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使其生無可戀!」在華韓企不滿韓政府外交政策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昆】受韓國政府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影響,進駐中國的韓企經營狀況持續低迷,韓國企業方面期待中韓關係能有所好轉,但近來韓方不顧中方反對,再次部署剩餘的4輛「薩德」發射車,這也讓在華的韓企「生無可戀」。

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9月15日報導,1997年進軍中國市場的韓國超市品牌易買得共在華開了26家,後因經營不善債臺高築,店面縮減至6家。最終因為韓國部署「薩德」,在中國市場僅存在20年的易買得就完全退出。樂天瑪特也已選定主管公司,著手變賣在華超市。據業界有關人士15日透露,樂天瑪特確定高盛為主管公司,投入出售作業,或將出售全部在華賣場。

報導稱,除大企業外,韓國中小企業也因「薩德」苦不堪言,部分企業因此不得不放棄在華業務。家用密封容器企業樂扣樂扣8月25日將63.5%的股份轉讓給香港AEP私募股權基金。分析稱,儘管有樂扣樂扣會長健康方面的原因,但「薩德」問題致在華業務慘澹才是決定性因素。

有業內人士稱,「薩德」背景之下,連大企業都難以為繼,在中國市場上遇冷的相當部分韓國中小企業也在考慮出售的相關事宜。他指責道,企業現因「薩德」如此困難,韓國政府卻對此毫無對策。企業憑一己之力很難度過困境,韓政府現沒有明確的方向性,一味拖延時間,對華外交在名義和利益上雙輸,損失卻完全由企業承擔。

