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鼠百科第86期)
有關荷蘭豬的知識小豚也算是講了不少了,但說真對於一個進化了百萬年的生物,寥寥幾年的功夫,頂多也就了解個皮毛,遠遠還不夠。
今天小豚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些荷蘭豬的邊緣知識,簡單介紹下豚鼠科的家族成員。
簡而言之,豚鼠科包括2 個亞科,共5屬15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長耳豚鼠只分布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其中5屬分別是豚鼠屬、長耳豚鼠屬、盔鼠屬、巖豚鼠屬和小豚鼠屬。具體種屬圖小豚也已做好,各位大爺上眼。
一
幾內亞豬或豚鼠(豚鼠屬)
豚鼠屬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皮毛淺灰色或有褐色的深淺環紋,其中白臀豚鼠是現在家養豚鼠的3種野生先祖之一。有關家養豚鼠的先祖,小豚之前有做推文,undefined。
也有人將豚鼠屬中奎亞那豚鼠和倭豚鼠歸為一類大豚鼠,所以豚鼠科也有5屬14種的說法。
長耳豚鼠(長耳豚鼠屬)
長耳豚鼠也稱為巴塔哥尼亞野兔(豚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阿根廷中部和南部),生活在開闊的沙漠灌木叢和草原上。
體型:長耳豚鼠體長在50~75cm,尾長4.5cm,體重8~9kg。
皮毛:頭和身體是褐色的,臀部是暗色(幾乎為黑色),基部邊緣有明顯的白色,腹部白色。
繁殖:孕期為90天。
壽命:可達15年。
黃牙豚鼠(盔鼠屬)
皮毛:雜有淺褐色深淺環紋,腹部下側淺灰白色。
繁殖:孕期為50天。
巖豚鼠(巖豚鼠屬)
巖豚鼠分布於巴西東北部,主要在荊棘叢的一些巖石層地方出沒。
體型:體長38cm,體重1kg。
皮毛:灰色或灰白色,夾雜著白色和黑色。咽喉處白色,腹部黃白色,尾部和大腿微紅色。
繁殖:孕期為75天。
沙漠豚鼠(小豚鼠屬)
沙漠豚鼠分布於阿根廷和玻利維亞,棲息於一些乾旱地區。
體型:體長22cm,體重300g。
皮毛:毛髮粗糙,有黑色深淺環紋,從棕色到淺灰色。
繁殖:孕期為50天。
壽命:3~4年(人工圈養的可達8年)。
二
豚鼠家族最早出現在中新世中期的南美洲。自從約2000萬年前它們出現之後,豚鼠家族興衰起落很多次,它們家族在500萬~200萬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在上新世的頂峰時,它們有11個屬,到大約100萬年前的更新世時代,又回落到了5個屬。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覺得長耳豚鼠在豚鼠界顯得格外的突兀,不光個頭大了很多,看起來更像只兔子,更絕的是這貨還長了一張「驢臉」。
當然這主要還跟長耳豚鼠的生活環境有關,在巴塔哥尼亞開闊的草原上,掩蔽物很少。而長耳豚鼠又需要長時間的覓食和曬太陽,所以耳朵就長了不少,為了逃命,腿也是越長越長,最終長成了豚鼠界的「長腿歐巴」。
小豚鼠屬中的南方小豚鼠是沙漠生存「專家」,比貝爺強的不止一點點。它經常出沒於阿根廷的蒙特和巴塔哥尼亞沙漠。小豚鼠屬的其他2種即尼亞小豚鼠和席氏小豚鼠主要生活在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高海拔乾旱地帶。
巖豚鼠屬只在巴西東北部的荊棘灌木叢中零星分散的巖層裡出現。雖說巖豚鼠生活在巖石堆裡,但它們是在樹上覓食,主要以嫩樹葉為食。要說這貨在樹上找食吃,至少要有套像樣的裝備,比如堅硬的爪子好爬樹,長尾巴好保持平衡的吧!可是巖豚鼠偏偏這兩樣都沒有,它們爬樹顯得十分笨拙,胖乎乎的身體在樹林竄來竄去也是一道驚奇的風景線。
不過巖豚鼠後腳趾長著裝飾性的爪子,能藏在皮膚下面,後腳上長著寬實的肉墊,很適合在光滑的石頭上行走。
盔鼠屬分布廣泛,適應性最強,也是唯一一類可以和其他豚鼠種類共存的豚鼠。鼬形盔鼠是豚鼠生存海拔差的保持者,它既可以在海拔0米的低地生活,也可以在海拔5000米的高處生活。
另外豚鼠屬和小豚鼠屬是不會出現在同一地區,因為豚鼠屬喜歡潮溼的草地,小豚鼠屬則喜歡乾旱的環境,小豚鼠屬和巖豚鼠屬都屬於攀緣者。
三
野生雄性豚鼠非常好鬥,只要附近有雌豚鼠的存在,兩隻雄豚鼠根本不可能待在一起。所以,當雌豚鼠進入發情期的時候,一個地方只能有1隻雄性豚鼠。
雄豚鼠在龐大且性別混合的群體裡生活時,雄豚鼠也存在著等級制度,處於高層次的雄豚鼠會擁有更多的後代,它們的後代一般會佔新生幼豚鼠的八成左右。在這種等級制度下,雄豚鼠的攻擊行為大部分都是衝著下級個體,比較高的階層有可能會出手制止衝突,並會安撫失敗者,抑制失敗者的性荷爾蒙的分泌。
在豚鼠種群中,除了雄豚鼠,雌豚鼠也有按論資排輩的等級制度。它們憑藉嚴格的年齡結構組織成線性的等級結構。雖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但雌豚鼠為了多繁殖,它們並不介意撫育非親生的幼豚鼠,對待「妯娌」和自己的幼崽一視同仁。
作為豚鼠界唯一有固定資產投資意識的巖豚鼠,雄巖豚鼠都會挑選好地段的巖石堆作為自己的投資項目,終身守護。這些巖石堆會吸引那些尋找藏身地的雌巖豚鼠,所以雄巖豚鼠就能獨佔住在自己守護的巖石堆裡的所有雌巖豚鼠。
巖豚鼠的求偶方式也是比較特殊,當雄豚鼠靠近發情的雌豚鼠時,它會先圍繞著雌豚鼠,擋住它的去路。然後就是從雌豚鼠下巴穿過去再騎上雌豚鼠,開始羞羞的事。
四
多數豚鼠都能很好的適應環境的改變和人類對棲息地的騷擾,但巖豚鼠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他們領地分散,而且對環境依懶性大,所以人類幾乎對它們帶來了滅頂之災,還好巴西政府已經為它們建立了兩個研究性的保護區。
野生豚鼠的種類雖說只有15種,但對於野生豚鼠的種類還是有很多謎團。比如早在2005年中國《畜牧獸醫科技信息》期刊就有報告稱德國科學家在玻利維亞發現一種新的野生豚鼠。他們把這種豚鼠命名為「明斯特豚鼠」(Galea monasteriensis)。明斯特豚鼠毛髮呈紅灰色,身長約22釐米,重約300克,食草。「明斯特豚鼠」的生殖器形狀與現已知所有豚鼠的都不一樣,所以他們不能和其他豚鼠產生後代,而且「明斯特豚鼠」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目前明斯特豚鼠被歸類於盔鼠屬。
今天的內容也就到這裡了,我先溜了,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