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裡物流:輕資產靈活運作 廣撒點布大格局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嘉裡物流(0636.HK,謹慎增持): 輕資產靈活運作,廣撒點布大格局

摘要

公司藉助頻繁收購、輕資產運作成亞洲領先的物流服務商,在全球管理500萬平方的物流設施。

  核心觀點

  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並駕齊驅,輕資產力助快速發展

  公司藉助頻繁收購、輕資產運作成亞洲領先的物流服務商,在全球管理500萬平方的物流設施。公司業務含綜合物流(香港倉配、物流營運)和國際貨運兩大業務,受國際形勢影響,貿易略有疲軟,公司近4年營收增長在3%上下波動,整體平穩,綜合物流營收勢頭較好,支撐整體業務的營收增加。2015年,在公司總體營收增長為-0.2%時,綜合物流營收同比增加9.8%,其營收佔比越來越高,2016年上半年佔比51%,超越國際貨運成最大貢獻者。而國際貨運營收近年來增幅放緩,甚至在不斷下降。

  積極拓展新客戶,依託增值服務帶動綜合綜合物流收入顯著提升

  公司物流營運業務提供時尚服飾、食品飲料等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其增值服務是優勢所在。如針對服飾行業公司提供倉儲、質檢、退貨、庫存檔點等多項增值服務,帶動收入增加。其次,公司物流營運致力於為規模較大的客戶服務,目前為Interbrand全球百強品牌排行榜中40多家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服務。並與眾多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尤其在香港,與半數以上客戶的合作超過五年。客戶的穩定性使得物流營運業務收入有了保障。由於公司面向多個行業服務,其自置物流設施的模式使得運作服務靈活,更促進客戶粘性,當前公司自置物流設施過半,達270萬方。

  國際貨運後勁足,東南亞網絡成熟,借力「一帶一路」發揮空間大

  國際貨運近年表現有些許停滯,但整體收入仍位列全球國際貨代公司前20強,且運輸網絡成熟健全。通過投資收購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等物流公司,其環球網絡覆蓋六大洲,並藉助跨境陸運網絡(KART)服務佔據與國內大陸聯通的多個物流幹道,覆蓋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昆明、上海並拓展至馬來西亞,其8條線路貫通東協板塊,是唯一覆蓋東南亞六國和中國跨境陸運網絡的物流公司。我們認為,隨著一帶一路的推行,中國與鄰近國家經濟愈發融合,東南亞國家經濟逐步發展,在東南亞擁有成熟網絡的嘉裡物流定能從中受益。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當前公司股價9.7港幣,根據測算16-18年EPS分別為港幣:1.12、1.17、1.21元/股,對應估值8.6x、8.3x、8.0x,首次覆蓋,給予「謹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1) 港股與A股投資理念差異、市場風險差異

  (2) 國際化拓展不達預期;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

  一、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並駕齊驅,借收購布局東南亞

  背靠嘉裡建設,藉助收購成亞洲領先物流服務商

  嘉裡物流是亞洲領先的物流服務供應商,多次獲得「年度亞洲最佳第三方物流公司」獎項。核心業務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運、快遞及供應鏈解決方案等,為各類型商品、非商品及輔助銷售材料,提供專業物流服務。目前在全球管理逾500萬平方的物流設施。

  公司於1991年註冊成立,為嘉裡控股的全資子公司,經營嘉裡控股在香港的倉儲業務。1996年,嘉裡建設成立並於同年上市,作為嘉裡控股重組的一部分,公司成為嘉裡建設的全資子公司。作為香港最大的房地產之一,嘉裡建設2015年營收87億。截至2015年底,嘉裡建設為公司最大的股東,持有42.38%股權。

  嘉裡物流總部設於香港,於大中華及東協地區擁有最龐大及密集的配送網絡和物流樞紐,環球網絡遍及六大洲40餘國。於2013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當前市值163億港元。

  嘉裡物流在發展過程中頻繁通過收購進行擴張,最終實現業務版圖的擴大。

  2000年前,公司主要於香港從事貨倉業務。自2000年起,開始向倉儲客戶提供陸運服務,投資開發物流中心。2005年開始通過收購對綜合物流業務進行大規模並向國際化擴張。包括2005年為擴張中國的物流服務範圍收購嘉裡大通70%股權,於2004年將業務擴展至泰國港口碼頭業務。2008年收購臺灣主要物流服務供應商嘉裡大榮物流。

