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詞叫做「童言無忌」,有時孩子一句話,大人都不敢相信孩子能說出來。孩子冷不丁的一句話讓人覺得可愛,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童言無忌」變了味。
童言無忌的「度」在哪?適度是可愛,過度就是不禮貌,過界的「童言無忌」會讓人認為孩子沒禮貌,這是家教缺失的傳達。
童言無忌不是無禮的藉口,家長要認識到這一點,一味地用「童言無忌」來掩飾孩子的錯誤,最終只會傷害別人毀掉孩子。
案例
童童剛上幼兒園,她非常喜歡這個學校,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校。但沒多久童童的班主任卻給童童媽打電話要把孩子開除,童童媽不解,馬上到學校去問老師,孩子很喜歡這裡,為什麼要把孩子開除?
老師說出原因,童童每天第一個到校跟老師一起去迎接同學,看到同學們也會送上一句問候,老師就因為這句問候要開除孩子。
童童對同學說「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送來嗎?因為你的爸爸媽媽不要你了。」聽了這話,同學們自然是哇哇大哭,讓老師非常崩潰,無奈只能開除童童。童童媽聽到這也無地自容了,自己經常跟孩子說這話,沒想到被孩子學了去,自己做家長太失職。
孩子童言無忌太過分就是沒教養的體現,孩子為何沒教養,這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如果孩子有過度「童言無忌」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為孩子糾正。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想改掉孩子亂說話的毛病,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孩子有同理心,在說話之前就會思考:說出這樣的話是否會讓人尷尬。如果有人因為這句話不舒服,孩子最終會選擇不說,傷人的話脫口而出不是直率,而是沒教養。
家長言傳身教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品質優秀,孩子也不會差。所以想要讓孩子有教養,就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家長先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三思而後行,父母不要衝動辦事,這只會給孩子做壞榜樣。
孩子犯錯家長不要用「童言無忌」開脫
很多孩子隨便說話,家長總是用「童言無忌」帶過,殊不知這是一步步摧毀孩子。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家長想教好孩子,就要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傷害別人要及時道歉,父母看到這種情況要及時糾正,否則長久下去孩子終會鑄成大錯。
結語
童年很天真美好,但這也需要父母的認真引導,「童言無忌」是建立在善意基礎上,家長要智慧引導,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就疏於對他們的教育,孩子越早教育越好,家長要盡力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良好教養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童言無忌和口無遮攔的界限是什麼?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