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同性戀挑戰進化論 性交不單單為了繁殖後代

2021-01-15 搜狐網
猴子同性戀挑戰進化論 性交不單單為了繁殖後代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21日04:38  人民網-江南時報
  本報綜合消息 日益增加的證據顯示,如同人類一樣,一些動物階段性地選擇同伴以達到性交或社交的目的,並非像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認為的那樣單純是為了繁殖後代。

  加拿大亞伯達Lethbridge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瓦西發現,雌性的日本短尾猴似乎更加喜歡同性戀。瓦西研究了日本京都附近的嵐山的猴群。19日,他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年會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果。

  瓦西發現,雌性短尾猴通常與同性猴子結伴———一同覓食、睡覺、洗澡。它們爬到同伴的背上假裝做愛。企圖向它們求愛的雄性猴子十有九隻都會碰一鼻子灰。這種同性戀的傾向是如何形成的仍然是個謎。這些動物似乎並不是為了尋求同性伴侶的照顧,它們的同性戀舉動也不像是為了吸引雄性猴子而在作秀。而且,雌性短尾猴的反常性傾向並沒有影響它們繁殖後代的機會。瓦西猜測,雌性伴侶較少攻擊性,更有合作精神,也許相處起來更愉快。










相關焦點

  • 鳥類的同性之愛:130種鳥類有同性戀行為(圖)
    Geoff MacFarlane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鳥類同性戀並非一定要以成功的繁殖作為代價,那些不用負擔大量撫育後代任務的鳥會用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其他繁殖機會。」  同性戀不影響  鳥類繁殖進化  鳥兒可能為了練習求愛技巧、減輕社交壓力、和鞏固統治而產生同性戀行為,這種行為可以幫助他們組成聯盟、共同承擔照料後代的責任或者獲取資源。鳥類同性戀更有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不影響繁殖成功的同時又增加了交配的機會。
  • "誤"種起源:關於進化論的18個常見誤區(組圖)
    你真的懂「進化論」?不妨套用費米在描述「量子物理」學時的名言: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懂了,那麼顯然你還沒懂。請試回答:  進化會讓生命體變得更複雜嗎?人類比細菌具有更大的進化優勢嗎?基因變異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嗎?生物學家都是達爾文主義者嗎?進化論無法被駁倒嗎?「同性戀」能夠被遺傳嗎?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雅克·莫諾的話來說,「進化論有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這句話放在很多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科學愛好者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 為什麼人類是唯一面對面性交的動物?畫面進化論給你正確答案
    交配時雄性的生殖器壓著雌性的臀部,雄性能自然地看見雌性的臀部、後背和後腦這種交合姿勢也叫做兩性身體呈同方向的交合姿勢猩猩有時也許會玩花樣,但是默認都採用同方向的性交姿勢,這是為什麼,是不是這樣的姿勢在進化上對他們有好處?
  • 人類養猴子的行為,會不會加快猴子的進化步伐?
    人工飼養無法直接改變猴子的基因,反而會使它們生存在更溫和的環境中,缺少外部環境的刺激猴子的進化反而會減緩。人養猴子大概只會讓猴子變成寵物。進化不是看是不是由人飼養,而是生物種群自身的隨機突變過程,產生可遺傳的變異,通過繁殖遺傳給後代,加上自然選擇的作用,使某種基因在種群中擴散。
  • 是進化的結果,還是大自然的「人為設定」?
    世界是變幻莫測的,在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有的甚至是超乎我們想像的,比如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有的動物會慢慢消失,就像恐龍,曾經稱霸世界竟然在最後一去不復返,還有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著。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適者生存,自然界中每種動物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其中還包括了繁衍後代的變化。
  • 現代的猴子也能進化成人?科學家擔憂:巴拿馬猴類已進入石器時代
    比如人為的飼養幾個億的猴子,然後選擇其中最接近人的猴子(外貌,智力等),其他全淘汰,用接近人的猴子配對繁殖出幾億後代,選擇更接近人的,一路重複下去,就能得到無限接近人類的猴子了。然而一般意義上的進化是指,在一個系統中,有限的資源下,導致更強生命力和更高效的突變能更大概率的留存,從而形成的物種變化過程中近似水漲船高的的軌跡。
  • 同性戀廣存於動物界 是進化的必要驅動力(二)
    他們指出,從理論上看,同性性行為可能在許多方面影響一個物種的進化軌跡,顧名思義,它會改變該動物群體的社會環境。既然,個體的社會環境會影響到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那麼進化的速度或方向會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也許就在會預料之中了。讓我們舉萊桑信天翁為例。
  • 動物界的同性戀,都有哪些操作?
    為了讓這些蛋受精,蕾絲海鷗會採取一種非常奇怪的策略。它們會直接找公海鷗一夜情,不為了愛情和啪啪,單純是為了懷孕。可以想像,公海鷗會相當歡迎它們。畢竟直的雄性動物的人生目標,就是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而從後代數量來說,蕾絲海鷗比起直女海鷗,似乎還略佔優勢,因為海鷗是忠誠的一夫一妻,一旦她和她相愛,她倆就一輩子在一起了,生的孩子的數量可想而知。
