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毒素蓄積引起亞健康和一系列繁殖障礙、影響產能,怎麼解決?

2020-11-22 騰訊網

隨著規模化養殖的進展,豬場對母豬生產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養戶對產能提高尤為關注。儘管近年來我國不斷引進高產母豬提高國內生產水平,但現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高產母豬的水平大打折扣。母豬的責任是繁殖仔豬,一旦出現繁殖障礙會大大增加豬群非生產天數。後備及經產母豬乏情率居高不下,產仔數下降、弱仔增加,甚至有部分母豬還未進行過初次配種就已經發生了子宮炎症,除了病毒和細菌導致的繁殖障礙性問題,母豬的亞健康也是此種情況的重要原因。

所謂母豬亞健康即母豬處於健康和已發病的中間狀態,機體已經出現相應的損傷但未表現明顯臨床症狀。

一、造成母豬亞健康的原因

母豬一年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懷孕和哺乳時合成代謝能力遠高於空懷期,部分散戶為節約成本使用劣質飼料造成母豬營養不良。旺盛的合成代謝也使得豬體內氧化應激加劇和積聚過量的代謝廢物損傷臟器功能,影響母豬健康。體內毒素超標損傷臟器功能。樊福好博士更是指出我國母豬機體普遍存在中毒指數偏高,嚴重影響了其產能的發揮。懷孕和哺乳時旺盛的代謝使得母豬對外來或內在毒素尤為敏感。

我們天天在談母豬中毒和毒素蓄積問題,那所謂的毒素到底從何而來?造成母豬體內毒素蓄積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重金屬超標,為應對高產母豬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飼料企業開發的高鉻、高銅、高錳和高鐵日糧,這些元素可以促進母豬繁殖性能,提升排卵數,為保證能攝取足夠元素,其添加量往往是實驗推薦劑量的3-5倍,過剩的攝入導致肝臟損傷和排出負擔。

2、黴菌毒素超標,根據建明工業的檢測數據,飼料中黃麴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伏馬毒素、T-2毒素、麥角毒素等的檢出率為67—91%,超標率達4.7%—12.3%,187份樣品中黃麴黴毒素超標率最高,達到12.3%。尤其南方豬場,5-9月份降雨多,溫度高空氣溼度大,豬場儲存的玉米、麩皮、豆粕短短的20來天就會發生黴變。這也是造成母豬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3、過量的抗生素使用。為了應對藍耳病及血蟲病帶來的威脅,很多豬場形成了習慣性保健,即每月添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磺胺類、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預防,長期使用會使肝臟脂肪代謝能力下降和膽紅素(有毒)排出障礙,母豬產後大量使用的退燒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也會造成急性肝中毒和腎臟中毒。長期抗生素保健加重肝臟分解負擔和排除負擔。

4、妊娠母豬由於長期控料和缺乏纖維素來源普遍存在便秘現象,糞便稽留容易造成有害菌大量繁殖並產生細菌毒素;裂解死亡的細菌及寄生蟲也會釋放出大量內毒素從而加劇母豬機體中毒。

二、毒素蓄積與現場問題

母豬作為豬場的生產機器,筆者總結了母豬臨床表現與體內毒素蓄積相關的幾個方面供廣大讀者分析了解。

1、後備母豬發情時流出的豆腐渣似的分泌物,炎症究竟從何而來?後備母豬從未經歷過輸精卻已出現炎症,這和母豬體內黴菌毒素超標有關。子宮不僅是生殖器官,也是分泌器官,當體內毒素超出代謝能力後除了從糞便尿液排除,入血的毒素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子宮組織,刺激子宮腺體分泌排除部分毒素,子宮內膜附著的毒素刺激局部發生炎症反應。同時超標的玉米赤黴烯酮還會刺激子宮內膜上皮蛻化脫落,最終形成豆腐渣似的分泌物,此種炎症稱為無菌性炎症,如果病變的時間過長會導致卵巢及子宮發育遲緩或退化,嚴重影響留種率。

2、夏季來臨,母豬背部出血點增多甚至大面積紅疹,是附紅細胞體嗎?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部分豬場按照附紅細胞體的方式用磺胺進行治療效果明顯,但有些豬場卻沒有什麼效果,原因何在?皮下出血點的本質是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的滲血,凡是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都會引起出血點。附紅細胞體引起毛細血管損傷和溶血,但飼料中的黃麴黴毒素,T-2毒素等超標時也會引起皮下出血點增多,尤其炎熱的夏季,熱應激和分娩應激使得母豬背部血流加快,免疫力下降,也加劇了對毛細血管的損傷造成出血點。這往往是母豬發生排毒障礙的標誌性表現。

