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交通之聲:溫暖回家路,幸福潮前走
春運開啟的第一天,杭州火車東站人來人往的候車大廳裡比平時多了一份喜悅和熱鬧。上午9點,FM93浙江交通之聲「溫暖回家路」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溫暖回家路』是浙江交通之聲15年的春運品牌活動。今年我們的活動面更廣,內容也更加豐富,除了廣播,還會有視頻、直播和大家見面。」浙江交通之聲多媒體新聞中心副主任徐莞秋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天春運期間,FM93春運特別策劃「溫暖回家路 幸福潮前走」活動,走進全省六大機場、十大火車站、15個高速服務區,講述回家故事,提供出行服務。
溫暖報導 全媒聯動
1月10日,杭州火車東站大廳內,一位阿姨往家裡帶了滿滿兩個塑料桶的年貨,其中一個黃色塑料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好東西,可以裝年貨,還可以當板凳。」「塑料桶,它又派上用場了!」阿姨姓張,來自四川,今年是她來杭州的第15個年頭。張阿姨告訴浙江交通之聲記者,「桶裡裝的是今早剛從菜場買來的肉,這可是拎回去打算給兒子做大餐的!」春運首日,在人頭攢動的候車大廳裡,處處充滿著這樣的暖心小細節。「溫暖回家路,關注回家的行囊,是我們今年的一個主題,行囊裡裝的是回家的期盼和幸福。」徐莞秋說道,春運期間,浙江交通之聲的主播和記者會走到返鄉人身邊,打開他們的行囊,通過行囊裡的物品講述他們的回家故事和不同人生。活動全程直播,春運首日,杭州火車東站、蕭山機場、紹興高鐵北站3場直播累計有300多萬觀看量。
春運伊始,浙江交通之聲就派出了多路主持人、記者,現場直擊高速、民航、高鐵等重要交通樞紐春運情況。在報導中,更是採用全媒體方式,全方位展示回家路上的溫暖。如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據前方記者傳回的報導,乘客可以憑二維碼登機、反向找車、無感停車支付、人臉識別、24小時通關等,高科技讓機場通過「智慧」的方式給旅客提供方便。如在高速服務站,記者了解到浙江境內4個省級收費站取消,春運服務站轉移到了各個服務區等情況。不僅有廣播播報,還製作了視頻,現場情況一目了然,通過FM93浙江交通之聲廣播、微信公眾號、「浙江+」APP等平臺都可以實時了解。
溫暖同行 換崗體驗
春節臨近,無數歸家心切的遊子在做著駕車回家的準備。要上高速就免不了和收費站打交道,1月15日下午1點半,FM93浙江交通之聲晚高峰節目《93新動力》主持人小白來到高速蕭山收費站,體驗高速收費員的工作。體驗工作的第一步從服裝妝容開始。收費員有專屬的工作服,襯衫要打領花,髮型不能有劉海,還要盤發,妝容要整潔、親切、大方。「正規崗前培訓需要15天,我參加換崗體驗無法面面俱到,所以我的工作相對簡單,在收費入口給司機遞卡,饒是如此我也覺得忙不過來。」小白告訴記者,今年的高速收費方式有了很大改變,省界高速收費站撤銷了,ETC普及了,收費員的工作重心也隨之轉移,最直觀的就是工作場所從室內轉向了室外,還增加了車輛檢查、突發事件處理、後勤服務等內容。小白說:「我是新手上路,難免手忙腳亂,但在短短幾個小時的體驗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司機朋友給予的理解和寬容,他們都是笑著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沒關係。」
「在春運期間,我們一共安排了5位主播參加換崗體驗,除了收費員,還有加油站的加油工、綠皮火車乘警、機場急救人員和火車站值班員。我們希望通這種方式,讓大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堅守在春運一線的工作人員的付出和艱辛,彼此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徐莞秋說,此外,今年「溫暖回家路」活動進一步升級,還推出了溫暖驛站、年貨滿箱、春運專車、暖冬行動等環節,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關愛服務。在杭州火車東站,旅客們還可以定製自己的「聲音明信片」,選擇喜歡的明信片樣式,生成獨一無二的聲音祝福,既可以通過明信片把「聲音」祝福寄回家,也可以作成H5分享給親朋好友,或者「曬」朋友圈送祝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