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穿不炒,警惕風險

2021-01-09 智綱智庫廣州戰略中心

作者:李尚濱 智綱智庫廣州戰略中心

一、莫雷踩雷,鞋圈爆雷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蝴蝶效應」

從今年6月到現在,全球上演了一場真實的蝴蝶效應: NBA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達裡爾·莫雷(Daryl Morey)的不當涉港言論引發軒然大波,NBA總裁亞當·肖華(Adam Silver)隨後的回應更是令NBA與中國人民的衝突進一步激化。

10月8日午間,與NBA合作30年之久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體育頻道宣布暫停NBA賽事轉播安排。隨後,耗資15億美元購買NBA版權的騰訊同樣宣布,暫停NBA季前賽(中國賽)的轉播安排。

與NBA相關的產品也受到影響。火箭球衣、部分球鞋被下架,淘寶,京東和蘇寧等購物平臺上已搜索不到「火箭隊」「火箭隊球衣」等關鍵詞。據阿里巴巴平臺表示,所有有關商品均被下架。

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NBA的黑天鵝事件給最近火熱的中國炒鞋圈當頭潑了一盤冷水。Air Jordan NBA聯名款球鞋、耐克Air Force NBA聯名球鞋等也被下架。目前,在毒APP、耐克官網上已搜索不到相關球鞋。

「我是一個炒鞋客,我恨莫雷,我恨肖華! 」 北京一所大學的在校生阿坤看著「毒」和「nice」下架自己屯的鞋款,咬牙切齒。

根據《科創板日報》的報導,炒鞋圈的市場價在近期這兩天內普遍下跌7%,與NBA相關的系列鞋款,下跌幅度更為明顯,預計在10%左右。一位炒鞋賣家展示了一款APP上的歷史報價,其中「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 紅絲絨黑腳趾」已經從前期的3959元跌至1240元,跌幅達到70%。

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最廣的一條段子是,「有人囤了50雙NBA聯名,現在人在天台了。」

二、瘋狂的球鞋市場

中國人熱衷於「炒」,從房子股票到原油黃金,從生薑大蒜到虛擬貨幣,2019年炒得最火熱的莫過於球鞋。

在國內,這個由90後為主體集體狂歡吹起來的「球鞋泡沫」,正在不斷吸引社會各年齡層的關注。這個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大,鞋圈裡的所有人都既扮演買家的角色,又扮演賣家的角色,大家一起玩著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

就拿前不久價格飛漲的Air Jordan 1 Retro High「Pass The Torch」來說,這款倫納德與AJ聯名的球鞋,在猛龍奪冠以後,價格開始以超過比特幣的速度飛漲,一雙鞋最高賣到了39999元,比1299的發售價足足高出了30倍。

隨著猛龍奪冠的熱潮散去,這款鞋子價格才開始小幅回落,但是目前在毒APP依舊需要16999元起步,黃金鞋碼大多在20000元以上。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雙鞋的價格已經是天價了,但是在真正的王者面前,這還只是小菜一碟。

再比如2012年發售的Nike Air Yeezy 2,這是坎耶·韋斯特離開Nike之前雙方合作的最後一款鞋,後來由於坎耶轉投Adidas,這款鞋成為絕版,原價1999元的鞋子,如今售價被炒到了將近10萬元。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馬克思」

炒鞋泡沫形成的背後,是粉絲、明星、品牌商、經銷商、黃牛,各股勢力扭在一起,造成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一幕:買鞋不為穿只為炒。

從2015年開始,全球知名廠商做出的限量概念鞋的規模近10億美元,這些鞋能賣出比普通鞋高几倍的價格,品牌商們用飢餓營銷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波收割。

特別是阿迪達斯、耐克等知名大廠,他們幾乎是聯手策劃,讓整個球鞋市場陷入瘋狂。緊隨其後的是陳冠希、餘文樂、吳亦凡、林俊傑、陳奕迅、楊冪……眾多明星在公眾場合爭先「秀」鞋,也讓年輕粉絲們不斷跟進。

鞋販子們看到其中的利潤空間,開始投身這個市場,當品牌商發起某款鞋的營銷時,他們在身後推波助瀾,煽風點火,讓市場大量關注,然後通過各種方式壟斷髮售,反正就是不讓普通人買到鞋,然後再高價賣出。

