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霸王級寒潮即將來襲,上海動物園收到不少遊客詢問,小動物們是不是已經在「瑟瑟發抖「了呢?其實,上海動物園已經對怕冷的動物實行供暖了,而喜冷的動物們則會感到更快樂呢!
加熱武器 各顯神通
進入亞達伯拉象龜塞娜的別墅,首先看到的是4組150瓦加熱燈和UVB燈,通過這四組加熱燈的照射,使燈下的溫度可以達到25℃以上,另外在籠舍的東、西兩邊還裝有兩個熱水汀。
為了使籠舍的整體美觀度提高,加熱燈和熱水汀都是隱藏在假山洞穴之中,遊客只能看到亮光而看不到燈罩的位置。
飼養員還為塞娜準備了地暖!通過對地暖溫度開關的調節,不僅能使別墅裡的地面形成一個溫度梯度,也能讓水池中的水溫得到一定的提升,陸龜們泡溫泉再也不用畏手畏腳了。
同樣在享受溫水澡的還有揚子鱷,秘訣就在於參觀橋下面和牆壁上的二十多個熱水汀。飼養員還為它們配置了一個熱循環系統,當水溫低於16℃時,熱循環系統就會發揮加熱的作用,同時揚子鱷們也不用擔心水溫會過高,因為到達設定值時熱循環系統就會自動停止,它們再也不用為水冷而不敢下水了。
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水獺在野外就有群體收集材料搭窩的習性,飼養員遵照他們在野外的習性給水獺家族——「大頭」一家提供了稻草,一把稻草落地,在大頭的帶領下,大家一家衝向了散落在地上的稻草,在舒適的稻草上玩耍打滾。
在野外,小熊貓主要生活於海拔2000-3000米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也是個喜冷不喜熱的主。這不,氣溫馬上要跌破零下了,再加上溼冷的因素,上海也不比它們的原產地暖和多少。因此飼養員將竹葉曬乾,再鋪墊在由木頭製成的小床上供小熊貓們休憩,這樣一個過冬暖床就大功告成啦。
因地制宜 悠然自得
冬天對於熊來說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飼養員早在兩個月前就在其洞口處鋪了一些樹葉,它自己也收集了一些樹葉並將它們堆好。所以,這幾天遊客們得在熊山的山體的洞裡才能發現它的兩個小耳朵。
不過對於年輕的熊來說,這個冬天就不算什麼了,比如像元元,每天早上都會在山頂上坐著,不愧是熊山一霸。現在每天它的夥食會稍微加一點,讓它有足夠的能量度過冬季。
猴精猴精 精益求精
靈長育嬰室裡,瞅著遊客們包得裡三層外三層,猩猩「黑妞」同學也有樣學樣,給自己裹了個「阿拉伯小公舉」造型,引得窗外的遊客笑聲連連。
「鏟屎官」們還為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猴兒猩兒們的住所進行了防寒保暖設備檢查,及時調整空調及鍋爐溫度,確保「主子」們的臥房內溫暖如春。
飼養員們還在籠舍內添置了更多木絲,大猿們也心領神會,三下五除二便搭好了「席夢思」,既暖和又舒適,很是享受。
食草一族 冬日進補
為對應季節變化,飼養員從11月開始對所有食草動物的飼料進行調整,首先對於餵食精料比重大的例如亞洲象、長頸鹿、河馬等,去掉水分過大的例如黃瓜,加入能量更多的南瓜、豆粕、甘蔗等,以應對冬天更大的能量需求。
而對於餵食草料比重更大的牛科、鹿科動物,則用全新口味的黑麥草代替之前餵食的蘇丹草。除了冬日進補,食草動物自身早早換上的冬毛能抵禦很大一部分寒冷,另外室內再開上暖氣,這個歲末就不用愁啦。
猜你喜歡
地鐵10號線二期開通後的首個工作日,跟著小編看現場→準確把握長寧「十四五」發展的階段特徵,王為人在區委學習討論會上強調這些要求首批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今天授牌,長寧這幾處上榜!好消息!滬上唯一一家市級眼科專科醫院在長寧啟用新院區率先拿到全市「五個第一」!長寧這項工作引來中宣部領導現場點讚記者:李毓丹
原標題:《「速凍」的氣溫來了,上海動物園的「它們」已睡上了暖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