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華爾街日報記者Yukari Kane的新書「Haunted Empire,Apple After Steve Jobs」寫的是賈伯斯之後的蘋果以及新CEO庫克的為人。她花了兩年的時間,訪問了超過200位跟蘋果有關人士,匯集成了這本書。
2011年8月,蒂姆 庫克接任賈伯斯成為蘋果CEO不久,他告訴一位密友,每天起來他都告訴自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行,不要去想賈伯斯會怎麼做。然而兩個月後賈伯斯死於胰腺癌,他的「靈魂」仍然在各個地方浮現,以另一種方式影響著蘋果帝國。
就像蘋果多數重大決定一樣,庫克是賈伯斯親選的新CEO,他沒能逃出賈伯斯的陰影,即便在後者死後亦是如此。在長達幾十年時間裡,蘋果一直是由賈伯斯定義的公司。從設計、產品開發,到營銷策略、高管任命,方方面面都與賈伯斯的品味有關。蘋果的成就並非賈伯斯一人的功勞,但多數光輝都集中到了他身上。甚至一位僱員曾用過這樣的車牌「WWSJD」:What Would Steve Jobs Do?(賈伯斯會怎麼做?)
回到庫克上面,他沒有賈伯斯那樣的光環。如果說賈伯斯是明星,那庫克就是舞臺經理;如果說賈伯斯很理想主義,庫克則很現實。了解庫克的人並不多,一些同事把他稱作「一塊白板」。在周圍人眼中,庫克沒什麼親密朋友,從不社交,也很少談論自己的私生活。
庫克在1998年加入了蘋果管理團隊,當時公司正經歷痛苦的重組,迫切地需要有能力的管理者來使蘋果的生產過程更加高效。與前任不同,庫克要的一個小辦公室直接對著賈伯斯的辦公室。這決定很精明——緊挨著老闆以更好的迎合他的想法。從一開始庫克就設立了很高的期待,他什麼都要最好的,他對採購團隊說,「我希望你們表現得我們是一家200億美元的公司。」而當時蘋果年營收只有60億,只能勉強盈利。
很多年後庫克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嚴格和紀律,賈伯斯管理下的蘋果像過山車一樣,而庫克則像鉚釘一樣頑固堅強。庫克知道運營過程的每一個小細節。每周的運營會議可能會長達5-6個小時,他每一項都要過目。下屬們很快就學會了像死記硬背地備考一樣準備與庫克的會議。與庫克一起開會會很恐怖,他表現得像禪宗一樣冷靜,不多說一個字,對某個問題他會重複10遍直到得到想要的答案。遇到誰回答不出問題,他會坐著不說一句話,大家尷尬地盯著桌子,氣氛緊張。甚至有人聽過他對下屬說,「這個數據錯了,滾出去。」
他對自己的生活也同樣嚴格,早上4點半或5點醒來,每周都要去好幾次健身房。他一整天都會吃蛋白棒,午飯只吃簡單的雞肉和米飯。他的持久精力有些非人類,他會飛到亞洲,在那邊待3天,再飛回來,早上7點在機場著陸,8點半就到了辦公室,開始質問某人的數據。他還極其節儉,有很多年他都租住在一個沒有空調的昏暗農場風格建築。而他也很慷慨,對慈善事業有著堅定的支持。
庫克與蘋果僱員的溝通更頻繁,與賈伯斯常常和Jonathan Ive吃午飯不同,庫克會跑到餐廳與不認識的僱員一起吃,氣氛更輕鬆一些。
相比賈伯斯,庫克是一個傳統的高效CEO,在他的帶領下蘋果正穩步前進,然而就像索尼等公司一樣,任何公司都會遇到瓶頸,減速勢在必行。
賈伯斯是蘋果天上的神,他的繼承者們都還在陸地上。
更詳細的報導請前往WSJ,有興趣可以購買此書。
相關: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