可以說是品牌商和鞋販子的默契配合,完成了對球鞋市場的炒作。品牌商和鞋販子都是利益既得者,自然對炒鞋是默許。但對於球鞋愛好者來說,為了心儀的鞋款要花更多錢,導致更多的人為了堅守愛好,不得不「以販養吸」,也做起倒買倒賣的生意。

再加上利益各方通過媒體的鼓吹,樹立通過炒鞋發家致富的成功標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入坑」。於是,形成了一個「人人皆是鞋販子」的市場浪潮。

據《2019潮流消費洞察報告》統計,國內潮流消費主要人群是16-25歲的00後和95後。在「明星效應」和「飢餓營銷」的雙重作用下,「腦殘粉經濟」帶動了一些盲目跟風的這些未成年,或者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消費者。

過去學生、年輕群體大多無法承擔這樣的負擔,但在現在這個隨手就能在花唄上透支,甚至在網貸APP上借得小額貸款的時代,「貸款『炒鞋』」已經不再是一句玩笑。

我有一個95後朋友,平常衣服、日用品、褲子什麼都捨不得花錢,唯獨在鞋上,大幾千一雙也一定會拿下,甚至是通過刷信用卡。他說:「房子、車子買不起,但幾千塊鞋子帶給我的滿足感是不可比擬的。」

不可否認,一雙被炒至數千元的球鞋,一定程度上象徵著一個人的消費能力,這與房、車的價格相比,球鞋的炫耀成本要低很多。低成本帶來的用戶愉悅感,與購買奢侈品香包的炫耀感似乎如出一轍。這個現象背後,其實是年輕群體的身份認同感的問題。

「炒鞋」的背後是一種潮流文化,這種潮流文化已經成為了當今年輕人社交的基礎,但是隨著社會上越來越多「網貸」「裸貸」新聞的出現,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年輕人為什麼「傾家蕩產」也要去追逐一雙球鞋?

「球鞋」背後真正的文化到底是什麼?我們從歷史源頭看看球鞋的前世今生。

三、「球鞋文化」的前世今生

「球鞋文化」來源於美國的「街頭文化」。而球鞋,恰恰正是全球「街頭文化」的源頭。

球鞋的歷史起源於拉丁美洲森林,當地人早早便知道開採並使用當地特有的一種「會哭的樹」上乳汁般的樹汁,那就是橡膠。「球鞋」(sneaker) 一詞在英語中的本意是「鬼鬼祟祟的尾隨者」,因為橡膠底的鞋子走起路來沒有聲音。

1838年,麻薩諸塞的納撒尼爾·海沃德在橡膠中加入硫黃,從而得到一種彈性橡膠。1839年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漢考斯進一步優化了這一加工過程並稱之為「硫化」。從此誕生了一批革命性的產品——輪胎和球鞋。

19世紀末,在球鞋文化的崛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運動——籃球誕生了。1917年,匡威橡膠鞋公司推出了第一雙真正意義上的籃球鞋——匡威全明星系列Converse All Star,從此改變了歷史。

20世紀70年代,在紐約各個區大大小小的球場上,三對三或五對五的街頭籃球開始普及。球鞋成為定義個性和身份的主要手段,紐約也成為球鞋文化的中心。

此時的街頭籃球已成為一項極具觀賞性和富有攻擊性的體育運動。明星選手新的高度個性化的打球動作既誇張又華麗,而越來越多的街頭風格也慢慢滲入到職業籃球當中。隨著街頭籃球對職業籃球的改變,籃球運動的面貌也發生了變化。

20世紀70年代,90%的職業籃球選手都出自街頭。到了80年代,75%的職業NBA選手都是非裔美國人。那些從社會最底層的選手通過自己的天賦都成了超級明星。這些籃球名人鼓舞了很多人。漸漸地,籃球鞋成為男人們場內場外展現男性個性的重要手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多雙籃球鞋,並將其看作體現「潮」的方式,於是這種街頭風格很快便走向商業化並且收穫了越來越多的受眾。