相關焦點

  • 記者觀察|樂天「換地」、「薩德」入韓到底會傷害誰
    樸槿惠深知,在外交政治上韓國沒有獨立性一直是韓國的軟肋。隨著朝鮮不斷進行核試驗,韓國改變這種被動局面顯得更為迫切。這個時候,設置國家外交戰略已經超越經濟的重要性,成為了韓國的第一需求。除了考慮與朝鮮的軍事戰略平衡,韓國國內由樸槿惠「親信門」引發的政局動蕩以及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給美韓「盟友」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都更讓韓國政壇頗為不安。
  • 韓邁出薩德第一步 樸槿惠被斥為苟延殘喘毀國
    韓國高官赴關島觀摩美軍薩德反導系統【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偉】儘管「親信幹政門」令樸槿惠政府深陷泥潭,但在部署「薩德」問題上,韓方卻不顧民意反對一意孤行繼續推進。韓國國防部16日宣布,已經與擁有「薩德」最終落戶地星州高爾夫球場產權的樂天集團達成「土地換土地」協議。
  • "雙11"將至 韓企又喜又憂:"薩德"會影響業績嗎?
    然而,「薩德」防禦系統在韓國的部署,導致中國國內對韓國產品的負面情緒激增,韓國企業不由產生了憂慮,擔心今年是否能取得往年一樣的業績。受「薩德」影響 韓企對「雙十一」喜憂參半據韓國《民族日報》報導,「雙十一」是全球的最大購物節,超越了美國黑色星期五,日銷售額高達數十萬億韓元。
  • 美國務卿蒂勒森下周訪華 韓媒:將謀求中國諒解"薩德"並停止對韓報復
    這次是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一個月前就任以來,首次以川普政府最高外交官員的身份訪問該地區。報導稱,他將於3月15日抵達東京,其後將訪問首爾和北京。美國國務院7日表示,蒂勒森將於18日抵達北京,中美將就兩國關係和一系列多邊問題進行對話。BBC稱,當前東北亞地區情勢緊張,朝鮮本周在美韓聯合軍事演習之際發射了四枚飛彈。
  • 韓媒最新爆料薩德黑交易,文在寅再搖擺沒好果子
    作者:大冰哥;圖片來自網絡」薩德」入韓部署成功,韓國」樂天集團「功不可沒」 。中國老百姓理所當然地將矛頭直接指向」樂天集團」,但並不知道」樂天集團」為什麼要無償提供建設用地,怎麼這麼「傻」?據環球網6月13日綜合報導稱:韓國《京鄉新聞》報料,韓國」樂天集團」同意為韓國政府提供「薩德」建設用地,是變相與前樸瑾惠政府進行了價值6000億韓元的黑交易後才達成的。
  • 光棍節韓企賺到合不攏嘴 韓媒:盼天天都是雙十一
    業界人士稱,中韓關係轉暖信號逐漸從外交領域擴散至經濟領域。韓國產品的大賣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說明中國消費者的反韓情緒有所緩和。甚至有韓媒替韓國商家喊出了心聲:盼望中韓關係緩和,天天都是雙十一。據韓國《亞洲經濟》13日報導,全球最大的網絡購物節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總銷售額創下1682億元人民幣的最高紀錄。銷售化妝品、服飾等產品的韓國企業同樣「笑得合不攏嘴」。
  • 樂天百貨店撤中文標語 韓媒嘲諷:說好的「因為理解所以等待」呢
    對此,樂天百貨店相關人士說:「我們正在改變以吸引中國遊客為主的政策。」   報導稱,從集團層面來看,樂天最近還成立了應對「薩德」問題的專門工作小組,與中國樂天總部保持緊密聯繫的同時,也在搜集各子公司的受損情況,並制定相應策略。目前,小組正在準備應對中國當地的輿論風暴,積極宣傳集團的苦衷,稱「作為民營政府的樂天,只是在政府的要求下提供了薩德部署地」。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此前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CNN等採訪時,也在不斷強調這一點。
  • 銳參考 | 美國國務卿對華「示好」,但這些人卻被嚇壞了——
    ▲Daily Kos文章截圖該網站發問稱:「讓外交政策學者困惑的是,蒂勒森究竟是主動在向中國讓步,還是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韓國《每日經濟》認為,「蒂勒森強調中國在朝核方面的作用,令原本對於『薩德』反制方面存在期待的韓國陷入尷尬」。韓聯社稱,蒂勒森在訪華期間避免公開談及「薩德」,其背景引發廣泛關注。隨著中國「薩德」反制措施越來越成為現實,「備受其害」的韓國多少有些失望。
  • 部署薩德吃了大虧,韓國這次記住教訓了,堅決和美國劃清界限
    美國深信叢林法則,一眾盟友是「弱肉」,它是「強食」,其傲慢地認為在它宣布全面對抗中國時,世界國家都會與之隨行。但白頭鷹忘記了一件事,熊貓剛出生的時候很小,能被其捕叼,但如今早已成長為一頭猛獸,其他動物不敢輕易挑釁。更何況,給美國作「馬前卒」的代價不小,韓國對此深有體會。
  • 韓媒怕得罪日本人,害怕美國人不高興,唯獨不怕得罪中國人
    看看韓國《中央日報》和《朝鮮日報》的評論標題吧:《文在寅訪華,北京藉機立下規矩 》、《中方迎接文在寅級別太低,還不如杜特爾特》、《中方怠慢韓總統文在寅始末》、《文在寅總統訪華碩果纍纍?「高興太早」》、《訪華外交傷害了韓美同盟》等等。韓國被日本人殖民久了,儘管身子從日本人的鐵蹄下解放了出來,但是骨頭還是軟的。連日本的侵略歷史也不能提。
  • 我將軍談薩德稱要教訓韓國:任性胡來要被打屁股
    在各位心懷中國國家利益的大使、將軍看來,不論南海「仲裁」還是「薩德」入韓,不論日本跳腳還是越南激動,中國周邊大大小小的麻煩背後都有「華盛頓漂浮的幽影」。華黎明大使做了一個大致梳理:2009年,希拉蕊在東協地區論壇上高調宣稱要「重返亞洲」;2010年,「天安艦事件」爆發,美國航母藉機第一次開進黃海;2012年,日本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購島」,原本中日韓三國自貿區談判越走越近,中日接近之勢就此完結;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直到今年作出所謂裁決。2016年,5月,臺灣蔡英文上臺;7月,韓國宣布部署「薩德」。
