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雲南·穿越自然保護區】與滇金絲猴比鄰的養蜂人

2021-01-12 大眾網

「比起養豬養牛,養蜂不會破壞這裡的環境。」做過5年護林員的餘新華,生態保護的觀念已根植於心中。他的蜂場與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塔城滇金絲猴研究點隔著一道山溝遙遙相望,與響古箐滇金絲猴比鄰而居。

保護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養蜂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10多歲的時候,父親就在山裡養蜂。」餘父的傳統養蜂方法是靠著自己摸索,而餘新華的養蜂則是經過專業培訓。「在保護區管護局的協調和引導下,維西縣扶貧辦、工商聯、藏東培訓中心還有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等很多單位、組織,走進保護區,對群眾的養蜂、中藥材種植供過幫助和培訓,餘新華現在用的蜂箱就是阿拉善SEE提供的。

餘新華學以致用做得比較出色,養蜂的方式更加科學,蜂蜜的品質比以前好上許多。「前不久,一家公司把我的蜂蜜帶到北京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我的蜂蜜是全國最好的一批。」餘新華用刀把蜂胚劃開,金色的蜂蜜流淌出來,只是看看就讓人流口水。

在響古箐村民小組,48歲的餘新華是養蜂、中藥材種植帶頭人。他的蜂場是在退耕還林分到的5畝山地上,除了養殖喜馬拉雅蜂,他還在蜂場中間種植花椒、木瓜,在蜂場外圍種植附子、木香、重樓等中藥材,家裡養著幾頭牛,可謂是個「多面手」。

餘新華一家五口,上有75歲的老父親,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在昆明昆明工作了是個警察,小兒子還在讀大學。去年,賣蜂蜜、中藥材、牛的收入3.7萬元左右,日子過得有滋味,有盼頭。

「今年有50多個蜂箱,到七月份就可以割蜂蜜了。如果雨水不是太多,今年預計可以收到400斤左右,按每斤130元的市價來算,就是5萬多塊。」餘新華樂呵呵地說。

從蜂場的木屋向外望去,斜風細雨間,目之所及儘是一片青翠。在蜂場外圍,附子和木香長勢喜人,也在預示著餘新華的2018年會更上一層樓。

「以前地裡種青稞和麥子,現在種中藥材價值更高。」餘新華說,他現在的目標,是要把養蜂和種植中藥材的致富經驗擴散到響古箐上中下三個組去,帶著大家一起致富。

雲報融媒體記者 陳創業 陳飛

推薦閱讀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作為語言文字規範發布,將於2018年7月1日起實施。[詳細]

「有些房間,雖然網上評價不錯,但住進去會發現很多瑕疵,毛巾、床單不乾淨,房間隔音效果差等,影響居住心情」」  張楊楊建議,儘快明確共享短租的行業歸屬,確定其行業屬性,界定可用於短租的房源類型,制定經營行為規範、消防標準、衛生標準、裝飾裝修標準等。[詳細]

十幾平方米的宿舍裡,袁輝擺了5張書桌,堆滿了哲學、歷史、文學等各類書籍,還珍藏著一屆屆學生送給他的禮物。袁輝的故事在網絡傳開後,一名網友留言: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見月亮。[詳細]

將高等數學知識點和桌面遊戲「三國殺」相結合 玩的同時可以輔助記憶高數知識 杜毅:高數的每個知識點都有一個技能,知識和知識之間可以對決,知識也有血量,而且每個知識點之間都可以進行角色的劃分,都可以進行對決。[詳細]

「歷史性的選擇」拉開帷幕——土耳其大選側記新華社記者秦彥洋張栩持續近兩年的緊急狀態、嚴重的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面對艱難複雜的發展形勢,2018年土耳其總統和議會選舉境內投票24日拉開帷幕,近6000萬選民將用選票決定國家的未來。「我支持...[詳細]

中新社雪梨6月24日電。以「砥礪前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澳大利亞中華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華貿會)第三屆第二次年會,23日至24日在雪梨舉行,500多名澳中政要、傑出企業家、社團僑領與會。[詳細]