如果說街頭籃球意味著炫技,那麼1973年既注重技巧又注重形式的嘻哈文化的面世。從20世紀70年代起,DJ們開始把Scratching作為一種演奏方式,同時加入各種效果來處理聲音。這使得DJ的身份從唱片播放者變成了音樂創作者。

從DJ Kool Herc開始,DJ們開始使用兩臺唱盤,重複播放相同唱片中精彩的Break部分,並通過連續循環將其延長,讓舞者在Break期間展示他們的即興舞蹈表演,使Party氣氛始終維持在高潮。霹靂舞誕生了,而且和街頭籃球一樣,需要既有功能性外表又潮的球鞋。

1970年到1987年,嘻哈得到了爆發性的發展,出現了大量不同的團體:球員群體、塗鴉群體、街舞群體、DJ群體、說唱群體和口技表演群體(Beatbox)等,這些團體的精神在於競爭與革新……這種前沿的思想影響了人們穿什麼球鞋、如何穿球鞋以及在哪裡穿球鞋。

也是這個時候,更多的年輕人穿上了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波尼等品牌的球鞋。

1984年,耐克Nike的設計師彼得·摩爾(Peter Moore) 為 麥可·喬丹 Michael Jordan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雙個人籤名鞋 Air Jordan 1。這款高幫皮質球鞋採用了芝加哥公牛隊的紅黑配色,並結合了耐克的氣墊技術。

1985年,當麥可·喬丹穿著它參加新賽季時,立刻遭到了NBA官方的斥責。在Air Jordan 1之前,籃球鞋的顏色都以團隊配色為準,不允許出現較為個人的配色,這款鞋公開違抗了NBA的「隊服統一規則」。

但是喬丹還是繼續穿著他的Air Jordan 1上場,因此他每比賽一場,就要被罰5000美金。這件事為喬丹和他的球鞋帶上了叛逆的光環,反而成為這款球鞋的黃金廣告。

雖然 Air Jordan系列吸引了全美年輕人的視線,但是真正定義街頭文化的其實是耐克的另一款球鞋——Air Force 1。這款球鞋是以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命名的,第一次面世是在1982年,但是一年後便停產了。

1986年Air Force 1系列重出江湖。這款全白配色的球鞋迅速躥紅,並被吹捧為毒品販子才穿的球鞋,因為毒品販子有財力只穿新球鞋,不穿磨損的球鞋。這本身便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在當時美國媒體心中,毒販子的定位即是英雄又是惡棍——他們靠自己的能力混出了名堂,在嚴重不平等的貧民窟中過著揮霍的生活,並成功地實現了炫耀性消費和無節制奢侈版本的美國夢。

當我們聚焦美國街頭文化興起的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可以看到社會貧富分化嚴重,生活在貧民區中的黑人青年們不斷地受到歧視和壓迫,於是,這些黑人青年們開始形成了一股反對種族歧視、反對戰爭、反對權力壓抑的運動思潮。

在這樣的思想運動潮流的影響之下,不斷有人通過街頭文化運動:街頭籃球、街頭塗鴉、街舞、嘻哈(hip-hop)、饒舌(rap)等,在社會展露頭角,最後走出了貧民窟,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而球鞋恰恰與這些年輕人的運動關聯到一起,便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不管是通過犯罪獲得新球鞋的毒販子,還是通過努力走上巔峰的英雄般的運動員,他們每個人都在通過個人奮鬥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心懷雄心壯志,並且開拓了一條全新的、躁動的實現美國夢的自由之路。

所以,街頭文化的內核是貧民窟的黑人青年們表達憤怒、抗爭、拼搏、自強不息精神的載體。街頭文化的歷史就是美國黑人崛起的發展史——他們通過汗水和頭腦從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在不打破社會秩序,和觸犯法律的前提下,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實現人生的逆襲。

根據尼爾森音樂的統計,2017年美國「最主流」音樂的頭銜易主了。由美國黑人創造的嘻哈音樂超過搖滾,佔到了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這是尼爾森自 1992 年開始統計以來,第一次出現嘻哈成為最受歡迎音樂的情況。它把搖滾拉下了王座。

