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有望重返自然界?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地球物種進化史上曾有許多物種滅絕消失,人們對它們的了解僅限於科教途徑,或者是科幻電影,目前,基於技術成熟的克隆和DNA提取技術,能夠將一些神秘的滅絕物種重返自然界!
大樹懶
體形極為巨大
一萬三千年前,一共有15至35種大型哺乳動物突然滅絕,其中包括雕齒獸、猛獁、劍齒虎、美洲駱駝等,也包括巨大的樹懶。大樹懶又名巨型樹懶,是美洲獨一無二的一種動物,它大概和長頸鹿一樣高,腰圍和大象一樣粗。研究發現通過美國猶他州糞便化石中的DNA樣本可以使大樹懶復活。
古巴金剛鸚鵡
因人類捕殺和大量販賣滅絕
古巴金剛鸚鵡,食物以農作物種子為主,體型大約50釐米長,曾經生活在古巴,因人類捕獵、棲息地遭受破壞、幼鳥販賣,於19世紀末滅絕。即使古巴金剛鸚鵡的肉質和味道很差,仍有一些人肆意捕殺食用。但研究證明通過古巴博物館內保存樣本中提取DNA樣本可以 使古巴金剛鸚鵡重新復活。
紐西蘭恐鳥
鴕鳥在它面前也只是小不點
紐西蘭恐鳥,沒有翅膀,以食草為主,體型約2.4米高、重226公斤。曾經生活在紐西蘭,由於人類不斷獵殺,於19世紀滅絕。但研究表明從紐西蘭保存的羽毛和鳥蛋化石中提取DNA可以使紐西蘭恐鳥重新復活。
袋狼
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
袋狼肩高約58釐米;體長約180釐米,這個長度包括48-61釐米的尾巴;體重30千克。體型瘦長,臉似狐狸,嘴巴可以張成180°,經常潛伏樹上,然後突然跳到獵物背上,一口可以將獵物的顱骨咬碎。袋狼的背上布滿條紋,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澳大利亞博物館保存的袋狼標本中提取DNA可復活袋狼。
劍齒虎
它是史前最大的貓科性動物
劍齒虎是指多種不同的物種,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時期。它們的上犬齒最長可達120毫米,縱然口合起來,其犬齒仍然清晰可見。劍齒虎一般都較現今的貓科粗壯,像熊一般。大部分劍齒虎亞科成員的捕獵對象是大型的食草動物。美國洛杉磯拉布瑞阿焦油礦井中挖掘的骨骼化石包含著DNA,可以對其進行復活。
候鴿
毛色明豔動人
候鴿,是一種鳥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雄性候鴿的頭部呈淡藍色,虹膜為紅色,有橙色的眼圈,嘴為橙色。它的咽部和腹部呈火紅色。雌鴿的背部呈褐色。據記載,最後一隻候鴿是美國辛辛那提市動物園的「瑪莎」,於1914年9月1日死亡。候鴿的標本較多,大概有1500例,可從候鴿標本中提取DNA對其進行復活。
渡渡鳥
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渡渡鳥,或作多多鳥,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
猛獁
曾是我們祖先大量圍捕的目標
猛獁,古脊椎動物,哺乳綱,長鼻目,真象科,最著名的種類是真猛獁象,即長毛象。猛獁的生活年代約1萬1千年前,源於非洲,早更新世時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區,可以適應草原,森林,凍原雪原等環境,最後一批猛獁象於公元前1670年左右滅絕。俄羅斯發現一具37000年前的小猛獁屍體,其軟組織存在著DNA。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