3、筆者在擔任配種師項目組組長時,解剖了大量淘汰母豬的子宮,通過和養戶溝通發現,母豬膘情正常,發情正常,但配種後無法正常妊娠,反覆發情反覆配種,最終只能淘汰。通過解剖發現問題母豬子宮普遍存在嚴重的皮下水腫現象,造成此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子宮炎預防治療不徹底持續炎性因子引起的子宮內膜水腫,另一方面和母豬自身蓄積過多毒素有關。分娩後的子宮有自淨功能,即通過增加子宮血流量使子宮腺分泌大量液體衝洗子宮惡露,如母豬體內毒素過多(黴菌毒素、藥物殘留、重金屬、細菌內毒素等),隨著子宮腺分泌物積聚在子宮內膜,刺激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和內膜、肌肉層的水腫,從而導致精子運動困難或胚胎難以著床造成配種失敗。

4、母豬產前乳房水腫。產前乳房水腫是懷孕後期隨雌激素升高的正常生理反應,但超過限度會造成產後泌乳下降甚至無乳。現代飼養模式導致母豬體內大量毒素和代謝廢物的蓄積會加劇乳房水腫的程度和比例。水腫的乳房會擠壓乳腺細胞發育空間,降低合成奶水數量。嚴重影響產後仔豬母源抗體獲得和斷奶重。

5、黴菌毒素超標引起的流產。長期便秘母豬有害菌代謝生成或細菌裂解產生的內毒素會刺激胎盤炎症和破壞胎盤屏障,黴菌毒素超標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引起全血液中毒,玉米赤黴烯酮會減少促黃體生成素和孕酮的生成,黃麴黴毒素造成胎盤屏障通透性增加和胎盤毛細血管出血,同時胎盤屏障功能下降。胎盤功能下降後容易引起細菌感染,根據感染的細菌不同子宮出現水腫、出血或化膿、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表現為不同階段的流產。僥倖存活的仔豬出生後體質瘦弱料肉比高,難以養活。黴菌毒素還會抑制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生免疫反應,降低抗體滴度,使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如藍耳、圓環、豬瘟、偽狂犬、乙腦等發病風險升高。

三、如何降低毒素帶來的問題

目前降低黴菌毒素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添加脫黴劑,但脫黴劑脫黴種類和脫黴效率並不能完全解決體內毒素問題(只是針對黴菌毒素)。最近幾年使用的過氧化氫酶、葡糖糖氧化酶、甘草甜素等通過在體內轉化激活解毒胺基酸(如葡糖糖醛酸)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豬體內毒素的解毒主要是在肝臟進行的的,毒素的排出則是通過尿液、糞便甚至汗液來完成。肝臟的解毒不僅針對黴菌毒素,重金屬和過量抗生素的排出和轉化也是在肝臟完成。肝臟解毒的機理包括四個方面:氧化降解、膽汁運輸分泌、逐步釋放和吞噬作用,而這四個方面都和膽汁酸的足量供應有關。

膽汁酸中的去氧膽酸能大大激活肝臟內過氧化氫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承擔起氧化降解的責任;足量的膽汁酸促進肝內循環和肝腸循環,把重金屬和分解或未分解的有毒物質運出肝臟通過糞尿排出;而逐步釋放的解毒也是通過膽汁運輸來進行;依賴於膽汁酸這個清道夫,肝內枯否氏細胞能夠被激活和發揮正常的吞噬作用,去除血液運輸來的細菌內毒素。所以維持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對保持母豬健康,消除亞健康帶來的繁殖障礙性問題尤為關鍵。

