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貓同伴攜帶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會導致人感染疾病?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不是細菌或病毒,而是一個單細胞有機體,與引起瘧疾的寄生蟲有關。
貓通過吃受感染的齧齒動物、鳥類和其他動物而患上弓形蟲病及其引起的疾病。
據估計,美國大約有40%的貓被感染;大多數貓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寄生蟲擴散到肝臟或神經系統,它們可能會出現黃疸或失明,並經歷性格變化。
有些人因直接接觸家貓和貓糞便而感染弓形蟲病,不過在美國,只有11%的人受到感染,在人們吃較多生肉或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感染率要高得多。
在健康的人中,弓形蟲病通常導致絨毛病或根本沒有症狀。
但在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群中,這種疾病偶爾會導致生命危險,使用抗生素可以治療感染,儘管藥物可能不會完全驅逐寄生蟲。
一些齧齒動物感染這個病時會產生奇怪的行為。
他們失去了對貓尿的味道的恐懼,科學家認為,大腦中恐懼和決策的區域,已經通過形成囊腫改變了功能,這樣可以永久性地重塑大腦,即使在寄生蟲被清除很久以後,老鼠也會變得不怕貓。
這種囊腫也會在人類神經元內構成,在感染愛滋病毒或其他免疫弱化的人群中,囊腫可以生長和複製,導致致命的腦部炎症、痴呆、精神病。
儘管科學家一直認為囊腫在健康人當中是良性的,但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感染會改變人格,增加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發作的機會。
即使不直接感染大腦,慢性感染也能加劇炎症,炎症也與精神失調有關,如精神分裂症、自閉症、阿爾茨海默氏症,這是事情變得棘手的地方。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罕見疾病,通常發生在約1%的人口中,為了獲得穩健的統計結果,研究人員需要長期跟蹤數十萬甚至數十萬人群,定期對疾病和心理疾病進行測試。
然而,即使在這一大群體中,精神分裂症診斷人數也相當少:151人,而感染上精神分裂症的人群被診斷的機率增加了47%。
當研究人員將分析範圍縮小到28名首次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時,他們發現,這些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是首次後的2.5倍。
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病毒學家Robert Yolken說,這一數字與其他大型相關研究相吻合,這些研究還發現感染者的精神分裂症診斷率增加了2.5倍,也是丹麥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
但是,由於精神分裂症的診斷率很低,感染只會稍微增加精神分裂症診斷的機率(從100分之一的機率到100分之二到三的機率)。
研究人員說,防止弓形蟲病感染的方法應該得到普及,包括避免貓有機會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每天處理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