  2010年後,國際化擴張的腳步愈發頻繁,公司主要通過在新區域市場進行持續收購開始擴大亞洲區內主要航線以及歐亞航線業務。2014年公司收購杜拜公司Able Logistics Group FZCO的70%股權,建設亞洲、中東、歐洲、非洲24小時全天候轉運樞紐。2015年與印尼最大物流服務供應商之一PT Puninar成立合資,收購PT Puninar部份股東15%持以拓展其印尼綜合物流業務。於2016年6月完成收購美國十大無船承運商之一APEX大多數股權,是拓展國際貨運長遠策略的重要一步。

  為把握東協地區運輸及配送需求增長帶來的發展機會,嘉裡物流曾於2007年建設東協區內的跨境公路運輸網絡。

  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並駕齊驅,並不可分

  公司以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身份為世界各地的製造商、零售商及其他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綜合物流業務可細分為物流營運和香港貨倉業務兩部分。其中物流營運主要是提供廣泛的物流服務,如倉儲及增值服務、陸運及配送、退貨管理及各種配套服務。香港貨倉為向客戶出租在香港的倉儲空間。國際貨運則提供涵蓋空運、海運、跨境陸運等多種方式的貨運代理服務,亦提供報關代理、風險管理顧問、貨運保險顧問等相關配套服務。

  具體而言,綜合物流方面,公司按照客戶的供應鏈提供廣泛的綜合物流服務,旨在提升他們的供應鏈管理表現,除存貨倉儲、陸運及配送服務外,亦向客戶提供廣泛的增值服務及供應鏈解決方案。

  國際貨運服務主要涵蓋在始發地收貨、集中託運同一承運人路線的貨物、辦理清關及負責門到門送貨至目的地的終端客戶。服務通常始於接到客戶的貨運指示,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比較運費報價、承運條件及裝運時間表,與客戶合作選擇運輸方式(提供至少兩種運輸方式的聯運解決方案)、具體承運人及路線以及裝運時間表。妥收貨物、進行付運並交付至目的地。同時,提供報關代理、清關及合規服務,以方便跨境運輸。

  值得注意的是,綜合物流和國際貨運兩個業務並非對立,二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國際貨運代理主要提供貨物運輸、進出口單證製作、代客戶進出口報關、報檢等服務,當其與第三方物流服務結合起來後,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展。在完成跨境運輸後也可為客戶提供諸如包裝、貨物拆裝箱、標籤、配送及分撥等服務。從而使得公司提供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更加完備,增值服務更加豐富、多樣,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尤其是跨國企業)。在開展業務時,公司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的服務往往是綜合物流和國際貨運服務的結合。通過為客戶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務,公司從中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商業利潤和市場空間。

  近年營收整體平穩,綜合物流支撐營收增加,佔比超國際貨運

  因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全球需求減少,物流行業貿易停滯不前,公司營收增幅甚微,整體趨穩。2014年嘉裡物流主營業務收入為211.15億港元,2015年營收210.79億港元,同比下降0.17%。按營業收入排名,公司在Armstrong & Associates2015全球第三方物流50強企業榜單中位列31位,在2015年國際貨代全球25強企業中位列17位。

  2016年上半年營收104.61億港元,與2015年上半年相比,同比上升3.22%,略有回升。

  公司營收保持平穩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綜合物流業務保持著向上勢頭,取得了穩定增長。2015年綜合物流營收達105.63億港元,同比增長9.80%,約佔主營業務的半壁江山。但國際貨運業績表現不佳, 2015年營收105.17億港元,同比下跌8.51%。

  從利潤率來看,2015年綜合物流項下的香港貨倉業務利潤率高達59.5%,物流營運業務利潤率保持在11%。國際貨運業務利潤率相對較低,為3.2%。國際貨運利潤低,增幅從高增長專項負增長,波動性大,其國際貨運業務收入佔比逐年走低,而綜合物流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成為主力營收業務。2015年綜合物流收入佔比超50%,2016年上半年物流收入佔總業務收入51%。