  • 猴兒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這群猴子不僅不怕人,還跑到人跟前搶東西吃。一隻大公猴,直接抱住一位女士的大腿,要東西。那女子瞬間蒙圈,如同遇見強盜時驚慌失措的樣子,趕緊將吃的丟給它。另一隻大公猴,有樣學樣,向本地一位商販撲過來。商販立即從地上撿起一根棍子,大公猴見狀,灰溜溜地離開了。看來猴子也會察言觀色。  如今藏酋猴多在交配,河壩上瀰漫著荷爾蒙的味道。
  • 猴子是人類的祖先,為什麼猩猩卻沒進化成人?你可能誤解了進化論
    不知何時起,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的說法卻流傳開來,甚至這是很多人對進化論的第一印象,其實這根本就是對進化論的誤解。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進化論對於這個問題的精確解釋:猴、猿、人本來是同一個祖先,先是猴子從這顆總的進化樹分離出去,留下人總科下。接著長臂猿類的祖先分離出去,留下了人科。接著猩猩的祖先分離留下人亞科。而在人亞科中,除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外,剩下的才是人類的祖先。
  • 動物交配僅僅為了繁衍後代?並不是,它們也是為了「快樂」
    這是因為大多數關於性行為的科學描述都依賴於進化的解釋,而不是更直接相關的心理和情感體驗。進化論解釋說,性愛是幫助我們保存我們的基因遺產是完全準確的,但最基本的社會衝動中更短暫、更有經驗、更令人愉悅的方面將會缺失。
  • 海豚同性戀是常態?同性戀動物有這麼多!
    人類中的同性戀並不罕見,但由於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合法化,因此同性戀現象一直被壓抑。同性戀的現象,雖然還是廣泛熱議的話題,但其歷史足以和中國歷史的悠久媲美。清代學者紀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孌童始於黃帝』。」這揭示了中國同性戀始於黃帝時期,可以說是非常古老了。
  • 形似神不似—進化論中的相似性
    比如兩個長得很像的人,按進化論的由果推因,他們有可能是孿生兄弟(或姐妹),同一個父母所生。但事實上,長得很像卻毫無親緣關係的人很多。為什麼不能拿動物的相似性來佐證進化論呢?下面我們以有袋動物的袋子為例,來說明這一點。
  • 植物所專家葛頌談近代進化論的發展
    在達爾文面前,上帝退了一步    核心提示:19世紀,當達爾文提出,人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時候,他所引發的宗教與哲學爭論,遠遠超出了科學上的爭論。當人們醉心於形而上哲學所提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終極追問時,很多人或許沒有想到,進化論的學者們,說到根本,也在面對這個問題,並致力於從生命演化的角度給出答案。
  • 為什麼猴子和猩猩沒有進化成人類
    猴子和猩猩是和人類最相像的動物,從它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自己的影子。在動物分類上,猴子、猩猩和人都屬於靈長目。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生物都在進化,為什麼猴子和猩猩沒有進化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在久遠的過去,那時猴子、猩猩和人類祖先還屬於同種靈長類動物,這些靈長類動物生活在廣闊茂密的叢林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部分靈長類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它們賴以生存的森林逐漸消失,慢慢變成灌木叢或草地。對於這部分失去森林家園的靈長類來說,他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生活,需要針對環境的變化做出改變,不然就難以生存下去。到了地面之後,生活方式和習慣發生了變化。
  • 長頸鹿交配時間很短,整個過程只有1秒鐘,為什麼還能繁衍後代?
    目前在地球上生活著近1000萬種生物,而在這1000萬種生物中包含150萬動物,根據進化論思想,這些生物都是經過激烈的競爭才能夠生存下來,比如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生物人類就是有幸打敗了猩猩、猴子和其他猿人,進化成為地球第一種高智商生物,但是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都必須擁有一項基本的技能
  • 科學家想顛覆你的認知:人不是猴子進化來的?
    人是猴子進化來的嗎?「人不是猴子進化來的!」這幫科學家想要顛覆我們對進化論的認識嗎?信不信我們一人來一個來個猴子偷桃,我們可不是隨便就能糊弄的。明明我們從小到大看到的達爾文講的進化論,就是說人是猴子進化來的,達爾文爺爺還曾經因為維護這個理論,被群起而攻之。
  • 熱門進化論話題!黑白蛾,長頸鹿,眼睛,大理石紋螯蝦!
    最近咱們一直在討論進化論方面的話題,首先我發現好多人對演化的過程好像還存在一些誤區,比如有觀眾說: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當中為什麼沒把眼睛的缺陷矯正過來呢?可能有好多觀眾都有類似的理解,就是認為動物的器官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進化,而且這樣確實很符合「進化」這兩個字的字面意思,但實際上它們進化的過程並不是這樣的。
  • 還能挑戰進化論?是怎麼回事
    壁虎畫像小壁虎緣何能夠挑戰進化論除了自殘逃亡之外,壁虎還曾經有這樣一件神奇的事跡,能夠挑戰進化論。因此這個試驗,最終引發了爭議,甚至有人對進化論提出了質疑。壁虎在島嶼中的快速演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這到底是基因突變還是適者生存,真的說不清楚。對於小壁虎巨變的爭議,具體原因是什麼,有待科學家的考證。我們只需靜候佳音,等待科學家的揭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