育,已經成為制約整個行業發展的「瓶頸」。
  • 義商黃雲豐「牽手」袁隆平 共建安哥拉中國雜交水稻基地
    資料圖6月28日,義烏商人黃雲豐創辦的安哥拉幸運人集團與袁隆平的湖南袁氏種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非洲安哥拉建立中國雜交水稻生產育種基地,促進安哥拉當地糧食產業的發展,助力當地國家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 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獲袁隆平院士點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2020年11月26日,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此高產攻關典型經驗很好」的高度評價。
  • 漲知識啦——牡丹江的科普探秘之旅
    什麼是火山熔巖堰塞湖? 熔巖洞是怎樣形成的? 紙是怎麼做出來的? 大米是怎樣生長出來的? 科學家如何製造藥丸? 奶牛一天能產出多少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