  Clipboard Image.png

  二、自置設施模式靈活,增值服務持續帶動物流營收增長

  物流營運提供多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通過增值服務提升收入

  公司與客戶訂立的物流服務協議一般為期一至三年。在一般情況下,每月根據單價及該月數量向客戶收取服務費。每月服務費會上下波動,根據所提供的實際服務數量而定,這樣為有旺季及淡季之分的客戶提供了靈活性(但協議中會規定客戶須支付的每月最低收費)。特定合約的服務單價由其所需的倉儲空間類型、貨物搬運服務及增值服務等因素決定。

  嘉裡物流目前在時尚服飾及生活精品、電子科技、食品飲料、快消品、工業及物料科技、汽車、醫藥行業提供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對於服裝行業而言,增值服務一直是嘉裡物流的優勢所在。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務主要有: 倉儲環節——質檢、掛裝、熨燙服務、標籤服務、縫水洗標;運輸環節——指定時間送貨、退貨服務、代收貨款、回單、定製化報表,以及禮品包裝/組裝、掛安全防盜扣、客服支持、門店補貨、門店庫存檔點等。此外還包括退貨處理、不同渠道間對接等增值服務。

  再如,在食品及飲料行業,嘉裡物流提供完備的冷鏈解決方案。在倉儲及配送中提供多溫層解決方案,由專業車隊支援按時送貨、連鎖餐廳/零售店不間斷補貨,以及送貨到家等。在庫存管理上,解決方案包括:先進倉先出倉/先過期先出倉安排、度身訂造存貨老化報告、到期日或變質日貨品排序、批次管制,以及半年/年度盤點等。同時,提供包括標籤代貼、捆綁、蓋印、禮品包裝、季節性禮品籃組裝、解凍處理、輔助銷售產品處理等。

  原有客戶規模較大,近期積極拓展新客戶增加收入

  在全球經濟下滑的情況下,2016年上半年嘉裡物流於不同行業與新客戶籤約,抵消了原主要客戶銷量減少對業績帶來的不利影響。憑藉其亞洲領先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地位和多元化的客戶組合,不斷深化市場滲透率。也正因此支撐了公司2016上半年的業績,取得穩定增長。

  公司致力於為規模較大的客戶服務,並不依賴於單一客戶。目前,為Interbrand全球百強品牌排行榜中40多家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服務。公司與眾多主要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尤其在香港,與半數以上客戶的合作超過五年。客戶的穩定性使得物流營運業務收入有了保障。

  嘉裡物流服務的客戶規模較大,具有兩點的優勢:一方面,大客戶具有貨源規模較大、網絡分散的特點,可以有效滿足物流的規模效應,並支持網絡布局和建設;另一方面,大客戶合作關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長期的服務能力、合作關係與戰略聯盟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被對手輕易複製或超越。

  2016年上半年的物流營運業績的取得與新客戶的拓展密不可分。新客戶的開拓,可以利用相似資源,發揮具體行業經驗,更好地實現專業化、精細化分工,也一併發揮規模效益。

  自置物流設施過半,資產擁有模式靈活可靠

  嘉裡物流同客戶建立廣泛而多元關係離不開其靈活的資產擁有模式。截至2015年底,公司管理約4500萬平方尺(500萬平方米)物流設施,其中2400萬平方尺()267萬平方米)為自置設施,超過半數。資產擁有為修改及優化不同服務設施的利用率提供了更大靈活性,由於不受租金上升影響,可以使公司有較高的經營槓桿。

  根據Armstrong報告,亞洲客戶傾向於信任及偏愛擁有自置資產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自建物流設施較多的優勢在於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彈性需求,同時在管理水平、運營成本、規模化發展等方面也有利。由於自置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資產擁有為潛在競爭對手進入市場設置了較高的壁壘。除自置設施外,公司也租用物流設置,2015年底租用的物流設施面積為2100萬平方尺(233萬平方米),旨在以較低資本投資大產能或進入新地點,從而擴大業務服務範圍及市場份額。

  嘉裡物流管理的各種自置及租賃物流設施包括物流中心、貨倉、港口碼頭、鐵路運輸站等。在亞洲12個國家及地區管理物流設施,其中包括中國、香港、澳門、臺灣、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印度及孟加拉國。

