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寫錦鯉水墨丹青 濃淡相宜,美若水中西施!
說到白寫錦鯉,小編不由得就想到了水墨畫,黑白相間的色彩更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水墨丹青,濃淡相宜,以及恰到好處的留白,每次看完都會給視覺或者思想一種衝擊,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寫之美。
毋庸 質疑,白寫是昭和三色的元祖,自古就有生產的品種。它是黑地肌體剝出白地的品種,但自幾十年前以來黑、白之主僕關係已倒反過來了。
亦即以「黑」為主的時代是在高度成長期的第一次錦鯉繁榮高潮以前,以後就以「白地」佔了大半的面積,成為主人了。「更清秀,更美」似為改良白寫的口號。古文書上所載的白寫遠不如現在的白寫姿色,乍見之下猶如變種鯉。
由於經過生產業者的努力以至愛鯉家的需求,現在的白寫是白地與墨黑非常調和,在純白的肌地浮現墨黑的白寫實美不勝收。
白寫令人聯想在雪白的紙繪上水墨畫,可能是白地變成肌地取代黑色的緣故。白寫的墨黑質當然以有光澤的為理想,具有光澤之外又有漆黑或帶藍色的墨黑才好。
墨黑是不是有五彩,在錦鯉的世界實難以劃分。最美的墨黑是稍有帶藍的色調。由於無彩色,所以白、黑本來的色調就顯得鮮明。紅白亦只有兩色,但白寫的白地與墨黑對照,其好壞更受嚴格的評價。
所以墨黑是非常重要,能滿足其條件的方能在僅有黑、白之下釀成清新樸素兼具華麗的形象。
紋樣不如紅白之整齊是寫類的宿命,可是這種未完成的樣相仿佛是山水畫,墨汁滲潤的樣子也好,嚴密吻合的線條也好,其本墨及飛白墨以至白地之調和會展現幽玄的境地。
包括昭和三色,寫類通盤是沒有散潑墨為理想。散潑墨是指大墨黑紋旁邊或白地內有芝麻黑點或汙染的墨點飛散之意。散潑墨會降低鑑賞價值,所以具有多處散潑墨的白寫不可取。
花紋可使其有勁,但花紋之出現卻無法以人為決定,會隨成長而千變萬化,至少要到4~5歲方可落定,縱使是聞名的生產者亦會感嘆「無一能如意」,是非常不確定,不穩定。
在立鯉的階段時,雖然體軀部全白,只要具有元墨或頭部有墨黑質就值得作立鯉。不久,體軀就會浮現墨黑。常聽到墨黑的變化很激烈,雖會一喜一憂,終於想念手鰭的元墨,飼養到7~8歲,墨黑質終於穩定而大成等這種事例,這是因為有元墨。所以要確認優良的血統及資質優良,不要性急靜候1~2年為要。
飼養白寫應選體形優美而有元墨,慢慢飼育,靜候墨黑浮現,體驗整個過程,這才是享樂白寫的正確方式噢。
文友修改,如侵聯刪
魚友有話說:
1家裡的昭和退緋了,有戲變白寫麼還是會奔著白瓜去
2一個在大型化上用昭和開掛的品種
3超靚真有特色
那麼,你怎麼看呢?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