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鯨魚為了生存,從陸地動物進化成海洋動物,鯨魚:我容易嗎
在浩瀚的海洋中有著許多神秘的海洋動物,這些海洋生物有的生活在淺海區為人所知,有的則生活在深海區域,長相奇怪醜陋,還有人們曾一度開玩笑說,深海裡的生物也就隨便長長就可以了,反正也不出來見人。在海洋動物中,鯨魚受到了很多大人和小朋友的關注,鯨魚屬於哺乳動物,而不是我們所說的魚類。
-
海洋動物也會得潛水病嗎?
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種海洋動物,由於食物攝入量不同,潛水深度也不同。海豚以各種魚類為食,可以潛到100-300米的深度4-5分鐘。抹香鯨有吃魷魚的習慣,所以每當它發現自己喜歡的獵物時,它總是會去追,它可以潛到幾公裡深。
-
一技在身,走遍海洋也不怕的海洋動物盤點
海洋之中,能者居上,或逃生,或攻擊,若有一技在身,才能生存得更加輕鬆。下面就來看看幾種有特技的海洋動物吧。實際上太平洋褶魷魚與飛魚不同,它們的滑翔方向是向著後方,以張開的鰭作為穩定器,觸鬚為翅膀,可以達到20多米的高度。 與飛魚處境類似,海面上也有對它們虎視眈眈的飛鳥,隨時準備著飽餐一頓,但太平洋褶魷魚沒有連續起跳的能力,不能靈活地選擇是否重新回到海洋。
-
海洋動物覓食方式多樣,不但過濾海水留下食物,還進化出陷阱功能
筆者認為,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講,和進化成陸地動物相比,還是繼續做海洋生物更輕鬆。不過也是由於這樣的「想法」,對於那些站在更高食物鏈上的動物,或者那些進化的方向比較獨特的動物來說,尋找食物的難度可比陸地生物低多了。
-
野生動物之海洋動物
所謂海洋動物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各類動物的總稱。據統計,海洋中大約有16萬之20萬種動物,其中最小的是單細胞原生動物,最大的是長達30米、重約190噸的藍鯨。海洋動物的活動範圍也很廣,從海面到海底,從海岸或潮間帶到最深的海溝底部,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
海洋公園裡的可愛動物
這是個難得的好天氣,這不,我約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去了湘潭的「海立方」海洋公園遊玩。通過檢票口,我們飛奔進入了海立方。首先我看到了一種叫做「匙吻鱘」的魚,它長相奇特,吻部又扁又長。緊接著我又被鱷魚吸引了目光,它們的腹部潔白無比,跟皎潔的月亮的顏色差不多,它們的鱗甲覆蓋全身,在伏擊獵物的時候,只將眼睛露出水外,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截枯木頭。
-
海洋動物的 11 種「怪異」行為
你見過在黑暗中發光的蝦嗎?見過吸附在魔鬼魚身上的鮣魚嗎?海洋動物時常會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奇怪行為,但它們的這些舉動其實都是有原因的。以下列出了海洋動物的 11 種怪異行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
-
千奇百怪的海洋動物
所謂海洋動物指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種動物的總稱。據統計,海洋中大約有16萬~20萬種動物,其中最小的是單細胞原生動物,最大的是長達30米,種約190噸的藍鯨。海洋動物的活動範圍也很廣,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它們的身影。
-
...進化論靈感之源:加拉帕戈斯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海洋動物|巨龜|...
這些火山噴發後,巖漿冷凝、堆積形成了早期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它現在由19個大型火山島和120個小島組成。這裡是許多特有動物的天堂,比如巨龜、海蜥蜴以及藍腳鰹鳥等。加拉帕戈斯群島是許多不同生態系統和動物物種的家園,比如加拉帕戈斯海豹和不會飛的鸕鷀,它們都是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獨有的動物。為了了解這種獨特性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從生物學之外的角度探究這些島嶼的地質歷史。
-
陸地最大的是大象,海洋最大的是鯨魚,那天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在地球生命的進化中,體型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再不斷縮小的過程。當然,決定動物體型大小的,和地球氣候是否溫暖,氧氣含量是否提高,食物是否豐富有關。第四紀冰川結束至今,地球生命進化的方向都是向著越來越小的方向發展,唯獨人類有些特殊,由於食物的豐富,人類的身高是向著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的。那麼在現在的地球上,海陸空最大的「動物王者」又是誰呢?
-
深海動物比海洋表層大嗎?科學家:小多了!
