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綜述: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睡眠障礙

2021-01-13 腦科學君

可能由於被其他神經和精神症狀所掩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睡眠障礙很少受到關注。然而,睡眠障礙多發且通常比較嚴重,此外當持續到急性疾病階段之後,睡眠障礙會干擾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由於自身免疫性腦炎會影響參與睡眠啟動和調節的大腦網絡,因此會引發各種類型的睡眠障礙。

所有主要類型的睡眠障礙都會發生在自身免疫性腦炎中,例如失眠、異睡症、瞌睡症和睡眠呼吸障礙等,這些睡眠障礙之間的相關性、頻率和強度都有所不同。但是由於發病情況具有多樣、缺乏標準化的睡眠評估以及相關研究數量較少,使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睡眠障礙評估變得複雜。因此,及時識別和適當管理睡眠症狀可能不僅有助於診斷自身免疫性腦炎,而且可以促進整體康復。

自身免疫腦炎的睡眠障礙評估

表徵睡眠障礙的最佳方法是結合使用臨床和視頻多導睡眠監測(V-PSG)評估。V-PSG是進行睡眠生理評估和行為觀察的金標準。根據獨特的腦電、眼電和肌電圖特徵,可以在夜間順序識別睡眠階段(圖1A–C)。睡眠相關事件可以通過特定的傳感器(例如,氣流、呼吸作用、肢體肌電圖)以及同步的視頻和音頻記錄(對解釋行為和聲音至關重要)來識別。

圖1 V-PSG的正常特徵(A-C)及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一些異常表現(D-E)

在臨床上進行睡眠障礙評估,要注意從患者及陪護人員處獲取規整的睡眠情況回憶,且問題應涵蓋四個主要問題:失眠、異睡、睡眠呼吸障礙以及睡眠過強和其他白天出現的症狀,最後應在當前和發病前的睡眠特徵之間建立比較。

缺乏正常的NREM睡眠特徵(即紡錘體、K複合波和高振幅δ波減緩)是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敏感的疾病標誌。例如,在Morvan症候群患者中,NREM睡眠的所有正常特徵都完全消失了,而在抗IgLON5疾病患者中,這些特徵僅在夜間的部分時間出現(圖2)。

圖2 對疑似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夜間的V-PSG評估流程

特定類型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睡眠障礙

有證據表明,睡眠障礙的頻率、類型和強度根據特定的自身免疫性腦炎而有所不同,並且很可能是抗體或相關免疫反應對其特定靶標作用所導致的。根據抗體是靶向細胞表面抗原(此時抗體是直接致病性的)還是細胞內抗原(此時抗體是免疫機制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是由細胞毒性T細胞介導)確定了不同的疾病機制。

這些細胞介導的機制會導致特定腦區的神經元缺失,因此能夠實現追蹤探查睡眠功能障礙的病理生理機制,例如在抗Ma2腦炎中下丘腦損傷引發瞌睡症,或在抗-Hu腦炎中腦幹損害導致中樞性肺換氣不足。細胞表面抗體如何導致睡眠功能障礙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在表1中,重點介紹了不同的自身免疫性腦炎中的主要睡眠障礙。

表1 特定類型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睡眠症狀和V-PSG表現

抗IgLON5和抗NMDA受體腦炎是睡眠障礙突出的兩種腦炎例證。抗IgLON5疾病的特徵是與腦幹功能障礙和步態不穩相關的複雜睡眠障礙,該睡眠障礙是對該病描述的核心症狀,約70%的患者出現了失眠、異睡和睡眠呼吸障礙。該病的病理學常常提示神經退行性變,包括下丘腦、背腦幹和延髓的神經元缺失和磷酸化tau沉積,這些腦區中存在參與了REM睡眠啟動、REM張力遲緩或控制了呼吸和聲帶運動,因此為大多數睡眠表現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而在抗NMDA受體腦炎中,睡眠障礙會隨疾病階段以及其他神經精神症狀而變化。在抗NMDA受體腦炎種,當疾病發作時,多達90%的患者患有失眠症,有時甚至出現任何其他症狀(甚至幾周)。在發病嚴重期,睡眠時間和睡眠需求可長達數天或數周的大幅減少,但不出現白天嗜睡的情況。在恢復期,患者表現為嗜睡症,夜間和白天的睡眠都有所增加。

在本綜述中,還討論了其他類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睡眠障礙,及其具體症狀和潛在的病理生理機制。睡眠症狀背後的神經機制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局部病變和更多的睡眠中心整體功能障礙。

綜上,需要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睡眠障礙進行系統和統一的臨床評估,以收集多中心數據並確定每種類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真正患病率和特徵。這些研究將提高我們在睡眠生理學方面的知識,並可能有助於開發除免疫療法外的機制特異性療法(例如受體的變構調節),能夠加速改善其他的一般症狀,包括睡眠功能障礙。