綜上所述,豬體毒素蓄積導致母豬亞健康,引起一系列繁殖障礙,嚴重影響產能提高。作為解毒排毒的關鍵肝臟在維護豬體健康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保證肝臟健康和正常功能是解決母豬亞健康的根本。膽汁酸在毒素降解和排除過程中發揮了清道夫和搬運工的角色,給母豬提供足量膽汁酸解決其亞健康從而保證發揮最大的生產潛力,不斷提高養戶豬場產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常見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大全
    摘 要:提高母豬繁殖成績是提高養豬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豬繁殖障礙是指母豬實際產健活仔豬的數量和質量、發情配種質量低於正常水平的現象。病因不同,所引起臨床症狀也有差異。本文從管理措施、飼料質量和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等方面,分析了導致母豬繁殖障礙的常見疾病,提出了臨床鑑別診斷要點和預防措施。
  • 母豬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繁殖障礙
    河北和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江曉群;北京生泰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斌    1先天性生殖器官缺陷又可以稱為先天性繁殖障礙,是指胚胎發育期生殖器官發育反常失去繁殖能力而發生的生育繁殖障礙。兩性畸形臨床表現也是多樣的:有陰門狹窄、陰蒂過長、一側睪丸一側卵巢、兩側同時具有睪丸和卵巢等等。這樣的豬是不能繁殖的。    1.2異性孿生異性孿生是不完全的兩性畸形,母豬缺乏生殖器官的某些部分,或發育不完全。除個別雌性生殖系統發育較好,多數沒有生育能力。
  • 母豬繁殖性能提高20%?!嘉吉3+2母豬營養解決方案夠「硬核」!
    在行情利好和政策加持之下,養豬業復產復養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由於很多豬場將三元商品母豬留作後備母豬,一時間,豬場「新寵」——三元母豬備受關注。和二元母豬相比,三元母豬在繁殖性能、管理難度和健康水平等方面的生產管理問題更為突出。
  • 母豬保健的正確認識?母豬又該如何做保健好?答案來了
    整體來看,當前母豬由於內熱不化,氣血雙虛,體內毒素過高,母豬群多數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導致疾病頻發,生產性能低下,整體效益下滑。可回首來反思下自己,母豬保健自己重視了嗎?對母豬保健的正確認識?關於此,你又了解多少呢?
  • 母豬體內毒素怎麼排毒,發酵床養豬技術
    當母豬體內毒素過多,臨床表現為:母豬淚斑明顯;耳朵有血斑;額頭上有黑斑、背上有鐵鏽斑;皮毛粗亂、糞便很硬,尿液有黃又臭;生產性能下降、抵抗力下降,導致生產性能下降問題頻發,甚至提前淘汰,這對養豬場來說是巨大的損失。今天老張養豬技術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樣解決母豬體內毒素!
  • 配種前維生素調控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維生素在生物體內的需要量並不高,但就其營養學意義不亞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在母豬的繁殖中維生素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主要對卵巢、卵泡、黃體和輸卵管上皮細胞的功能及胚胎發育起作用,從而影響母豬繁殖性能。
  • 為什麼你家的母豬生的那麼少?妨礙母豬受胎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一、營養性原因 1.夏季氣溫高,母豬受高溫困擾,食慾下降採食量減少,母豬繁殖所需營養攝入不足,發情排卵不規律,影響交配和受孕,出現死胎和弱胎
  • 乾貨|提升三元母豬繁殖水平的方法
    其中,維生素E可以促進胚胎發育,提高受胎率;β-胡蘿蔔素能促進卵巢和卵泡的發育;生物素通過增加子宮角體積,促進胚胎成活,從而提高產活仔豬數、減少弱仔和死胎的比例。另外,日糧還要保證硒、錳、碘、鉻、鋅等微量元素的供給,對提高三元商品母豬繁殖性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母豬背膘厚對其繁殖性能的影響以及調控方法!
    母豬背膘厚對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響,與發情、產仔和泌乳都緊密相關。在母豬不同的繁殖階段根據其背膘厚,可以採取不同的飼養方法來調控其體況,以保證繁殖性能的正常發揮。母豬背膘厚通常作為評估其營養狀況是否良好的標準,也是進行種豬選留和決定營養供給的重要依據。
  • 母豬不發情就打催情針嗎,很多養豬人都做錯了,用這招可輕鬆解決
    養殖母豬的老闆都遇見過母豬不發情的問題,不管是後備母豬不發情還是經產母豬不發情,都比較常見。這會導致豬場生產效益下降,很多豬場老闆都採取了什麼措施呢?據我所知,很多豬場老闆都是直接注射孕馬血清,PG600,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而且傷害極大,母豬不發情,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體型因素、營養因素,也可能是母豬子宮發育或者恢復不徹底,母豬的孕激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導致的,甚至有可能只是天氣原因。母豬產後如果因為虛弱或者消炎不徹底,輕則虛弱和炎症,即使發情了也不排卵,導致屢配不孕,重則虛弱和炎症甚至直接不發情。這樣我們才好有效的讓這個母豬穩定發情排卵。