儘管中國嘻哈音樂在2000年後有越來越多人關注,但大部分還停留在欣賞跟風國外的狀態,而自從《中國新說唱(中國有嘻哈)》的火熱播出之後,「街頭文化」被帶到了另一個更為大眾化的層面。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街頭文化最終不一定能成為真正的主流,但它幾乎已經 「攻佔」了主流的高地了,並已經成長為一個橫跨時裝、文化、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大生意。

對於中國的年輕人來說,街頭文化是舶來品,從90年代傳入中國至今,嘻哈在國內已經有了 20 餘年的發展,從最初受到日本、香港的影響,再加上以陳冠希為首的中國街頭文化推動者的引領,中國的街頭文化追隨著千禧一代的喜惡和訴求,慢慢從跟風,到混合生長出自己的特色並步入穩定成長的階段。

如今,國內的街頭文化已經從80後一開始的崇尚自由、反抗紀律調教,追求和標榜自我個性,到90後這裡濃縮為「堅持真我」——「Keep it Real」。

我們從「球鞋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不難發現,正因為球鞋背後所代表的『』街頭文化」所代表的「自由」「個性」「抗爭」「夢想」等因素,使之與中國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產生了思想共鳴,所以才產生了如此的火爆的「瘋狂球鞋」現象。

四、警惕金融風險

如果你問我:經過這次NBA的黑天鵝事件,「炒鞋」市場會涼涼嗎?

我能肯定地告訴你:不會,至少不是現在。正如10月10日晚間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的NBA洛杉磯湖人與布魯克林籃網隊季前賽,現場的的結果是「座無虛席」。

「街頭文化」原本只是一個「亞文化」,但是它正有發展成為主流文化的趨勢,伴隨著女性消費者的增加、95後在社會勢力中的崛起,球鞋的市場規模的增長,球鞋的「紅利」可能遠遠還沒到頭。

從2010年起,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穩步擴張,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84.7億美元。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全球及中國球鞋二級市場用戶畫像及行為分析》顯示,2018年,中國運動鞋的消費人群有55.5%為男性,而運動鞋的消費金額也有59.4%來自男性。伴隨著球鞋開始與潮流時尚文化接軌的同時擴大原有受眾面,女性對球鞋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

2015年至2017年,90後消費群體在潮牌消費中佔比32%,為潮牌的消費主力軍。而95後消費群體則從2015年的22%提升至25%。未來,中國乃至全球的球鞋二級市場將會持續往年輕消費群體滲透,隨著95後消費能力逐漸增強,將會超過90後成為球鞋二級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

龐大的消費市場,不成熟的消費主體,不成熟的交易市場…… 像脫韁的野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入場,金融風險初現,成為不得不堤防的一個地雷。

比如現在不少交易平臺推出了K線走勢圖,因此衍生出「雲」炒鞋的玩法——交易的是鞋子的擁有權,至於鞋是否真實存在,都是未知數,擊鼓傳花的結果自然是找人接盤。

這種不透明的行業特徵,意味著那些資本力量相對雄厚的二級平臺或者鞋販子,能夠間接操縱局部市場的走向,用炒幣的那一套玩法,將鞋市進行資產證券化。它們甚至可以不需要囤積鞋子,就憑藉著虛擬的漲幅、K線走勢,來誤導玩家。

由於信息不對稱,通過和交易平臺緊密捆綁的金融消費平,加槓桿炒鞋的玩家,很可能成為接盤者。考慮到不少玩家都是95後甚至00後,炒鞋衍生的盲目加槓桿、資產證券化、資本泡沫等金融風險不可不察。

儘管炒鞋最近才被聚焦,但發展到今天,它早已變成頭部玩家的資本遊戲。一些缺少投資理財渠道的網友,被大學生炒鞋年入50萬、炒鞋賺首付之類的造富神話吸引,看著逐漸暴漲的球鞋價格,躍躍欲試準備進場,殊不知卻正在變成待割的韭菜。

站在這個角度,也許莫雷引起的NBA黑天鵝事件,如果能讓中國瘋狂的球鞋圈能理智下來,反倒是一件好事。

最後,我們回歸「瘋狂球鞋」背後的本質。

站在消費者層面,目前我們大多數年輕人之所以省吃儉用,甚至不惜貸款也要去追逐一款球鞋,更多是為了能在群體中找到身份認同。對於這種行為我們不去評論對錯。

如前文所說,「球鞋文化」背後所代表的核心精神是一種信念: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目標和夢想。

