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導說廣東東莞一位小男孩由於沉迷於手機遊戲,眼睛變成了「鬥雞眼」,右眼視力只有0.2,醫生診斷這是急性共同性內斜視。「鬥雞眼」真的是玩手機導致的嗎?還能恢復正常嗎?騰訊全民較真微信公眾帳號邀請了北京同仁驗光配鏡中心專家梳理解釋,北京新聞廣播記者蔡賀涓報導:
北京同仁驗光配鏡中心技術總監唐萍解釋說:「所謂的急性共同性內斜視指的是突然發病的內斜視也就是鬥雞眼,一般會出現看東西一個變成兩個這樣的症狀。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眼睛的融合功能失調有關。正常情況下,我們左眼形成一個物像,右眼形成一個物像,然後大腦將兩個物像融合成一個像,看東西就不會有重影,這就是融合功能。根據學者的測量,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隱性斜視,但這些人有很好的融合能力,移位很容易糾正,通常不引起症狀,也無需治療。當融合功能失調時,也就可能導致斜視的發生。」臨床上,一般將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分為三種: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常見於近視者,不戴鏡或眼鏡配戴不合適,這部分患者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病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最常見的是長時間使用手機玩遊戲或閱讀。還有兩種是:由於一眼遮蓋或外傷,或眼病造成單眼視力下降,導致雙眼視力失衡而引發,一般見於兒童和年輕人;還有主要由精神受到刺激引發,可能與遺傳有關。
另外,某些神經系統異常如腦腫瘤、腦積水、重症肌無力以及癲癇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急性共同性內斜視。
對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治療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保守治療,斜視度數小,可驗配稜鏡矯正以改善復視;第二種是肉毒素注射治療,根據斜視度數向內直肌注射不同劑量的A型肉毒素;第三種就是手術治療,通過調整眼外肌的位置來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