  在中國大陸,嘉裡物流共有18個物流中心。東、中、西均有分布,覆蓋範圍廣。物流設施網絡化使得公司提供的服務更具安全性和靈活性,能夠滿足客戶長期服務協議的要求,同時能夠更好地提供客戶專用倉儲空間,這是公司一大核心競爭優勢。

  香港貨運業務利潤高,為公司重要利潤來源

  香港貨倉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歷史悠久,是利潤的重要來源。2015年,香港貨倉貢獻的分部淨利潤為5.11億港元,佔比達25.59%。2016年上半年分部溢利為2.43億港元,佔淨利潤總額的24.13%。2016年上半年,香港貨倉業務利潤率高達59.5%(物流營運11%,國際貨運3.2%),是公司穩定的高利潤率業務版塊。

  香港的自建貨倉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普通貨物貨倉,另一種是專用貨倉。在普通貨物貨倉租用上,客戶可以選擇籤訂2-3年的長期租約或短期租賃。對於長期租約,客戶可以在制定區域儲存貨物,一般自行負責貨物的維護、裝卸及運輸,公司通常根據租賃空間的類型及大小收取月租。對於短期租約,公司根據客戶儲存貨物的體積收取倉儲費,同時根據所提供貨物裝卸服務的類型及數量收取裝卸費。

  專用貨倉主要用於儲存溫控食品(冷庫)及少數保稅貨物。公司的收費一般根據客戶儲存貨物的體積收取每月倉儲費,以及各種貨物裝卸服務有關(如在貨櫃上裝卸貨物)的若干裝卸費。

  嘉裡物流在香港共有九個貨倉,設施完備,總面積合計510萬平方尺,出租率接近100%,年內成功續約率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國際貨運模式多樣,東南亞運輸網絡成熟,潛力巨大

  多式聯運聯通海陸空,輕資產奠定大網絡

  嘉裡物流的國際貨代業務聯通了海陸空服務三大服務。海運和空運方面,代理團隊藉助市場資訊、新市場拓展、公關管理、預訂及票務支援、專業市場及最終用戶市場等信息,根據客戶報價、承運條件和時間要求,選擇合適的機型、船型和航線,策劃和制定成本效益高的貨運方案。同時兼有附加服務,包括代理報關、檢驗、質量管理,以及分類等服務。陸運方面,亞洲陸路運輸(KART)是國際貨代中資產著重投入的部分。該項目的優勢在於在東協地區及中國大陸擁有 7 個物流中心和一支超過 250 輛貨櫃車的專屬車隊,使其一站式門到門服務兼有空運的速度和海運的成本,成本效益優勢明顯。

  輕資產運作,藉助併購打造成熟跨境貨運網絡

  公司的國際貨代業務在航運和空運方面都是輕資產的運營模式,沒有投資運力資源等資產,而是利用技術手段整合物流資源、為客戶提供平臺化服務。該運營模式的收入來源一是藉由遍布全球的網絡,提供全程國際貨代的增值服務,從貨主處收取代理費或勞務費;二是成為公共承運人的代理人,收取穩定的佣金;三是成為無船承運人,賺取向託運人所收取的運費和向遠洋公共承運人所支付的運費差額。因此遍布全球的運輸網絡和合作夥伴是收入的基礎。

  嘉裡物流通過投資併購本土的物流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跨境貨物運輸網絡。2013年6月和7月,分別收購巴西的Braservice和墨西哥的Cargo Masters Group(CMG),這兩家公司均是當地的供應鏈方案提供商,公司此舉併購走出了擴展美洲市場的重要一步。2013年第二季度,公司與新加坡的Meridian Shipping Services Group建立合資公司,關注東南亞地區的貨櫃代理和港口代理。2015年3月,收購Able Logistics Group FZCO,該集團從事貨運代理及跨境陸路運輸業務的服務供應商,憑藉其在整個中東的龐大網絡,在區域內佔據領導地位。而2016年隨著美國無船承運商APEX的收購整合,開展跨太平洋業務,為客戶提供強大的泛亞洲物流支援,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貨運量和利潤率。未來還將通過仰光和曼德勒兩大內陸港,連接緬甸國內主要鐵路並用作專為進出口商而設的物流樞紐,構建湄公河區域平臺以加快業務增長。

