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廣存於動物界 是進化的必要驅動力(二)

2021-01-08 網易新聞

2009-12-24 09:49:12 來源: 網易探索

舉報

最近美國的科研人員發現,同性戀在動物界中其實是廣泛存在的,這是進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驅動力。

進化生物學家一直沒有發現這個謎團中的重要部分

就以沙漠蝗蟲為例。它們的隊伍非常密集,往往讓人產生大難臨頭的感覺。在這中極度興奮的混亂中,有些雄性蝗蟲被其他雄性騎在身上,因此錯失了與雌性交配的機會,甚至無法進食。然而,他們可以通過釋放被稱之為苯乙腈的信息素,將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不論出於何種原因,同性性行為出現的些許可能性,對於這些雄性蝗蟲的進化或許是有好處的,如果它們在合適的時刻釋放出大量信息素以阻擋其他雄性同類並且防止同性別之間的身體親密接觸。

再舉一個普通蟾蜍的例子。一隻雄蟾蜍必須巧言令色以期贏得雌蟾蜍芳心 —— 事實上,它必須把對方的卵擠壓出來,才能讓它們受精。雄蟾蜍要完成這一壯舉,必須緊緊擁抱自己的「心上人」,即"抱合"(指雌的蛙或蟾產卵於水時雄的蛙或蟾抱合排精的求偶行動)。雄蟾蜍顯然不是很善於區分同類們的性別,因為它們時常錯誤地爬到其他雄性的背上。每當發生這種情況,不幸的受害者就會發出特別的鳴叫,催促對方鬆開像虎鉗一樣的擁抱。「這種'放我走'的特殊叫聲是否是針對同性夥伴爬到了自己身上,黑有待於進一步調查,」貝利說。

再舉兩個可能被同性行為固化身體特徵的小例子。如果貝利和祖克的推斷是正確的話,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他們指出,從理論上看,同性性行為可能在許多方面影響一個物種的進化軌跡,顧名思義,它會改變該動物群體的社會環境。既然,個體的社會環境會影響到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那麼進化的速度或方向會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也許就在會預料之中了。

讓我們舉萊桑信天翁為例。這些體型碩大、姿態優雅的海鳥在夏威夷群島建立了自己的繁殖領地,然而最近在它們的瓦胡島領地出現了這麼一種現象:築巢的伴侶中超過 30%是兩隻雌鳥。雌鳥與雌鳥配對在其他鳥類中並不是沒有,如加利福尼亞海鷗和粉紅燕鷗,但從來沒有達到這麼高比例。更重要的是,夏威夷大學的林賽·楊發現,許多雌性配對的信天翁歷經數年始終忠貞不渝。它們互相梳妝打扮,甚至偶爾也會像異性伴侶那樣交配,而且每年都會哺育一隻小鳥。這兩隻雌鳥會各自產下一枚受過精的卵,並且隨機扔掉一枚(《生物通訊》,第4卷,第323頁)。

不斷變化的進化過程

根據貝利和祖克的研究,瓦胡島萊桑信天翁領地上哺育後代的成年鳥接近1/3是雌雌配對,這樣高的動態種群比例著實讓人產生興趣。於是,它就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信天翁領地在進化過程中究竟遇到了什麼?譬如,缺乏沒有異性伴侶的雌鳥始終單身,抑或離開異性伴侶的雄鳥得不償失。即使雄鳥讓單身的雌鳥產下了受精卵,但如果沒有兩隻成年鳥的照顧雛鳥將無法生存。然而,在瓦胡島的鳥群中,相比之下,那些有擁有雌性伴侶但關係不長久的雄鳥或許更有優勢。「因此,引人關注的萊桑信天翁種群當中出現高比例的雌雌配對現象,是雄鳥進化的結果,因為它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同那些關係並不永久的雌鳥交配,」。貝利指出。

從雌性的角度來看,也存在可能的進化結果。讓我們來思考一下某對雌雌伴侶準備孵化哪枚卵的決策過程。表面上看似乎是隨機的:在異性伴侶的群體中,雌鳥永遠不必去分辨自己的卵,因此這種能力不太可能得到進化。但是請想像一下,如果一定數量的雌雌伴侶某個基因發生突變,並且使它有能力區別哪個是自己產的卵,哪個是它同性夥伴的,貝利說。「這種突變可能會蔓延到整個種群,並且推動雌雌伴侶關係朝著衝突而不是合作的方向發展。

所有這些都是假設性的,因為至今還沒有從這個角度對同性戀行為進行研究。然而,毫無疑問,瓦胡島盛行的雌雌伴侶現象改變了與雄鳥額外配對交尾和雌鳥辨認鳥蛋的成本和效益。此外,貝利指出,這種進化的後果產生的影響可能會超出它們的領地,因為瓦胡島過剩的雌鳥是從其他地方遷徙過來的。通過傳承同性家長的習性,雌性萊桑信天翁會逃離資源不斷萎縮的領地,甚至在性別比例對它們完全不利的新領地生兒育女。

