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藤稔葡萄施肥量普遍偏多的現狀,科學施肥同時強調經濟用肥,因而提出科學、經濟用肥的理念。施肥情況調查和存在的問題1.實驗園施肥情況筆者實驗園是1989年在靠近縣城的一片雜草比人高的墳地上平整後建立的,土質很差,土壤養分很低,有機質含量不到1%。每年連續施豬、羊、牛廄肥5噸左右改土,1992年種植需肥量較多的藤稔葡萄。
歷經兩個階段,巨峰砧藤稔:1993~1997年露地栽培,產量穩定在1750千克左右,採用大肥栽培。用肥情況如表55。 這4年有機肥用量多,既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又提供葡萄各種礦物質營養。因此氮素用量前3年高達51.9~59.2千克,1996年因土壤肥力已明顯提高,氮素用量減至41.7千克。
SO4砧、巨峰砧藤稔:2000年重新種植SO4砧、巨峰砧等藤稔,對同一片園進行性狀觀察和栽培技術研究。SO4藤稔表現樹勢眀顯強於巨峰砧滕稔。鑑於SO4砧藤稔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樹勢旺盛,施肥量明顯少於巨峰砧藤稔。兩種砧木藤稔產量均控制在每667平方米1750千克左右,用肥情況見表56 上述施肥量表明:第一,SO4砧用肥量少於巨峰砧,主要減少雞鴨糞、複合肥、尿素用量,3年純氮用量SO4砧佔巨峰砧分別為74.5%、70.6%與60.2%,磷、鉀化肥施用量相同第二,掛果第3年開始,根系已較發達,土壤肥力較好的園氮素用量相應調減,從5年樹齡開始用肥量相對穩定。
生產園20世紀90年代前期施肥情況調查20世紀90年代前期調査了浙江、江蘇藤稔種得比較好的7片園。扦插苗或巨峰砧嫁接苗,產量1500千克左右。全年用肥量見表57施肥特點與存在問題施肥特點:重視施用有機肥,筆者實驗園和15片生產園每年施用畜、禽肥等有機肥料;施肥量髙,尤其氮肥施用量高;重視磷、鉀肥施用,多數園施氮、磷、鉀複合肥,還施磋化肥、鉀化肥。根據生產園調查,藤稔葡萄施肥還存在不少問題。其表現如下。
施肥量不夠科學:藤稔葡萄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推廣時提出大肥大水的栽培理念,被廣大果農接受,因此藤稔葡萄大肥大水栽培理念根深蒂固。沒有根據土壤肥力提高而調減施肥量,沒有根據選用砧木調整而調減施肥量,沒有根據控產栽培產量的調低而調減施肥量等。施肥量普遍偏多,尤其氮素用量偏多:不僅提高用肥成本,增加環境汙染,更主要的是使藤稔葡萄生長發育受影響,粗枝大葉節間長,影響坐果而採用激素保果,誘發葉片、花序、果實病害,加重裂果,影響著色,降低含糖量,成熟期推遲等。
生產園20世紀90年代有7片園,用扦插苗和巨峰砧嫁接苗,氮素平均用量高達55.7千克,相當於尿素121千克含氮量,21世紀初期選用SO4砧的7片園氮素平均用量仍高達45.7千克,比筆者實驗園SO4砧氮素用量高20千克左右。浙江嘉興市秀州區風橋鎮一片巨峰砧藤稔葡萄園,按大肥栽培思路,連續3年每年施雞糞5噸,導致嚴重肥害傷根,新梢生長很弱,最後翻掉重種。浙江溫嶺市濱海鎮2戶果衣,2004年引種SO4砧藤稔樹體培育得好,2005年按巨峰砧藤稔葡萄施肥,導致新梢生長過於旺盛,落果嚴重,只能緊急採用激素保果的辦法保果。
少數園磷肥施用太多:上述15片藤稔葡萄園有2片 園施用較多的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還施用過磷酸鈣150千克,磷素(P2O)用量分別高達91.2千克與52.3千克。調查到上海金山區金山衛鎮一片葡萄園過磷酸鈣用量高達300千克。據研究,葡萄對磷元素吸收量和樹體各部位磷素含量約佔對氮素吸收量和樹體氮素含量50%左右。磷素過量施用,不僅葡萄不可能吸收那麼多磷元素,浪費了大量磷素營養,而且會影響根系對鐵、鋅、硼、錳元素的吸收,產生拮抗作用。
鉀肥用量普遍偏少。上述15片生產園調查:氮素平均用量50.8千克(偏多),鉀素(K2O)平均用量38.8千克,比氮素少12千克鉀素用量少於40千克的有6片園,最少1片鉀素用量僅為21.6千克。葡萄是喜鉀果樹。據研究,葡萄對鉀元素吸收量和樹體各部位鉀素含量約佔對氮吸收量和樹體氮素含量120%。較多的鉀素營養不僅使蔓葉穩健生長,對果實發育有良好的效果,表現在有利果實膨大、著色,增加含糖量,適時成熟,還能提高抗病性、抗旱性、耐溼性等抗逆性。但鉀素也不能過量施用,鉀素過量會導致缺鎂,產生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