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近日,溪水園社區居民反映,小區存在大量流浪貓,部分居民用剩菜剩飯進行餵養。晚上居民遛彎時,突然躥出來的野貓嚇人一跳,有的身體欠佳的老人會因此避免晚上出來。另外,也有大量居民質疑,如果被野貓抓傷會不會造成疾病傳染等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治理。
【詳情】記者來到溪水園社區,社區花叢草地中不時會出現幾隻野貓,居民經過時野貓迅速逃竄,冷不丁地嚇到過往的居民。張阿姨說,「小區裡不知哪來這麼多的野貓,雖說也不礙什麼事,但是突然躥出來,對於我們這些老人還是嚇一跳。所以平時儘量走主路,很少往花園裡去。其實社區花園挺漂亮的,不能常去也比較遺憾。」下午5點左右,社區的一角集中了五、六隻野貓,附近的居民拿來剩菜剩飯裝在盤子裡,餵這些貓。劉阿姨說,「我自己也養貓,看這些野貓挺可憐的,就每天定點喂喂它們。」就在前幾日,社區業主群也就餵養野貓展開了大討論。有的人指責一些居民愛心泛濫,餵養這些野貓致使野貓越來越多,生怕會傳染疾病。有的人辯解,野貓不同於野狗,身上沒有傳染病,被咬也不用打疫苗,應該善待。
【解決】針對野貓身上是否帶有傳染細菌,人接觸是否會傳染的問題,記者諮詢了一家寵物醫院。工作人員介紹,野貓身體主要有傳染病及蟲類病菌。但是傳染病主要是貓類之間傳染,不會傳染人。但是野貓身上的蟲類細菌是要特別注意的。一般野貓身上會攜帶蟎蟲、弓形蟲、跳蚤、蝨子等,人接觸這些細菌皮膚會刺癢。
其中,弓形蟲是貓身上最常見的寄生蟲,可以穿透胎盤,直接影響嬰兒。如果家中有孕婦,不要接觸貓的大便,該寄生蟲可通過貓糞傳播。
記者將相關問題反映給了物業,工作人員介紹,前一段時間,物業已經集中清理了一部分野貓,但是野貓比較機警動作靈敏,不易被抓捕,所以無法全部逮到。
清理前,物業與收留流浪貓狗的機構取得了聯繫,所以被逮到的野貓均收置在此處。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將持續關注,並將此事向上級部門反映。
撰文/隋寅偉 攝影 段毅剛
(隋寅偉 段毅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