「球鞋」不是信念本身,而只是「實現自我」信念的物質載體之一。穿什麼球鞋定義不了「你是誰」,只有你的「想法」與 「行動」才決定了你將成為怎麼樣的人。

正如之前美國一個黑人小孩因為沒穿名牌球鞋,被其他小孩嘲笑了。不過,這個小孩在網絡上發表了一個視頻反擊,成熟的觀點引得大家都為他點讚。

他是這麼說的:「重點不是我穿什麼,而是我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智慧、你的知識,以及你能否啟發到別人才是最重要的。」

與大家共勉,同時呼籲:鞋穿不炒,警惕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雲炒鞋隱含金融風險,nice被中央媒體連續點名
    11月底,新華社曾發文聚焦「炒鞋」金融化,並點名批評nice存在炒鞋現象,而此前,央視財經頻道更是直接點名nice平臺通過虛假帳號炒高鞋價,是典型的「鞋期貨」。「閃購」服務的存在,使得球鞋交易流程減少,買家付款後可以新選擇不發貨,轉而再次於平臺上架二次售賣。「以椰子350為例,上月你以市場價2180元價格買入一雙鞋子的所有權,如果這個廠價漲到2499元賣出,除平臺收的手續費你還能賺上300元左右呢,而整個過程的唯一可見的則是一張電子憑證。」一位炒鞋玩家對媒體公開表示。
  • 炒鞋只會「炒糊」 「人就兩隻腳,能穿多少鞋」
    這不是口誤,這是沒打算自己穿,以「炒」為主。近來,社會上又出現了炒盲盒現象。如果說鞋還能穿,盲盒則類似成人版小浣熊乾脆麵之梁山一百零八將卡的收集。幼兒出於樸素的興趣,成人集這個顯然不是,投機之風顯露無疑。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炒鞋在某些「鞋交所」(轉售球鞋的APP)等第三方渠道機構的推波助瀾之下,頗有「專業市場」的樣子。
  • MIT-哈佛聯合團隊,Nature子刊上「炒」剪紙仿生鞋
    但實際上,「炒鞋」的重點並不在「鞋」,而是「炒」,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割韭菜」的套路。為此,央行上海分行去年10月在題為《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中提示,目前國內球鞋轉賣出現「炒鞋熱」,「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遊戲,各業務機構應高度關注,並採取有效措施防範此類風險。[1]小希對「炒鞋」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原因很簡單——咱那點補助,「炒鞋」連入門都不夠啊……鞋,穿著舒服不就行了?除了腳感、保暖與保護性等之外,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指標——防滑。
  • 女生認為男生夏天穿什麼鞋好看?
    答|百度派 @永遠不變的關懷作為一個女孩子,一個看人先看鞋的女孩子,這恐怕是最不敷衍的一次答覆了。多圖預警以及大部分都是活動鞋,男孩子夏天不穿活動鞋穿什麼!淘寶旗艦店代價300~2000元餘文樂在影戲裡穿的是996元祖灰著實配色黑白常多的,但是灰色不停是直男最愛,就像我有個朋儕有nb灰色的各個款你和我不停以為他換過鞋。
  • 「老人鞋」不一定適合老人穿!專家:合腳最重要
    俗話說:人老骨頭脆,鞋子要選對。鞋類市場上,有專門為老人設計的、打著「防滑、舒適」旗號的網紅老人鞋,這吸引了不少老人選購。  那麼,它們真的適合老人穿嗎?  約50%的老人鞋都是「坑老鞋」  不少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會不惜採用不達標的材料去製造老人鞋。
  • 魚嘴鞋怎麼穿好看,什麼人不適合