動物志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為大家講解了海洋各水層的動物。從各大平臺的評論來看,還是沒有打消一些讀者的疑問。今天動物志又應邀回答了一個問題,轉過來與廣大讀者和粉絲共享。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一望無際的大洋深海的定義海洋垂直方向分四層,分別是:上層:海面200米以內;中層:海面以下水深200-1000米;深層:水深1000-4000米;深淵層:水深4000-6000米;超深淵層:水深
-
研究新發現:海洋鱷魚進化受制於海洋溫度變化
在過去的2億年間,大鱷魚曾經四次集體進入海洋,但都滅絕了。至於這些鱷魚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它們為什麼最終都滅絕了,仍然是個謎。這項研究表明,在全球氣候變暖時期,鱷魚曾多次試圖徵服海洋。 馬丁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將過去2億年間海洋鱷魚物種進化過程中的化石數量和海洋溫度曲線研究對比發現,這個溫度曲線,使用了同位素溫度計,被廣泛的應用於重建過去環境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包含了基於海洋魚類化石(骨骼、牙齒、鱗片)中氧的同位素。
-
快鮮漁:這些海洋動物冷門小知識你知道嗎?
海洋提供了地球上高達90%的氧氣,同時還孕育著無數生物。今天快鮮漁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海洋動物的一些冷門小知識,感興趣的朋友跟著小編往下看吧~1海龜的性別 由溫度決定大部分物種的性別都是在受精時決定的,而海龜,鱷魚的性別卻是在受精之後,孵蛋的溫度決定了它們的後代是雌還是雄。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最牛的一個居然是由蜥蜴進化而來
現在,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而在史前時代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比現在更為遼闊,因此在海洋裡稱霸就幾乎等於在整個地球食物鏈的頂端。筆者接下來為您盤點史前海洋三大霸主,這裡面的生物都曾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並且在全球海洋稱霸。
-
海洋中最危險的動物是什麼?
並且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海洋中的動物分為大多數都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但你可以把老虎當病貓,一些看起來溫順或者美麗的動物招惹它們不死也得掉層皮。 所以海洋中危險的動物基本可以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
-
青島的極地海洋公園中,這些動物憨態可掬,有趣極了
來到青島,除了去棧橋、八大關、海水浴場、嶗山這些地方打卡,也別錯過與海洋動物親密接觸的機會喔!接下來我們看看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都有什麼好玩的,極地海洋館:匯集南北兩極百餘只珍稀動物及上千尾珍稀海洋魚類。
-
盤點10大最美的海洋動物!
一、丁香水螅體水螅體是腔腸動物門動物。有時指苔蘚動物群體中的個體,亦指水母的一種能進行有性繁殖的中間形態。水螅體的功能是攝取營養,有觸手和口;生殖體功能是行無性生殖,無觸手和口,內有一子莖,能以出芽方式產生許多水母芽,成熟後又由頂端開口逸出,發育成個體很小的水母。
-
香港海洋公園新動物展館今起開放
香港海洋公園也在這重要的日子裡,正式對外開放「小狐獴與大象龜之旅」動物新展館。香港海洋公園「小狐獴與大象龜之旅」新展館 微博@香港海洋公園 圖據新華社的報導,人們可以在全新展館裡看到20隻狐獴(5隻為澳大利亞成年狐獴,15隻為它們在香港產下的寶貝)和2隻亞達伯拉象龜。園方把展館打造成非洲主題,還專門為了群體居住的狐獴精心設計了部落環境,訪客可以看到它們排排站的可愛模樣。
-
深圳海洋世界:救援擱淺海洋動物放生大海來客
目前,深圳海洋世界已發展成為以「十館三園」和「十四套特色表演節目」為展示主體的綜合海洋主題公園,是深圳和珠三角地區中小學生了解海洋文化、認識海洋動物、學習海洋知識、觀賞海洋動物劇場的一個窗口。 同時,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真正認識海洋,掌握海洋知識,深圳海洋世界不斷加大人員投入、積極探索新途徑。
-
中國海洋大學專家團隊被囊動物環境適應遺傳基礎與進化機制研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董波教授團隊近期在進化生物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和Animal Microbiome等發表文章,報導了首個被囊動物柄海鞘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和首個被囊動物腸道微生物組,解析了被囊動物環境適應與入侵的遺傳基礎,及其腸道微生物與宿主通過代謝產物互換協同進化的研究成果,為了解被囊動物的環境適應和進化機制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