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志願者聚首武漢話友誼,出遊遇堵車也開心

2020-12-01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10月1日訊(記者劉閃 鄒斌)疫情時期空蕩蕩的街頭,早已恢復了車水馬龍。國慶節,雖然在武漢遇到過不止一次堵車,但首次來漢的四川遊客魏敏還是很開心。在這裡,她與昔日的戰役網友相聚,看到了生機勃勃的城市。幾個月前的揪心煙消雲散,內心輕鬆,充滿著喜悅。

29歲的魏敏是四川北川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傷做過手術。當時,災區也是緊缺醫護人員、救援物資。困境之中,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當地人才渡過難關,並幫助災後重建。受照顧自己的志願者影響,魏敏大學報考了社工專業,畢業後在成都從事社會工作。

今年疫情出現後,經歷過災難的魏敏,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在手機上看到武漢空城的視頻,流淚不止,一直為武漢人民加油祈福。很快,她在網上關注到NCP(新冠)生命支援團隊在招募志願者。這是一群由醫務工作者、社工和心理學背景的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為新冠肺炎患者、孕婦等提供線上幫助。同時,將募集到的制氧機送到醫療點和患者家中,給早期無法入院的處於缺氧狀態的新冠肺炎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雖然不能到一線抗疫,但能夠在線上參與抗疫工作,魏敏毫不猶豫報了名。她被分配到關懷組,對接新冠患者,預估患者需求,安撫情緒,提供心理諮詢,對接合適的醫療資源。這段經歷,也讓她對武漢多了一份情感。

同樣加入生命支援團隊的還有上海的姚黎黎,在前期武漢人手足無措時,她和隊員們想辦法,募集了一批制氧機,並招募武漢本地誌願者,將制氧機無接觸送給患者使用。「其實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現在回想起來,線上做得很有限。」姚黎黎說,看到武漢人的不容易,就像人掉在懸崖邊上,總想盡力拉一把,沉在水底,總要往上推一把。

國慶節前夕,這群在網上結下特殊情緣的志願者齊聚武漢,看看曾一起奮戰過的武漢安全後的樣子,共話戰疫歲月,復盤總結抗疫經驗。活動結束後,魏敏和姚黎黎把武漢之行安排得滿滿當當,仍意猶未盡。她們登上了黃鶴樓,走上了長江大橋,沉醉於湖北省博物館,流連於東湖綠道,觀賞了兩岸流光溢彩的燈光秀,穿街走巷嘗遍了武漢特色小吃。此外,她們還在志願者的陪同下,重走了疫情期間送制氧機的線路,走進了位於洪山體育館的原武昌方艙醫院,仿佛又重新回到那段歷史。

「疫情過後,每個武漢人都在努力地活著。」魏敏說,看到街頭人來人往,路上車水馬龍,景區熱鬧非凡,還跟以前一樣生機勃勃,她和這裡的人民一樣感到喜悅。雖然遇到一次次堵車,但她卻由衷地高興。璀璨的燈光下,長江岸邊,她和姚黎黎再一次為武漢呼喊:「熱乾麵加油!」

