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礦泉水放車裡不能喝 專家闢謠

2020-12-05 騰訊大申網

[摘要]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司機都習慣在車內放些瓶裝礦泉水,然而最近一則網上流傳的消息80%得癌症原因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

然而最近一則網上流傳的消息《80%得癌症原因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吧》,卻讓不少愛在車裡備瓶礦泉水的車友們犯了暈。消息稱,不應該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因為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從而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想必有車友親身體會過,酷暑天車裡的瓶裝水有時會變得軟軟的,是否這種情況就像文中所寫因為高溫讓塑料瓶產生了反應,從而釋放出致癌的化學物質?

為此,記者詢問了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浙江省塑料工程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馮傑。馮傑表示,高溫導致礦泉水瓶釋放出致癌物質,實在沒什麼道理。

浙醫二院腫瘤科主任丁克峰也表示,把癌症概率和喝車內放置的礦泉水擺在一起,是毫無意義的。

下面,本文通過專家言論逐一拆穿文章中的各種偽真相。

車內瓶裝水和癌症有關嗎?

網絡傳言:據最新統計的癌症病例,80%是因在車內喝礦泉水所導致的。

1、醫學專家解答:癌症病因片面歸結於某一個因素,很不靠譜!

丁克峰表示,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80%」和「癌症」這兩個關鍵字同時出現了。在搜尋引擎中同時輸入這兩個關鍵詞,能看到各種所謂的癌症成因:「80%以上的癌症是因環境及生活方式不當所致」、「80%的癌症和環境汙染有關」……哪有這麼多的80%!

事實上,癌症的病因往往複雜多樣,通常都由許多個因素共同影響。將癌症病因片面歸結於某一個因素,是很不靠譜的說法。而且在數據上——這80%的統計,也不知從何而來。

丁克峰說,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癌症報告》顯示,對於癌症的數據,最靠譜的說法是,1/3的癌症可以預防。報告統計,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示範地區,通過減少菸草消耗、經常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經常體育鍛鍊、通過篩查早期發現腫瘤等方式,能明顯減少和預防1/3的腫瘤發病。

2、化學專家解讀:請不要在癌症、塑化劑、塑料之間建立必然聯繫

他說這是人們對於塑料製品的不熟悉所致。作為一種化合物,塑料的種類眾多。不同種類的用途不同,特性各異,「圈外人」難免會將不同塑料的特性與對人體危害性張冠李戴,或一概論之。

尤其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等可能致癌的塑化劑,在這幾年逐漸走進大家的視線。很容易讓人將致癌——塑化劑——塑料,三者聯繫在一起,並畫上等號。

事實上,不是每種塑料中都有塑化劑,也不是每種塑化劑都可能致癌。

比如聚氯乙烯PVC,這種最常見的下水管道材質,生產中會使用大量塑化劑。拿它盛水喝,那就十分不靠譜了。

熱能和塑膠瓶子相遇到底會發生什麼反應?

網絡傳言:據說一網友的母親最近才被診斷出乳腺癌。醫生告訴她,不應該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那些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專家觀點:

車內放置瓶裝水是不是有危害呢?馮傑教授通過對塑料瓶的化學知識講解,為大家解除這種疑惑,讀者不妨當成一堂小小的化學課來看。

1、製作礦泉水瓶的材料PET是種什麼材料?

翻轉礦泉水的瓶子,可以看見下面有個小小的符號,三角形中寫了數字「1」,這是最常見的塑料材質之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絕大多數的礦泉水、飲料瓶採用這種材料。

年紀稍長的讀者,記憶中都曾有PET的一席之地。多年前流行的衣料「的確良」,便是PET紡絲而成。

PET由TPA(對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等兩三種單體化合物聚合而來,屬於非常純淨的高分子材料,對於用作飲用水瓶的PET,國家更有嚴格的安全規定。

另一方面,PET材質本身的流動性較強,因此在成型製造中也不需要添加塑化劑。馮傑說:「只要是合格的PET水瓶,基本不用擔心塑料引起的安全問題。」

2、那麼遇到車內高溫後的礦泉水瓶,會不會有不良的化學變化?

「PET材質在70、80℃下開始變軟。」馮傑解釋道,PET在水參與的情況下,要到260℃以上才熔解為乙醛類物質。

車內100℃以下的溫度環境,PET本身表示沒有壓力。不過高溫卻給合成過程可能存留的低分子齊聚物帶來了緩慢洩漏的風險。這些低分子齊聚物可能部分帶有一定毒性,是否致癌尚無定論。但鑑於它含量極微,是以ppm(百萬分率)的單位計,基本是可以忽視的。

所以,結論是,如果你在高溫的車廂裡放了瓶礦泉水,大可不用擔心瓶子遇熱釋放致癌或毒性物質。

3、酷暑天車內溫度能有幾度,在PET安全使用的溫度範圍內嗎?