    相信每一個女生們的鞋櫃裡面一定都有雙好看的魚嘴鞋,每年的時尚風潮中魚嘴鞋是最缺一不可的時尚單品,那麼魚嘴鞋怎麼穿好看呢?什麼人不適合穿呢?  魚嘴鞋不適合什麼人穿?  魚嘴鞋不適合長腳趾的人穿,所以長腳趾的MM要注意。  魚口鞋(魚嘴鞋)其實就是50年代曾經流行過的露趾高跟鞋,穿魚口鞋時最大的特點是腳趾「若隱若現」,整雙鞋子露出兩個腳趾,藏了三個腳趾,一部分腳掌被鞋子遮擋住了,所以比較適合前腳掌有點寬的女性。
  • 最火潮鞋 | 全明星都在穿的這雙鞋,咱普通人也一定要擁有!!!
    不過也有缺點:Adidas的很多款式都不太好買到,不少熱門款式的熱門顏色都被炒到了高價。對鞋的舒適度要求比較高的妹紙,最好去實體店試過後再入手。也可以穿厚點的襪子,防止磨腳。它家除了liga之外,還有很多致敬GAT的鞋款,比如這款OSLO👇🏻除了鞋底之外,區別不大。
  • 兒童鞋變「毒童鞋」?警惕不合格童鞋「坑娃」
    醫生提示:孩子吃的方面和穿的方面如果有「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的現象。劉女士立刻想到最近剛買的新鞋子收到後就發現有刺鼻的氣味,但沒在意,把鞋子放在陽臺上吹了吹就給孩子穿上了,她覺得是自己的無知害了孩子。
  • 明星都在穿的老爹鞋,到底好在哪裡?
    不挑身高體重也能穿?  但是想要找到這麼一雙老爹鞋  可太難了!!!  我們著手入了好幾款讓同事輪流上腳  腳感、材質都一一進行了對比    老爹鞋的通病:顯腳大  在它這根本完全不存在!    穿在腳上走起路來  腳趾不擠,腳背不憋  腳掌還有微微的回彈感  傳說中的踩屎感就是如此吧
  • 女人一旦穿上Jimmy Choo(周仰傑),你的鞋履穿搭就與眾不同!
    導讀:女人一旦穿上Jimmy Choo(周仰傑),你的鞋履穿搭就與眾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炒完鞋子炒盲盒,下一步試試炒手辦?
    投稿來源:商業街探案「炒鞋」的話題在這個夏天有點莫名其妙地火了,說「莫名其妙」是因為其實鞋販子其實已經存在太多年了,在圈內早就見怪不怪,已經形成了龐大的二級交易服務市場,鞋販子、以玩養玩的消費者、土豪消費者基本算和諧相處,不過在2019年夏天,可能是因為幣圈泡沫被擠掉,導致炒鞋出圈了:一些二三線數字貨幣交易所紛紛上線了炒鞋「業務」,其中有真的拿出鞋炒的
  • 冬季買鞋不懂鞋買阿迪,半懂鞋買耐克?其實真懂的人會買這雙!
    這就是半懂鞋的人都這樣考慮。另外,阿迪的鞋子一直都是走在時尚的前沿,就像前兩年賣的火爆的椰子鞋,能夠穿上一雙阿迪的椰子鞋在當時是時尚的甚至最火爆的時候一雙椰子鞋的價格已經炒到了好幾千元。但不懂鞋的人都紛紛掏錢購買。其實反觀阿迪耐克鞋的質量和我們其他一些小眾品牌鞋子的質量差別不是很大,有的質量甚至還不如一些小品牌的鞋子,只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更加追求的是鞋子的款式。
  • 腳疼、腳醜是鞋沒穿對,快收下這份最全選鞋攻略!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016大穿鞋誤區,傷腳又傷身誤區一:非軟底兒鞋不穿年紀大了,就更喜歡穿軟底鞋,覺得只有這樣的鞋才舒服,但實際上,軟底鞋未必是好鞋。誤區二:長期穿同一雙鞋生活中,人們往往因為圖舒服,而將這雙鞋一穿到底。事實上,老是盯著一雙鞋穿最傷腳。對於腳愛出汗的人來說,如果白天穿鞋時間偏長,晚上脫下的鞋子還沒來得及風乾,第二天又套在腳上,久而久之,真菌順勢而生,腳氣自然「不請自來」。常穿一雙鞋,鞋子會因為長期在地上擠壓、摩擦而變形,使腳部長出厚厚的繭子。
  • 最近明星穿火了一種鞋,叫「櫻桃鞋」,亮眼吸睛又時髦,誰穿誰美
