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杜鵑鳥十首詩詞,詩人為何如此鍾愛這子規

2020-12-05 王家無限

寫杜鵑鳥十首詩詞,詩人為何如此鍾愛這子規

杜鵑鳥又叫布穀鳥或子規。

在古詩詞中,子規啼聲是出現頻率較高的意象之一。

如李白《蜀道難》中「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杜甫《子規》中「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柳永《安公子》中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

李煜《臨江仙》中子規啼月小樓西。」

李賀《老夫採玉歌》中「杜鵑口血老夫淚。」等等,舉不勝舉。

詩人們為何如此傾情杜鵑鳥?

這與「杜鵑啼血」的傳說有關。

有了典故,子規的啼聲就飽含詩意了,再加上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那就更有故事了。

於是,詩人們就紛紛挖掘子規聲的豐富內涵,將其寫入詩中,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以下所選寫杜鵑鳥十首詩詞,是忍痛割愛後進行篩選的結果。

1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簡評:這首詩將「杜鵑啼血」的典故用得精妙絕倫,極富詩意與美感。

2贈梁任父同年

(清)黃遵憲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簡評:這隻滿腔悲憤、至死不渝的杜鵑,就是詩人自己。

3金陵驛二首其一

(宋)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簡評:這啼血杜鵑鳥,就是憂國憂民、赤膽忠誠的詩人化身。

4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簡評:杜鵑整夜啼血,是為了將流逝的春天喚回來,這是一隻堅韌執著的子規。

5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簡評:這首詞意境幽冷,斜陽中的子規啼聲,為全詩增添幾分難以言說的惆悵。

6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簡評:在這裡,布穀鳥的叫聲似乎在為春耕的村民喊「加油」,增添了幾分勞動快樂的氛圍

7子規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簡評:一叫一迴腸一斷,用誇張手法寫杜鵑鳥悲啼,渲染深切思鄉之情。

8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簡評:這首詞基調樂觀向上、積極有為,子規啼聲在詞中也就沒有了悲傷色彩,灑脫的蘇軾,是「反其意而用之」,別具一格。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簡評:在這裡,飄飛的柳絮和悲鳴的杜鵑一起,營造了濃厚的思念朋友的氛圍。

