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進展
歲末年初,《人民日報》、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媒體集中報導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情況及項目進展。《人民日報》2020年12月31日刊發該報社評選的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配圖及文字說明介紹了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合作項目成果:5月,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迎來豐收。中國帶來的先進水稻種植技術幫助當地緩解糧食問題,以早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馬達加斯加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長呂西安·拉那利維魯:使用雜交水稻種子,將極大地提高馬達加斯加的水稻產量。那個從小在課本裡讀到的名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又一次讓人們熱血沸騰。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由於水稻種植技術落後,每年需要進口數十萬噸大米。馬達加斯加擁有世界第二長的水稻種植歷史,僅次於亞洲國家。
-
【第四屆對非投資論壇】雜交水稻香飄馬達加斯加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李貞 通訊員 劉維帥 讓雜交水稻造福世界,是袁隆平院士的兩大夢想之一。多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的農業專家深入遙遠的非洲田間,用智慧和汗水讓雜交水稻生根發芽,結出了沉甸甸的稻穗。
-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助力非洲 雜交水稻產量是當地三倍多
說到種地,中國人民不僅喜歡高產土地,還要開闢新的領域,去年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海水稻的發展目標,指出全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要通過8-10年的努力,將全國的耐鹽鹼品種發展到一億畝不僅是在國內種,中國的雜交水稻還要走向世界。今天央視報導稱中國的農業技術專家在馬達加斯加種植的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未來有望解決這個非洲貧困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
-
中國雜交水稻的成功經驗
一、引言雜交水稻是現代農業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1964年,袁隆平受一株具有顯著雜種優勢的天然雜交水稻的啟發,率先在秈稻中開展雄性不育的研究,並於1966年首次報導「水稻的雄性不育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育種設想,開啟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
漲知識啦,什麼是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
-
第三代雜交水稻成功衝關!
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籤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一年多過去,袁隆平的三大目標任務都有了新「產出」。
-
義商黃雲豐「牽手」袁隆平 共建安哥拉中國雜交水稻基地
資料圖6月28日,義烏商人黃雲豐創辦的安哥拉幸運人集團與袁隆平的湖南袁氏種業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非洲安哥拉建立中國雜交水稻生產育種基地,促進安哥拉當地糧食產業的發展,助力當地國家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
翻譯思路拆解|2020年CATTI三級筆譯實務: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在開始之前,老規矩,複習上一彈:翻譯思路拆解 | 2020年CATTI三級筆譯實務:今天你吃水稻了麼今天的原文是:中國在超級雜交水稻 (super hybrid rice)生產方面成就突出,關鍵人物便是袁隆平。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名字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袁隆平於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雜交水稻研究。
-
陪伴了袁老五十餘年的雜交水稻用英文怎麼說?
上周,袁老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接受媒體採訪。袁老表示,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只要腦袋還行,就會一直工作下去。他還寄語年輕人:要有高雅理想,應該賺對社會、百姓有益的錢。而在談及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時,老爺子再次展現了一口流利的英語:「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 African countries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tomorrow.」因為中國幫助他們發展雜交水稻,非洲國家的明天將是光明的。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選,助力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推廣應用。
-
用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 浙大育出6顆「金種子」
用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 浙大育出6顆「金種子」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07日 06:35:17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如今,浙江大學現代農業研究示範中心的研究人員,像水稻育種一樣選育出6個優質高產的鐵皮石斛雜交新品系,即將投入產業化生產。 此前,我省一些研究機構和有關公司也已經掌握了鐵皮石斛的人工繁育和種植技術。但新繁育的鐵皮石斛存在品系複雜、品質低下、栽培困難等問題,導致人工種植技術難推廣,生產成本難下降。如何實現鐵皮石斛的大規模、高品質的人工繁育,已經成為制約整個行業發展的「瓶頸」。
-
袁隆平英文致辭: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袁隆平英文致辭: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視頻) 2019-07-01 14: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袁隆平「在線教學」,雜交水稻英文怎麼說?
10月12日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採訪中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視頻截圖,來源:紅星新聞戳視頻,聽在線教學來源:我們視頻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African
-
世界人口日:非洲糧食危機 中國的援助方案是什麼?
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嬰兒降生,被聯合國象徵性地認定為是地球上第50億個人,並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億大關。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
農業部關心河南水稻遠緣雜交育種技術
謝華安院士主持諮詢調研(米格智 攝)1月20日,由「中國雜交稻之母」、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諮詢調研組在農業部科教司高新技術處處長張文帶領下來到河南師範大學,對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姬生棟教授主持的水稻遠緣分子雜交育種技術進行了諮詢調研
-
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獲袁隆平院士點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2020年11月26日,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此高產攻關典型經驗很好」的高度評價。
-
上海科學家破譯水稻雜交育種「黃金組合」密碼
上海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藉助遺傳大數據的分析計算方法,在浩瀚的水稻基因「天書」中找到了一系列雜交育種的「黃金組合」,並破譯了其分子「密碼」。這些新發現好比為水稻雜交育種設計配備了「導航儀」,有助於推動雜交稻和常規稻的精準分子設計育種,更高效地選育高產、優質、抗病的水稻種質資源,從而滿足全球糧食安全的需求。「我們期待能儘快與育種學家合作,顯著提高育種效率。比如,原來雜交出一個優良品種需要8-10年,以後可能只需要五六年。」
-
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負責人袁隆平教授獲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
-
袁隆平不僅培育出雜交水稻,還領養「美短虎斑貓」,這隻貓幸福了
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很多人都對他的成就感到佩服,卻忘記了袁隆平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在生活中也有養「寵物」的需要。所以袁隆平在培養出雜交水稻後,還領養了一隻「美短虎斑貓」。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