邁道夫汽車西鬥門店店長黃振說,他們曾為了驗證各種防曬貼膜的效果,多次實測過汽車在烈日下的溫度。車內溫度最高的是黑色外漆的車輛。一輛黑色無防曬貼膜的車子,在烈日下暴曬2小時,車內溫度最高可達到70-80℃。車外漆面的溫度更高,最高能達到110℃。

別小看車內的溫度,2小時就能最高到70-80℃!但是這個溫度僅僅會引起礦泉水瓶的物理性質的變化,毒性物質的洩漏幾乎可以忽略。

PET製作過程中有雙酚A 不到70℃就會溶出,有害嗎?

網絡傳言:PET也就是聚酯材料本身對健康沒有害處,但在製造水瓶的過程中,加入了雙酚A等化學原料作為透明劑,可讓瓶子變得更透明好看。雖然PET的耐熱度為70℃,並不意味著雙酚A等有害物質只在70℃以上才會溶出。飲料存放的時間過長可能加速有害物質析出。

相關焦點

  • 夏天放車裡的礦泉水到底能不能喝?別糾結,看瓶底這一字就能判斷
    塑料被加熱後會散發出有害物質這個說法,想必大家都有所聽聞,而夏天又是個容易口渴的季節,所以不少車主常常會備上一瓶礦泉水在車上,於是不少人認為,礦泉水放在車上被暴曬過後,就會變得「有毒」不能喝了,所以這次咱們就來好好聊聊,車裡到底能不能放礦泉水?放在車裡的礦泉水到底能不能喝?
  • 夏季礦泉水放車裡經過長時間暴曬後,還能喝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夏天到了,很多人為了解渴都會直接買一箱的礦泉水放在車裡,渴了就拿一瓶,方便又快捷。但是一瓶水,並不能一次性就喝完,所以很多人就會將它放在車裡,等下次渴了再喝。它的熔點通常是在250度左右,所以說像是車內的那種程度的高溫,並不會使得這種分子產生分解,產生化學物質出來。所以說,其實這種說法只是大多數人的幻想,大部分的情況下,經過暴曬的礦泉水喝了並不會致病或者是致癌。
  • 夏天礦泉水能放車裡嗎?其實瓶底一個字就給出了答案,漲知識了
    夏天礦泉水能放車裡嗎?對於長時間開車的人來說,在車上存儲一定的水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人說,夏天因為天氣過高,礦泉水放在車上曬了一天就不能喝了,即便是沒有打開的新鮮礦泉水,也不能夠繼續飲用。也有人說夏天的礦泉水是絕對不能夠放在車裡的,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正確嗎?其實每一種礦泉水瓶都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平底一個字就給出了答案,看完之後真覺得自己長知識了。
  • 放在車內的礦泉水有毒?
    有車一族在後備箱裡放幾瓶礦泉水是再常見不過的情況了,然而,夏季車內溫度很高,有人認為太陽的高溫會讓塑料分解,裡面的有毒物質會融入到水裡,如果喝了這樣的水,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更有致癌的風險。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夏天放車內的礦泉水要看瓶子這個標誌,安全最大的威脅不是高溫!
    如果在開車的途中,你口渴了,而車內剛好有一瓶昨天放的礦泉水,你是喝還是不喝??認為不喝的人大致覺得▼暴曬後會不會析出有害物質?拿一瓶礦泉水,倒過來看瓶底,上面寫著「PET」,三角形中寫了「1」。這是最常見的塑料材質之一 ——PET;目前絕大多數的礦泉水、飲料瓶均採用PET材料。PET的耐熱溫度為70攝氏度,高於這個溫度之後,材質會變軟,但這個溫度僅僅會引起礦泉水瓶的物理性質的變化(水溫升高),並不會因與水的接觸,熔解成有害化學物質,毒性物質的洩漏幾乎可以忽略。
  • 網傳「喝牛奶可致癌」說 營養專家闢謠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外有關部門和專家。  疑問一:牛奶中的IGF—1是致癌因子嗎?  【回應】 牛奶中含量遠少於人體自身產生的量,沒有權威論證認為其致癌  網文稱,「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細胞活躍生長與繁殖,導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麼物質?
  • 專家:裝礦泉水的PET瓶只要合格 不用擔心塑料引起的安全問題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司機都習慣在車內放些瓶裝礦泉水。 然而最近一則網上流傳的消息《80%得癌症原因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吧》,卻讓不少愛在車裡備瓶礦泉水的車友們犯了暈。消息稱,不應該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因為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從而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 車發現:夏天放在汽車後備箱裡的礦泉水能喝嗎?
    夏天許多車主都有這樣的習慣,在車輛後備箱放一箱礦泉水可就是有一種說法,「夏天放在車內的礦泉水會因為高溫導致礦泉水瓶產生致癌物質。」這種說法有依據嗎?按照這種說法,夏天車內的溫度可以讓礦泉水瓶釋放出有毒物質進入水中,人一旦飲用了這些礦泉水,便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 喝水喝出結石?礦泉水不能給貓咪喝?!