  通過併購和合作的模式,嘉裡物流目前立足東南亞,覆蓋全球六大洲運輸網絡,為其國際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環球網絡不僅提高了公司運營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所收購的本土公司對當地業務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吸引了有擴張市場需求、以跨境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客戶。

  放眼世界,大部分貨運代理公司都是輕資產運營模式。隨著美國無船承運商APEX的收購整合,公司將進一步拓展跨太平洋貿易路線,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貨運量和利潤率。2015年躋身前20強的嘉裡物流和排名第一的代理商之間的收入相差10倍有餘,因而公司在國際貨運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業務收入隨國際形勢波動,借力「一帶一路」有望獲得新增長

  受國內外進出口需求和航運價格影響,國際貨代業務波動較大

  嘉裡物流國際貨代分部部分的業務收入波動較大,很大程度是由經濟環境導致的。2013年,因全球貿易增長放緩以及運價整體下行,全球貨運行業收入支線下行,公司主要貿易航線表現較弱,且由於行業運力普遍過剩導致價格戰,使該年公司國際貨代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95%。而2015年全球經濟繼續放緩,進出口需求疲軟,中國進出口貿易量下降8.19%,公司國際貨代的營業收入也相應下降了8.51%。

  收入形勢相對嚴峻,但作為中間商,公司可通過調整與貨主之間協議的運價,轉嫁風險,一定程度上依然能維持盈利狀態。過去的四年間,分部利潤率維持在3%到4%上下,淨利潤能有150萬左右港幣的上漲。

  利潤保持增長主要受益於南亞和東南亞網點拓展

  2015年和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不穩定,但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公司國際貨運業務利潤依然增長,很大程度受益於南亞及東南亞市場的網點的擴展。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是嘉裡物流著重投資發展的版圖之一。

  以陸運方面為例。跨境陸運(KART)服務也是大東協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服務只要包括在中國及東協國家提供跨境陸運解決方案,2007於泰國成立,2011年路線已覆蓋到泰國、越南、柬埔寨、寮國到中國的昆明、深圳及上海,2014年擴展至緬甸,2015年擴展至馬來西亞。現已有8條線路,貫通東協板塊。我們認為隨著東南亞經濟不斷發展,未來增長空間較大,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催化下,中國與鄰近國家的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藉助中國和東南亞經濟體的雙多邊機制與關稅優惠,兩國貿易往來加速增長,而嘉裡物流這家目前是唯一覆蓋東南亞六國和中國跨境陸運網絡的物流公司,也定能從中首先受益。

  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紅利較大,人工成本低廉,製造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中國又掌握著多項核心技術,因而形成了一條將服務外包給中國,中國整合各國供應商提供半成品的利益鏈條。自2013年「一帶一路」政策推行後,中國與合作國家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迅速,我們認為嘉裡物流在東南亞諸國布局未來潛力巨大。

  公司2015年與中鐵進出口公司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便是依照著「一帶一路」沿線布局。該戰略合作協議將發揮中鐵進出口公司依託鐵路優勢承接國家援外及海外重點工程的豐富經驗,並結合公司於東南亞強大的網絡及物流服務專長,按照國家「走出去」的發展戰略,聚焦大型企業,以深挖該戰略所帶來的全新增長。

  同時,南亞及東南亞國家不僅可作為服務供給地區,也可以作為服務需求地區。以越南為例,過去五年中該國GDP以6%左右的速度攀升,消費能力得以保證。同時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在14年之前維持在5%,15年迅速攀升至9%,說明未來貨物需求還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四、嘉裡物流進軍快遞,避開國內激烈市場,搶佔新興領域

  著重關注新興市場,覆蓋東協地區

  當前中國快遞行業快速發展,成世界第一大快遞市場。儘管中國快遞業務收入佔整個郵政行業收入的比重逐年快速上升,但在「三通一達」的擠壓之下,嘉裡物流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因此公司繞開國內民營快遞競爭激烈的市場,著重關注電子商貿的新興市場,其中國際速遞服務覆蓋至香港、臺灣和中國大陸,本地速遞服務還覆蓋至東協地區。根據2015年報,泰國和越南地區的快遞網絡已發展成熟,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地區還將進一步擴展,並將進駐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寮國市場,為不斷擴大的客戶群提供 「最後一裡」快遞服務,以及區域電子商貿訂單履行解決方案,以應對瞬息萬變的營銷環境。