同性戀行為在進化過程中是不是一個重要因素還有待觀察。「鑑於這種行為在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不同種群中的頑固性,不妨把它看作一種進化動力,因為它讓我們了解生殖行為的演變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素材,」貝利表示。他建議我們可以作出一些有趣的對比。也許在各類物種當中,與麵粉甲蟲和海豚一樣存在著多樣性,雄性間交配也有類似的甚至可以預測的結果?不妨作出更更大膽的推測:對動物間同性互動進化結果的認識有助於了解我們自己的進化歷史。

本文譯自/新科學家 譯/widebridge 譯言網供網易探索獨家稿件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企鵝界大爆同性戀內部亂鬥醜聞,原來動物界有這麼多同性戀
    在動物界,同性伴侶是一件很普遍的現象。有科學研究表明,至少在1500多種動物中存在同性戀行為或是同性性行為。例如,灰雁中的同性戀比例可能達20%,而且他們對伴侶十分忠誠。許多灰雁在成年後的十幾年裡都只認定一位伴侶,只有原配死後,才會另尋伴侶。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在長頸鹿群體中,90%的性行為都是發生在同性之間的。
  • 動物界的同性戀,都有哪些操作?
    因為此前人們認為動物界不會有搞基的現象(對異性沒有興趣,那不就滅絕了嗎?),同性戀只是人類社會的某些人誤入歧途而已。「花納稅人的錢,研究什麼同性戀海鷗?還不考慮縮減這些科學家的經費嗎?」不過從70年代研究到今天,動物界的同性戀的確再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 動物界同性戀的原因有四種,「真愛」只是其中一種,不知道吧
    動物界中的同性戀行為有四個原因:第一種是找不到配偶;第二種是社會行為;第三種是互相友好的表現;第四種是因為真愛!湖中的蘆葦蕩裡,雁群正在做中途休息。兩隻雄性的大雁緊緊的挨在一起。互相理毛,纏繞著脖子,交嘴。
  • 動物界的同性戀代表:長頸鹿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同性戀都是抱著比較排斥的態度,雖然隨著社會發展一些比較開放的國家甚至已經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了,但是在絕大部分國家都並沒有實施。不過隨著思想觀念的越來越開放,「同性之間才是真愛」這種聲音是層出不窮,不過大部分人都只是調侃,並不是完全這麼認為。
  • 猴子同性戀挑戰進化論 性交不單單為了繁殖後代
    猴子同性戀挑戰進化論 性交不單單為了繁殖後代   本報綜合消息 日益增加的證據顯示,如同人類一樣,一些動物階段性地選擇同伴以達到性交或社交的目的,並非像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認為的那樣單純是為了繁殖後代。
  • 鳥類的同性之愛:130種鳥類有同性戀行為(圖)
    同性戀不影響  鳥類繁殖進化  鳥兒可能為了練習求愛技巧、減輕社交壓力、和鞏固統治而產生同性戀行為,這種行為可以幫助他們組成聯盟、共同承擔照料後代的責任或者獲取資源。鳥類同性戀更有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不影響繁殖成功的同時又增加了交配的機會。
  • 為什麼動物界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而人類世界女性更鮮豔美麗
    這和生物在進化環境中的生存壓力有關。對於人類的世界來說,男性就是高富帥,女性就是白富美。但是動物世界裡,進化選項沒有「富」這一項。動物在爭奪配偶交配權的時候,只有高大、強壯這一項。在動物界中發生的現象和人類中完全一致,睪酮水平高的雄獅才會有濃密鬃毛,充滿了力量感。獅群中,雌獅比雄獅更難單獨識別,部分原因是群體中雌性數量多,部分原因是雌獅不像雄獅那樣經常出現明顯的疤痕。而這些疤痕都是在激烈的打鬥中產生的。
  • 美國一家科學網站評出十大同性戀動物(組圖)
    新京報 近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戀行為,動物天生「愛」同性    正在戀愛中的一對雌性波諾波赫猩猩。該網站報導說,據資料記載,近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戀行為,而且此種性癖好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因而如果以科學的眼光來看,他們評出的10種動物同性戀行為一點也不「驚世駭俗」。    波諾波赫猩猩    黑猩猩被認為是人類的「近親」,然而它們對待性的態度卻非常開放。
  • 世界10大同性戀動物,動物界也有「斷背山」
    同性戀在人類世界中,其實早已存在。即使是在處處標榜自由的今天,同性戀在很多國家依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而在動物世界裡,同性戀似乎是司空見慣的相愛形式。由於沒有法律的束縛,它們的愛情似乎變得更加開放自由。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世界10大同性戀動物,排名不分先後。動物界也有「斷背山」,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動物界十大性行為奇觀:海豚一天交配數次(組圖)
