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育兒漫畫:媽媽,請讓我用自己的方式長大

2020-12-05 優媽智慧育兒

對於父母來說,可以為孩子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做不到放棄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們喜歡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長大,而在這過程中,喪失了獨立和主見。

看到下面的10幅漫畫,我深有感觸。

孩子吃飯現在成了個老大難,根本原因在於家長閒的。

在孩子能自己挑飯吃的時候,許多家長怕孩子弄的身上髒,嫌孩子吃得慢,更怕孩子不吃,於是自己來喂。

而正是自己的刻意關注,強化了吃飯這件事,導致孩子更加不會自主進食。

每一個不願自己吃飯的孩子背後都有個操心的媽,每一個自主進食的寶寶背後都有個狠心的媽。

俗話說,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在孩子能夠自己嘗試穿衣服的時候,自己絕不包辦,管他穿好穿壞,培養他的自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穿衣服時,我們做指導就好。

而事實是很多家長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小到穿衣服,大到他以後的人生規劃,這就不難奇怪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巨嬰。

每一個從小獨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捨得用他的父母。不怕他吃苦,不怕他受累。

父母愛孩子的同時,更要捨得用他,讓他知道父母的付出,這樣的孩子才更有責任心。

每個孩子都願意嘗試,所以千萬不能攔住他,禁錮他的雙手。

我們永遠不會成為孩子的保護傘,更別說保護他一輩子。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其實是一種傷害。

在孩子需要社會參與的時候,要培養他的社交能力,而不是自己把孩子藏在背後,怕被別的孩子打。

否則等到孩子真正需要社會參與的時候,孩子變得懦弱和自卑,連跟別人打個招呼的勇氣都沒有,只能縮在你的背後,到時候痛心的該是自己。

孩子需要社會參與時別攔著,只有摸爬滾打,才能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哈佛曾做過一項研究,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因為主動幫媽媽做家務的孩子更有責任感,更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穫,這是意志力的表現。

不要以任何藉口來拒絕孩子伸出的雙手,否則等他長大後,你需要他伸出雙手承擔責任時,別怪他拒絕你。

畫畫是孩子表現自己內心想法的方式,更是家長了解孩子內心的窗口。

不要扼殺孩子的想像力,不要輕易批判孩子的異想天開,保護孩子的想像力,他的人生才精彩。

孩子的成長需要想像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孩子想要踩水玩時,不如陪著他一起踩,即使是下雨,穿上雨衣即可。

孩子的體驗需要判斷,踩水、玩沙子都是可以進行的,而闖紅燈是絕對不行的。

讓孩子體驗才能讓他有真實的感受,而不是空洞的想像。

每一個孩子都會跌倒,我們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然後再抱抱他。而不是跌倒的瞬間立馬安慰孩子,然後替他教訓石頭。

「我替你打它」在你教訓石頭的時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容易造成孩子推卸責任的性格,不利於他的成長。

你應該做的是「你踩到石頭了,我替你摸摸它」這樣孩子才能尊重世間萬物。

讓孩子獨立的前提,是放手。

讓他去買東西,讓他去玩,即使很髒,他能收穫勇敢。

當孩子經常說「我不敢,媽媽不讓」時,可見他的自卑和懦弱。

不要怕孩子犯錯,更別阻止他犯錯,只有不斷嘗試,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

紀伯倫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終有一天孩子要長大,要離開我們,既然我們保護不了他們一輩子,就該讓他們長大自己期望的樣子,用他們的方式長大。

父母的責任是讓孩子找回自己,而不是寄希望在孩子身上,試圖彌補自己小時候的缺憾。

我們要做的是成為引導者,而不是制定者,強制孩子按照你的方式長大。

每一個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個不願放手的父母;你的放手,也許會讓孩子摔跤,甚至是面臨危險。