  東南亞國家的電商市場目前發展依然處於較高增速,預期電商零售業務銷售額未來持續上升,電商平穩增長亦將帶來快遞需求的增長。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電商銷售額僅次於印尼的國家,而公司在泰國的快遞網絡已鋪設得相對成熟。泰國地區快遞業務於2006年開始開展,在泰國各省份已擁有逾200個辦公區域、950+名員工、150+個分包中心、2200+條快遞快遞路線、每周有260+萬個包裹,次日到達服務已覆蓋至99.9%的泰國國民。2013年,泰國的速遞業務增加了C2C模式,在輕軌站周邊社區和服務點開設包裹中心。

  越南的電商銷售額也在穩步上升過程中。公司在越南經營快遞業務已有15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公司擁有4個擁有專業配套設施的大型倉庫,分別位於胡志明市、河內、峴港和平陽,同時還擁有110+個outlets、覆蓋面積100萬+平方英尺的大網絡。

  此外,公司還採用策略性的投資併購,擴大網絡,提升運力。針對大東協板塊的設計,2015年3月公司投資了印尼最大的物流企業之一PT Puninar Saranaraya,滿足印尼國內對優質島際物流服務的需求。2016年1月,公司投資了新加坡公司Transpeed Cargo(S) Pte. Ltd的75%股權,完成了公司在當地業務重組。針對大中華地區,公司於2016年第4季度收購臺灣空運公司震一集團的大多數權益,並將其改名為「嘉裡震天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把握兩岸三地貿易蓬勃發展的商機。

  培育電商,致力生鮮貨品運送,仍面臨電商自建物流威脅

  基於成熟的快遞網絡,公司吸引了該地區的電商,也有實力運營屬於自己的網購平臺,為快遞業務穩定的客戶群體打下基礎。早在2014年8月,公司就發布了自身第一個網上購物平臺KL Club,主要定位是給香港客戶提供來自全世界的優質生鮮貨品。公司控股公司嘉裡輝捷和華昌為供應商,再加上快遞中的冷鏈服務,因而食品安全和新鮮程度有一定保證。藉助這個平臺,嘉裡物流承保了供應和運輸服務,較早地搶佔電商市場。2015年4月,公司又發布KerryGo在線B2C網購平臺,將優質生鮮食品服務延伸至上海地區。2016年1月,公司又與有「越南亞馬遜」之稱的電商Boxme.vn合作,負責越南南部的業務。該平臺有愈30家供應商,提供10000種線上商品。

  嘉裡物流進入在東南亞市場公司現下面臨的主要是本土電商自建送貨團隊的威脅。Lazada和MatahariMall等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其均建立自己的送貨車隊,以幫助緩解配送問題,並服務於超出預期的交易量。而嘉裡物流,作為服務的提供者,需要適應諸如退貨管理,多次配送嘗試的服務模式。尤其是東南亞現下還未有規模壟斷型的購物平臺,很多網友都是從社交平臺上購買產品,尤其是時裝(佔市場總值的63%),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整合貨品運輸需求,著眼於快速增長的品類,與正規化的專營平臺合作是較好的突破口。

