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1日訊(記者劉閃 鄒斌)疫情時期空蕩蕩的街頭,早已恢復了車水馬龍。國慶節,雖然在武漢遇到過不止一次堵車,但首次來漢的四川遊客魏敏還是很開心。在這裡,她與昔日的戰役網友相聚,看到了生機勃勃的城市。幾個月前的揪心煙消雲散,內心輕鬆,充滿著喜悅。
29歲的魏敏是四川北川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傷做過手術。當時,災區也是緊缺醫護人員、救援物資。困境之中,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當地人才渡過難關,並幫助災後重建。受照顧自己的志願者影響,魏敏大學報考了社工專業,畢業後在成都從事社會工作。
今年疫情出現後,經歷過災難的魏敏,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在手機上看到武漢空城的視頻,流淚不止,一直為武漢人民加油祈福。很快,她在網上關注到NCP(新冠)生命支援團隊在招募志願者。這是一群由醫務工作者、社工和心理學背景的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為新冠肺炎患者、孕婦等提供線上幫助。同時,將募集到的制氧機送到醫療點和患者家中,給早期無法入院的處於缺氧狀態的新冠肺炎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雖然不能到一線抗疫,但能夠在線上參與抗疫工作,魏敏毫不猶豫報了名。她被分配到關懷組,對接新冠患者,預估患者需求,安撫情緒,提供心理諮詢,對接合適的醫療資源。這段經歷,也讓她對武漢多了一份情感。
同樣加入生命支援團隊的還有上海的姚黎黎,在前期武漢人手足無措時,她和隊員們想辦法,募集了一批制氧機,並招募武漢本地誌願者,將制氧機無接觸送給患者使用。「其實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現在回想起來,線上做得很有限。」姚黎黎說,看到武漢人的不容易,就像人掉在懸崖邊上,總想盡力拉一把,沉在水底,總要往上推一把。
國慶節前夕,這群在網上結下特殊情緣的志願者齊聚武漢,看看曾一起奮戰過的武漢安全後的樣子,共話戰疫歲月,復盤總結抗疫經驗。活動結束後,魏敏和姚黎黎把武漢之行安排得滿滿當當,仍意猶未盡。她們登上了黃鶴樓,走上了長江大橋,沉醉於湖北省博物館,流連於東湖綠道,觀賞了兩岸流光溢彩的燈光秀,穿街走巷嘗遍了武漢特色小吃。此外,她們還在志願者的陪同下,重走了疫情期間送制氧機的線路,走進了位於洪山體育館的原武昌方艙醫院,仿佛又重新回到那段歷史。
「疫情過後,每個武漢人都在努力地活著。」魏敏說,看到街頭人來人往,路上車水馬龍,景區熱鬧非凡,還跟以前一樣生機勃勃,她和這裡的人民一樣感到喜悅。雖然遇到一次次堵車,但她卻由衷地高興。璀璨的燈光下,長江岸邊,她和姚黎黎再一次為武漢呼喊:「熱乾麵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