編譯作者:Sybil(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感冒發燒」後精神障礙 應警惕自身免疫性腦炎
    新華社武漢5月25日電(記者黎昌政)「感冒發燒」後突然性格大變,記憶力減退,還出現精神障礙經常胡言亂語,最後檢查發現是得了自身免疫性腦炎。專家提醒,頭痛發熱症狀持續時間長,尤其伴有癲癇、精神行為異常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
  • 自身免疫性腦炎一般有哪些症狀?怎樣診斷檢驗?治療方法有幾種?
    導語:自體免疫腦炎(AE)一般是指由自體免疫機制介導的腦炎。抗NMDAR腦炎的主要對象是青少年和兒童。多發或瀰漫性腦損傷是其主要臨床表現,如精神和行為異常、癲癇、記不起近期事件、記憶障礙等。免疫治療總體效果良好。01自身免疫性腦炎一般有哪些症狀?
  • 15歲少年突然性情大變,原是自身免疫性腦炎作祟
    經詳細詢問病史、查看既往檢查結果後和體格檢查後,接診醫生夏利平教授判斷:這極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腦炎,治療刻不容緩。容易被誤診,及早救治是關鍵專家提醒,出現胡言亂語、精神異常、反覆抽搐,不一定是精神疾病或癲癇,還可能是罕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姚寶珍教授介紹,自身免疫性腦炎年發病率為1/10萬左右,其中抗NMDAR腦炎佔80%,與腫瘤和前驅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 3歲孩子突然不會說話,禍首竟是「自身免疫性腦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史豔香3歲的小「話癆」虎子(化名),突然不會說話了,爸媽帶著他四處求醫,一直沒找到病因,最後,在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內,醫生多方會診後發現,虎子原來患的是自身免疫性腦炎。
  • 5歲乖乖女性情大變,原是患上「自身免疫性腦炎」
    家人趕緊帶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就診,被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腦炎」(抗NMDAR腦炎)。自身免疫性腦炎是由人體免疫系統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性疾病。省人民醫院兒科張先華主任醫師介紹,抗NMDAR腦炎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女性多於男性。
  • 13歲小學生熬夜連刷8套試卷後,精神失常,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腦炎
    小盧的爸媽嚇壞了,冷靜後趕緊帶孩子到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小盧被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腦炎,而且還是比較嚴重的抗NMDA受體腦炎。據悉,自身免疫性腦炎抗體小部分是由體,而小盧的胸腔縱隔有一腫瘤。醫生據此分析,小盧的發病不排除和腫瘤有關,這個診斷結果讓小盧的爸媽近乎崩潰。醫生表示,小盧做了這麼多卷子之後,整個免疫力下降,精神疲憊,更容易受到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
  • 兒童突發行為異常 或患「自身免疫性腦炎」
    對此專家表示,如無精神病史,但有一些臨床異常表現和異常腦電圖,該男童很有可能患上「自身免疫性腦炎」,家長切莫大意,不要以為是孩子任性調皮,一定要對症診治。  1月11日,湖北武漢市江夏區11歲男孩西西放學回家後突然暈厥摔倒,醒來後出現了短暫失憶。送當地醫院就診,腦部CT和血象檢查都未發現異常。兩天後,西西表現出行為異常,整夜不睡覺,無故又哭又笑,嘴角和手部還會有不自覺抽搐動作。
  • 新冠或引發新型自身免疫性腦炎:40歲男子出現失憶、做鬼臉等種種...
    新冠或引發新型自身免疫性腦炎:40歲男子出現失憶、做鬼臉等種種怪異行為  Emma Chou • 2020-08-07 13:54:14 來源:前瞻網 E1201G0
  • 新泰8歲女孩患罕見免疫性腦炎 急需社會伸出援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蓬波 林鵬 見習記者 王雁彬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接到求助,年僅8歲的新泰女孩王子琪被確診為免疫性腦炎,單身母親王莉收入微薄,已經難以支撐女兒的治療費用,急需社會各界好心人士伸出援手。
  •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怎樣預防自身免疫性
    5、節飲食養護肝臟飲食一個重要原則是「均衡」。為求速效減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或者是「低糖飲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組合,不均衡的飲食增加肝臟負擔。肝臟負責把吃進的食物,轉換成身體能量來源。對肝臟來說,把非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更吃力。
  • 基因解碼公司:FLT3功能喪失性變異會顯著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ITD)是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很高的遺傳性。科學家發現了99種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相關的序列變異,其中84種以前從未與該疾病相關。 首先,它會大大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包括全身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溼性關節炎(RA)和乳糜瀉。這些疾病均以自身抗體為特徵,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見。此外,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也經常受到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影響。 其次,眾所周知,FLT3基因中的激活體細胞突變與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相關。
  • 13歲小學生熬夜連刷8套試卷後精神失常,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腦膜炎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確診孩子患的是自身免疫性腦炎,而且是比較嚴重的抗NMDA受體腦炎。醫生說:「自身的抗體是有毒性的,它攻擊了他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做完那麼多的試卷之後,孩子整個免疫力下降,精神疲憊,更容易受到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
  •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症狀明顯,早洩就醫
    導語: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這意味著在夜間睡眠的7個小時內,嘴和鼻子中的氣流停止超過10秒並超過30次,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是指平均睡眠呼吸暫停+每小時的呼吸不足次數
  • 帕金森病早于震顫與僵直的症狀——睡眠障礙
    患帕金森病十年的李先生,發病初期由於晚上睡眠障礙,常常噩夢嚴重影響到患者及家人,初期誤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晚上睡眠問題,可是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震顫及僵直症狀,才確診為帕金森病。 王世龍大夫說有些人會在睡夢中隨著夢境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