  五、風險提示

  (1) 港股與A股投資理念差異、市場風險差異

  (2) 國際化拓展不達預期;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大物流」格局助推 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港口與物流的良性互動,使得海滄保稅港區的「政策窪地」、「服務高地」效應更加凸顯,「大物流」格局蔚然形成。  宏偉場景就在眼前,聲聲囑託猶在耳旁。29日上午,走進海滄保稅港區遠海碼頭,只見橋吊巨臂盡情舒展,集裝貨車來往穿梭,兩條八千箱現代化貨櫃船整裝待發。
  • 嘉裡化工滄州物流中心舉行開倉儀式 深化化工物流布侷促進區域發展
    1月8日,嘉裡化工物流位於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物流中心正式啟動並投入運營,為配合政府防控要求,此次活動特別採用了「雲開倉」形式。嘉裡化工滄州物流中心是嘉裡物流布局化工領域的又一大型物流設施,作為嘉裡化工物流北區重要基地,將整合物流、外向型產業、國際化運作平臺和交通設施等綜合資源,在化工及危險品細分市場,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優勢,帶動渤海灣地區化學品交易及現代物流產業的深度發展,促進區域經濟。
  • 市值風雲:嘉裡物流 第三方物流後起之秀
    一、第三方物流業:潛力無限的朝陽產業物流,指的是貨物由原供應商運送至中介點,然後再運送至終端用戶的這個過程中涵蓋了不同階段的運輸及儲存流程。在物流行業中,物流服務的供應商一般集中於兩大服務功能:不同模式的運輸(如陸運、海運、空運)以及倉儲(儲存、集運或分撥及交接運輸)。提起嘉裡物流(00636.HK),老鐵們也許比較陌生。
  • 嘉裡物流聯網附屬公司KETH於泰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嘉裡物流聯網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636.HK)欣然宣布,完成分拆其附屬公司Kerry Express Thailand(以下簡稱KETH,股份代號KEX),該股份在12月24日於泰國證券交易所(泰交所)開始買賣。在分拆後,KETH仍是嘉裡物流聯網的附屬公司。據悉,KETH 首次公開發售的三億股份以上限每股28泰銖定價。
  • 發掘市場潛力,嘉裡物流聯網推出直達蒙古的新陸路貨運產品
    近日,嘉裡物流聯網有限公司(00636.HK)通過旗下成員公司Globalink Logistics推出直達蒙古的全新多式聯運產品,為客戶提供替代方案,以發掘未開發的市場潛力。最新的陸路-鐵路及海路-鐵路多式聯運服務,涵蓋經由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的裡加自由港往返北美、歐洲及蒙古的乾貨及溫控貨品。嘉裡物流聯網的環球網絡在加入拉脫維亞後,已擴展至59個國家。
  • 嘉裡建設:2014年中報淨利238994.60萬港元 同比減少55.54%
    深圳嘉裡建設廣場二期為甲級辦公室項目。連同深圳嘉裡建設廣場一期,整項發展共有三幢辦公室大樓,合共總樓面面積約165萬平方尺,座落於深圳福田商業中心區,將連接興建中的廣深港客運高速鐵路福田站。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一期項目已租出97%(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99%)。二期項目亦已租出69%(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57%)。
  • 2020年版 從數字看臺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物流地產與電商物流 成為新興勢力
    2020年5月中國臺灣《天下》雜誌發布2020年「兩千大」調查,調查了2019年度中國臺灣地區製造業前1,350大企業及服務業前650家大企業營收,數據中較2018年,製造業營收成長率衰退2.92%,服務業營收成長率增長1.52%,其中電商與物流地產商表現優異,成為新興勢力。
  • 跨境物流格局生變!賣家怎樣高效備貨?防坑攻略在此!
    回望2020,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新冠疫情,英國脫歐,美國總統換屆,無一不在影響著跨境行業的發展格局。而如今,2021年已經開啟,跨境賣家今年的機會到底如何?RCEP的成功籤署,也代表著世界貿易格局的三足鼎立正式形成,中國與東協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預計未來世界經濟重心將繼續向亞洲移動。這場全球危機,讓跨境電商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足以看見今年賣家的紅利機會是增多且持續的。
  • 嘉裡(00683)國際貨運業務合資公司引入兩名新股東
    嘉裡建設
  • 大和:升嘉裡物流(00636)目標價至14港元 重申「買入」評級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大和將嘉裡物流(00636)目標價由12.8港元上調9.4%至14港元,評級重申「買入」。大和表示,該行於12月11日參加在香港舉行的嘉裡物流逆向路演,並參觀其在香港的綜合物流(IL)業務,包括迎合電子和食品飲料行業的物流設施。
  • 【觀點】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 新價值
    直到國泰人壽聯合永聯物流開發公司的出現,挾龐大資金,長期性投資,開發合法又現代化的國際標準物流園區,園區土地為15萬坪(50萬m2),建成後,倉庫樓地板面積規模將達25萬坪(82萬m2),是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現代化倉庫。同時,該園區將整合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商貿服務、文創攝影與共同運輸等產業,提供整合供應鏈服務,這才是我們所認知的國際物流地產商啊!
  • 智慧物流企業100強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4點我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5東方海外物流(中國)有限公司16福建八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7港中旅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8廣州市嘉誠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9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20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21河北省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2河南鮮易供應鏈有限公司23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24華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5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26嘉裡大通物流有限公司27建發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 惠爾物流有公司物流外包案例