    要喝多少才夠?還有一點是問得多的:礦泉水?白開水?純淨水?蒸餾水?哪個喝了好?哪個喝了不好?首先解答一下標題——喝水喝出結石?礦泉水不能給貓咪喝?!回答是:NO礦泉水中的鈣和鎂,其實只佔日常攝入的很小一部分,從下表也能看出,礦泉水中的鈣鎂比貓糧還要少。
  • 夏天車裡的瓶裝水可以喝嗎?氣溫超過70℃礦泉水瓶變形
    東方網6月27日消息:「不要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有位朋友的母親最近被診斷出乳腺癌,醫生告訴她,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喝了後會致癌。」最近在網絡上風傳的這條消息還稱,「根據最新統計,得癌症病例80%的人是因為在車內喝礦泉水所導致的。」
  • 放2瓶礦泉水在車內,汽車瞬間自燃!這些「隱形火源」可別放車裡
    放2瓶礦泉水在車內,汽車瞬間自燃!這些「隱形火源」可別放車裡了這麼高的溫度不僅會讓人難受,也會讓愛車受損,車子要是長時間停放在太陽下,會加速車漆和輪胎的老化變形,還會讓車內的溫度變高,讓愛車更加容易自燃。
  • 車裡放了好幾天的水還能喝嗎?會不會有毒?車內高溫實測,真相來了!
    ——老爸評測 長期放在車裡的水能不能喝?礦泉水在車內暴曬以後,會變得滾燙,還有一些塑料味和口水味,拿在手裡真的不太敢喝。我們總結了一下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再次和水槓上了。
  • 汽車後備箱放兩箱礦泉水被罰,車主不服氣,交警給出解釋
    但是關於汽車後備箱應該怎麼用,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困擾,尤其是之前經常看別人說在後備箱裡放了一些瓜果蔬菜,就被交警攔下來扣分罰款了。後來還有人說就因為在後備箱裡放了兩箱礦泉水,被罰了200塊錢,讓人更不知所措了。車主小王是一個開超市的,家裡有兩個孩子經常嚷嚷著要吃零食,所以下班回家的時候總喜歡在後備箱裡放一些零食或者是順便帶幾箱礦泉水回家喝。
  • 後備箱竟敢放這東西 取車時嚇的車主腿打軟
    開車人注意了,小編總結了一些不能放後備箱的東西:1、礦泉水有傳言說,礦泉水不能長時間放在後備箱裡,喝了會致癌,原因是在後備箱中暴曬。為了驗證暴曬後礦泉水會不會析出有害物質,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結果證明,無論是否暴曬,瓶裝水樣本中均未發現能致癌的物質。
  • 礦泉水長苔怪陽光 專家:開封儘快喝常洗飲水機
    五天前,我所在的辦公室開封了一桶某品牌的礦泉水,現在還剩半桶,可是,現在這桶水已長了很多青苔。一位同事飲用的杯子剩下一些水,第二天上班時,看到杯子裡也長了「綠毛」。還有同事喝了這桶水後拉肚子。我們不知道這是咋回事,礦泉水放久了要長青苔嗎?這樣的水還能不能喝?
  • 網傳麥苗榨汁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 專家:未經科學論證
    莊稼地裡常見的小麥苗真的是能治療包括癌症、糖尿病等在內多種疾病的良藥嗎?麥苗汁飲用不當,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昨天,記者就此採訪了多方面的專家。  網傳麥苗榨汁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排出體內毒素,  還能治療十幾種疾病和癌症——  種在陽臺上的「保健藥」真有那麼神?
  • 網傳陸思恆在《超新星》與多人互動 工作室闢謠
    陸思恆在運動會上網易娛樂7月15日報導  近日,網傳陸思恆去年的在對此,工作室闢謠稱「不造謠,不傳謠,勿cue。已取證、並交由律師處理。」
  • 網傳小龍蝦二戰時被日軍用來處理屍體 專家闢謠
    不靠譜  網傳小龍蝦存在體內重金屬超標等多種問題,專家表示食用合法養殖小龍蝦問題不大  小龍蝦再次陷入爭議。網傳小龍蝦是當年侵華日軍生化部隊引進中國用來專門處理屍體,同時稱其體內積聚了大量鉛、鎘、鉻有害重金屬。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 退役軍人事務部闢謠:網傳「2021年退役軍人春節生活補助標準」不實
    對此,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向退役軍人事務部有關部門求證,證實此為謠言!偽造公文 露餡了!網傳消息假借官方文件,卻錯漏百出。政府部門正式印發的文件有固定的範式,通常情況不會改變。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與網傳圖片一一對照,我們發現:一是網傳「文件」標題字體不規範。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公文標題為小標宋體字,網傳圖片字體不符合文件標準格式。
  • 網傳牙膏管底部顏色有"黑條"不能買 專家闢謠
    網帖引關注:顏色不同成分不一牙膏是每天都要與我們親密接觸的日用品,雖不是食品但是每天都要入口。這則名為《留心牙膏標識》的網帖一經出現就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帖子上寫著:牙膏管尾部的顏色彩條分為紅、綠、藍和黑4種顏色,紅色代表天然+化學成分,綠色代表純天然,藍色代表天然+藥物成分,黑色最可怕,代表純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