10枕上聞布穀聲

(宋)陸遊

老去惟思日月遲,更堪青鬢總成絲。

無端催取流年去,最恨溪頭布穀兒

簡評:在這裡,詩人表面上是「恨」聲聲鳴叫的杜鵑,實際上「恨」的是時光飛速流逝,自己卻一生碌碌無為。

相關焦點

  • 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沒讀過子規悲啼,就不懂唐詩宋詞
    到了春末夏初,有一種鳥兒卻晝夜不停地鳴叫,它就是杜鵑鳥。杜鵑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斑點,腹部有橫紋,是一種可愛、有靈性和富有神奇傳說的益鳥。詩人們也喜歡這種鳥,估計它能給詩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又能寄託文人們許多情思。唐代詞人溫庭筠就寫過「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文中就表達了思念遠人不歸的情感。
  • 在詩詞中,杜鵑、子規、布穀,指的是一種鳥嗎,營造怎樣的意象
    我們可以看到,這只在詩詞叢中飛來飛去的靈秀的小鳥杜鵑,在唐詩宋詞中的上鏡率,還真是頗高的,其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古典詩詞中的杜鵑鳥,還遠遠不只是這些呢,甚至,在有些詩句中,沒有使用「杜鵑」,而是使用了杜鵑鳥的其他名字,還有什麼鳥兒,比杜鵑鳥擁有更多的名字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古詩《鵲橋仙·夜聞杜鵑》子規啼血哀鳴,詩人愁緒難解,杜鵑何在
    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便是其中的經典形象。然而有一種鳥在文人的眼中便是「悲鳴只鳥」,很多傷感詩詞,都會提到它,便是杜鵑鳥。杜鵑也叫杜宇、子規,它喜歡朝著北方鳴叫,叫聲悽厲哀傷,好似悲鳴一般。《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蜀人見鵑而思杜宇,故呼杜鵑。說者遂謂杜宇化鵑,訛矣。
  • 望帝春心託杜鵑——詩詞中含有「杜鵑鳥」的10個千古名句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是李商隱《無題》一詩中很唯美的一句,詩中的杜鵑鳥,又叫杜宇、子規、催歸、蜀歸。它常在夜裡鳴叫,聲音悽切,所以唱在詩詞中用來抒發悲苦哀怨之情。關於杜鵑鳥的詩詞歌賦很多,最典型的典故是望帝化杜鵑的故事。
  •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杜鵑意象,漲知識,建議大家都看一下!
    歷朝歷代有著數不勝數的杜鵑詩,但整體歸納起來,在這些作品中杜鵑這一意象所代表的文化意蘊主要有以下幾類:    這種感情的表達在古代詩詞中是最為普遍的。每年的春末夏初,杜鵑便開始啼鳴。其聲音非常有特點:一是聲音連續不斷,悽厲悲涼,好像在傾訴怨恨;二是叫聲若「不如歸去」,所以古人又叫它「思歸鳥」或「催歸鳥」。
  • 科學分清楚:古詩詞中布穀鳥,子規,杜宇和杜鵑鳥,不能再混淆了
    大杜鵑叫聲屬於兩聲一度,仔細聽就像發出「布穀」的聲音,所以叫作布穀或者布穀鳥。大杜鵑的叫聲比較清新明亮,古人非常喜歡。古詩詞中說的布穀鳥,就是指大杜鵑布穀鳥,不是那種叫聲非常哀怨的杜鵑,這點古人是非常清晰的。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贈從弟冽》「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日出布穀鳴,田家擁鋤犁」。
  • 10首最優美的子規詩詞:背井離鄉的你,想家時最好的安慰
    子規,就是杜鵑鳥、布穀鳥。春季來臨,三四月間,布穀鳥回歸北方,其「咕咕咕咕」的叫聲,如同「布穀布穀」,好像在催促著人們趕快種莊稼。相傳古代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後魂魄化為鵑鳥,因此人們稱這種鳥叫「杜鵑」或「杜宇」。杜鵑啼血而有杜鵑花。這種鳥總是向著北方鳴叫,聲音悽切,仿佛盼子回歸。
  • 杜鵑鳥和蜀國國主杜宇的關係,為何杜鵑又叫子規
    杜鵑花的名垂千古,除了因為它本身的美麗以外,還和它的一個同名的朋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就叫杜鵑鳥,也叫布穀鳥,或者是子規。和杜鵑花不同的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杜鵑鳥。聽說,那是一種害羞的鳥兒,常常棲息在樹木茂密的地方,只見其聲而不見其形。
  •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盤點與杜鵑花有關的詩詞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多美麗,像村家的小姑娘,這是讚美杜鵑花的歌兒,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著花,深受人們的喜愛。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並有以花為節的習俗。被很多省市定位省花、市花,可見杜鵑花的魅力不凡。
  • 杜鵑花文化,以及杜鵑花和杜鵑鳥的優美離奇故事
    同時杜鵑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中我國的江西、安徽、貴州則以付款花為省花,而以杜鵑花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十八個。在中國,有關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而杜鵑花的栽培歷史,則至少有一千多年。 在唐朝時,則出現了供人觀賞的杜鵑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不僅對杜鵑花情有獨鍾,而且還寫下了不少讚美杜鵑花的詩歌,同時他還親自移植栽培杜鵑花。
