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是——跌倒。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的骨頭更脆弱,輕輕一碰,可能就會跌倒,發生骨折。如果穿的鞋子不合腳或者防滑性差,會增大跌倒的風險,一不小心就出意外了。
俗話說:人老骨頭脆,鞋子要選對。鞋類市場上,有專門為老人設計的、打著「防滑、舒適」旗號的網紅老人鞋,這吸引了不少老人選購。
那麼,它們真的適合老人穿嗎?
約50%的老人鞋都是「坑老鞋」
不少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會不惜採用不達標的材料去製造老人鞋。
據央視新聞報導,其記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和商場,抽檢了80批次樣品後,發現有47批次執行旅遊鞋標準,6批次執行休閒鞋標準,其中27批次沒有標註執行標準。
檢測人員表示,相關標準規定,無論是實芯還是微孔發泡鞋底,外底硬度均應在45~65之間。在測試過程中,80批次樣品裡,有多達38批次的老人鞋樣品,不在標準要求範圍內,佔樣品總數的47.5%。
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老人鞋都是不及格的,和穿普通的鞋子區別不大,另外,質量也令人堪憂。
鞋子不合腳,可能會致病
老人的足部隨著年齡而退化,其出現的各種不適也令買鞋成為一個頭疼的問題。
據《中國老年人出行與足部健康調研報告》數據顯示,89%的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疾病。比如:
老人的足弓會漸漸變得扁平、失去肌肉活力,自然足部變寬、變長,鞋碼也相應變大了;
血糖等「三高」問題,也會使得老人的足部出現水腫的現象,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通;
一些足部細菌感染、腳趾甲疾病等容易侵襲老人,造成足部畸形、潰爛、疼痛等不適... ...
老人對舒適鞋子是有非常大的剛需,但市場上老人鞋的質量卻難以達標。
因此,一方面,大家在挑選老人鞋時要更加小心,避免踩雷;另一方面,及早保護好足部,以免老了出現各種足部問題。
挑選老人鞋,避開這些「坑」
大家在幫父母挑選老人鞋,或者老人自己挑選時,會不自覺傾向於「越柔軟」、「越防滑」、「越平底」的鞋子。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誤區1:平底鞋穿起來更輕鬆
大多老人都喜歡穿平底鞋,他們認為平底穿起來更輕鬆、舒服。
但是,平底鞋的底部偏薄,且沒有貼合足部的足弓面來設計,剛開始穿可能比較舒服,時間一長,腳底可能出現疼痛、勞累等不適。
誤區2:鞋底越軟,鞋子越舒服
對於商家宣傳柔軟度好,可以「扭成麻花」那樣的老人鞋,大家還是謹慎購買吧。
鞋底軟的鞋子,一開始穿上確實比較舒服,但同時也意味著它的承重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足弓塌陷,很容易使人摔倒。
誤區3:只追求外觀,忽略鞋子的質量
老人的足部比較脆弱,需要好好保護,因而選鞋以舒適、合腳為主,千萬別為了好看、時尚而忽略了鞋子的材質及質量。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足踝外科主任張奉琪教授建議,如果穿鞋出現腳腫、腳兩邊發紅、腳底板疼、腳趾頭髮青四種情況,一定要記得換鞋。
老人鞋在挑選時要考慮安全和舒適這兩個因素,以保護腳底、踝關節,防止跌傷。
老人鞋該怎麼挑?
大家在挑選老人鞋時,不妨按照以下方法選購:
一折
對摺鞋底時,彎曲處應在鞋底前部1/3處,才能舒適合腳、不擠壓。
二捏
捏一捏鞋後跟和前部包頭,這兩個地方不宜過軟,應有一定的硬度。
三擰
兩手對擰一下鞋子,如果鞋子容易變形,說明鞋子過軟,無法給足部提供有效支撐;太硬則影響舒適度。
四按
用手伸到鞋子內部按一按,看看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後跟部位是否夠軟且回彈及時。
五聞
聞一聞鞋子有無異味,若有明顯刺鼻氣味的,切勿選購。
總而言之,選擇鞋底軟硬適中、鞋墊較軟、鞋幫稍高,同時鞋底有較深花紋的老人鞋最好。
資料:健康圈
編輯:尉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