    其一就是萬能百搭,和任何單品搭配都能無壓力消化,出現在任何風格的造型中都不影響原本風格的表達!第二就是使用人群光,雖說各個年齡段、各種身材的女生穿衣需求不同,但是它的包容度絕對能夠讓所有人都對它愛不釋手!而最近明星穿火的「櫻桃鞋」,就同時包含了這兩種特性。櫻桃鞋其實就是紅色系的鞋子,由於其豔色像剛熟的櫻桃,所以也被人稱為櫻桃鞋。櫻桃鞋穿上之後亮眼吸睛又時髦,誰穿誰美,你還不趕緊試試?
  • 比炒鞋還賺錢的商品銷售方式了解一下
    比炒鞋還賺錢的商品銷售方式了解一下時間:2019-09-20 16:4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盲盒什麼意思什麼梗? 比炒鞋還賺錢的商品銷售方式了解一下 一種商品銷售方式:以外觀完全相同的盒子包裝商品,盒子裡面裝的迷你手辦(小玩偶擺件)則是隨機範圍內的款式,只有購買後才能知道自己得到了哪一款。
  • 「粽子鞋」才是今夏的新潮流,楊冪穿上後美翻了
    「粽子鞋」,其實也就是綁帶鞋,其款式是由傳統的羅馬鞋演變而來,無論是纏繞於足間的系帶、還是交叉而綁的款式,都集齊了仙氣、溫柔、性感於一身,有不同的款式與不同的風格,是今夏時尚icon們的必備款。這類鞋子在挑選上的出錯率不高,更多需要注意的是搭配上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4種不容易出錯的「粽子鞋」搭配,搭配小白照著穿就可以了。
  • 3.6萬買的AJ被洗爛,事後洗鞋店老闆說是他炒鞋,我只賠出廠價
    說起球鞋,在前幾年還沒有很高的地位,大部分的人對鞋都沒有很多的標準,好看、舒服、能穿就行。但是隨著物質水平的慢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增加,對東西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近幾年,有些人就想到了「炒鞋」,就是在一些鞋原價的時候,就進行大量的收購,等過段時間供應量提不上了,鞋販子手中就有許多鞋,想要鞋的人就只能去鞋販子手中買。就在昨天,杭州蕭山區人民法院,審了一起「因洗護不當,導致的服務合同」糾紛案。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杭州的一個小夥子,當時花高價,三萬六買了一雙限量版aj1,小夥穿了三個月後,就送到了洗鞋店進行清理,但是後來卻發現鞋被洗爛了!
  • 中國區同比增長27%,財報後大漲6%,耐克的成績全靠這股炒鞋熱?
    在這個背景下,耐克提出了戰略轉型,除了加緊電商布局外,也加快了產品更新速度,新產品的推出參考快時尚模式,將更新周期從幾個月縮短至幾周內,並減少每款產品的供貨量,也為現在的炒鞋風波埋下了伏筆。 其CEO Mark Parker此前表示,耐克約有75%銷售額來自Nike Style,減少該品類25%的出貨量有利於刺激消費者對產品的購物慾望。
  • 其樂鞋,英國人穿了200年
    柔軟的鞋身,結實的鞋底,許多英國人都是穿著「其樂」鞋長大的。有近200年歷史的 「其樂」是英國最大休閒鞋品牌,因為質量好、款式時尚、價格親民,被譽為英國「國民皮鞋」。為中小學生打造「校鞋」許多幼兒不願意穿皮鞋,原因就是穿著不如球鞋舒服。為讓幼兒從小就喜歡上「其樂」,有專門團隊根據他們的特點研發特殊的鞋子。
  • 給孩子穿錯鞋很毀腳,如何分齡選兒童鞋
    那麼該如何給孩子挑鞋子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下挑選兒童鞋的小技巧。  1、首先選擇大小適合的鞋子。  4、鞋後跟加固,後跟杯的作用主要是包裹腳後跟,支撐固定腳踝,防止造成寶寶腳踝外側或內側傾斜。合格的後跟杯用手捏下去應該能感覺到明顯的硬度,不容易凹陷。如果後跟杯用手指一捏就軟塌的,應該避免選擇或是別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