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思考,認真生活,《遊戲人生》讓生活輕鬆更精彩!
無論你是一位事業上追求上進,還是一位迷戀物質生活的人,每天都會面對很多選擇的焦慮,這種迷失會讓我們錯過很多精彩的人生瞬間。有時我們需要停下腳步,凝視遠方,拿起塵封已久的筆,記錄你的心動時刻,重新求證生活的意義,回顧遊戲人生的精彩片段,讓自己成為一個認真生活的人。講講身邊故事,體會《遊戲人生》。
1.我的健康我負責(提升血液值)
有人擔心膝蓋過度受損,而不敢跑步運動,根據《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發表過的一項對比研究,經常跑步的人關節炎的發生率僅為3.5%,久坐的人關節炎發生率比經常跑步人高出3倍達到10.2%,跑步競技運動員關節炎發生率比久坐人又要高出一倍,達到13.3%。健身跑步對關節有益,但過量、高強度跑步又會對關節有害,只要每周跑步不超過92公裡,每天不超過13公裡就是合適的運動強度。如果運動中大腿出現酸脹感,膝蓋出現松垮感,應立刻停止運動以保護關節。通過下面的兩項刻意鍛鍊可以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強度,從而保護相對脆弱的韌帶和軟骨。
直腿抬高訓練:把腿繃直,抬起,維持在空中5秒左右後放下,每組10到15個,間隔1分鐘再做下一組,每次做3組,早中晚可各做一次。
靠牆半蹲訓練:身體靠牆站好,目視前方,身體站直,向前邁出一隻腳,距離大約控制在30釐米,然後另一隻腳也做相同的動作,雙足與肩同寬,身體慢慢往下蹲,手扶或背靠牆,下蹲到膝蓋感覺有酸脹感時停止,堅持不動,蹲3到5分鐘,早中晚各做一次。小腿一定要與地面垂直,而大腿與小腿的角度不要低於90度,最好是100度左右。鍛鍊身體也需要不斷學習,科學的鍛鍊是保持良好身體的先決條件。
2.人脈是你的放大器(提升魔法值)
寬恕是一種人生大智慧,也是人生經歷重大磨難之後的一種解脫和放下。
去年12月份一名墜樓男子導致兩名花季少女意外身亡的新聞充斥著整個煩躁的網絡世界,不少人在網上謾罵肇事者和對兩位不幸家庭無法得到賠償而打抱不平。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為人之父母,有誰不心痛。中年喪女是人生之大不幸,相信逝者小霍的父母比誰都悲痛,但他們的確是少有的具有人生智慧的仁者和強者。小霍父母自費購買了花束,在肇事現場獻給了小霍(女兒)、小張(另外一名無辜者)和李某(肇事者)。對於造成女兒意外身亡的李某,霍家父母選擇了原諒和寬恕,希望李某得到安息。尤其是小霍父親在獻花現場挽著妻子的手所說的話:「就算他賠我一百萬、兩百萬,我的女兒能回來嗎?我願意放下,未來的路還很長。」看完這則新聞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6年前我的父親因車禍去世,我們花了一個月時間最終將肇事逃逸者抓獲,當時我一口回絕了律師提出的調解請求,是我的母親說了小霍父母類似的話,同意對肇事者從輕發落。父親一生與人為善,我母親也是秉承我父親的處事風格來處理我父親的後事,正是這種釋懷和寬恕,讓我們全家順利渡過了那段令人悲痛欲絕的日子。
寬恕和放下是處理悲傷最好的選擇,懷念逝者最好的方式是經常談起他過去給你帶來的歡樂,而不是把他放在心底避而不談。我現在終於理解也接受了西方人在葬禮上講逝者笑話,讓全場哄堂大笑的文化智慧所在-讓逝者帶著笑容活在我們心中,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讓生者放下心理包袱,更開心地生活。
3.本領是生存之道(提升生命值)
丹尼爾·平克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超級暢銷書作家、趨勢專家,TED大會特邀演講嘉賓,也是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之一。其著的《全新思維:決勝未來的6大能力》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智能機器正在代替人類的左腦(邏輯思維能力),如果你想至於不敗之地,要抓緊開發你的右腦,讓自己掌握應對未來的6大能力-「三感三力」,三感是指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三力是指故事力、交響力和共情力。
1、設計感-要求我們有很高的審美標準,依靠直覺提取優化信息,去不斷的追求新穎和美感,這種能力是機器取代不了的。
2、娛樂感-新的一代已經把「好玩」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你不懂幽默,就不會有好的人際關係,讓產品「好玩」已變成一種核心競爭力。
3、意義感-馬斯洛模型並沒有過時,只是各層之間的跨越方式不同了,但自我實現,尋找自我的意義依然是人類前進的動力。
4、故事力-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把信息置於情景當中,才會產生衝擊的情感,才會讓你的右腦更活躍。
5、交響力-這不是一種音樂天賦,是一種系統思維,從大局中看到要素的相關性,引導跨界思維和整合。
6、共情力-在理性思考和分析方面你永遠戰勝不了機器,而引導情緒(包括煽情)的能力是人類戰勝機器的死穴。
4.壞習慣偷走了你的價值(打怪)
很多人有讀書出聲的習慣,雖然出聲能有助於記憶,但出聲能影響你的讀書速度。到底什麼是最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閱讀時大腦的反應原理:
首先是我們的視覺系統去掃描文字,當文字投影到視網膜上以後,語音通路(語音識別是基礎的認知模式)和詞彙通路(這是我們長期積累的詞彙認知庫)共同作用,幫助我們完成閱讀理解。閱讀是後天養成的習慣和技能,通過文字符號的識別,在大腦神經元和後天的文化環境的影響下,大腦逐漸擴展和形成閱讀功能腦區。
根據大腦的閱讀反應原理,多讀書是非常有好處的,讀書多會讓你的腦瓜更好使,這是科學已經證明的規律。當我們閱讀一些有難度的作品,譬如唐詩宋詞,讀出聲是有助於記憶和理解的,但如果你已經具備很強的理解能力時,應該避免閱讀出聲,避免閱讀時移動眼球,長期堅持你就會改掉閱讀慢的壞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會讀書的「讀書人」。
5.小步快跑,玩闖關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知識的應用,給自己制定一份決勝未來的六大能力踐行指南吧,你也可以制定自己的專屬版本。
1、多參觀創意博物館,多看設計雜誌,多觀察生活,多拍照。美是需要不斷的接近和陶冶的。
2、把娛樂和幽默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和修煉。
3、做每件事情之前問自己兩個問題: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有沒有做得更好的方式?
4、不能只讀書,還要有寫作輸出,經常與別人論道分享。
5、通過類比和比喻思維,學會歸納自己的模型來表達你的思想。
6、理性思維很重要,溝通技巧不可少,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評估溝通對象的情緒,感知對方的期許。
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拓展和諧的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技能,改變自己的壞習慣,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天賦,實現自己的夢想。從生活小事開始,摒棄消極的抱怨,發現生活的智慧,找到你的聯盟,一起來享受自己的《遊戲人生》。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裝吧,裝到你成為那個樣子!
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依然:難能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從優秀走向卓越!白天謀生、夜晚發展!
上一篇:遊戲人生—摔倒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