    二、一個整體物流外包案例——上海家化    惠爾物流同上海家化合作五年,雙方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開創了整體物流外包的先河。   從1898年清末的香港廣生行到今天的現代化化妝品公司,上海家化歷經數代人的努力,走過了百餘年的歷史。
  • 中國臺灣地區物流產業明日之星「電商物流」
    而PChome也在近期宣布將電商物流作為關鍵戰略目標,2019年大舉承租中華郵政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同時瞄準跨境電商市場,7月正式上線整合商流、物流、金流的跨境PChomeSEA銷售服務。2020年6月新竹物流與長期合作的日本佐川急便合資成立新瑞佐川,將目標市場放在中國臺灣地區與日本、東南亞間的跨境電商物流市場,可以看出公司希望將營運重心大幅轉向電商物流市場的策略相當鮮明。而同樣由B2B領域出發的嘉裡大榮,也在併購超峰快遞後推出專營中國臺灣地區當日快遞、跨境電商物流與都會機車快遞的嘉裡快遞品牌。
  • 汽喇叭貨運平臺:智慧物流模式,找車找貨兩不難
    "貨車司機找貨難,貨主找司機難"是我國物流行業常見的現象,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空駛率高也是影響我國公路貨運效率的一大因素。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行業一直處於粗放式發展階段,公路貨運行業更是如此,經常性局限於"熟人交易",貨與車匹配效率不高,資源利用率偏低,從而導致物流運輸成本長期居高不下,成為實體企業減負增效的一個難點,也是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短板。
  • 桃園一物流倉儲發生大火 6人受困2人被救出無呼吸心跳
    臺灣桃園嘉裡大榮物流中心倉儲發生大火。(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2月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桃園市觀音區桃科二路嘉裡大榮貨運廠房,6日上午10點19分傳出火警,現場火勢猛烈。桃園市消防局第二大隊大隊長殷明坤表示,現場為5層樓挑高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物,為嘉裡大榮物流中心倉儲,目前正積極搜索失聯的4名移工。因正值新年期間,現場只有保全員和移工上班,對於失聯人數還要再確認。消防局出動39輛各式消防車及超過100名消防人員正搜救當中。(中國臺灣網 李寧)
  • 中物華商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金融平臺
    (3)銀行風控體系和物流商的風控體系未能做到有效對接商業銀行和物流商都有自己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但在物流金融推進過程中,未能實現有效對接,而物流金融業務恰恰集合了商業銀行和物流商的風險點,需要有效對接才能更好的控制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
  • 甘肅省「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企業聯盟在蘭成立
    甘肅省「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企業聯盟在會上宣布成立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2月26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為整合全省物流資源、優化我省國際物流體系,促進相關物流企業之間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政策共享,今天下午,2020甘肅省通道物流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陸港之夜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舉行
  • 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四方物流系統在農藥領域國際供應鏈...
    矩陣式治理結構和運作模式,使本公司得以在過去數年的快速業務發展中及時拓展網絡和渠道,通過業務部門的條狀管理複製運作模式,在全國各地統一運作標準和流程,同時使人力資源得到必要的共享。但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這種運營模式對人力資源特別是管理人員質量的高要求也逐步顯現。未來公司將成為擁有核心成熟公共物流產品,具備專業核心資源網絡優勢,化工垂直領域內全供應鏈運營平臺型公司。
  • 2019中國物流企業TOP100
    JPSTO轉運56上海匯航捷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去哪57重慶中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中環轉運58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快運59重慶華翼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飛洋快遞60浙江點我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點我達61四川創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人快遞62嘉裡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嘉裡大通63一三九國際物流(北京)有限公司139物流64深圳大森林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大森林物流65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象嶼集團66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盛輝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