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會導致罹患癌症?-瓶裝水,高溫暴曬,塑料瓶...

2020-12-05 慧聰網

    慧聰淨水網 有這樣是的一個傳言:「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那些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在炎熱的夏季,不少車主都習慣在後備箱放上一箱礦泉水或飲料,但「朋友圈」裡的提醒又讓人在便利與安全之間糾結起來,夏天到底能不能把礦泉水放在後備箱?

    六成車主後備箱存礦泉水

    夏季有多少車主會在後備箱存放礦泉水或飲料?據媒體對私家車主進行的一個微調查顯示,隨機採訪的10位私家車主中,有6位都在後備箱放有礦泉水,存放的理由也很簡單:想喝就有的喝,方便。而沒有存放礦泉水的4位車主中,有兩位是從來沒有在後備箱放多餘物品的習慣,另外兩位則是聽說過高溫下礦泉水瓶會析出有毒物質,所以不敢在後備箱存放礦泉水了。

    塑料瓶瓶底身份證解秘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凡是礦泉水等飲料瓶包裝底部都有由三個箭頭形成的三角區,內部則有1到7的數字標示,部分位於瓶子正中底部,部分位於瓶體下方位置。部分品牌的茶、碳酸飲料瓶底部三角形內標有數字「1」,而在部分品牌的雨刷劑、洗潔劑瓶身上,則標有數字「2」。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通常常溫的飲料瓶像礦泉水瓶數字標示就是1,數字1代表瓶子的製作材料是PET,可以裝常溫液體,但是不能裝高溫水。不少人認為礦泉水瓶十分乾淨,因此將熱水直接倒入礦泉水瓶,但PET材料耐熱至70度就變形了,高溫水會導致有害物分解析出,對人體有害。標有數字1的塑料瓶也不能盛裝酸鹼性飲料,酸性或者鹼性液體也會導致PET分解,因此不能用礦泉水瓶裝醋或者醬油、食用油等液體。

    PET瓶無釋放增塑劑風險

    不論是礦泉水瓶還是其他的飲料瓶,一般都以PET為材質,礦泉水瓶、飲料瓶在較高溫度下,是否會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上海市質監局新近對礦泉水瓶、果汁瓶、茶飲料瓶等50批次的PET飲料瓶進行了風險監測。

    風險監測結果表明,PET飲料瓶不存在釋放增塑劑的風險。此外,50批次PET飲料瓶在50℃左右的較高溫度下,未發現4-甲基-6-叔丁基苯酚(抗氧化劑2246)和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兩種抗氧化劑遷移現象;32批次PET飲料瓶乙醛釋放量明顯上升;34批次PET飲料瓶的重金屬銻元素遷移量有所增加。

    暴曬一周沒檢出致癌物

    此前也有媒體進行過類似試驗,10個品牌的瓶裝水,每個品牌購買同一生產日期的兩瓶,然後分成兩組,一組放在前擋風玻璃下暴曬,另一組則放置在室內陰涼處,時間為一周。

    在這一周測試中,大部分都是晴天,其中有4天測得車內最高溫度70℃左右,3天在50℃左右。一周後取出兩組礦泉水,並對水中的18項增塑劑和菌落總數進行了嚴格的檢測。

    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否經過暴曬,瓶裝水樣本中都沒有檢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等18種可能致癌的增塑劑。

    飲料瓶不宜長期處於高溫

    原來夏季把礦泉水存放在後備箱,並沒有傳言中的那般可怕,但仍需要提醒的是,試驗中有32批次PET飲料瓶乙醛釋放量明顯上升。

    國家食品包裝產品檢測中心工程師向斌介紹說,乙醛雖然無毒,但卻是一種有特殊氣味的物質,極少量的乙醛就會影響水或飲料的口感。此外,PET瓶若含有乙醛,會很快轉移至飲料中,溫度越高,轉移越快;貯存時間越長,轉入飲料中的乙醛越多。

    此外,試驗中有34批次PET飲料瓶的重金屬銻元素遷移量有所增加,銻會刺激人的眼、鼻、喉嚨及皮膚等,因此建議消費者最好還是儘量避免將飲料長期放置於較高溫度的環境下,比如夏日的汽車後備箱。

    除了礦泉水瓶,夏季車內同樣不能放置打火機等物品,一方面會引起車內起火,另一方面會傷及物品本身。

    數碼產品、放大鏡,如果陽光強烈,手機會因溫度過高出現機械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爆炸。

    藥品和食品,在高溫高光條件下,藥品的性能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小心使用會導致不可測的結果;而食品在高溫的車內,也容易腐爛變質,食用後同樣傷及身體健康。

    飲料瓶不要反覆使用

    夏天出門的時候,有的市民習慣用洗乾淨的飲料瓶裝點白開水、茶水等隨身攜帶,國家食品包裝產品檢測中心工程師向斌提醒,任何產品都有使用方法,從設計目的來看,飲料瓶就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消費者最好不要反覆使用。

