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順德科技創新再獲大豐收。日前,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18年廣東科技進步獎擬獎公示》(10個工作日,公示已結束),其中來自佛山順德的廣東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入圍一等獎,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國藥集團廣東環球製藥有限公司入圍二等獎,上述企業均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獎。
龍頭企業強大自主創新實力領跑佛山
根據公示名單,廣東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1個;一等獎項目共29個,二等獎項目共103項,其中聯塑科技是佛山唯一入圍一等獎的代表,另有佛山5家企業或單位入圍二等獎。其中順德入圍數量佔據了全市入圍總數的一半。
從入圍擬獎名單的第一完成人來看,企業作為第一完成人的廣東企業6個,約佔一等獎單位總數的20%;以企業作為第一完成人的廣東企業約40家,約佔二等獎單位總數的四成。相比起其他以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主的創新結構,佛山,尤其以順德為代表,以企業為科技創新主體的特徵十分明顯,入圍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全部來自當地的龍頭企業。
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這既顯示順德科技工作獲得大豐收,尤其是時隔多年順德企業將再次摘得省一等獎,同時又充分彰顯出順德龍頭企業強大的自主創新實力。
其中,聯塑科技入圍廣東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是「高性能厚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的研發及產業化」。而美的暖通和環球製藥則分別憑藉「全天候高效可靠寬頻多聯機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及產業化」和「多層控膜緩釋技術及微丸包衣技術在緩釋類藥品中的應用」入圍廣東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這幾年順德對科技非常重視,作為創新的一線人員,我深受鼓舞。」作為本次聯塑科技項目的參與者之一、聯塑集團計量質量檢測中心主任喬曉輝如是感嘆。
數據顯示,2018年,順德的區域創新氛圍更加濃厚,三大科技創新集聚區2建設穩步推進。新增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4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新引進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認定4168名高層次人才。作為創新驅動「牛鼻子」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增至1471家。作為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的全區專利授權量達2.39萬件,增長28%。
今年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將提升至4%
在此成績的基礎上,科技創新仍將成為順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不久前召開的順德區第十三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吹響了順德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總號角。根據規劃,今後要繼續推進「科技順德」建設,集中力量大抓自主創新,依靠科技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
而今年的順德區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強化政府在創新投入中的引導作用,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這一指標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而在2016年公布的《順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曾提出到2020年,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2%的目標。而此次,順德將科技創新目標進一步加碼。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後順德計劃新建1~2家面向產業的高水平研發平臺,建立先進適用技術項目庫,增強創新策源能力。構建「企業家+科學家+現代產業園」的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模式,鼓勵企業家與科學家聯合開展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要素。今年順德將建立市場化的育才引才留才機制,組建海外招才引才工作站和灣區人才聯合會,推動企業自主引才、專業引才。積極對接中科院、湘潭大學等,爭取引入1~2名院士團隊開展研發合作。啟動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分院建設,推動順職院與高水平大學合作,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此外,順德還將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模式,聚合政務服務和市場服務資源,建設集智慧財產權大廈、維權公益基金、智能保護信息系統、專利侵權保險、跨境跨區保護協作聯盟於一體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聯合體,形成對科技創新的保護強盾,力爭專利申請量增長20%。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羅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