相關焦點

  • 《武漢日夜》「憧憬」篇:救援志願者託起新生希望
    《武漢日夜》「憧憬」篇:救援志願者託起新生希望 時間:2021.0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分享到:
  • 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開啟全國預售 百位影評人力薦
    電影劇照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武漢戰疫紀》-真實記錄了苦難武漢的經歷及全民抗疫的英難故事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回顧武漢「封城」一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自3月8日上線二十天後來,各平臺的觀看量已經突破達數億人次,其中,海外觀看量也高數千萬,成為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口。
  • 時代讀本:逆行武漢的「戰疫」故事
    我們要為這段戰疫的歷史留下些什麼?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出版人,我們願意以這本《2020 我在武漢》,作為這個思考的一個答案。作為成都時代出版社最新策劃完成的讀本,《2020 我在武漢》集合了中國目前最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及醫護人員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十個有溫度的故事。
  • 武漢公布最美志願者名單
    樊金蓮武漢市友誼路中學友林志願服務隊志願者 覃琪晴武漢市紅十字會「樂助」中南民族大學志願分隊隊長 秦玉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瑾航志願服務隊志願者 劉 瑤武漢市第四十九初級中學教師志願者 耿喜玲 湖北省實驗中學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負責人
  • 【戰疫最前線】孤身一人「逆行」來武漢 他隨機導航到醫院當志願者
    央視網消息(通訊員 胡夢 黎婉婷):鄒智明來湖北省中醫院當志願者已經16天了。16天前,25歲的湖南小夥鄒智明獨自一人「逆行」來到了這裡。
  • 武漢媒體筆下的陝西醫療隊:「90後」小護士在隔離區開起了免費「小...
    最近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裡 開起了一座「戰疫小賣部」 小賣部裡都「賣」啥?2月7日,馬瑞隨西安交大一附院133名醫務人員奔赴武漢,隨後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八病區,這裡負責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醫治。 「看到一些患者焦慮的樣子,我們醫護人員也很難過。」談到為何在病房裡開設這個特別的小賣部,馬瑞說就是想讓患者開心一點,緩解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這樣對康復更好。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志願者「譯」起戰疫
    港中大(深圳)同學加入的線上志願工作群是隸屬於「武漢志願者翻譯總群」的「新冠應急-英語-2組」,主要負責3_BS EN149 2001呼吸防護裝置防顆粒過濾面罩要求等文件的翻譯。胡小文同學(化名)加入文獻小組後,利用校網資源查找歐盟醫用物資標準的相關文件。李若塵同學表示,面對緊張的疫情防控形式,文獻資源越多越好,越多則越能精確定位海外物資信息。
  • 《武漢日夜》評價怎麼樣 《武漢日夜》影評匯總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經典相機:有特色的武漢友誼雙反相機
    友誼中畫幅雙反相機是武漢照相機廠 1970 年代的主要產品。其生產數量遠遠不及我國雙反相機的鼻祖「海鷗」,比起當時國內雙反相機生產「大戶」丹東照相機廠的產品,也難以望其項背,但其產品頗有特色。01.武漢友誼雙反相機友誼雙反相機的起源武漢的照相機工業起步於 1973 年,過程頗為曲折。
  • 再現武漢戰疫日日夜夜
    《武漢日夜》海報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記者史競男)抗疫題材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將於1月22日亮相大銀幕,再現「英雄之城」武漢在戰「疫」期間經歷的日日夜夜
  • 社區志願者為好聲音觀眾當嚮導,「我們要讓世界感受到武漢復甦」
    長江網11月20日訊「能在家門口舉辦中國好聲音總決賽活動,我們居民由衷地感到開心和驕傲。」20日,武漢經開區沌口街翡翠玖璽社區副書記張迪向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表示,武漢恢復活力和生機,武漢體育中心成為迎接觀眾的歡樂場。與武漢體育中心一路之隔的翡翠玖璽社區,有1100戶3000多名居民。
  • 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開啟預售 百位影評人力薦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河北冀州原創戰疫歌曲《我的武漢兄弟》為武漢祈福
    河北衡水冀州原創戰疫歌曲《我的武漢兄弟》唱響湖城。圖為《我的武漢兄弟》曲譜。 冀州區委宣傳部供圖河北新聞網2月9日訊(通訊員樊加偉 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啊,我的武漢兄弟;啊,咱們手足至親。穿筋連骨永遠在一起,祖國母親為你做後盾……」今天清晨,一首由河北衡水冀州區文藝工作者自主創作的抗「疫」歌曲《我的武漢兄弟》,經冀州區北漳淮鄉的「村村響」大喇叭播放以後,在廣大農民群眾中引起強烈共鳴。「這首歌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真切抒發了我們對於武漢同胞的真摯感情」「歌詞編的好,唱出了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北漳淮廣大村民紛紛給予這首抗「疫」歌曲高度評價。
  •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百度地圖遠離十一出遊大堵車
    但是攻略沒做足、怕堵車、怕景區停車難等等問題,是否又讓你猶豫不決?其實,僅需一個百度地圖就能輕鬆解決以上所有問題。  精準導航 遠離爆堵路段黃金周外出遊玩怕爆堵?手握百度地圖,即可讓你在十一期間駕車豪橫出行。
  • 紀錄電影《武漢日夜》1月22日上映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宣布將於1月22日全線上映,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湖北] 武漢「愛我百湖」官網上線 志願者添新家
    武漢最大的湖泊保護民間組織——「愛我百湖」有新家啦!4月28日,長江網「愛我百湖」官方網站正式上線,為武漢市5000多名護湖志願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愛我百湖」官網上線 可在線舉報湖泊汙染   「愛我百湖」官方網站(http://bh.cjn.cn/)由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團市委、漢口江灘「愛我百湖」志願者基地、長江日報和長江網聯合發起。市民點擊頁面左上角的「加入」按鈕,便能順利註冊,成為「愛我百湖」志願者的一份子。
  • 「再見,武漢,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來好好抱抱你」
    &nbsp&nbsp&nbsp&nbsp一個多月來,我們與武漢並肩作戰,我們與這座城市共進退,一座座醫院拔地而起,它們離不開默默無聞的建築工人;一間間病房安裝調試完畢,它們離不開一呼百應的志願者;一批批患者安全快速入院,他們離不開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一張張被永遠定格在相片上的笑臉,他們是齊心協力「戰疫勇士」們的傑作!
  • 聽「戰疫」路上披荊斬棘的故事 致敬英雄觀眾幾度落淚
    7位來自全省各個領域的抗疫典型代表,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展示了一幅江蘇「戰疫」的全景圖,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這7位報告人中,有醫護工作者、疾控人員、社區幹部、志願者和新聞記者。現場,我市醫護工作者、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以及高校師生代表400餘人,聆聽了7位抗疫英雄的精彩報告。報告人講述「戰疫」路上披荊斬棘的故事
  • 武漢2月每個凌晨驚心動魄的故事,他要講給所有人聽
    4個多月,100多天72期微紀錄片這是戰疫的日子裡一位武漢記者記錄下的武漢點點滴滴疫情期間他全程奮戰一線報導疫情十餘次深入紅區現在他即將赴北京參加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複賽講述普通武漢人的戰疫故事他記錄下最後一座方艙關閉的歷史時刻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我們的戰鬥瞬間拉響。