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種常見的鳥類,被俗稱為「臭姑鴣」,它因身體惡臭而「臭名遠揚」,遭到了我國養鳥人的嫌棄。可是在國外,這種鳥卻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甚至還被評為是「國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鳥類是大自然的小精靈,它們展翅翱翔在空中,遊走於茂密樹林的枝頭,啄食啃噬樹木的害蟲,為自然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可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叫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沒錯,在鳥類大家庭中,有一種鳥顯得十分奇怪,它雖然長有漂亮的羽毛,卻只能被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為何?因為它的身體散發著令人難以忍受的惡臭,這種鳥就是戴勝鳥,俗名「臭姑鴣」。
戴勝鳥共分有8個亞種,體長大致在26釐米左右,體重約為55~80克。戴勝鳥全身羽毛豔麗,呈現棕紅色和沙粉紅色,少量品種也有黑白相間色,廣泛分布於歐、亞、非三大洲,是一種適應環境能力極強的鳥類。戴勝鳥一般棲息於平原、山地、森林、牧場等開闊地,專門以蟲類為食,它們長長的嘴巴,可以在樹木以及潮溼的地面翻找食物。
一直以來,戴勝鳥都被老百姓認作是「不祥之鳥」,因為它們經常出沒於荒墳野地,並在土裡叼啄覓食。正是因為如此,民間一直有傳說稱「臭姑鴣吃屍體」,所以它們的身體才會散發出惡臭。可是這一說法並不具有科學性,事實上,戴勝鳥之所以會出沒於墳場,完全是因為地下棺材腐爛後,會滋生出很多食腐性蠕蟲,而它們正是戴勝鳥的美餐。
不過一個問題接踵而至,既然戴勝鳥全身散發惡臭並非是源於「吃屍體」,那麼它的惡臭來源究竟是什麼呢?其實不少生活在農村的讀者們都知道,無論是戴勝鳥的成鳥還是幼鳥,都帶有同樣的惡臭,這完全源於戴勝鳥的自我保護。相比於其他鳥類而言,戴勝鳥的攻擊性極弱,並且飛行速度也不快,很難快速逃脫獵食者的追捕。在防禦本能的督促下,它們才進化出一套「臭味系統」,將自身打造成「臭名昭著」的鳥類,用以躲避天敵的傷害。
更為奇怪的是,戴勝鳥在孵蛋時,一般都會將自己的排洩物直接排在窩裡,如此一來,戴勝鳥的窩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廁所」。當小戴勝鳥被孵出之後,成鳥同樣會故意儲存幼鳥的糞便,令幼鳥生活在「糞的海洋」中,久而久之,它們的身上自然而然的便奇臭無比。
戴勝鳥的臭名,確實令它們規避了許多來自於天敵的風險,但是卻被我國民間百姓所不齒提起,並將其視作是鳥中的異類。可是在國外,戴勝鳥卻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甚至人們還能將其與某種信仰聯繫在一起。在2008年5月29日,以色列的一位總統,正式向世界宣布,戴勝鳥將會成為該國的國鳥,而這一結果的出現,完全是源於該國民眾投票選舉的結果。
戴勝鳥成為國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他們看來,戴勝鳥不僅美麗異常,而且還能「非常好」地照顧好自己的後代,是一種責任感非常強,且品質高貴的鳥類。
古人云:「人無完人」,小編借用這句話形容戴勝鳥,叫作「鳥無完鳥」。如果我們一味地著眼糾結於它的體味,戴勝鳥就將一無是處。可是如果我們將眼光放在它照顧後代的行為上,卻可以看到它的「心靈美」「責任心」,所以,以色列將其視作「國鳥」,屬實是名至實歸。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