但是該孩子走的彎路一條都少不了。

所以,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長大。

相關焦點

  • 暖心媽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從出生畫到考大學
    故事的主人公網名叫「兔子媽媽」,坐標杭州,最近曬出了自己用漫畫記錄女兒成長的手繪版日記,從女兒出生一直畫到順利考取心儀的清華大學,每一幅都溫馨有趣,透露出滿滿的愛。  這位有愛的媽媽,培養出了一位學霸。「兔子媽媽」的女兒「兔子」(暱稱),是杭州學軍中學2017屆畢業生。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的第一年,「兔子」成了第一屆考生。
  • 婆婆,不要用老一輩的思想捆綁我,請讓我科學育兒
    你生氣的問我,為什麼沒有給她吃藥。我跟你解釋不需要吃藥,孩子的黃痘自己都會退下去。後來,你跟我說離得不遠的那戶人家。就是因為不在意寶寶的黃痘,最後弄去醫院照藍光了。你說你害怕所以才叫我餵藥的。我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你是因為擔心寶寶才會說給她吃藥的,所以我也沒有怪你的意思。隨意寶寶月齡的長大,該添加輔食了我們的分歧又產生了。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有趣的媽媽》《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有趣的媽媽我的家裡面有一個有趣的媽媽,在家我通常叫媽媽喵喵,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請繼續看我的文章吧!媽媽之所以叫喵喵,是因為貓咪一般只在晚上活動,白天都很安靜溫和,我媽媽就和貓咪一樣白天都很溫柔,一到晚上她就像貓一樣精神抖擻,開啟了一晚上的寫文件之旅。
  • 育兒路上有4件事請媽媽放手
    媽媽們自然而然就開始了自己的「獨裁」育兒之路,記得朋友生娃後從坐月子一直到孩子一歲多都是自己照料,之後有一次寶寶生病,娃姥姥著急要給孩子吃藥。她就立刻懟回去:「我生的孩子,他吃啥不吃啥我說了算,生死都是我的事。」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極端,但也足以表明寶媽對孩子的全權掌控之意。但在育兒路上,爸爸和媽媽應該是配合的狀態,任何一方獨霸掌控權,都會是育兒方向跑偏。
  • 你知道自然界的動物媽媽們是如何育兒的嗎?
    母愛沒有種族界限大自然中最偉大的力量亦是母愛當媽以後動物們也都是操碎了心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自然界中的動物媽媽都是怎麼當的看它們的有趣育兒故事今天呀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群特殊的媽媽她們活躍在世界各地數量龐大她們族群不同長相各異但也和人類一樣在當媽的旅程中用盡了心思在這其中有些媽媽的行為甚至超越了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很多有趣的育兒故事今天咱們就一起去看看吧心機girl:杜鵑
  • 新手媽媽的育兒寶典,銷量超千萬冊!
    作為新手媽媽的你,也許會因為育兒的繁忙,忽略寶寶成長的小細節吧。不過沒關係,細心的作者會用一本一本小書,幫助我們把幸福的時光一一拾回。  繪本《尿床了》、《誰哭了》、《洗澡》、《睡覺》,細心地捕捉了寶寶成長中的小小煩惱,有淚水、也有歡笑。寶寶每天都在說「我長大了,媽媽您看到了嗎?
  • 這一張照片平平無奇,媽媽隨便加了幾筆,孩子秒變蝙蝠俠、貞子
    千篇一律的曬娃沒意思,要做就做獨一無二,她決定用自己的畫功,給孩子增加一些「亮點」,還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她並沒有發出孩子的「原圖」,而是用手機或電腦,在繪圖軟體上,給孩子的照片進行一些小修飾。有這樣的媽媽,寶寶的每一張照片都很拉風,媽媽會用自己的創意,給孩子的照片,添加上各種各樣的裝飾。這位媽媽一看就是動漫愛好者,隨便加了幾筆,就讓孩子秒變成了蝙蝠俠,不過這個蝙蝠俠看起來憨憨的,沒有什麼威力。
  • 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寶寶,長大後有啥差異?媽媽要了解
    就算再仔細,不少新手媽媽還會出點錯,等孩子長大後,問題就顯而易見,這時候後悔也就晚了。其中常見的就是關於寶寶的睡姿,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寶寶和枕頭的事情、了。那麼,媽媽知道寶寶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長大後的孩子有什麼產差別嗎?寶寶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長大後的孩子有什麼差異?家長要知道。
  • 《爸爸快長大》育兒劇新標杆 看點聚焦80後生存
    隨著《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親子型綜藝節目的走紅,「爸爸」這一身份在影視作品中逐漸從缺位走向臺前,《爸爸快長大》作為國內首部親子電視劇,以獨特的敘事角度及新穎的創作方式為育兒劇設立新的標杆,劇情三大看點聚焦80後男人的生存狀態。
  • 你一定想不到袋鼠萌寶在育兒袋裡是這樣長大的
    小袋鼠想要像爸爸媽媽那樣,可以在地上活蹦亂跳,需要在媽媽的育兒袋裡呆上半年才行。  杭州動物園裡負責照料袋鼠的飼養員羅堅文,從2014年8月開始觀察袋鼠媽媽的神奇育兒袋。小袋鼠究竟是如何出生,在育兒袋裡又是如何長大的?  現在近兩年時間過去了,羅堅文輪流觀察了5隻袋鼠媽媽的懷孕繁育過程,用自己的手機拍了近千張照片,終於記錄下小袋鼠在育兒袋裡的成長全過程。