    除了飲料瓶,現在不少家庭喜歡買大桶的食用油,平時為了使用方便,會把大桶裡的油倒進小桶裡使用,殊不知反覆使用小塑料油瓶,則可能有有害物質析出。如果喜歡用塑料瓶裝熱水,或者裝食用油的,一定要改掉這個看似「節約」的習慣。

    包裝正常使用很安全

    不論是塑料瓶,還是各種塑膠袋,其實許多人對塑料的食品包裝一直顯得不太放心,有的人甚至認為塑料是「有毒」的。

    目前常見的食品包裝材質中,包括了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PET或PETP)等,比如家用保鮮膜的原材料一般選用PE,透明度高的PP常被用來製作塑料盒,而具有良好透明度,且表面光澤度高的PET則成為代替玻璃瓶最合適的塑料瓶。

    選用這些原料製成的塑料瓶、塑膠袋,正用於我們生活中各種食品的包裝之中,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正常使用這些包裝,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安全的。

    所以,由於PET材料不耐高溫,因此長時間處於高溫日照下的礦泉水不能飲用。夏天放在車裡的礦泉水,時間長了最好不要再喝了。

責任編輯:高心一

相關焦點

  • 網傳礦泉水放車裡不能喝 專家闢謠
    消息稱,不應該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因為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從而導致人們罹患癌症。想必有車友親身體會過,酷暑天車裡的瓶裝水有時會變得軟軟的,是否這種情況就像文中所寫因為高溫讓塑料瓶產生了反應,從而釋放出致癌的化學物質?為此,記者詢問了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浙江省塑料工程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馮傑。
  • 夏天車裡的瓶裝水可以喝嗎?氣溫超過70℃礦泉水瓶變形
    東方網6月27日消息:「不要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有位朋友的母親最近被診斷出乳腺癌,醫生告訴她,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喝了後會致癌。」最近在網絡上風傳的這條消息還稱,「根據最新統計,得癌症病例80%的人是因為在車內喝礦泉水所導致的。」
  • 車裡放了好幾天的水還能喝嗎?會不會有毒?車內高溫實測,真相來了!
    不過,礦泉水不建議長時間暴曬。 PET 材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用到的一種催化劑——氧化銻。長時間高溫暴曬後,礦泉水瓶中的銻會溶到水中,可能會刺激皮膚、喉嚨,影響口感。
  • 夏季礦泉水放車裡經過長時間暴曬後,還能喝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夏天到了,很多人為了解渴都會直接買一箱的礦泉水放在車裡,渴了就拿一瓶,方便又快捷。但是一瓶水,並不能一次性就喝完,所以很多人就會將它放在車裡,等下次渴了再喝。但是最近卻有一種說法,說「礦泉水經過太陽暴曬之後喝了會致癌」,因為礦泉水的瓶子是用塑料做的,所以很多人認為礦泉水瓶在經過高溫分解之後會產生有毒物質,喝了這樣的水會致癌。瓶裝水暴曬後真的會分解致癌物質嗎?
  • 車中的瓶裝水,並沒那麼可怕
    流言: 【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有位朋友的母親最近才被診斷出乳腺癌。 醫生告訴她︰女性實在不應該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那些將會導致人們罹患乳腺癌。------ 在此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小心並且千萬不要喝留放在車子裡頭的瓶裝水。
  • 喝隔夜水、千滾水會致癌?孩子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這種「瓶裝水」
    人體60%~70%的組成都是水,小寶寶體內的水分含量更高。水是生命之源,常喝水對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喝水可以促進新城代謝,對身體循環有益。有一種說法認為我們每天需要喝掉「八杯水」,其實這種參考是按照一次性紙杯的大小計算的,需要喝掉八隻紙杯那麼多水。喝隔夜水、千滾水會致癌嗎鄰居小秦家的寶寶,每天上幼兒園都從家裡帶水喝,從不喝幼兒園飲水機的水。
  • 瓶裝飲料安全嗎?科學家「解剖」塑料瓶揭秘(圖)
    塑料瓶具質輕、耐摔等特性,許多冷飲都以塑料瓶盛裝。不過,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塑料瓶會釋出的重金屬銻至飲料中,隨著浸泡時間增長,釋出的量也會增加。喝瓶裝飲料安全嗎?塑料瓶是如何製造的?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傑梁表示,大量的銻會引起頭痛、嘔心等症狀,不過630ppt的量對人體而言相當低,因此很難斷定它對人體會有什麼傷害,目前也沒有因喝瓶裝飲料而中毒的案例。  有些塑料產品的製程中會添加可塑劑鄰苯二甲酸酯,它屬於環境荷爾蒙,會影響生物的生理甚至致癌,塑料瓶是否添加此化合物?吳家誠表示,近幾年網絡盛傳塑料瓶含可塑劑,重複使用會將可塑劑溶進飲料裡。
  • 瓶裝礦泉水對貓的身體有益嗎?
    說服自家貓咪喝足夠的水對任何寵鏟屎官來說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對自來水的厭惡,想想你家貓嫌棄的表情吧......你有時想知道瓶裝泉水會不會更好點。給你的貓買一瓶依雲水來嘗嘗,說不定效果就會不一樣哦~如果從領養貓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喝瓶裝水,那貓喝水可能會更健康。