相關焦點

  • 【美麗雲南·穿越自然保護區】關於滇金絲猴,你不知道的十件事兒
    ◎朱蕾滇金絲猴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它們面容美麗,憨態可掬,可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了。許多人慕名來到香格裡拉滇金絲猴公園,但卻並不一定真正了解滇金絲猴。
  • 滇金絲猴漫步、黑熊耍寶 雲南雲龍天池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
    滇金絲猴漫步、黑熊耍寶、白腹錦雞求偶……近日,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保護區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了滇金絲猴、黑熊、白腹錦雞、赤麂等多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這些珍貴影像為保護區的野生動物研究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蘇列在1895到1896兩年裡獲得了7隻滇金絲猴,把它們做成標本,並送到巴黎的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同年,法國動物學家愛德華首次科學地描述了滇金絲猴的基本特徵,命名了滇金絲猴的拉丁名稱Rhinopithecus bieti Milne-Edwards,並取名為「雪猴」。此後半個多世紀再也沒有滇金絲猴的消息。
  • 雲南首隻人工輔奶滇金絲猴「康康」開始野化訓練
    滇金絲猴是中國獨有的珍稀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19年4月底,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助了一隻被遺棄的小滇金絲猴寶寶——康康,救護站工作人員通過人工輔奶方式精心飼養,滇金絲猴寶寶健康成長,現在康康已經一歲八個月了,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開始進行野化訓練。
  • 大海撈針 歷史上的滇金絲猴調查
    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於1897年採於雲南德欽阿墩子,現就收藏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內1894年12月8日,西南山地崎嶇山道上行走著一個孤獨的法國傳教士。這次中國西南山地中艱難的傳教,將他和一個珍稀物種的發現聯繫在一起。
  • 滇金絲猴的「保鏢」們
    滇金絲猴的「保鏢」們——芒康紅拉山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護林員的故事茫茫無際的高山林海中,有一群滇金絲猴「保鏢」,他們以孤獨的堅守和執著的信念為伴,常年守護著滇金絲猴!芒康紅拉山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就位於紅拉山山腰。我們走進保護站,聆聽滇金絲猴「保鏢」們講述他們的故事。
  • 龍勇誠:為滇金絲猴「上戶口」
    這是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工作的龍勇誠,初到雲南時學會說的第一句藏語。冥冥之中,這成為了他三十餘年致力於研究、保護野生瀕危物種滇金絲猴的真實寫照。1983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滇金絲猴保護區——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而正式拉開了對珍稀瀕危動物保護行動的序幕,也標誌著龍勇誠開始了「雪山精靈」的探尋之旅。
  • 滇金絲猴、林麝……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霞若片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驚喜地發現了滇金絲猴活動影像。據介紹,這是該片區首次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滇金絲猴,這表明白馬雪山保護區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其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滇金絲猴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滇金絲猴 全球「人口」大普查
    ,同時也是瀾滄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嶺,是滇金絲猴的唯一分布區域。滇金絲猴分布的這個狹長區域,是進化史中動植物在遷徙過程中的南北走廊。西南山地,三江併流,谷底江河似練,巔峰青天如洗……2019年底,《中國周刊》特派記者歷時一個多月,驅車三千裡,在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江併流核心區穿越,北自西藏芒康,南至雲南雲龍,全程採訪歷時兩年的全球首次滇金絲猴全境動態監測。
  • 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新華社發(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新華社昆明12月22日電(記者姚兵)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12月22日發布消息說,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立一年多來,雲南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餘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 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立一周年 保護成效明顯
    滇金絲猴僅分布在滇西北和藏東南一帶的高寒原始森林,被譽為雪山精靈,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是雲南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之一。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2019年7月15日,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YGF)、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等13家單位共同發起、由23家成員單位組成的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正式成立。
  • 勇闖橫斷山秘境匯聚更多力量 滇金絲猴守護之旅完美收官
    龍勇誠老師來自雲南,30多年來一直守望和堅守著滇金絲猴及其棲息的6000多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是動物科學家中的優秀代表,是有理想傳承的追夢人穿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區域,前往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
  • 雲南省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
    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作為雲南首次嘗試建立多方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自成立一年多來,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餘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 探尋秘境維西,驢跡科技與你近距離接觸「雪域精靈」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是我國雲南省的特有物種,也是國家特級保護動物,全球僅有不到3500隻。它們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在三江併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平時多在3500-4500米高度的雲杉、冷杉林中活動。它們與大熊貓並稱國寶,被譽為是世間最美動物之一,是本地居民心中精靈。
  • 中國特有瀕危保護動物,大山裡的『國寶』——滇金絲猴!
    今天給大家聊聊一種中國特有的瀕危保護動物--滇金絲猴。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國寶」。僅分布在中國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當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 。
  • 雲南發現第五種金絲猴
    2月21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部首席科學家、中國靈長類專家組組長龍勇誠證實,雲南怒江發現的一種全身黑毛的靈長類動物,確係2010年首次在緬甸發現的世界上第五種金絲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並建議將其中文名定為「怒江金絲猴」。
  • 山海經裡的狌狌,不是現代的猩猩,而是雲南特產滇金絲猴
    根據原文描述,該動物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外形像長尾葉猴二、耳部呈現出白色三、具有食之善走的功效經考證,狌狌原型為靈長目猴科動物——滇金絲猴滇金絲猴,又名黑金絲猴、反鼻猴、仰鼻猴、黑仰鼻猴、雷猴、雪猴、黑猴、花猴。是中國特有的7種靈長類動物之一,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 中國一級瀕危保護物種——滇金絲猴
    它不同於人們熟悉的川金絲猴,它的體色是灰黑色的。滇金絲猴僅在中國的雲南和西藏高山針葉林有分布,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也因此它們很晚才被人們認識。長期以來滇金絲猴一直是人們狩獵的對象,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它們正受到棲息地縮小和分割的影響。
  • 中國一級瀕危保護物種-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僅在中國的雲南和西藏高山針葉林有分布,是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也因此它們很晚才被人們認識。長期以來滇金絲猴一直是人們狩獵的對象,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它們正受到棲息地縮小和分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