  • DC講談社聯動漫畫 小丑給蝙蝠俠當媽 就要男媽媽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宅。本期,小宅要給大家帶來的是DC和講談社《周刊Morning》聯動的育兒漫畫《ワンオペJOKER》,該作於1月7日開始連載。我們都知道在DC的正傳中,小丑和蝙蝠俠一直都是亦敵亦友,勢不兩立的,但是在該作中,兩人的關係卻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 「不愛吃、真難吃、我就不吃」,孩子不吃飯咋辦?育兒媽媽來支招
    小時候還好,孩子自己也沒感覺到什麼,但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孩子自己卻感覺有自卑心理了。這可讓阿欣這個做媽媽的發愁了,不知道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兒子長得更高更壯呢?我想,這不僅僅是阿欣的苦惱,也是許多有著同樣困惑的媽媽們的苦惱吧。
  • 洗澡時女兒問媽媽:為什麼你有「小翅膀」,媽媽的回答很巧妙
    你長大以後也會有的,這隻 不過是人生長發育的過程,就像你長大後,會長的和媽媽一樣高,所以,以後你也會有「小翅膀」的,當妞妞聽到媽媽對她說出長大成人而充滿了興趣,於是,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妞妞充滿了好奇,問了媽媽許多的問題。
  • 《爸爸快長大》顛覆育兒劇 李晨「奶爸初長成」
    《爸爸快長大》顛覆一般育兒劇 上演奶爸成長史  隨著主打育兒牌的家庭情感劇的盛行,各色奶爸、辣媽、萌孩兒應接不暇的充斥著觀眾的視野。而《爸爸快長大》筆鋒一轉,顛覆普通育兒劇「一切以如何育兒」為主線的故事結構,講述了三個已為人父的男人,在經歷了婚姻的破裂、事業的挫折,在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後,他們用內心的堅定維繫自己的平衡,用對不斷變動的社會生活的體悟與理解收穫內心的堅強,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最終獲得人生蛻變的故事,譜寫了一個「我家有爸初長成」的嶄新篇章。劇情更是用崔朕、孫強和宋大楠三個鮮活的案例深度聚焦了80後男人的生存狀態。
  • 「育兒交流」新生兒冬季護理指南,一篇文章解決新手媽媽的育兒困惑
    新生兒冬季護理指南,一篇文章解決新手媽媽的育兒困惑一、新生兒睡覺問題對於寶寶來說睡眠是至關重要的,影響著寶寶的成長發育。一般來說在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睡眠狀態下的寶寶會分泌成長激素,晚上九點到凌晨三四點會分泌退黑激素,增強寶寶抵抗力,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就應給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 學會改變教養方式,才能減輕媽媽育兒交瘁感
    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很多父母在養娃的路上覺得心力交瘁,這和父母的養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獨自包攬,沒有和孩子培養好感情,走不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養育方式,不但讓自己心力交瘁,而且也教育不好孩子。
  • 霍思燕育兒方式超讚
    後來在和媽媽參加《媽媽是超人》這個節目中,更是能夠脫口而出:蕨菜在恐龍時期就有了。而現在的孩子,其實有很多連什麼是蕨菜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是知道蕨菜是恐龍時期的。並且霍思燕在採訪的時候也說,自己在嗯哼一兩個月的時候就會對給他閱讀一些書籍養成一個閱讀 好習慣。那麼其實很多家長也會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但是閱讀的很多其實還是都是虛構類的童話故事。當然,這很好。
  • 4歲才上幼兒園的嗯哼成全能學霸,霍思燕育兒法,與黃磊不謀而合
    和爸爸閒聊的時候就能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出:飛機的飛行原理、地球自轉的問題,而且邏輯特別強。而且這個時候的嗯哼,雖然已經4歲了,但還沒有上過幼兒園。後來嗯哼在陪媽媽參加《媽媽是超人》的時候,有次霍思燕在車上和嗯哼閒聊,嗯哼就可以很自信的說出「菜很早以前有過,在恐龍之前都有了」。
  • 一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嬰兒趴睡,嬰兒窒息身亡。到底怎樣科學育兒
    寫給正在糾結或未來會為各種養育問題過於著急,或者總在跟別人的孩子比的媽媽,放鬆自己也放過孩子,在心裡對自己說:孩子,你慢慢來!這種煎熬於我於她於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後聽我媽的勸,把她的床緊挨我的大床,半夜醒來就伸手拍拍她,從此我們和她都睡得無比踏實。」反觀我自己,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在嬰兒時期的表現各不相同。大兒子小的時候比較省心,出生後一切順利,剖腹產住院一個禮拜後大人孩子就一起出院回家了。
  • 不用把便把尿,這組漫畫教媽媽如何排便訓練
    原標題:不用把便把尿,這組漫畫教媽媽如何排便訓練 ,一鍵關注。 科學育兒、專家訪談、繪本介紹、好物分享、剁手指南,記者媽媽Jo媽幫你一網打盡,全天下媽媽的好朋友,就是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