  • 做好這幾點,提高你的豬場產能!
    在如此周期超長的暴利時代,我們也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面對高漲的行情,許多豬場仍然產能低下,所獲得的利潤並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多因素導致的豬場的仔豬和肥豬的成本偏高。在金豬之年這部分豬場尚可生存的比較「滋潤」。但是,隨著許多養殖戶和養殖集團積極的補欄後備母豬,特別是補充大量的三元後備母豬,使得我國的生豬產能在快速恢復。
  • 母豬有眼屎淚斑怎麼回事?怎麼治療?懷孕母豬有淚斑如何處理?
    本文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母豬有眼屎淚斑怎麼回事、母豬有眼屎淚斑怎麼治療以及懷孕母豬有淚斑如何處理等問題。    母豬有眼屎淚斑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要排除豬舍空氣品質差導致的母豬眼睛出問題。如果豬舍空氣品質沒啥問題,那眼屎淚斑就是母豬體內毒素尤其是肝腎毒素蓄積的表現。因為母豬這一輩子不斷要使用藥物,不斷的飼餵飼料,藥物殘留和飼料黴菌導致很多母豬肝腎毒素蓄積嚴重。這些毒素的外在表現就是眼屎淚斑、被毛粗亂等。
  • 非瘟復養場想引種擴大規模,選擇什麼樣的母豬最好?
    ,產下當窩仔豬之後,母豬不發情、屢配不孕、頑固炎症等繁殖障礙性疾病會呈爆發式增長。因為商品豬的選育方向是要生長速度和瘦肉率,而種用母豬的選育方向是要優良的繁殖性能和雜交優勢。 育肥母豬留種外觀看臀部也大,但這類母豬不是骨盆大而是臀肌大,仔細看後腿間距太小,體型明顯不一樣。這類母豬留作種用,因生殖系統不發育或發育不良,不發情、長發情屢配不孕等異常情況很多,即使正常發情後能夠配種成功,分娩時難產機率也大幅增加。
  • 做到這幾點,母豬每窩能多產2~5頭小豬,但總是被人忽略!
    母豬的養殖不同於育肥豬養殖周期很短,母豬的飼養過程是發情、配種、分娩、哺乳、再發情,一直到淘汰的過程。  這對母豬的消耗是不間斷長年累月的,期間母豬感染病菌並不會像小豬那樣表現出來,跟成年豬一樣都表現隱性症狀,所以母豬出現亞健康狀態也不容易被發現。這也是為什麼非洲豬瘟死那麼多大豬而母豬最多的根本原因!
  • 乳仔豬母源性腹瀉的原因與解決方案
    許多養殖場對此不夠重視,為此,我們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供大家參考。眾所周知,仔豬出生時是不具任何抵抗病原微生物能力的,但初生仔豬的腸壁具有獨特的「胞飲」作用,可直接吸收和利用初乳中的抗體和其它免疫活性細胞。初生仔豬的這種特殊吸收方式僅在出生後6~12小時內有效。所以,出生後6小時內必須讓仔豬吃上足夠多的初乳才能抵抗早期感染。
  • 國家統計局: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比上季度增9.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說,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32120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3.5%,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增長9.8%。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中國經濟一季度GDP增速出現多年來首次負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 母豬批次化生產的全進全出模式推動生豬復產
    近日,記者採訪了全國母豬定時輸精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協作組組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田見暉,希望將其多年來的經驗整理總結,為全國生豬產能恢復提供參考借鑑。  記者:就您研究的方向而言,您認為我國生豬生產的突出問題在哪裡?  田見暉:我認為突出問題是能繁母豬數量嚴重短缺,很多豬場「見母就留」,三元育肥母豬也都被用作繁殖母豬了。
  • 非常時期,豬場如何選種,培育後備母豬?
    背景:非瘟疫情影響下,二元母豬緊缺,市場比較緊俏,第一批三元豬已經配種生產,由於選種倉促,著急配種生產,從目前豬場三元豬的生產成績來看,確實有一定影響,尤其是母豬繁殖障礙帶來的PSY下降。
  • 巧用獸用b超可改善母豬繁殖生產力
    母豬的產仔數量決定母豬整體生產力,因此關係到養殖戶的經濟問題。怎麼才能提高母豬的生產能力呢?母豬選種的時候,提供需要滿足70公斤,10頭母豬群養,成熟公豬每天10-20分鐘與母豬接觸,母豬2周內就有發情,根據母豬群養引入公豬激情,使母豬二次發情。
  • 改變飼餵方法提高母豬繁殖能力
    母豬的生產能力表現為年產窩數與窩均斷奶仔豬頭數,母豬繁殖周期的長短決定年產仔窩數,而窩產活仔數和斷奶前死亡率決定斷奶窩仔數。提高母豬的生產能力主要是提高母豬繁殖周期和斷奶活仔數。  選擇優良豬種  在工廠化養豬生產中,商品豬的母體大都採用雜種母豬,因為雜種母豬在繁殖性能上具有雜種優勢,同時適合市場對瘦肉型豬的需求。在選擇長大後備母豬時,體型上應平直或微傾,腹部比較大而鬆弛,腹部過度收縮的母豬繁殖力較差。奶頭排列整齊均勻,一般在7對以上,奶頭飽滿,不能有瞎頭、副乳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