  • 飛入詩詞叢中的杜鵑,杜鵑還常和哪些意象一起出現?
    不過,在農民的眼中,可能又會有所不同了,他們常常將杜鵑鳥視作報春鳥,當「布穀——布穀——」的聲音傳來的時候,就是農民播種耕耘的時候到了。 其實,杜鵑鳥不僅時常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它還飛入了詩詞裡,在唐詩宋詞中穿梭飛翔,翻開那些泛黃的書卷,我們可以看到,在詩歌中,到處都能夠看到這隻美麗的小鳥的身影。
  • 望帝春心託杜鵑,詩與杜鵑
    杜鵑鳥的別名,又名蜀魄、蜀魂、蜀鳥、催歸、杜宇、子規、子娟等。大杜鵑叫聲似「布穀、布穀」,所以又叫布穀鳥;三聲杜鵑叫聲似「米貴陽」,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貴陽;四聲杜鵑又稱子規鳥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谷」。杜鵑以昆蟲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鳥。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是益鳥,常常在屋簷下築巢,與人類友好相處。燕子是候鳥,秋去春回,一年一度,所以有「舊燕歸巢」的成語。燕子喜歡雙宿雙飛,詩人常將雙飛燕比作「忠貞的伴侶」。燕子是善鳥,有愛心的人特別喜歡燕子,善良的杜甫就非常喜歡燕子。這裡所選的十首詩詞中的十隻燕子,均已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之燕」。(1)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每日好詩詞|詩人楊勝利詩詞精選5首:鳥在天涯人在夢
    每日好詩詞|詩人楊勝利詩詞精選5首:鳥在天涯人在夢 2020-11-29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首詠嘆花鳥的經典詩句!花、鳥、詩詞間的碰撞,竟如此驚豔!
    【譯文/點評】此寫暗夜之中螢火點點、夜宿之鳥喧戲水中的景象。2、驚鳥排林度,風花隔水來。出自唐·虞世南《春夜》。排林,穿過樹林。【譯文/點評】此寫春夜鳥受驚動飛過樹林、風飄花香隔水而來的景象。3、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出自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 楊花落盡子規啼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鳥螞蟻莊園?杜鵑還是鷓鴣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這是螞蟻莊園11月5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5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杜鵑  鷓鴣  答案:杜鵑  答案解析:出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色妖嬈的大王杜鵑
    >文:花木君《杜鵑花》【南唐】成彥雄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這是南唐進士成彥雄賦寫的一首詠嘆杜鵑花的詩,其中「謝豹」是杜鵑鳥的別名,《禽經》:「嶲周,子規也,啼必北向。江介曰子規,蜀右曰杜宇」,晉代張華註:「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 清涼寨布穀是多情鳥 杜鵑是吉祥的花
    聽著這叫聲,布穀鳥好像跟人在說話。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杜鵑鳥為什麼啼出血來?杜鵑花是杜鵑鳥泣血的花,是什麼原因呢?人們不禁聯想到,2020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武漢突然爆發一場亙古未見新冠疫情,肆虐人們生命。武漢危機,人人自危。武漢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無私救助,來自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援助,才有武漢這難得的春天。
  • 詩中的杜鵑鳥《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昨天讀鵬舉兄:《幾人同此相如病》一文中提到詩人常用的杜鵑鳥。我只知道杜鵑有許多別名,但只知其名,不知原委。今天算是受教育了,我摘要一段與大家分享——「杜鵑,是一種啼血的鳥,有許多別名,譬如子規、謝豹,還有杜宇、望帝。謝豹,還是一種蟲子的名字,很怪異的蟲子,見人會以前足捂臉,很害羞的樣子。聽見杜鵑啼血,會腦裂而死。
  • 詩二首:無端思起子規鳥
    杜鵑花(一)野外春山紅滿眼,杜鵑爛漫帶青溪。無端思起子規鳥,卻在家鄉夜半啼。春天,野外的山上杜鵑花開的漫山遍野,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溪環繞著青山,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平白無故突然想起杜鵑鳥,總是在家鄉半夜時啼叫,此時此刻,引發了我的思鄉之情,令我突然傷感了起來…杜鵑花(二)南國園內看夭紅,溪畔臨風血豔濃。常道異鄉風景好,杜鵑花裡子規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