  • 白開水不能用塑料瓶喝?哪幾個時間段喝水最有效?都說清楚了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裡起到運輸、傳遞營養物質、導熱、溶解等多種作用,人可以幾周不吃飯,卻不能三天不喝水。許多老人尋醫問藥,想要得到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的保健品,其實,還不如正確地喝水更有效。但下面幾個方面要注意,水只有喝對了才能發揮保健作用。最好不要用塑料瓶喝水有些朋友習慣用喝剩下的礦泉水瓶盛水喝,但這是一種比較錯誤的做法。塑料瓶是一次性用品,如果長期反覆使用,一方麵塑料瓶不好清洗,會富集長期滋生的細菌,可能會造成微生物感染。
  • 暴曬的礦泉水有劇毒?真相竟然是這樣!
    又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季 如果開車的你口渴了 此時車內正好有瓶礦泉水 你會喝嗎? 最近,朋友圈裡常轉發著 「車裡暴曬過的礦泉水千萬不能喝」的言論
  • 瓶裝水、桶裝水和燒水壺煮的水,到底哪個更健康?很多人喝錯了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喝對了,健康才更有保障。而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水,瓶裝水,桶裝水以及我們熟知的燒水壺煮的水,那麼這三種水,哪一種喝起來更健康?瓶裝水市面上的瓶裝水,一般都是礦泉水,原材料是深層地下水,含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 飲水機水不能隨便喝 10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這是因為現在城市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氯化消毒的,其中氯與水中殘留的有機物結合,會產生滷代烴、氯仿等多種致癌物。對此專家建議大家採取三步走:首先將自來水接出來後先放置一會再燒;其次水快開時把壺蓋打開;最後水開後等3分鐘再熄火。這樣就能讓水裡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飲用標準,才可稱為是真正的「開水」。
  • 夏天放車內的礦泉水要看瓶子這個標誌,安全最大的威脅不是高溫!
    又到了你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的季節了…夏季汽車不可避免會遭到暴曬,打開車門的一剎那,簡直堪比「巨型烤箱」!!如果在開車的途中,你口渴了,而車內剛好有一瓶昨天放的礦泉水,你是喝還是不喝??認為不喝的人大致覺得▼暴曬後會不會析出有害物質?拿一瓶礦泉水,倒過來看瓶底,上面寫著「PET」,三角形中寫了「1」。這是最常見的塑料材質之一 ——PET;目前絕大多數的礦泉水、飲料瓶均採用PET材料。
  • 長期飲用開水代替瓶裝水和純淨水之後,您的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而且我們身體的70%是水,因此它也與白開水密不可分。長期飲用開水代替瓶裝水和純淨水之後,您的身體會有什麼變化?1、首先說說自來水事實上,每個家庭都有水管,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自來水。 特別是在中老年人的眼中,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只能在煮沸後才能進食,否則水中可能含有一些細菌,這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 礦泉水引發火災燒毀汽車 高溫天當心車內這些「小物件」
    一般來說,正中午熄火的車內密閉空間溫度會達到70℃,經過折射聚焦後,溫度最高能升到120℃,加上防滑墊的燃點低,以及附近的幾張發票助燃,導致起火燃燒。簡單來說,就是礦泉水瓶對光線的折射引發聚焦效應,將車內的防滑墊引燃,進而燒毀車輛。  隨著高溫天氣來臨,車主應如何防範這類事故呢?
  • 長期喝燒開的自來水,不喝桶裝水和礦泉水,身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由於我們體內大部分都是由水構成的,所以經常喝水可以給我們的身體進行滋養和保護。長期喝燒開的自來水,不喝桶裝水和礦泉水,身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一、自來水我們每個人的家裡都需要用水,然後就會安上水管,等著自來水廠給我們供水。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自來水如果沒有燒開的話,就是生水,裡面含有很多細菌和病毒,並不能直接飲用。
  • 礦泉水曬後變「毒水」?3種塑料製品,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早上喝咖啡用的紙杯、中午點外賣送來的餐盒、夜宵的打包盒…… 也因為塑料在食品中如此廣泛的應用,所以各種對塑料的擔憂,總是會隔三差五地出現。 比如:「暴曬後的礦泉水,喝了會不會致癌?」「餐盒裝高溫的食物,有沒有問題?」
  • 桶裝水長出來了「綠苔」是水有問題嗎
    買瓶裝水要看清是哪種水     桶裝水要選PC材料的桶     在選購瓶裝水時,消費者首先要看名稱,清楚自己所買的水是山泉水、礦泉水,還是礦物質水、純淨水,再根據自己對天然礦質的需求來選購;其次,要看看瓶裝水的水源地,一般礦泉水和天然水(如山泉水)都來自優質水源,標籤上都會明確標示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