  • 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
    如今國產車在崛起,當然一些質疑的聲音還是存在的,以往粗製濫造的車子,給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某種程度上,也讓國產車給人留下很壞的印象,其實我們看當初那些受人詬病的車企,如今都已經被擠到市場邊緣。而對於國產車的發展,不久前,李書福就表示,比合資還有一些距離,但跟韓系車還是能比一比的。果真是這樣嗎?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大家知道,國產車憑藉性價比的優勢,正在不斷搶佔韓系車的份額,像現代、起亞的車子,銷量下滑十分嚴重。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韓系車銷量的下滑,也受薩德事件的影響,不能單單說是因為國產車的擠壓。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這要從拜登的世界觀說起,深圳衛視&直新聞就梳理了拜登從政47年職業生涯中有關對華政策的取態,選取其中一些關鍵節點,研判拜登宣誓就職後對華政策的走向,包括關稅問題、5G問題等,梳理越仔細就越會發現,臺海問題只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部分。基於理性和美國利益優先的原則,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中,美國政府對臺當局「已讀不回」才是常態。
  • 韓民眾:抵制日貨不是說說而已
    日本宣布對韓出口管制韓民眾:抵制日貨不是說說而已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從4日起對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管制,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韓媒記者走訪了一家商店,發現其冰箱中已經找不到日本啤酒。商店店主李浩俊表示,「有的客人先問這裡賣不賣日本啤酒,還說最近可不要喝日本啤酒。」另一家小型超市老闆說:「一周前開始不賣日本煙、酒和所有日本食品。我在貨架上貼出告示——『本超市一律不賣日本產品!』對此,客人也沒問『為何不賣日本貨?』他們反而對我的決定給予鼓勵。」
  • 李敦球:文在寅政府對朝暖風吹過了「三八線」
    不僅如此,韓國新政府還提出了「軍事民間一硬一軟」的對朝政策,即在強力反制朝鮮挑釁的同時,靈活放開韓朝民間交流的立場。有輿論認為,韓國對朝風向生變,預計會採取和解政策。文在寅政府摒棄了樸槿惠政府一味對朝強硬施壓和制裁圍堵政策,也得到了朝鮮方面的回應。
  • 自主品牌已經超越韓系車?現實很殘酷,差距還很大
    隨著11月銷量的出爐,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從各個車企銷量來看,日德系車型仍然吃香,其中一汽-大眾仍拿下第一,日產、豐田、本田在華合資企業同樣名列前茅,相比比之下韓系車企銷量慘澹,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均未進入前十,銷量還不到一汽大眾的五分之一,甚至也不敵部分自主品牌車企,看上去,自主品牌已經完勝韓系車
  • 澳大利亞自2017年起開始刻意針對中國 對華外交手段被批無能
    由於澳大利亞在對華問題上的立場愈發強硬,中澳關係降至冰點。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批評政府破壞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卡爾香港《南華早報》11月24日報導,曾在2012年至2013年擔任澳外交部長的卡爾(Bob Carr)稱,損害中澳關係的並非澳大利亞提出調查新冠病毒(SARS-CoV-2)來源、對華為發布禁令等行為本身,而是坎培拉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缺乏外交技巧
  • 小市民的罷韓懺悔文 韓粉嘆: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後,挺韓粉專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竟然在罷韓後寫下一篇懺悔文,許多韓粉看完後,大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更有韓粉直言,這是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28日貼文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發現瑞豐夜市有一棟大樓出租,她跟老公提了一下這事,後來突然看到牆上有「韓國瑜」3個字...想說奇怪?
  • 為了「翻身」,韓系車做了什麼?
    我們能夠看出,韓系車的「反擊」幾乎沒有掀起一絲水花,直到第七代伊蘭特橫空出世。它像是一道「曙光」,將深陷於黑暗與泥沼的韓系車拉了一把,同時也向市場證明了,韓系車還能再戰。 第七代伊蘭特的年底熱賣,固然給予了韓系車一絲底氣,但這還是無法掩蓋其整體銷量的下行。
  • 韓系咖啡敗走中國 萬億市場為什麼韓系咖啡失去先發優勢?
    而直到去年,根據媒體報導,咖啡陪你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由於多年債務危機,終致破產,法定代表人俞豈凡下落不明。 至此,咖啡陪你結束了在華的徵程。 2、動物園咖啡「去韓化」 動物園咖啡誕於2009年,在2012年前後進入中國市場,同樣採取單店加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