    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人類用各種「文過飾非」的手段來掩藏著自己的動物本性,以合乎一個文明人對於紳士與淑女形象的追求,但是動物們的存在卻時時提醒著活在美好夢想中的人們那永遠無法磨滅的動物性。「食色性也」,這兩種行為便是延續著人類生命的最原始、本質的動物行為。
  • 動物界十大性行為奇觀:蝸牛雌雄同體變性交配[組圖]
    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人類用各種「文過飾非」的手段來掩藏著自己的動物本性,以合乎一個文明人對於紳士與淑女形象的追求,但是動物們的存在卻時時提醒著活在美好夢想中的人們那永遠無法磨滅的動物性。「食色性也」,這兩種行為便是延續著人類生命的最原始、本質的動物行為。
  • 一對「同性戀」雄性企鵝偷了一隻蛋,能否孵化?
    簡單地說,這些情況就是「同性戀」。在大自然中,「同性戀」的情況是比較多的,有研究表明,目前至少在1500種物種中發現了「同性戀」的現象。對於這些現象,在進化科學方面還是一個難題,暫時不清楚為什麼這麼多物種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同性戀」是沒法繁衍後代的,於是,有一些「同性戀」的動物為了當爹媽,採取了一些措施,從其他同類家園中偷取蛋,希望能夠孵化。
  • 海豚同性戀是常態?同性戀動物有這麼多!
    人類中的同性戀並不罕見,但由於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合法化,因此同性戀現象一直被壓抑。同性戀的現象,雖然還是廣泛熱議的話題,但其歷史足以和中國歷史的悠久媲美。清代學者紀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孌童始於黃帝』。」這揭示了中國同性戀始於黃帝時期,可以說是非常古老了。
  • 全美同性戀婚姻合法 :有關同性戀英文表達
    小編導讀:同性戀婚姻於6月26日在全美合法化。這是同性戀團體維權的勝利,是民眾對性少數人群看法的普遍性改變,《華爾街日報》用列舉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為了這一時刻,很多人已經等的太久! 1997- 7/8的人認為同性戀是錯誤的。 2004- 不到1/3的人支持同性婚姻,只有麻薩諸塞州1個州同性戀婚姻合法。
  • 貓,會有同性戀嗎?10大「同性戀」動物
    猩猩之間的同性交配也恰恰證明了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在猩猩中,大約2/3的同性性行為發生於雌性之間。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同性戀行為比異性戀更普遍。雄性一般都是,但它們都會經歷完全同性戀時期。在野生環境中,大約有9%的這種動物存在同性戀現象。在求愛時,追求者會悄悄地溜到同性身後,然後抬起前蹄,將其他雌性夾到身下,開始交配的前戲。
  • 動物界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為何人類女性比男性漂亮?
    回到問題,為什麼大家感覺在動物界是雄性更加漂亮,偏偏就人類不同,是女性更加漂亮呢?這也與科學有關,即與生物進化論有關。說「女性更加漂亮」,其實這個說法並不非常的準確、嚴謹。這是以男性的眼光來看。但如果假設宇宙中存在一個先進的地外文明,而它們可以乘坐先進的交通工具光顧地球,並且對人類這種「裸猿」物種進行考察,這時候它們未必就認為人類中的女性比男性更加漂亮。
  • 《創造101》孟美岐公司駁斥同性戀謠言!真的是同性戀又如何呢?
    昨天《創造101》的人氣練習生孟美岐所屬公司發布公告,駁斥關於孟美岐為同性戀的謠言,並且會採取法律手段來維護孟美岐的合法權益。說實話對於孟美岐被造謠是同性戀感到有些意外的,於是搜索了相關的消息。不得不說這件事假的離譜,誰會在網上用真名公布自己是同性戀的?何況孟美岐是一名藝人,真要是有這樣的內容,應該在其出道前就刪掉了。記得之前Sunnee也傳出過是同性戀的傳聞,當時孟美岐還被塑造成了受害者,轉眼間孟美岐也成了同性戀。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些謠言好,只能說下次造謠請有點邏輯好嗎?另外想說一下關於同性戀的問題,雖然我本人不認同同性戀,但是也不歧視同性戀。
  • 動物同性戀:由父親養大的珍珠鳥更易同性戀
    像不少其它鳥類一樣,珍珠鳥中也存在同性戀傾向。不過,珍珠鳥的同性戀僅限於雄性之間,雄性同性戀的珍珠鳥會對同性大力放歌,互相吸引,並組成伴侶,其忠貞程度不亞於異性伴侶,但雌性珍珠鳥同性戀者卻非常罕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們知道,動物同性戀一般都有雌性與雌性、雄性與雄性兩種,很少有單一類型的。那為什麼珍珠鳥會出現單一類型的雄性相戀呢?
  • 海島貓鼬:動物界的出色「老師」(圖)
    生活在非洲的海島貓鼬是動物界的出色根據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學》雜誌,野生動物界中也有一群和人類一樣非常出色的「老師」——海島貓鼬。海島貓鼬雖然不會教代數或者物理,但卻會積極主動地教給自己的後代捕食的本領,而這在野生動物界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本報綜合報導據報導,一直以來,人們都假定年幼的動物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逐漸學會各種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