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絲猴|圖源:TNC
滇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總數僅3000餘只,被列為Ⅰ級重點保護物種。滇金絲猴僅分布在滇西北和藏東南一帶的高寒原始森林,被譽為雪山精靈,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是雲南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之一。
第二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年會會場|圖源:TNC
12月22日,第二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年會在雲南省麗江市舉行。本次年會由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主辦,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YGF)、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麗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承辦。會議總結了保護網絡年度工作、介紹了2021年工作計劃,並隆重表彰了2020年優秀滇金絲猴一線保護工作者。保護網絡運行一年半以來,保護成效明顯,社會效益顯著。
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
2019年7月15日,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YGF)、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等13家單位共同發起、由23家成員單位組成的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正式成立。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是雲南首個野生動物保護網絡,目的是推動全境滇金絲猴及棲息地的保護。
保護網絡成立以來,一直實行保護管理機構、公益組織、科研機構、社區、公眾和企業等廣泛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聚焦滇金絲猴種群監測、棲息地監測網絡建設、巡護管理和保護能力提升、棲息地廊道修復、滇金絲猴社區公益保護示範地建設、滇金絲猴自然教育、公眾參與等方面,為中國旗艦物種的保護積累經驗和樹立典範。
據介紹,截至2020年12月,保護網絡累計籌集和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用於支持網絡開展滇金絲猴保護網絡平臺建設,全境調查監測、巡護管理和保護能力提升,建設滇金絲猴社區公益保護示範地、支持社區綜合保護,滇金絲猴棲息地恢復和廊道建設,提升滇金絲猴保護的社會影響力等五大模塊的工作。
為方便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員間信息分享,網絡秘書處建立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交流群」。截至2020年12月,群成員已發展到270多名,涵蓋26家網絡成員單位及熱心滇金絲猴保護的各界人士。2020年3-12月,網絡秘書處邀請動植物保護、社區發展等領域近20名專家開展了11次網絡分享課,內容主要圍繞滇金絲猴及靈長類的保護、社區參與、項目管理、基層保護故事等。
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舉辦「遇見山中精靈」主題攝影展、發起「優秀滇金絲猴一線保護工作者評選」活動、完成主題為「探尋滇金絲猴的隱秘日常」的直播活動、開展「滇金絲猴的救兵」系列主題籌款宣傳活動等使滇金絲猴的知名度和公眾關注度得到不斷提升,繼而擴大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的影響力。
全境保護網絡開展了兩期小額贈款項目,共投入資金110餘萬元,支持在地的基層保護區、大學研究機構以及社會組織等9家機構,針對「保護空白」區域開展了涉及科學保護、監測、巡護、社區發展等14個項目。
螞蟻森林項目地|圖源:TNC
引進螞蟻森林保護地資金支持,由TNC提供技術支持,與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白馬雪山社區共管協會共同建立的「德欽巴美滇金絲猴公益保護地」項目,啟動一年以來,在社區調查、保護地監測及社區巡護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編寫《巴美保護地保護管理計劃》初稿,巴美塔玖協會順利動員4個社區共8個小組啟動社區巡護工作,全面網格化布設下70餘臺紅外相機。
野外巡護監測進行中|圖源:TNC
保護網絡成立以來,老君山公益保護地在全境保護網絡、老君山管理局、老君山保護中心、TNC、YGF等多方支持下持續深化各項保護工作,在自然中心建設、調查監測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滇金絲猴保護網絡-麗江老君山·滇金絲猴自然中心正式落成,並完成了重點棲息地和猴群調查,《老君山滇金絲猴公益保護地:2003-2020綜合報告》,將在近期正式發布。
麗江老君山·滇金絲猴自然中心|圖源:TNC
針對滇金絲猴棲息地破碎化、斑塊化的問題, 保護網絡推動實施了6105畝的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苗60餘萬棵,總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涵蓋5個滇金絲猴南部分布區,修復和連通5個滇金絲猴種群的棲息地。
雲杉樹苗 | 圖源:TNC
冷杉樹苗 | 圖源:TNC
在未來,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將繼續以推動全境滇金絲猴及棲息地的保護為目標,開展以下工作:
提升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綜合運轉成效,提高網絡成員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度,支持網絡成員參與解決重點保護空缺問題的保護行動;組織撰寫和發布滇金絲猴保護相關報告;舉辦全境保護網絡年會、線上線下主題研討會;
支持網絡建立滇金絲猴、同域分布物種及棲息地監測體系:2021年覆蓋南部和北部1/3種群及棲息地;支持建立和實施全境標準巡護監測管理系統:2021年覆蓋6個優先保護區域,開展全境保護管理監測能力培訓;
繼續支持滇金絲猴公益保護地示範建設及滇金絲猴友好社區探索;開展滇金絲猴全境保護公益品牌合作活動、宣傳、展出、講座等提升全境保護影響力;繼續推進滇金絲猴棲息地修復和廊道建設。
獲獎者合影|圖源:TNC
在本次年會上,和學才、胡善斌、李施文、路茸、七斤、四郎次仁、斯南吉層、餘忠華8人受到隆重表彰,獲得「2020年優秀滇金絲猴一線保護工作者」稱號。
中國TNC科學主任靳彤 | 圖源:TNC
中國TNC碳匯高級官員趙銘石 | 圖源:TNC
主題分享和討論環節 | 圖源:TNC
此外,中國TNC科學主任靳彤在會上作了《滇金絲猴保護現狀與展望》的報告。在主題分享和討論環節,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副研究員黃志旁介紹了《2020年老君山保護現狀與展望》、雲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副科長胡善斌分享了《優秀一線保護工作者代表故事》、中國TNC森林碳匯項目高級官員趙銘石匯報了《滇金絲猴棲息地恢復和廊道建設進展》,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秘書長蕭今、鄉村之眼項目負責人樊翼、麗江老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自然教育主管張芳分別就SEE西南項目中心滇金絲猴保護主題、滇金絲猴3000+小額資助代表項目以及滇金絲猴全境保護自然教育進行了交流。
與會者合影|圖源: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